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吃到石蜜甜头的西南夷诸位渠帅心中一动,决定跟着大汉官员去雒阳见识见识,正好把多出的石蜜卖掉。
伯姚将这些一一说给皇太后,然后跪下请罪。她本来的任务是在几州指导柘种植熬制石蜜,然而她擅自将这些技术传给蛮夷,又擅自带蛮夷来朝贡。
邓绥一面听,一面沉思,待伯姚说完,就问她这样做的原因。
伯姚回道:“奴婢之前听闻圣上和陛下说,视夷狄如华夏,颇有感触。在南行的路上,奴婢遇到一蛮人向汉人买布,交易间两人说笑如友人。”
“于是奴婢心里想,蛮人住在深山老林,不与华夏交通,故多误解,生出隔阂。若蛮人与华夏交流频繁,以后两族就会像奴婢遇到的那两人一样,亲如友人。”
邓绥闻言,脸上露出笑容,颇感兴趣地看着伯姚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伯姚恭敬地回答:“奴婢叫伯姚,在上林苑做工。”
邓绥听到名字,觉得十分熟悉,陆离低声提醒道:“陛下,她是圣上身边王阿姆的大女儿赵伯姚。”
邓绥让伯姚抬起头,仔细端详了她的相貌神态,皮肤黝黑,修眉星目,身量高挑,英姿飒爽,与她性格温吞的母亲决然不同,忍不住啧啧生叹。
“读过什么书?”邓绥问伯姚。
伯姚回道:“奴婢愚笨,跟着宫里的师傅粗粗学过五经,尚不能细研。”
邓绥颔首,道:“宫中难得见像你这样胆气过人又见识长远的女娘,以后就留在朕身边。”
伯姚听到这话,瞬间眼睛睁得圆溜溜的,脸上露出不可置信的神色,半天没回神。
邓绥见她这幅惊讶可爱的模样忍不住笑出来,陆离含笑提醒伯姚:“还不赶快谢谢陛下。”
“奴婢多谢陛下,以后奴婢定当忠心陛下,肝脑涂地,在所不辞。”伯姚的声音比之刚才多了几分清亮和喜悦。
邓绥颔首道:“不用你肝脑涂地,只要用心做事即可。你说你懂蛮夷语言,接见蛮夷渠帅时,你就在我身边担任翻译。”
“奴婢遵命。”伯姚忙道。
邓绥吩咐陆离将伯姚带下
去安置,心中也为发觉到这样的人才感到兴奋。
至于伯姚的身份,邓绥压根没放在心上,只要人品才能上佳,她都敢任用。她素来不在意这些,比如郑众。
郑众原先是阴皇后的大长秋,邓绥当皇后后继续让他担任大长秋,这其中固然有郑众资历老又得圣心的缘故,但更重要的是郑众有能力弹压下宫中一众人,并且为人机敏谦逊,做事兢兢业业,从不居功自傲。
因此先帝去后,邓绥依然让郑众担任大长秋,并且继续委以重任。
下学回来的刘隆听闻伯姚的所作所为,大为高兴,赏赐伯姚并一众工匠农人。
加强中原与各民族之间的交流最先开始的是什么?是经济交流。交流贸易,互通有无,语言交流,文化交流……最后变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
来的蛮夷分别是武陵蛮、合浦夷、郁林夷、苍梧夷等部落的首领渠帅。这些人来到雒阳后,被安排住进鸿胪寺。
他们所居的南方现在多是烟瘴之地,人烟稀少,丛林密布,蛇鼠虫蚁随处可见,然而雒阳之景与他们的家乡截然不同。
不必说那宽阔平坦的大道,络绎不绝的车马行人;也不必说整齐华丽的宅邸,商品琳琅满目的北市和南市。
单就是还未到雒阳城,他们看到的那对高耸入云的朱雀阙就让他们震撼无比。
金红色的夕阳下,巍峨的朱雀阙仿佛天上宫阙,让这群人忍不住叩头纳拜。
鸿胪寺中,一个武陵蛮手舞足蹈地给鸿胪寺的官员说着什么,这官员脸上保持着营业性质的微笑,待他说完,官员看向译者。
说是译者也不太准确,他就是跟随伯姚去南方的上林苑匠人。因无人听懂这些蛮夷的话,鸿胪卿把这些人请来当翻译。
译者说:“当波禾精夫(渠帅)说他们祖上从海边一直往西边迁移,路过三条大河。他们祖先口耳相传,并将这件事绣到衣服上,他阿母裙上的三条宽绣带就是说的这件事。”
鸿胪寺官员是博学之人,闻言道:“史书记载武陵蛮算是高辛氏的后代。”
译者翻译了,当波禾问:“高辛氏是什么人?”
