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说近些年文会越办越大,有不少慕名而来的人,三年才开一次,是个难得的机会,能开开眼界也好。”
萧时善点点头,季夫人也说了别什么都不懂就成,用不着她如何技惊四座。
与罗诗怡交谈了几句,萧时善听出罗夫人有意让罗诗怡传个才名,似乎要在京中给她找门亲事,只是哥哥还没定亲,怎么就先给妹妹寻起人家了。
想到这儿,萧时善就觉得纳闷,那罗英年纪也不小了,跟二公子差不多年岁,居然还没有娶妻,罗夫人对长子的婚事不着急,反而着急小女儿的亲事,怎么看都有点古怪。
纳闷归纳闷,萧时善也没有贸然开口,人之交往切忌交浅言深,她和罗诗怡还没有那种无话不谈的情分。
萧时善要离开时,罗诗怡突然说道:“表嫂,重阳那日,姚姐姐也会去玉屏山。”
自从她回京,云榕就一直跟她打听姚姐姐的事,这段时间看下来,罗诗怡瞧出云榕对表嫂的敌意,这才跟萧时善提前说了一声,说完这句话,她收拾东西走下了白鹤台。
萧时善垂眸思索,她对这个姓氏有些印象,当初从大伯母那里听来的消息就是姚家姑娘要跟着姚大人回乡丁忧守制,卫国公府的老太太要为三公子寻个品貌出众的姑娘。
她当时就是听了那些话,才会大着胆子试了试,现在想起来她也是无知者无畏,不知老太太如何相中她的,首先丧妇长女这个名头就没有几家人肯愿意接受。
想来那时相中的应是那位姚家姑娘,若不是姚姑娘要回乡守孝,怕也轮不到她萧时善。
转念一想,毕竟木已成舟,姚姑娘回了京又能如何,难道还能让她把位置让出来?
萧时善不以为意,而且李澈现下也不在京里,就是想旧情复燃也没这个条件,着实不必杯弓蛇影,至少目前看来,她的位置还算稳当。
在白鹤台上赏了会儿夜景,也没什么练琴兴致,便回了凝光院。
光影交错斑驳,萧时善被白晃晃的日光照得睁不开眼睛,抬手遮了遮,睁开眼睛发现自己置身在西园里。
眼前的景象令她惊愕不已,黛眉微蹙,有些弄不清眼前的情况,她明明是在床上睡觉,怎么突然来到了西园,而且夜晚也变成了白天。
惊疑不定之际,她倏地看向脚下,发现自己居然没有影子,心口怦怦跳了起来,抬脚往前迈了一步,轻飘飘地落不到实处。
正当她提起裙子去看自己的脚时,忽然听到哒哒哒的脚步声,抬头一看,一个四五岁的小男孩跑了过来,她赶紧避让开,却见这个小男孩一点反应都没有地跑了过去,像是没看到她这个人。
萧时善抿了抿唇,左右没什么人,她便跟了上去,想瞧瞧别人是不是真的看不到她。
她看了看那个小男孩,没认出这是谁家的孩子,正在心里猜测着,忽然看到了六安。
第一眼看过去,萧时善都没敢认人,实在是六安的变化太大,像是一下子老了十多岁,看起来老练不少。
她正思忖眼下的变化,忽听六安对小男孩道:“四公子是要往哪儿去,身边伺候的丫头呢?”
