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太子携弟弟妹妹给皇后请安,皇后问太子秦叔宝的病当真好了吗。太子回答,瞧着红光满面,想必养的不错。皇后不禁问:“高明,你说母后——”
“母后!”太子赶忙打断,“说什么呢?您是一国之母。您走了宫里还不得乱的跟我婶的鸡窝鸭圈似的。”
皇后温柔地笑着说:“还不许母后畅想一下啊?”
“别异想天开了。您好好歇着吧。如今天寒,鸭汤可以放一日半日,叔叔和婶婶给你的老鸭老鹅您慢慢吃。”太子说完就领着一众弟弟妹妹出去。
稚奴落到最后,磨磨蹭蹭地问异母哥哥:“你想不想喝老鸭汤啊?”
“不想!”小崽子问的人不是旁人,乃杨妃所生的蜀王李恪,比高明小几个月,尚未满十一周岁,如今还在宫中。小蜀王也是个聪慧的,一眼看出小九的小算盘。
皇后宽厚,皇子们关系不错,小稚奴拉着他的手臂摇呀摇:“想不想啊?老鸭汤可好喝了。”
青雀听到这话回头把小弟揪走:“好喝也没你的份!”
“我可以吃肉吗?”稚奴扬起天真的小脸问。
一众皇子皇女神色极为复杂。
高明过去朝他屁股上一巴掌:“巴掌炒肉,好吃吗?”
小孩捂着屁股要哭给他看。李恪慌忙抱起这个幼弟,唯恐他扯开嗓门哭的地动山摇:“稚奴也只是说说。”接着劝小孩,“你在清河村吃了那么多,也该轮到母后尝尝了。”
“我没吃老鸭。”小孩带着哭腔说。
李恪:“那你有没有吃大公鸡?”
小孩跟哥哥姐姐没显摆过,他吃过烤鱼,还吃过蛇羹,还吃过烤鸡等等。听到这话,他又不觉着委屈了,抹掉眼眶里的泪瞪长兄:“你不许去叔叔婶婶家。我叫二哥陪我去。”
高明白了他一眼,迤迤然回东宫。
小稚奴指着兄长背影,大吼:“我讨厌你!”
高明回头撇嘴扮个鬼脸,气得小孩要下来,他轻飘飘说道:“我喜欢你。”
“你你喜欢我,我也讨厌你!”
高明:“我喜欢你是我的事,你讨厌我是你的事,两者没有任何关系。”
小稚奴被他绕糊涂了,追上去说:“你求求我,你求求我我喜欢你。”
一众五六岁以上的皇子皇女忍俊不禁。高明也意识到不该同不懂事的小崽子斤斤计较:“我不想求你。”
“那那——”小孩左思右想,“那你抱抱我吧。”
高明呼吸停顿,担心真把人气得嗷嗷哭,无奈地弯下腰。小稚奴搂住他的脖子,裹着奶香味说:“我喜欢你。”
高明很是无语地说:“谢谢你的喜欢。”
“谢谢你的喜欢。”
高明别过脸翻个白眼。
青雀没眼看。
小稚奴跟兄长坐上车走远,青雀颇为无语:“小九这样像谁啊。”
李恪:“不像父皇,也不像母后。他才几岁就知道给人下套。”
帝后一向行事坦坦荡荡,青雀不禁点头:“长歪了。”
长乐公主劝二人少说两句,传到小崽子耳朵里又得哭闹。长乐公主乃帝后嫡长女,青雀给妹妹个面子。李恪看在帝后的面上微微颔首应下。
秦叔宝夫人以前认为“清河村是块风水宝地”有夸张成分。秦叔宝脸色蜡黄的过去,白里透红回来,导致她不信都不行。她也听世家夫人提过,福满楼常去安阳买东西。秦叔宝不许家眷亲友打扰二郎,他夫人就买些喜儿和二郎以及有为用得着的东西,请前往清河村买柿饼的周掌柜捎过去。
长安人多,尤其西市,骆驼遍地走,身为乌七八糟的味都有。周掌柜到清河村山清水秀,空气都是香甜的,以至于他也深信清河村是块福地。
秦叔宝在那边养好身体,周掌柜不感到意外,秦家的东西捎过去也没趁机调侃二郎,还说等他老了,就在这边买块地住下。
二郎:“你耐得住寂寞?”
