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之走出枣儿沟——思若无邪【完结】
时间:2024-03-18 14:46:12

  “是呀,妈,你就在家帮帮阿湘吧,这里离不开你,家里的藤条和竹片用的差不多了,明儿个我再去山上多砍些。”谈国青也舍不得自己老妈出去受罪。
  沈南星想了一下,采茶的确还不如编果盘来钱快,在家她还能照看着菜地,还能做饭,也就打消了外出采茶的念头。
  如今谈湘小推车上的产品那是越发的琳琅满目了,除了果盘和竹杯,茶盒和梳妆盒也上架了,还有时尚的藤编手提包,前不久谈湘就以五块钱的价格卖出去了一个,为此她高兴了一整周来着呢!
  生意这么红火,不可能没有眼红的,可这是人家的本事百日萌团队整理本文,欢迎加入以耳吴以丝衣死以尔,学不来呀,这编织的手艺,可不是看看就会的,于是村里人在尝试失败后也就都放弃了,想着还是等着秋收后卖红枣吧。
  天气渐渐热了起来,空气中弥漫着槐花的香味,又到制作黄豆酱的时候。
  谈湘跟着沈南星开始制作黄豆酱,今年她们准备做十斤黄豆的量,这样可以吃到来年开春了。
  将黄豆倒在竹筛上,把坏掉的挑出来,挑好的黄豆放进木盆里,用水浸泡一晚上。
  等到第二天,黄豆就已经泡发好了,将黄豆用漏勺从盆里捞出来,放到铁锅里蒸熟。
  蒸熟后的黄豆再次平铺再竹筛上,倒入面粉。用手将黄豆和面粉搅拌均匀,使得所有面粉都均匀的附着在黄豆上。
  将裹满了面粉的黄豆铺在纱布上面,铺好后包起来,包紧实,放在通风又避光的地方,让它们发酵。
  一般五天左右,黄豆就能完成发酵。
  五天后,谈湘迫不及待的打开了纱布。
  发酵后的黄豆都粘连在了一起,表面上会附着着一层黄绿色的菌丝。
  沈南星说这次发酵很成功,没有一点黑霉,谈湘这才放心了。
  接着把霉豆子掰成小块,放到太阳底下暴晒,晒好之后再用手搓开,然后用筛子将粉尘筛掉,就得到干净的霉豆子啦。
  沈南星拿出一口洗刷干净的陶罐,将霉豆子倒进去,接着放入盐,加满清水没过霉豆子,然后用筷子搅拌均匀,盖上盖子,放在阳光最充足的地方去暴晒。
  每天搅拌一次,等上半个月,他们就能吃上美味的黄豆酱啦。
  明明只用了最简单的盐和豆子,却比任何调味品都要有滋味,喝粥的时候,烧菜的时候,加上一点,真的无比下饭。
  半个月后时间来到了芒种,可谓是农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枣儿沟的人们神经都紧张了起来。
  枣儿庄地少人多,如今分配到户,谈湘他们家所在的生产队旱地人均一分三,稻田人均七分。谈湘一家六口,只有不到八分的旱地,四亩二分水稻田。
  全家衣食住行,吃喝拉撒,都向这五亩地要。
  所以,只要庄稼能生长的季节,无论旱地还是水田,谈二牛都没有让其闲着,一年四季生机勃勃,春天的油菜大豆,夏秋天的水稻麦子,冬天的白菜萝卜。
  到了五月,田里的麦子已经换上了金色的外衣,低下了沉重的头颅,抢收和抢种要开始了,接下来枣儿沟的村民们要经历收割、犁田、施肥、晒草、扯秧和插田这系列繁重的劳动,谈湘一家也不例外。
  早上五点,一家人快速的吃完了早饭,爷爷奶奶和小叔开始割麦子,一人一把镰刀,下到田里,低头弓腰,左手把禾,右手挥镰,三五束禾成一把,随手放在身边,谈湘就跟在后面捆麦子。