小男孩脆生生地道:“我要找父亲。”
六安说道:“主子还没回府呢,不如奴才先送四公子回去,等主子回来了,四公子再过来。”
闻言,萧时善忽地看向小男孩,仔细地瞅了瞅他的脸蛋,似乎从他稚嫩的五官里瞧出了某人的身影,她不敢置信地眨了眨眼,脑子有点晕乎乎的。
没等她接受这个事情,就见小男孩朝着一个方向跑了过去,萧时善抬眸去瞧,看到了正往这边走来的李澈,不由得愣了愣,兴许是中间隔了无数岁月,眼前的人竟让她感到陌生。
恍恍惚惚的感觉一闪而过,萧时善好奇地瞧着他,不禁觉得眼下的事情有些好笑,这个有点陌生的夫君也怪新鲜的,她走到他跟前,伸出一根手指去戳他的脑门。
她从前可不敢这样做,若是这样做了,他保准要治她,可现在不一样,她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当她的手指刚要碰到时,他忽地抬眼看了过来,这可把她吓了一跳,下意识屏住了呼吸,本以为他看得见她,结果他只是透过她看了一眼那个跑过来的小男孩。
萧时善既松了口气,又有些微的失望,跟他一起往里走,忽然听到六安叫了声,“三少奶奶。”
“你看得到我?”她的话音刚落,随即发觉六安不是在叫她,顺着他的视线看过去,只见一个美貌妇人走了过来。
萧时善脑子嗡了一声,眼看着这个女人走到李澈身边嘘寒问暖,六安和柏岩称呼她三少奶奶,府里那些仆婢也是这般称呼她,没有任何人觉得有问题。
萧时善怔怔地看着他们一块走过去,心里空落落的,恨不得抓住李澈问问,这个女人是谁,为何大家都叫她三少奶奶,如果这个女人才是他的妻子,那自己又是谁。
她去了凝光院,只见院门紧闭,寂静无声,微云疏雨不在,常嬷嬷也不在,没有一丝人气。
萧时善试图寻找些什么,试图证明自己真的存在的,而不是无家可归的孤魂野鬼,可她什么也没找到,什么也没有,没有人记得她。
她在凝光院坐到了天黑,觉得自己当真成了孤魂野鬼,这如果是梦的话怎么还不醒,凭什么他转头就换了妻子,她却要在这里吹冷风。
萧时善越想越不甘,她梗着一股怒气去了玉照堂,在路上突然听到两个守门婆子的闲话。
“昨日王婆子得了三少奶奶的赏银,有二两银子呢。”
“呦,这可不少,这位三少奶奶可比前头那个大方多了。”
“你怎么突然提起这个了,那位都没了多少年了,提她干什么,大晚上说这个多晦气。”
“瞧我这张嘴,不说了,夜里天凉了,过会儿咱们去喝点酒暖身。”
玉照堂的书房里亮着灯,李澈正坐在书案后面看卷宗。
萧时善坐在椅子上呆呆地出了会儿神,突然恨恨地道:“我早就知道你得娶续弦,我把那位子一让,总有更合适的人来坐。”
说到这儿,她骤然看向他,质问道:“我的牌位呢,你连个牌位都不给我立,还把我的院子锁了,你怎么这么狠心啊!”
萧时善说着说着眼里就掉出了泪,她一边抹泪一边骂他,“你真是个混蛋!”
她趴在桌子上哭个不停,哭到最后连自己为什么哭都不记得了,只是依然停不下来。
“姑娘,姑娘醒醒!”
萧时善睁开眼睛,看到微云披着衣衫担忧地看着她。
“姑娘做噩梦了吧。”微云给萧时善擦了擦泪,她今晚守夜,听着里面有哭声,立马走了进来,哪知姑娘是做着梦哭了起来,那哭声听得人揪心不已。
萧时善看了看四周的景象,抬手抹了一下眼角,原来是在做梦,此刻醒来,梦里的场景就显得模糊不清了起来,但那种委屈憋闷的感觉还清楚地记得。
如果李澈此刻在这儿,她真怕自己会忍不住扇他一巴掌。
萧时善吸吸鼻子,不知道自己为何会做这样的梦,这不是咒自己么,人人都好,就她最惨,哪有这样的,看来改日她得往寺庙里多捐点香油钱。
想到季夫人有抄写心经的习惯,次日起身后,她也认认真真地抄写了一遍心经,然后就不再去想那些事了,毕竟只是个梦,她还梦到过自己被会动的树藤勒呢,难道看到树就跑?
虽然她没再想那些,但这几日总有点心神不宁,萧时善只当是自己太疲惫,等那边的文会结束后,她就可以放松了。
重阳节当日,因季夫人和罗夫人都要出席玉屏山的文会,卫国公府的姑娘们也一并跟着去了。
上山时,云榕走到萧时善的旁边,说道:“今日姚姐姐也会来玉屏山,三嫂应该知道姚姐姐是谁吧?”