周掌柜想说,你行我也行。注意到拄着拐的杜如晦,意识到二郎跟他不同,他跟杜如晦也不一样。杜如晦和二郎来清河村前就习惯了窝在家中干熬。
周掌柜忙碌一生,突然叫他成天无所事事,他反而会因此愁的寝食不安。
最后一批橘子卖光,长安迎来小雪,清河村还跟长安深秋时节差不多。到了寒冬腊月,杜、虞两家托周掌柜捎来的大氅还没拿出来。
门外风大,虞世南和杜如晦闲着无事就在堂屋里同钟子孟闲聊。虞世南感慨:“此地真适合休养。前些天我还问克明,二郎是不是忘了买炭,要不要提醒他。没想到这里用不着。”
钟子孟把垫了麦秸的草鞋递给他:“比你的鞋暖和。”对杜如晦道,“家里有炭。早年二郎怕冷我买的,没用完。冷的话晚上点一盆,别关房门,容易把人憋死过去。”
杜如晦摇头:“不用。你在褥子底下铺的麦秸,我俩晚上睡着都觉着像躺在火炉上。”
钟子孟不好意思的笑笑:“我还担心你们睡不惯。多放两床被子也行,但不如麦秸保暖,也不如麦秸睡着软。我们家也就有为和喜儿,还有二郎喜欢垫被子,睡硬邦邦的床。”
喜儿去厨房拎热水,听到这话走到门口:“老人才该睡硬床。越睡软的人越缩的厉害。姐夫,你比五年前矮多了。”
钟子孟本就不高,再矮人还能看吗。钟子孟气得抬手:“去去去,跟二郎玩儿去。”
杜如晦见状想笑:“喜儿,我们都这么大年纪了,自然是舒坦一日是一日。又不是要去长安骑马游街,要那么直的背做什么。”
喜儿:“那你们高兴就好。”
钟子孟随口问:“有为在那边?”
村学停课,二郎盯着有为早晚各学一个时辰就叫他自己玩。喜儿朝南边看去:“跟金宝找铁柱去了。不用管他,他就算想上山也是在山脚下晃悠。”
听到上山,虞世南想起一件事:“有为想吃笋炖咸肉,是不是上山挖冬笋去了?”
第114章 灵猴驾到
喜儿把水壶给二郎, 决定上山看看。外甥往山上跑,二郎也没心思冲茶。他拿起宝剑和金宝舅舅帮忙做的弓箭,跟喜儿上山找猴外甥。
猴外甥在山脚下坐着, 跟铁柱和金宝呈三角形。二郎走近:“你们仨会找地方。也不怕冻生病。”
三个少年吓得打个哆嗦。
二郎:“做什么亏心事了?”
三位少年不约而同地摇头。二郎不信,大步到跟前,被三人中间的小东西吓一跳:“猴儿?”
喜儿比他落后一步, 闻言三步做两步走,乳黄色小猴一脸好奇的打量她。喜儿揉揉眼睛, 确实是个小猴子:“这里怎么会有金丝猴?”
三位少年再次不约而同地摇头。
二郎:“可能这几年很少有人往深山里去,最多到半山腰。偶尔有人进去也是找松茸。人有人言,兽有兽语, 此地安全, 猴子搬到这里也正常。”
喜儿还想到一点。这几年家家户户房前屋后荒地里种果子,喜儿还在园子里种了几棵核桃板栗,村民很少上山摘野果, 想来也是猴子迁移到这里的原因之一。
喜儿蹲下去:“咬不咬人?”
有为摇头:“不咬人。也不让碰。”
喜儿:“你们仨在哪儿——”看到金宝和铁柱身边的冬笋,“竹林里找到的?”
有为点头:“它被卡在两个竹子中间, 我把它弄出来,它就赖上我们。可是也不能把它弄回家啊。”说到此望着他舅,让他拿主意。
以前二郎上秦岭打猎看到的猴子都是成群结队的。小猴子丢了, 猴长辈肯定结伴寻找。一个还好对付,一群很麻烦。二郎头疼:“这只小猴肯定跟你们仨一样。”
金宝没听懂:“什么意思?”
喜儿:“皮小子。一声不响往山上跑。”
铁柱拿起宝剑:“我们带兵器了。”
金宝捞起身后的弓箭, 他小舅帮他做的:“野猪来了我们也不怕。”
二郎:“那你们怎么不回家?”
三位少年蔫了。
还不是担心小猴子到家,老猴子找来,给全家带去灾难。
喜儿问二郎怎么办。二郎往左右看了看, 目之所及十分荒凉。这个时节不管不问,猴崽子很有可能冻死:“先放果园里吧。”
有为震惊:“放哪儿?”
“先在园子里给它搭个窝。你怎么了?”二郎疑惑。
有为张口结舌:“你你糊涂了?舅舅, 猴子入果园跟老鼠放在米缸里有何不同?”