  大约十点半的时候,谈湘回家做午饭,做好了送到田里,等吃完后继续跟在大人后面捆麦子。
  傍晚,谈湘回去做晚饭,谈国青从家里推来了板车,板车上放着麻绳和扁担,他们要在天黑前把今天割好捆好的稻子运送到谷场去。
  麦穗向外,麦根朝里,堆成左右平行的两堆,中间正好容纳一部打谷机,准备脱粒。踩打谷机脱粒是最辛苦的活计,得靠体力,谈二牛和谈国青承担了所有脱粒的活计。
  谈湘在家做好了晚饭,直到夜幕降临,天色完全黑下来,才看到爷爷奶奶和小叔拖着沉重的步伐回来了。
  接下来几天依旧是重复昨天的故事,打完麦子紧接着又要种水稻,种稻前要挖田犁田,真是一刻都不得休息。
  山里没有机器,只有靠锄头,一锄一锄地挖,把泥土挖过来了,凸凹不平,还要整平滑,方便插秧。偌大一块田,全部挖完,可真不容易。一天下来,手掌全是水泡,钻心地痛。第二天天亮,水泡还没好,就又要继续,让旧伤添新创。
  挖完田,犁完田,就要插秧了。
  早上四点,谈湘起床跟着爷爷奶奶去田地里拔秧子,走在田埂上,谈湘感到有些摇晃,她还没完全清醒。拔完秧之后,还需要将它们挑到待插秧的田边。这时候谈湘就会回去给大家做早饭,等做好了把早饭送到田头。
  沈南星是村里插秧能手,插得又快又整齐。她弯下腰,只见水花飞溅,哗哗作响,谈二牛和谈国青都被远远地甩在身后了。
  刚嫁过来的那年,她被蚂蟥叮了都会大叫出声,如今她这纯熟的插秧技术,任谁路过了看一眼都要夸上几句的。
  炎热的天气令人头发晒得昏沉,栽秧时稻田的水都被太阳灼热,蚂蝗和虫子在地上爬行无处不在,手指因为长时间浸泡而泡破,到了晚上,闷热的天气使得蚊子成群结队,根本无法入眠。
  清晨天还未亮就要下地劳作,直到天色完全黑透才结束工作,谈湘真不知道自己这些天是怎么熬过来的。
  谈湘是在是不敢想象,若是将来每年都来上一遍,她要怎么承受,其实她的活计已经算是轻松的了,回来做饭的时候还能稍加喘息,她实在是不敢想,爷爷奶奶和小叔他们这些天这些年是怎么过来的。
  更要命的事,因着枣儿沟的地形,即使以后机器普及了他们这也很难用到。
  想到这里,谈湘更坚定了她带着家人走出去的信念。
  劳作这么辛苦,若是这时候再吃不好,那真是铁打的人也要熬坏,是以谈湘在一日三餐上,十分的上心。为了能让干活的人吃好吃饱,谈湘是非常舍得花钱花心思的。
  早上每人一个鸡蛋是必须的,自己家里的吃完了就去村里其他人家换,这年头鸡蛋只要五分钱一个,其实并不贵,却是补充营养的好方式,只是庄稼人节俭惯了,不舍得罢了。
  中午是馒头或者米饭,下饭菜必须烧的有滋有味,油呀盐呀不要不舍得放,早春时候菜地里种下的蔬菜都已经能吃了,夏天人们吃的最多就是茄子缸豆,那真是能吃到吐,可谈湘手艺好,又舍得放油,茄子切成滚刀块,青椒用手掰成块,再加上土豆块一起翻炒,一道有滋有味的地三鲜就做好了。
  夏天的河里,小溪边,多的是黄鳝螃蟹龙虾田螺,那些年纪小地里帮不上忙的小孩子们就喜欢捣鼓这些玩意。
  谈湘在去小溪边洗衣服的时候就遇上了正在抓黄鳝的小子们,一阵交谈后谈湘用一毛一条的价格买了五条大拇指粗的黄鳝。孩子们得了钱,高兴的跑去山下的镇上买冰棍去了。