鸿胪寺官员回答:“高辛氏是古代一位帝王。”当波禾听完,
又追问起高辛氏的事情来。
鸿胪寺官员和译者说得口干舌燥,但当波禾依然兴致不减,对一切事务都充满好奇,问个不听。
跟他一起来的部落老者围着羊皮裘瑟瑟发抖,弓着身子,伸手烤火,哆哆嗦嗦道:“雒阳哪都好,就是太冷了。”
不知过了多久,当波禾走过来,兴致勃勃地对老者说道:“久岛末,咱们一起去逛雒阳北市吧。我给译者说了,让他带着我们一起去。”
久岛末十分感动渠帅去哪儿都没有忘记自己,但还是拒绝了他,道:“今天是阴天,太冷,等晴了再去。”
当波禾遭到拒绝后,转而找到志趣相投但语言不通的一位合浦夷渠帅,两人带着译者一起去逛北市。
几天后,这些渠帅学会了几句汉话并拜见礼仪,上了大朝会,在大朝会上参拜皇太后和皇帝。
刘隆坐在御座上,看着下面的蛮夷生疏地说着汉话跪拜他。这些首领渠帅是打着上贡的名义过来的,贡品有犀牛、水牛、织物、石蜜、银器、珍珠、玳瑁等物。
四夷臣服是天朝上国的象征,一些朝代举行盛大典礼,比如封禅,通常会通知各族派人过来,作为太平盛世的点缀。
邓绥和刘隆问过这些人,然后赏赐他们布帛财物,并赐银印青绶。一行人谢过,晚上邓绥和刘隆又设宴招待,询问他们生老病养以及当地官吏如何。
当波禾生疏地拱手道:“启禀陛下圣上,前些年有长吏虐民暴敛,幸得朝廷派谒者将他入狱,新任长吏慈惠,给部落种子农具,待我们极好。”
邓绥颔首笑道:“官长爱民如子,百姓才人心思服。若以后再有官吏暴敛,可禀告朝廷断定是非曲直。你们是大汉的子民,朕与圣上待你们如华夏。”
刘隆接着道:“诸位爱卿的部族与华夏同根同源,因所处地域不同,天长日久风俗移易,但身为大汉子民,理应受大汉庇护,以后若受到冤屈直接告诉朝廷,朕与母后为你们做主。”
众人听了译者的翻译,纷纷高呼万岁。
宴会散去,当波禾等人兴高采烈满怀激动地回到鸿胪寺。
司徒夏勤抽空见了皇太后,进谏道:“蛮夷有禽兽之心,披发左衽,与中原不同。陛下待蛮夷太盛,恐大臣有异议。”
邓绥听完看着夏勤,缓缓道:“蛮夷为顺民,朕抚之如华夏。如果小利能让蛮夷忠心朝廷,便赐予他们小利又何妨?夏公难道忘了西羌之事吗?”
