但警方再三查证, 并未发现他杀因素的存在, 菜刀上只有死者一个人的指纹,断腕切口也符合死者用左手砍斫所造成的
客厅的监控同样显示, 菜刀是死者自己拿进卧室的。
因此, 最终警方没有采纳家属的意见,很快将案件结案。
第二桩案子则发生在东淮市, 死者叫冯令妍, 是东淮一家自媒体公司的运营专员。
据目击者介绍, 案发时她们部门正在开会,冯令妍不知为何突然尖叫起来, 眼睛死死盯着虚空, 神情惊怖,像是看到了什么可怕的东西。
就在会议室的同事都被她吓了一跳时, 更令人震惊的一幕发生了。
惊恐中冯令妍遽然暴起,对着空气砰砰砰磕了十几个响头,直把额头磕得鲜血淋漓,而后一把夺过桌上的美工刀,径直捅进喉咙里。
一边哀嚎着,一边割开了气管。
“因着冯令妍这些诡异的举动,东淮刑警申请让特调局介入调查。”
孟泽澜调出会议室的监控视频,说道:“我们在现场检测到了阴气,一致认为这不是一起自杀案件。”
云棠视线在屏幕上扫了一眼,肯定道:“你们怀疑得没错,她的死是被操控的。”
普通摄像头无法拍摄到阴物的影像,但云棠依然能看到,从冯令妍拿起美工刀到割喉倒地的两分钟内,她的整张脸罩上了一层黑沉沉的死气,在瞬息之间达到这种浓郁程度,显然不是面相自然显露出来的。
“这两桩案件你们是怎么关联起来的?”云棠问道。
“起先我们并不知道南江市那边也出现了类似的命案,是冯令妍死后半个月,东淮又出现了第二例死因相似的死者,我们这才发现,案件内情可能远比我们掌握的复杂许多。”
孟泽澜打开另一个文件,指着上面的照片道:“就是这个人,郑珣。”
根据卷宗调查的结果,死者郑珣生前是东淮市人民医院的一名护士,在同事和患者中风评一般。
警方到医院走访时,不少患者抱怨郑护士扎针技术差,对待病人态度傲慢,同事对她的多数评价也都是喜欢偷懒,上班经常迟到等等。
而就是这样一个遭人嫌的年轻姑娘,最终孤零零死在了出租屋里。
死因和第一位死者一样,也是用利刃砍断右手。
“这三名死者年龄不同,职业不同,所在地点不同,原本我们并未第一时间察觉其中关联,直到郑珣死亡的第七天,有人在网上发了一篇帖子,我们这才怀疑三个案子很可能是同一个凶手所为。”
云棠问:“什么样的帖子?”
“是一篇发表在医学论坛的帖子,贴主自称是国内某药物研究所的专家,据他所说,他研制出了一种可以迷惑人类大脑的药物,服用此药的人会在眼前幻视出自己的仇人,并将自己当成仇人残忍杀害,而落入外界眼中,这不过是本人的自杀行为。”
这篇帖子一经发表,立即遭到诸多业内人士的抨击。
几乎所有人都认定贴主是在炒作博热度。
人的神经系统极其复杂,以现如今医学界对于大脑功能的认知水平,根本不可能制作出使人产生定向幻觉的药物。
但贴主没有对这些质疑进行反驳,他的辩解方式简单而直接。
他将此前发生的三件自杀案搬到了跟帖底下,还详细描述了死者自杀前的举动。
每一个细节都与警方的调查结果一模一样,甚至更为详细,因为他在描述中提到了遇害者的心理活动。
比如第一任死者看到了小时候家暴她的父亲,在父亲冲着她高高扬起巴掌时,她毫不犹豫地奔向厨房,持刀返回卧室砍下了父亲的手。
“死者生前究竟遭遇了什么,我们无从得知……”说到这里,孟泽澜顿了片刻,表情变得复杂。
云棠从受害人照片上收回目光,了然地接话:“但她的确有个家暴她的父亲。”
“没错。”孟泽澜道:“若非此人在帖子中提及,我们还真不会想着去调查这件事,因为死者的父亲已去世多年。”
“那第二名死者呢?”