  镇上的冰棍只有两种,白糖冰棍和绿豆冰棍。白糖冰棍两分钱一根,绿豆冰棍四分钱一根,一般小孩子们只舍得买白糖冰棍,甜滋滋的能舔上好久。
  谈湘用从小孩子那换来的黄鳝做了一道红椒仔姜焖黄鳝,开胃的辣椒,性温解腻的嫩姜,鲜美的黄鳝,这几样组合在一起那真叫一个美味,一口咬下去,那真是让人涎水吞咽,唇齿添香。
  田埂上,就着这道黄鳝,谈二牛他们那叫吃得一个满足,惹得隔壁田间的李桂花都忍不住往这边凑,她家田地也不少,谈国栋和谈爱超都出去打工了,谈大牛年纪大了早就不下地了,这种田的重担就都落到了她和另外两个儿子儿媳身上,这段时间也是忙得不行。
  等晚上大家手工回家,谈湘再给大家下一碗鳝丝面,补充大家这一天消耗的能量。
  挖田时,也经常挖到躲在泥土深处的泥鳅黄鳝,得知这些东西谈湘会料理,他就把捉到的青蛙、泥鳅、黄鳝拴在一根稻草上带回家。
  谈湘把这些给收拾了,做上一道香辣泥鳅,再来一道青椒炒青蛙,给大家加菜。
第14章 竹骨扇
  插完秧苗双抢就算正式完成了,后面的施肥,打药就不急在一时了。
  倒是收回来的麦子要赶紧晾晒,可不能耽误了交公粮,这是每个村的任务,晚交一天村里的干部都是要上门来催的。
  交公粮的得是最好的稻谷,不然是会被退回来的。
  麦子晒好,用麻袋装上,用板车拖着去镇上的粮站。
  火热的太阳炙烤着大地,像是要烧着一般,谈国青在前面拉,谈湘在后面推,两个小时后,两人来到了镇里的收粮站。
  交公粮的队伍排得很长,附近连一棵树都没有,周围陌生的农民们都是满头大汗,他们一边用草帽扇着风,一边抱怨着。
  直到下午三点左右才轮到谈湘他们,交完公粮,两人都松了一口气。
  谈国青推着空了的板车走出了收粮站,看着没精打采的谈湘说道:
  “累坏了吧,昨天水库那边放水捕鱼,今天市场上鱼肯定便宜,走,小叔带你卖鱼去!”
  听到要有鱼吃了,谈湘眼睛一下子就亮了,赶紧跟上了谈国青。
  今天来买鱼的人还真不少,忙活了这么久,就是再抠门的人家也舍得吃点荤腥的,谈湘一个劲的往里面挤,生怕抢不到好的。
  “大家伙错过今天可就再也买不到这么便宜的鱼了,两毛一斤两毛一斤,先到先得!”
  这么便宜!谈湘和小叔交换了眼神,准备捡大的挑。
  最终,他俩挑了一条足足有十斤重的大青鱼,两块钱全款拿下。
  沈南星见到他们买回来的这条大鱼着实给吓了一跳。
  “你们俩怎么买了条这么大的?”
  “阿妈,这个季节鱼便宜,才两毛钱一斤,再过几天可就不止这个价了,我们多买些,腌起来,能吃好几顿了。”
  “也是,那我得赶紧把鱼给收拾出来,久了鱼肚子都要闷坏了。”
  “阿妈,那我们是不是晚上就能吃上鱼啦?”谈国青凑上去问道。
  “你就等着吧,别闲着了,去田里看看你阿爸忙完没有。”
  “好勒!我这就去!”谈国青说完就往地里去了。
  沈南星把鱼放在木盆里,拿上砧板和菜刀,“阿湘,给我搭把手,我们去小溪边把这条鱼给收拾出来。”
  “好嘞!”阿湘接过砧板和菜刀,跟在奶奶后面往小溪边走去。
  这么一大条鱼着实很引人注目,一路上不少人凑上来打听在哪买的,听谈湘说只要两毛一斤后都心动了,赶紧回家拿钱去买了。
  尤其是大房的李桂花,尤为眼热,可一想到要花钱,她还是犹豫了,她家是有钱,可正因为这样才更应该省着点花呀。
  “婶娘,这么大一条你们吃得完吗?”