“西羌之事蔓延至今日,尚未平定。边郡残破,将士百姓死伤无数,耗费数十亿。如今的大汉再也经不起折腾了。”
夏勤默然。
邓绥抬头望向外面,叹道:“不知明年是否风调雨顺。”
第45章
华夏自古热情好客,眼见天气越来越冷,路上行走艰难,朝廷就让南蛮和西南夷的诸位渠帅在鸿胪寺住下,待过完年正月里暖和之后再走。
当波禾一行人欣然应允,穿着朝廷新发的官服,戴上武士大弁,不是在外面大摇大摆逛雒阳城,就是在鸿胪寺学习汉文化。
这些人带的土特产(石蜜)在北市和南市卖了高价,现在他们可有钱啦。
当波禾等人安置好后,刘隆召来与伯姚一起去南方的少府官员,他的任务是寻找利国利民的新作物或新物件。
据伯姚说,这人找了不少新奇的东西。
这位叫高明的少府官员指挥着两名小寺人抬着一个大箱子,来到刘隆面前。箱子打开,里面整整齐齐排列着一个个四四方方的小匣子。
江平和高明将匣子放在刘隆的桌案上一字排开,逐个观看。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几颗圆溜溜的黑色种子,隐约有一种熟悉的甜味。
“龙眼?”刘隆疑惑。
高明忙道:“圣上高明,这就是龙眼,据说吃了龙眼能清肝明目,滋阴补阳。”
刘隆淡淡道:“朕记得前些年,朝廷以路途遥远,运费浩繁,暂停了交州郡国龙眼之贡。”
高明连忙将盖子合上,打开下一个匣子,露出一堆松子大小的白色种子。
有点像柚子,刘隆看了一眼,心中猜测。
果然是柚子。高明描述说:“圣上,此物大如盆,外皮金黄,味清香,剥开之后形如橘瓣,味美多汁。”
柚子能长期保存,但是北方种不了。刘隆静静地盯着高明,高明额头上出了一层汗,继续介绍其他的种子。
不知道高明对他,还是对东汉皇室有什么误解,先打开的十多个小匣子都是些水果的种子,有苌楚、杨梅、荔枝、枇杷、木瓜、橄榄,甚至还有一个椰子。
刘隆在看到下一个匣子里的东西时,突然悠悠说了一句:“高令史真是童心未泯啊!”
这样的芒果核狗狗,对于现在的刘隆过于幼稚,但对于前世的他刚刚好。
想当初他也养了一只芒果核狗狗,拿牙刷为他梳毛,用彩色马克笔涂了颜色,还为他取了名字。
但一对比
,这高明显然更舍得为芒果核狗狗下本钱。他在芒果核上嵌了两块墨玉做眼睛,又用五彩绳绑了两条麻花辫。
高明低头一看,差点魂飞升天,谁把他的“爱宠”放到箱子里的?
这是面圣啊!要是圣上觉得他有什么奇奇怪怪的小癖好,他的仕途就完了。
高明顿了一下,一脸正色,努力挽回皇帝对自己的印象:“启奏圣上,这是下臣郑重献给圣上的奇果种子。它来自遥远的天竺国,叫蜜望子,色香味俱全,食之不饿,味道甘甜,真乃奇果也。”
刘隆“哦”一声,淡淡地看了一眼高明,道:“前些日子交州有太守上表说要上贡这个奇果,被朕和母后拒绝了。”
高明觉得自己被皇帝那凉薄的眼神看透了,低头集中精神,慌忙打开剩下的盒子。
一些是刘隆知道的,一些是刘隆不知道的,但听高明描述,刘隆觉得用处不甚大,就让高明交给上林苑随意种了。
刘隆突然看到几颗褐色圆种子下面衬着的叶子,隐约像见过的茶叶。他伸手拈起茶叶,放在鼻下轻嗅,一股熟悉的茶香袭来。
刘隆将这片叶子递给江平,道:“你闻闻,这个味道好不好?”江平接过来,嗅完道:“香味清新淡雅,又带着草木的苦涩,别有风趣。”
高明不待刘隆发问,忙解释说:“圣上,这叫荼,南方多用来治病,味道苦涩,有凉血去热,生津解渴,消食化痰的功效。”
刘隆听了,确定这真是茶,于是道:“你让上林苑把荼好生种上。你有带荼回来吗?”