“帖子中写道,冯令妍死前所幻视的,是她教过的一个女学生,这位女学生曾向她哭诉被学校男教师□□的经历,冯令妍护犊心切,不仅带她到警局报了案,还屡次替她出面向学校施压。
但事实真相令人寒心,女学生压根没有被□□,她之所以诬告男教师,不过是在课堂上与男教师产生了冲突,因此怀恨在心。调查结果出来后,冯令妍被学校停职,含恨离开了教师岗位。”
云棠若有所思:“也就是说,冯令妍因为听信女学生的花言巧语,断送了职业生涯,故而在出现幻觉后,割了对方发声的喉咙。”
孟泽澜点了点头:“贴主就是这个意思。”
至于第三位受害者,按照贴主的叙述,郑珣在医院一直受到排挤,除了她自身能力不足外,还与她所在科室的一个女医生有关。
这位女医生性格严苛,每每看她不顺眼,便当着同事和病人的面大声呵斥,久而久之,郑珣的坏名声渐渐传开。
医院接到无数次投诉后,已决定将其开除,临死前她正在走离职手续。
药物带给她的幻觉对象正是这位女医生。
孟泽澜说道:“警方通过IP追查到了贴主的实名信息,这个人叫谢东,真实身份根本不是什么制药专家,而是一个自媒体人,手下有多个营销号,最重要的是,早在一个月前,他就已经死了。”
“死了?”云棠十分意外:“怎么死的?”
“我们找过去时,谢东的尸体已被火化,他的父母告诉警方,是家中线路老化,导致谢东在电脑前工作时触电身亡。”
听到这里,段颖气愤地哼了声:“这个谢东死了之后还搞出这么多事,真不愧是养营销号的。”
云棠偏头看她一眼:“你觉得谢东是凶手?”
“这些帖子是他死后才出现的,我们又在受害者死亡的地点都检测出了阴气,不可能和他一点干系也没有吧?”
云棠翻阅完调查卷宗,目光落在档案照片上,问道:“这几个死者之间的关联,你们查过了吗?”
段颖被问得一愣:“死者的关联……这倒没有。”
她们确认谢东有重大嫌疑后,调查的重点便放在如何寻找他的魂魄以及杀人的证据上。
帖子中所谓药物害人的方法,特调局并不相信,她们既检测出了阴气,就意味着死者被杀时一定有阴物的参与。
而贴主皮下真人已死,恰恰佐证了他们的推理。
找到谢东的魂魄,一切皆迎刃而解。
云棠却说:“你们的思维被误导了,谢东很可能是第一个受害者。”
她虽不知这几个人的具体关联是什么,但从面相上看,她们有一个共同点——身上带着孽债。
也就是说,包括那位热心为女学生出头的老师在内,没有一个纯粹的好人。
他们都曾作过孽,与另一个人的死亡有着极大的关系,因而沾染上了债孽。
云棠细推他们生前的命运轨迹,得知事件发生在九年前。
这四名死者的孽债相差无几,说明他们在那件事上所起的影响差不多。
特调局成员的观相能力远不如她,无法勘破面相所携带的信息,一直将谢东视为嫌疑对象,反而偏离了重点。
云棠的推论为孟泽澜开辟了另一条思路,她恍然大悟,同时又有了新的疑问:“如果凶手不是谢东,那么它借助谢东的账号发表帖子,目的是什么?”
合理的解释是故布疑云,以此扰乱办案人员的调查方向。
但在帖子出来前,她们其实完全没想过三名死者是同一个凶手所为。
而凶手所编造的贴主身份,似乎意有所指。
孟泽澜将云棠推断出的线索发给警方,依照特定的侦查方向,警方很快发现了新的东西。
半个小时后,许余洲收到了警方传来的信息:“孟队,云顾问,有进展了,刑警那边调查了几名死者的生平,发现他们曾经牵涉到一起旧案中。”
“什么旧案?”