  李桂花觉得沈南星是聪明人,应该听得懂自己的话,自己老公可是带着谈国柱父子在打工呢,这种好事可不是谁家都能摊上的,这二房不该表示表示吗。
  “吃得完,我家老头子爱吃鱼,再加上青哥儿那个贪吃的,哪里还有的剩下的哦。”
  沈南星不是听不懂好赖话,她只是自己心里有一杆秤罢了,这学徒的机会,是谈国柱用人情换的,那可是救命的恩情,这么算来,不算是他们二房占便宜的。
  因为当初分家不公,谈大牛和谈二牛这两兄弟基本就没有往来了,倒是下面的小辈们,平时关系也算过得去,谈国柱十年前在水库里救谈爱超一命的事情,村里人都是知道的。
  李桂花也是要面子的,人家不接话总不能上赶着去人家蹭饭吧,这多跌份呀,只能心里暗骂一句沈南星不识好歹,失望的走开了,回家后咬咬牙,终究还是去镇里买了一条。
  谈湘这才松了一口气,她家好不容易吃一顿好的,可不能傻大方。
  小溪不远,走出去五分钟就到了。
  溪水潺潺,清澈见底,溪边的石头都被流水冲刷的没有了棱角。
  沈南星将大青鱼放置在一块较为平坦的石头上,开始刮鱼鳞,去除鱼鳞后再去掉鱼鳃,开膛破肚,去除内脏。
  “哇,好大的鱼泡呀!”
  谈湘接过鱼泡,放在木盆里。
  将整条鱼放在流水里清洗干净后,沈南星将鱼放在了砧板上,将鱼头鱼尾切下,中间部分的鱼肉则是被切成一块一块的,打算回去用盐腌上。这样,就算是收拾好了。
  暮色升,薄雾起,祖孙俩端起木盆,往回走去。
  奶奶说了,今晚吃贴鱼饼!鱼锅贴饼,就是在红烧鱼四周贴上一圈玉米面饼,这样饼子都有一股鱼香味,非常好吃。
  沈南星开始和面,一半苞面,一半白面,这么和面不但省钱还好吃,筋道。
  切点葱姜蒜,铁锅烧热放入菜籽油,把葱姜蒜放进去,再加入黄豆酱,添点水,把鱼头鱼尾下锅,加入料酒去腥,盖上锅盖,开炖!
  这鱼呀,炖的时间越长越好吃越入味,最后差不多的时候再把面团压扁成饼贴在锅子里就行。
  谈湘坐在小板凳上烧火,往灶膛里一把把的添加麦秸和柴火,闻着灶上的香味口水都要流下来了。
  炖得差不多了,谈湘揭开锅盖,先把饼子给盛出来,金灿灿的面饼底部沾了鱼汤,光吃饼就让感到满足。锅里的鱼肉已经炖烂了,盛出来后装了满满两大碗。
  饭菜上桌,准备开饭!
  这顿饭一家人是放开来吃的,吃的特别满足,等吃完了一家四口就坐在院子里消食,谈湘顺道就提起了做折扇的事。
  “爷爷,最近天是越来越热了,等过几天试试做我说过的折扇怎么样?”
  “哪用过几天,你爷爷我有劲的很,不用歇,材料我都备好了,明天就开始。”
  谈二牛现在干起这些活来都特别带劲,不说别的,有钱了饭菜的水平都上来了,这能不积极嘛。
  第二天早上,谈湘一觉醒来,就听到了院子里敲打声。
  这是谈二牛在院子里忙活呢,谈湘也立刻起身下床,穿上鞋子往院子里走去。
  看到谈湘过来,谈二牛指着一旁的竹片问道:
  “湘丫头,过来看看,爷爷做的这些竹片还能用呀?”
  谈湘抓起一把竹片,长短大小,薄厚程度,正是她想要的样子。
  谈湘从里面取出十片薄竹片,叠在一起,再取出两片稍厚的竹片,放在最外面,夹住薄竹片。
  “爷爷,能在这头打个孔将他们固定住吗?”
  “怎么不行,湘丫头你手放开,别伤到了,让爷爷来。”
  锥子对准,锤子击打,谈二牛干活稳当的很。
  再用准备好的栓子穿过圆孔将竹片固定,这样扇骨就完成了。
  谈湘从房间里拿出之前绘制好的扇面,稍加裁剪,然后用浆糊把扇面糊在了扇骨上,沈南星熬得浆糊很是细腻,不必工业胶水差。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