“不知道。”她特别孤陋寡闻。
云榕噎了一下,“你怎么连姚姐姐都不知道,她可是京里有名的才女,五岁能诵,七岁作诗,大伯母也赞扬过她蕙质兰心。”
萧时善道:“能得太太称赞,那是很厉害。”季夫人轻易不夸人。
云榕笑道:“你真是捡了大便宜了,要不是姚姐姐的祖父病逝,大伯母就要给姚姐姐和三哥定下来了。”
萧时善道:“真是可惜,太太如此看中姚姑娘也没做成婆媳,可见这世上的事还得看缘分二字,有缘之人相隔千里也得碰到一块,无缘之人再使劲儿拉扯也绑不到一起去。”
云榕本是要挤兑她一番,好让她知道她能做卫国公府的三少奶奶是踩了狗屎运,是姚姐姐让给她的,可她脸皮厚,不仅不自惭形秽,还抢白了一番。
云榕哼了一声,她就嘴硬吧,等见了姚姐姐她就知道无地自容了。
玉屏山上来了许多文人墨客,风雅名士,有人当场挥毫泼墨,作品会挂在山间供游人观赏,萧时善一路看过来,只觉得藏龙卧虎。
玉屏山上有个翠微居,最初举办琴会便是在翠微居举行,正如季夫人所言弹琴不为娱众,又极讲究一个意境,热热闹闹地挤上一群人,那也就变了味儿。
翠微居的人明显比山下的人要少,四周用竹帘代替门窗,有两三个童子在煮茶,拿着蒲扇扇着炉火,不多时就飘出了白腾腾的热气,虽然动作慢吞吞的,但也没人去催促。
身处在这样的环境中,萧时善都觉得自个儿心静了不少,待走进翠微居,才知道季夫人和罗夫人有多受人尊崇,她从好些人脸上看到了跟冯夫子如出一辙的激动与欣喜。
季夫人依旧神色淡淡,即使别人想上前攀谈也会望而却步,而罗夫人看到相识之人则会寒暄几句,显得尤为可亲可敬。
云桐对作画有兴趣,就央求云桢去跟她看画,史倩定了亲,没有跟着来玉屏山。
云桐云桢一走,云榕就更老实了,挨着罗诗怡坐着,被周围的气氛感染,不自觉地话少了许多。
萧时善心想云榕要不是为了看她出丑,怕是早跟着云桐云桢去外面看画了,哪会在这儿安稳待着。
不多时有三个小童进来送茶,每个人捧着一个木质托盘,走近了,萧时善才看清,他们拿的托盘里根本不是茶,而是些木牌子,一个小童端的木牌上写着各类茶名,另一个小童端来的木牌是不同的水,最后一个小童则拿了个空托盘,要客人自己选择茶和水,选好后再放到空托盘上。
待来到萧时善面前时,她拿了个碧螺春又从另一个托盘里选了个露水,把两块牌子叠在一起,放到了最后那个托盘里。
罗夫人搭了搭眼,笑道:“三郎媳妇倒是很会饮茶。”
这当然是之前恶补的,萧时善没想到这里居然还要自己选水选茶,一味地往名贵上选未必就好,只有所选的水和茶搭配得恰到好处,才最是适宜。
若是选得不合适,也不会怎样,反正是自己喝,但从这种细节上往往能瞧出一个人真风雅还是装风雅。
萧时善心想原来装才女也不是个简单事,身边坐着两个真才女,那眼睛跟火眼金睛似的,指不定哪点就露馅了,难怪季夫人要教她这些东西,没承想还真能用得上。
没多久,小童端了茶进来,准确地将茶水送到了众人手上,一时间满室茶香。
萧时善品了口茶,忽然听到一阵琴音,她抬眸看去,一个白发老者在琴台之上弹起了琴,她万万没想到,这边竟是如此随意,完全是兴之所至。
琴曲悠扬,在这翠微居中更得逍遥自在之意,萧时善听了一曲又一曲,连茶都忘喝了,有些明白季夫人说的琴音传递心声是何意了。
在她听得投入时,袖子忽然被拉了一下,萧时善回过神来,低头一看,竟是方才来送茶的小童。
她略有疑惑,他两手空空,也不像是来添水的,萧时善轻声道:“有什么事吗?”
那小童说道:“外边有人找你。”
萧时善愈发不解,看了眼季夫人和罗夫人,她起身跟着小童走了出去,走到翠微居外间,顺着小童所指的方向望了一眼,来找她的人竟然是张亨。
她抬步走了过去,有两个小童也跟了上来,萧时善还未开口,其中一个小童问道:“你是要找她吗?”
张亨满脸焦急,点了点头,看向萧时善道:“姑娘,可算找到你了……”
两个小童低着头嘀咕道:“你看,我没叫错人,长得最好看,还会挑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