二郎:“果园里又没果子。”
正因如此,喜儿一时也忘了小猴子会爬树会摘果子:“它住习惯了还能撵出去吗?”
二郎沉吟片刻,决定在屋后搭个窝把小猴子放进去,大猴子找来也无需进村。二郎把他的想法告诉喜儿,有为斜眼看着他说:“这还差不多。”
二郎蹲下冲小猴子拍拍手:“过来。”
喜儿想嘲笑他,野兽很敏感,全家就属他身上血腥味重,小猴子怎么可能叫他抱。
小猴子一下跳到二郎怀里,喜儿脸上的笑容僵住,有为瞳孔地震:“个欺软怕硬的东西!”朝小猴子脑袋上戳一下,小猴子伸出爪子挠他,有为吓得身体后仰。
小猴子转身抓住二郎的衣裳,有为朝它身上一巴掌,小猴子转过来又要挠他。二郎赶忙拦住:“好了。你们仨回去搬砖,再找几根竹竿劈成竹片,给它当屋顶。”
铁柱:“下雨天怎么办?”
先前给小薇建房时剩下几十片瓦,喜儿叫他们拿过来。
三个少年回到家一说他们碰到个小猴子,全家出动,连小薇也按耐不住好奇抱着孩子出来。
钟子孟看看猴子毛:“还是个小崽子啊。”
杜如晦颔首:“一年以内的小猴子是这样,猴毛颜色跟小鹅差不多。”
沈伊人头回见到活生生的小猴,而小猴的爪子跟小孩的一样,让她不由得看一眼外孙女,忍不住心疼猴崽子:“没有母猴在身边晚上不得冻死?”
有为:“窝里垫一些麦秸,再铺一件破衣服,再给它找个破被子,冻不死它。”
钟子孟失笑:“哪有这么娇贵。你说的跟养孩子似的。”
喜儿想起什么:“就这样做。到除夕还没有母猴找来,叫它去小薇家,以后叫它帮小薇看孩子。”
钟子孟难以置信:“喜儿,再说一遍?我没听清。”
沈伊人瞪喜儿:“什么话都敢张口就来。”
二郎:“我觉着喜儿的主意不错。”
沈伊人:“我不觉着。”
喜儿:“二郎觉着行就行,你不觉着也没用。”
沈伊人不想跟她吵架,但也得分什么事:“克明,你怎么看?”
杜如晦:“大黄都知道看家护院,养久了小猴子应该也懂。”
喜儿点头:“人就是从猴变的,比大黄聪明。”
沈伊人又瞪她:“不许再胡说八道。”
“不是从猴变的,是女娲捏的?”喜儿白她一眼,“见过神仙吗?女娲会捏人,陛下干嘛不求上天多捏几个,还叫女人结婚生子?”
沈伊人张口结舌:“我我——”
“无话可说了?那就不要说。”喜儿打断,“姐夫,冬日,给猴子修窝。大姑姐,你不同意我们举手表决。有为,金宝,铁柱,支持谁?”
有为:“必须是舅母。”
这个家舅母老大,他仨也不敢反对。
沈伊人气得掉头回家。喜儿使唤小薇跟上去,跟二郎抱怨:“你姐太闲了,天天给自己找气受。”
二郎无语又想笑:“少说两句吧。气死你大姑姐可就没人给你做鞋做衣服了。”
喜儿冲小猴子拍拍手:“过来叫我抱抱。”
二郎怀里暖和,小猴子伸出爪子抓紧二郎的衣裳,端的怕二郎把它递出去。有为看到这一幕揪住它的毛,习惯性说:“精的跟猴一样。”
杜如晦和虞世南笑呛着。
有为的小脸通红,恼羞成怒,虚张声势:“不许笑!”
屋后风大,虞世南趁机劝杜如晦回屋。
二人走到大门外,杜如晦感叹:“真ⓨⓗ是快风水宝地啊。灵猴都找来了。”
虞世南点点头,问他打算何时回长安。
杜如晦想回去也不想回去。躺在床上的日子太煎熬,杜如晦担心到长安累病了。半年不见妻女,杜如晦又想得慌。杜如晦犹豫片刻,“下午给长安写封信,过了腊月二十,没有雨雪就来接我们。”停顿一下,“年后还来吗?我这个身体肯定得再养一年半载。”
杜如晦现在走路不用拐,但也不敢跑动。从堂屋跑到院门就累得气喘吁吁,仿佛心要跳出来。这样的身体到了长安也是窝在家中养着。可是在长安即便无需操心朝政,友人上门他也要费心周旋。听到朝中大事他很难不劳心费神。
虞世南:“我还挂着秘书少监,不一定能随你过来。此事还得请示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