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同人家——小满酥【完结】
时间:2024-04-09 14:38:40

  “走喽!”
第123章 太过分了!
  也不知道是不是关月和钟文南有自己的思量,总之到目前为止,两人的关系就只有钟文姝一人知道。
  钟母倒是察觉出了点意思,毕竟钟文南整个人是肉眼可见得心情好。
  钟母好几次想问,但又想着孩子这么大了心里都有数,要是觉得差不多时候了肯定要说。
  但人吧,不管什么年龄都是有好奇心的,钟母实在忍不住的时候找上了小闺女。
  钟文姝眨巴眨巴眼睛,笑得挺甜:“我不知道呀,南南不跟我说这些的。”
  钟母一个字都不信。
  不仅不信,似乎还抓到了点儿什么思路。
  依照小闺女的性子,当妈的都问了还不说,那就说明肯定是小闺女身边的人。
  身边的人?
  本就只有俩人,其中一个还有对象,那是谁就不言而喻了。
  钟母脸上挂笑,意味深长看了钟文姝一眼,转身走了。
  钟文姝又眨巴眨巴眼睛,感觉不太好,然后在南南回家之前溜了。
  而钟文南是典型的顺着杆子往上爬。
  关月给钟文姝透底以后,他胆子就大了不少。
  像是休假的时候来供销社接人下班,亦或者趁着中午那点可怜的午休时间来找她们吃饭。
  赵梅这些售货员见了,还打趣钟文姝,说这弟弟可比自家男人还贴心。
  钟文姝对外保持微笑,对内就凑到关月面前,蔫坏打趣:“这弟弟就是好对吧?”
  “弟弟”这俩字明显重了几分。
  关月颇为认同点头:“是,有弟弟确实好。”
  钟文姝瞪大眼睛:“我说的不是我弟弟!”
  关月耸耸肩:“我说的也不是我弟弟呀~”
  钟文姝:......
  那也行叭~
  日子就这样鸡飞狗跳但也安安稳稳得过。
  十二月初一傍晚,钟于两家全员出动把钟文婷送去了医院,其中还夹个李桂花。
  初二天还没亮,产房里嘹亮的哭声传来,于新远小朋友来了。
  钟母一直悬着的心算是放下了。
  于父抱着小玲玲去看护士手中的小孙子,告诉小玲玲,这个丑丑的弟弟是他们家的新成员。
  而于成海在已经昏睡过去的钟文婷耳边轻轻说了句:辛苦了。
  可不是辛苦了,于新远小朋友比他姐姐还要胖,哪怕头还有点瘪,但第二天钟文姝把这个小子抱起来的时候,深刻感觉到了这孩子的重量。
  钟文姝半是心疼半是感慨:“姐,你可真厉害。”
  钟文婷虚弱笑笑,示意小妹去看乖乖坐在一旁的小玲玲:
  “这就是我家的‘好’了。”
  小孩子长得快,一天一个样,时间也就在小新远呼呼大睡中过去了。
  一九七六年一月,十里长街,送别了敬爱的总理。
  三月,罕见的陨石雨。
  五月,远在南边的北小弟报了平安。
  七月,又一位伟人与世长辞。
  同月,深夜里传来了一声巨响。
  九月,伟大领袖逝世,举国哀痛。
  十月...
  十一月...
  十二月...
  注定不平凡的一年,不是寥寥几字就能概括的,哪怕是牙牙学语的孩童,也该永远铭记。
  就是这一年,小新远学会了摇摇晃晃走路。
  大果子心不甘情不愿带着太爷爷的殷切期盼迈进了学校。
  关月和钟文南的关系摆上了明面。
  钟小姑又回来过一次。
  前院陈家搬出了胡同,街道办没安排新的人家。
  贺母依旧冷漠。
  刘家老太太在一次闭眼以后就再没醒过来,钟文姝知道后恍惚了很久。
  一帧帧,一幕幕,漫长的像一个世纪,却又只是一眨眼的工夫。
  一九七七年,钟文姝二十二岁了。
  新的一年和过去没什么两样,倒是关月迎来了自己的人生大事。
  从七五年到现在,关月和钟文南感情也挺稳定,而且都在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关远志对闺女的亲事那是举双手赞同的,照关月的话说那是恨不得马上就把她送到钟家去。
  当然关月也是个狠角色,领证前,她不仅从关远志手里要到五百块钱,还让他爸承认房子的一半是她的。
  当然了她妈妈留下的东西,就像是那个赵丽垂涎已久的一对箱子,关月也大张旗鼓搬走了。
  任由赵丽在旁边气得脸红脖子粗,但她妈留下的东西她绝对不可能便宜了别人。
  四月初,两人去民政局扯证,还是齐二的妈给盖的章,把结婚证给两个人的时候公事公办说了句“恭喜”。
  就是吧,那语气里面的羡慕根本藏不住。
  盖了十几年的章,也不知道有生之年能不能给自家二儿子盖个章。
  一旁的工作人员也笑道:“恭喜啊,两位同志,祝你们新婚快乐啊!”