高明连声道:“下臣带了一些。路上下臣生病,就是靠喝这个喝好的。”
刘隆颔首:“你取出一部分交给太医令。”
“下臣遵命。”
刘隆终于在一堆盲盒中找到了能用上的东西,心情舒缓许多,神态悠闲地继续看下面的种子。
高明急得喉咙都冒火了,被寄予厚望的果子类种子全军覆没,甚至还有一个差点把他打翻,只有一个荼让圣上稍微满意。
只剩下最后一个匣子了,里面装的是什么,他已经不记得了。高明内心已经不抱任何期望,他原先还想着“搏一搏,二百石变二千石”呢……
与他同行的宫女伯姚
据说受到皇太后的赏识,调到皇太后身边做事,前途不可限量。其他的工匠和农人各有赏赐,或许只有他抱着冷窗苦雨过寒冬了。
高明面上强颜欢笑,认命地打开最后一个盒子,白白糯糯的一团。他想起了,这好像是一株奇花的种子。
这种花极为奇特,初开时是乳白色,然后慢慢变成深红色,花谢之后结成桃状的果,果子成熟炸裂,露出里面云朵似的白絮。
他本是拿它来填充上林苑的花园呢。
刘隆伸手拿起来白絮,轻柔暖和,一捏就瘪了,然后又回弹。
刘隆笑着递给江平,问道:“朕记得平民百姓穿不起皮毛,就用木棉或者芦苇填充在衣服里取暖。你看这个像不像木棉?”
江平感受一下,回答道:“圣上,确实有些像。木棉树在北方长不成,北方的贫苦百姓多用芦花填充冬衣被褥。”
刘隆颔首,转头问高明:“亩产多少?”
“这……”机会来临,高明却一下子卡壳了,他本来是要花观赏,没想到圣上却想着百姓冬衣。
他只好如实回道:“下臣愚钝,原是想要取花填充上林苑,没想到这果却有大造化,故而未曾统计产量。”
“这吉贝花一株能结十数个果,果裂之日,放眼望去就像天上的云朵落到了地上,软软白白的一片。”
刘隆闻言点头:“它叫吉贝花啊,嗯,产量尚可,植株密度应该不会太宽,倒是可以重点试一试能不能在北方栽培。若是能活,百姓可免长冬寒苦。带回来的种子足够吗?如果不够,恐怕要再去一趟南方。”
高明小声道:“大约带回来几百枚种子,不知够不够。”
刘隆想了想,道:“你交给上林苑有经验的农人让他们试种,也把这吉贝花的习性仔细说给他们听。若种子不够,再派人去南方取。”
高明听完,明白皇帝对吉贝花的看重,立马道:“下臣遵命。”
刘隆满意地点头,夸赞高明说:“大汉地大物博,从中发现前人未曾注意到的有用之物,犹如大海捞针,难之又难。你能找到这些东西,可见你耗费了不少精力和心血,若吉贝花能解百姓之寒,你当首功。”
“朕念高令史你南行有功,擢你为尚书侍郎,赐
绢三百匹,一万钱。”
尚书令史官秩二百石,尚书侍郎官秩四百石。
高明升职加薪,又发奖金啦!他激动地跪谢皇恩,像他们这些小吏升官很难的。
当初少府挑人去南方时,同僚们避之不及,但高明知道这是一个机遇。危险与机会并存,只要能活着回来,就能升官领赏,干得好还能在皇帝面前留名。
所以高明毅然决然地报了名,而他今天终于得到了回报。
升官发财,又给圣上留下吃苦耐劳独具慧眼的好印象。
高明告退后,左脚刚踏出崇德殿,一个小寺人追上他,将一个漆盒塞到他怀里,笑着道:“圣上说,高侍郎你的玩具忘带了。”
说着,小寺人忍不住捂嘴笑起来。
高明颤抖的手打开匣子,里面赫然是马蒙核,顿时眼前一黑,双腿发软,几乎要晕倒。
我在圣上心里的印象啊!高明哀嚎不已,深一脚浅一脚地回到了尚书台。
各色种子都被抬去上林苑,刘隆心满意足,一下子发现茶和棉花,简直是有如神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