许余洲语气微妙:“高中女学生诬告强.奸案。”
熟悉的字眼一出,在场众人都怔住了。
第84章
这是一桩发生在九年前的案子, 案件中宣称自己被强.奸的女生叫应蓁蓁,事发时就读于南江市英才中学的高二年级。
而被她控告的对象,则是她的化学老师。
据应蓁蓁所说,她是在某天下午接到同学的带话, 说化学老师让她放学后去一趟办公室, 她如约到达后, 却突然眼前一黑,紧接着便失去了意识。
等再次醒来,她敏锐地发现身上的衣服皱皱巴巴,私密部位也出现了异样的感觉,显然有人对她做了什么。
结合学习过的生理知识, 应蓁蓁意识到自己被□□了。
她是语文课代表,在所有科任老师中, 与语文老师冯令妍关系最好, 慌乱之下, 第一时间想到的求助对象就是她。
冯令妍也不负应蓁蓁的信任,听到她的哭诉后又惊又怒, 立即陪同她到派出所报案。
然而出乎意料的是, 警方并未在应蓁蓁体内检测到精.液、摩擦伤之类可以证实她被强.奸的证据,当时的办公室也没有监控。
由于缺乏关键性证据, 警方的破案速度极其缓慢, 但在这个时候, 关于应蓁蓁被强.奸的流言却悄然在学校传开。
一边是报警后迟迟没有结果,一边是流言蜚语甚嚣尘上, 这使得处在惊惧情绪中的应蓁蓁崩溃了。
刘令妍对此十分担忧, 强.奸案当事人所经受的舆论压力远非其他案件可比,事情一天没有定论, 应蓁蓁便要多承受一天的伤害。
为了保护学生,她迫切想要让案子尘埃落定,于是提议应蓁蓁匿名将遭遇发到网上,试图借用网络舆论向校方和警方施压。
一开始这件事的确在微博上引发了极大的热度,性侵事件本就是网络热门话题,何况两人还是更为特殊的师生关系。
在大众普遍观念中,老师教书育人,是一个相当神圣的职业,对师德的要求向来很高。
再看应蓁蓁控诉的化学老师,明显不配为人师,不仅没有肩负起栽培学生的重任,反而利用老师的便利身份,对学生做出了禽兽不如的行为,这简直是在挑战民众的底线。
热心网友纷纷转发支援,不到半天就让这件事冲上了热搜,许多人涌进警方官博,要求彻查化学老师和学校,还应蓁蓁一个公道。
正当舆论闹得沸沸扬扬时,事情很快迎来了反转,网友们还没等到警方的回应,化学老师便抢先一步在网上发表了澄清声明。
他表示应蓁蓁所说的那个时间点,自己根本不在学校,而是因为重感冒住院了,还拿出了学校的请假条和病历单,两者上面标注的时间都能作为不在场证明。
他拿出的证据十分有力,反观应蓁蓁这边,却只有主观色彩强烈的小作文,两厢对比之下,全网哗然。
发现自己被蒙骗的网友极端愤怒,□□行为的界定本就困难,不少遭受性侵的女□□后被反咬一口,甚至还有人用女生衣着问题为□□犯开脱。
由此可以想见,女性在强.奸案件中处在一个多么弱势的地位。
起初应蓁蓁的指控并没有引起太大的争议,因为无论怎么看,她都符合完美受害者的形象,甚至被声援她的女性奉为经典案例,用来反驳受害者有罪论。
你们不是说女生穿着清凉,故意引诱男性犯罪吗?应蓁蓁可是穿着臃肿肥大的校服,剪着齐耳短发的。
你们不是说女性深夜独自出行,自己不注重人身安全吗?应蓁蓁被侵犯可是发生在阳光明媚的下午。
你们不是说去酒吧夜店的都不是正经女孩,被强.奸活该吗?应蓁蓁事件可是发生在学校这种知识殿堂。
一切关于受害者的苛责,在应蓁蓁这里得到了绝佳的解释和驳斥,饱受困扰的女性占据舆论高地,顿时陷入了狂欢,也愈加怜惜应蓁蓁的遭遇。
却没想到,应蓁蓁转头把她们推下了深渊。
其实事情发展到后来,已经不单单是应蓁蓁这一件事,而是一场男女性别的大混战。
在化学老师的澄清声明发表后,应蓁蓁一下子成了众矢之的。
之前为她冲锋陷阵的网友瞬间倒戈相向,大骂她不要脸,身为女性,却踩着同胞的血泪博取关注,因为她这一行为,以后被侵犯女生的维权之路难上加难,一些不理智的网友甚至人肉了应蓁蓁的私人信息。
与此同时,营销号和报刊记者闻风而动,深扒诬告案的事实真相。
经过锲而不舍的调查采访,还真让他们找到了应蓁蓁污蔑化学老师的原因。
双方矛盾出在应蓁蓁的学习上,她偏科严重,其他科目均在年级上游水平,唯有化学拖后腿,每回考试都不及格。
因此化学老师非常不满,上课期间经常点名让她回答问题,应蓁蓁控告他的当天上午,刚好有一节化学课,两人还在课堂上发生了不小的冲突。
起因是应蓁蓁写错了一道最基础的化学方程式,被化学老师劈头盖脸骂了一顿,并把她赶出了教室,扬言应蓁蓁就是对他有意见,不然为什么其他科目那么好,偏偏化学成绩不行。
那时候很多同学看到应蓁蓁被骂哭了,没过两天,便流传出她被化学老师侵犯的消息。
相信应蓁蓁言论的,大多是不熟悉她的人,反倒是他们这些同班同学觉得匪夷所思,应蓁蓁与化学老师的龃龉是有目共睹的,按照常理来说,化学老师不太可能对一个看不顺眼的学生起色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