  新婚小两口对视一眼,都有点儿激动,把随身带着的喜糖发给在场的工作人员。
  不多,一人就两颗。
  等到新人走,办事员凑在一起吃着喜糖闲聊。
  年轻办事员:“最近来领证的人是越来越多了。”
  “可不是,还有不少三四十岁的来补的。”
  “正好咱也能沾沾喜气...”
  话还没说,这办事员就不自觉一阵哆嗦,回头一看就瞧见齐二妈正一脸幽怨盯着自己。
  “杨姐,我就是随便说说...”您别这么看着我啊!!
  齐二妈:“没事,我也随便听听。”
  年轻办事员:......
  ----
  供销社的售货员们包括赵梅在内都很震惊。
  这小关一声不吭就领证了?
  还是小钟的弟弟?
  所以感情那小南钟不是来接她姐,是来接对象的?
  姥姥的,这保密工作做得那是真好。
  要知道她们这些婶子可是阅人无数,愣是被几个小年轻给糊弄过去了。
  岂有此理!
  于是,磨刀霍霍的婶子们找不到请假的关月,先把目光看向了帮凶钟文姝。
  钟文姝早就预料到了这一出,在供销社门口深呼一口气,然后半是气愤半是委屈,再夹杂着点开心,十分有气势走进了供销社。
  这样的神情让本来打算数落两句的婶子们住了嘴。
  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后还是赵梅先开了口:
  “小钟,你这是咋......”
  “气死我了!”钟文姝把随身带的包往柜台上的一放,打开提前准备好的水杯猛灌了几口。
  因为动作太大,还有水顺着下巴流了下去。
  婶子们就愣愣看着她的动作,都忘了开口。
  险些被自己呛着的钟文姝继续表演:
  “太过分了!真的太过分了!赵姨你说是不是太过分了!”
  赵梅:是...吧?
第124章 我们准备好了
  接下来一天的时间,钟文姝一直是气鼓鼓的,没人买东西的时候就随机找一位婶子问一句“过不过分!”
  婶子们还能怎么办,没看这小丫头都快哭了,她们敢不附和吗?
  要是真哭出来,别让来买东西的人误会她们一起欺负人,那可就真的说不清楚了。
  于是乎,婶子们哄了钟文姝一天,也没搞清楚这丫头到底是觉得什么过分。
  不过婶子们秉承着就近原则,两两凑在一起小声嘀咕。
  这个问:“小钟到底在说啥?”
  另一个答:“你这还不懂?那肯定是小关没和小钟提前说,这不生气了!”
  “那还真挺气的,这弟弟和小姐妹处对象,当姐姐的领证的时候才知道。”
  “那是挺惨的,她俩得不得闹起来?”
  “不知道啊,不过我觉得多半得闹!”
  婶子们想想,突然觉得被安慰到了。
  “刘姨,你就说过不过分!”钟文姝又开始了。
  “快快快,那丫头叫你,赶紧的,人快哭了。”
  “诶!对对,太过分了!”刘姓婶子继续微笑敷衍。
  最后下班时间一到,闹腾了一天的小钟走的时候,婶子们就差列队欢送了。
  那么自然,压力就给到了关姓当事人。
  但是让婶子们万万没想到的是,这两个小年轻是结伴来的,看样子似乎还挺不愉快。
  严格说,是一个在哄着另一个。
  肩负着全供销社期望的赵梅凑近了两人,刚开口说了俩字,就被关月打断:
  “赵姨,咱俩等会儿说啊。”
  然后,关月又转头对钟文姝道:“好了好了,不气了啊!”
  钟文姝委屈巴巴:“可是真的很过分!”
  关月:“对对,过分!”
  行吧,这俩人还有内部矛盾要解决,她们再等等。
  两位年轻同志偷偷击掌表示合作愉快。
  就这么等了不知道多少天,两个人总算是和好了,婶子们的话题已经变成了知青回城一事儿。
  从今年年初开始,各地都陆续有了回城的名额,但也不知道咋回事儿,他们这片儿明明家家户户都有在乡下的孩子,可愣是一个回来的都没有。
  直到四月中开始,才有了消息。
  很多老三届早就没了希望在当地娶妻生子,这样的机会自然落不到他们头上。
  还有一些因为不通人情世故,自视清高,得罪了当地的大队长,也就只能眼睁睁看着名额落在了同伴身上。
  钟母自然也盼着小儿子能回来,一封封寄过去都没得到想要的消息。
  钟父见此只能安慰:
  “小北才去多久,你看这回来的不都是走了五六年,隔壁院那个杨家,儿子是老三届,这去了得有八年了吧?”
  “我知道,但是万一呢。”
  “等等吧,也许就像你说的,万一呢。”
  微弱的希望那也是希望。
  书信越堆越高,北小弟始终没能回来,但京中的气氛渐渐有了变化。
  老爷子越来越频繁研究报纸,时不时就和童老爷子嘀咕些什么。
  钟文南亦是如此,这些年他多少往上走了走,再加上天生的敏锐感,他从层层迷雾中找到了那条看起来最有可能的路。
  如果真是那样,那是不是他们都是有可能的?
  如果真是那样,那......
  有这种敏锐度的不止爷孙俩,像是关远志,像是马局长,还有无数个钟老爷子这样的人物。
  当然也有不以为意的。
  而钟文姝是在被老爷子叫回家的时候才知道了点儿皮毛。
  老爷子也没多说什么,他直接告诉家里的这些孙辈,全都去学习!
  见缝插针,头悬梁锥刺股都得去学!
  钟文东不明所以,傻愣愣问为啥。
  老爷子看了看他,又看了看同样一头雾水的钟文婷夫妻,想想他们的学历,干脆挥挥手让这些人先各回各家。
  有些话对不同的人要用不同的说法。
  这不是偏心,只是最佳方案。
  等到屋子里只剩下钟文姝和钟文南夫妻俩,老爷子关紧了房门,将自己的猜测全盘托出。
  钟文南越听眼睛越亮,像是找到知己般,也说了自己的想法。
  钟文姝和关月对视了一眼,也没有了一开始的漫不经心。
  三天后,带着老爷子亲笔信的包裹寄往了一南一北。
  亲眼看着邮递员接下包裹,老爷子的眼睛都有点泛红。
  希望那条路是真的。
  “你说会是真的吗?”夜已经深了,钟文姝却是毫无睡意,喃喃的话也不知道是在问谁。
  贺实虽没参与祖孙之间的小会,但听了媳妇的转述再联想到马局长似是而非的话,心中的天秤也开始倾斜。
  “不管是不是真的,试试吧,就算不是,咱也不亏。”话没说满,但也足够表明自己的态度。
  钟文姝翻了个身,面向贺实,深呼一口气,坚定道:“我要试试!”
  “好,咱试试!”
  “你呢?”
  “我是你的大后方。”
  有人已经拨开了迷雾,你只需要一步一个脚印走实一些,然后就会看见那一扇你期待已久的门。
  一九七七年十月二十一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宣布恢复高考。
  一时间这消息如泉水般涌向全国各地,激起了千重浪。
  老爷子第一时间就奔向了电话亭,和钟母两人把两部电话霸占得死死的。
  一人一个号码拨向了南北。
  “小敏啊,把你二嫂也叫来......”
  “小北你听妈说......”
  关月腿脚没了力气,半步都挪不动。
  钟文姝拿着因为多人传看已经有些皱巴的报纸直直跑向她的大后方:
  “贺石头,你看!”
  这样的场面发生在全国各地,抢不到电话的就发电报,还有些人直奔书店、图书馆。
  有老师的人家更是门槛都要被人踏破了。
  燃起希望的知识青年数不胜数,他们从工厂、从田间、从祖国的四面八方,拿起了那足以改变人生命运的书本。
  十余年的岁月,我和万千个我们,
  都准备好了。
第125章 我们拼尽全力来奔前程了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恢复高考的消息来得很突然,手边有书本的人寥寥无几。
  而让大家更慌张的是,高考的时间竟然就在十二月份。
  拿京城来说,考试时间是12月7、8、9三天,满打满算也只有不到五十天。
  钟文敏所在的省份要晚一些,12月17、18两天。
  北小弟则是16、17。
  钟家在京城的孙辈只有钟文姝和钟文南夫妻参加,三人先是凑在一起研究志愿的问题。
  高考停了十年,他们就是摸着石头过河,也幸好有贺实向马局长打听了消息。
  钟文姝对自己的水平有很清晰的认知,宝塔尖尖她就不想了,那是做梦都实现不了的事儿。
  反正只要不离开家,她考得上哪一个就读哪一个,要是跟画画相关的那就更好了。
  只可惜第一年恢复高考,艺术类还没有步入正轨,钟文姝在文理之间毫不犹豫选择了文科。
  钟文南和关月也是这样的想法,只是他俩明显是对做生意更有兴趣的。
  时间紧迫,任务繁重,既然决定了,钟文姝和关月没再去供销社上班,加上钟文南三人就在前院陈家空出来的那两间屋子里一起学习。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