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城大佬算我一个[年代]——西瓜拌酱【完结】
时间:2024-04-26 14:46:59

  “可以可以,我带你过去,就是有点儿远。”
  跑腿而已,这事罗辉这种街溜子最熟。
  秦如意跟着他换乘了一趟巴士才到了作坊,这些小作坊的规模很小,在比较偏远的地方。要是她自己找还真不好找到,还得是本地通才能找到。
  “秦小姐,这家是做发箍的,前面还有两家。”
  一般人还真不知道这种小作坊,罗辉是本地人,还费了点儿劲儿问了不少人才打听到。
  看了之后才知道这里能生产的发箍只有粗细两种款式,没有其他的。不过已经够用了,这比在市场上买的要便宜不少。
  发箍上面还要包裹布料,所以只需要黑色的即可,无需要彩色的。之前买的一个至少要一块钱,在这里买成本一下子就下去了不少。
  比较了三家之后,秦如意在其中一家直接下单,“粗细两种都先拿五百个,以后每周都各送五百个,请问可以送货上门吗?”
  按现在的量来算,每天能卖百十个,所以每周一千个应该够用。不够的话,到时候再加就行。
  不过她不想自己来取货,因为这个地方实在是太远了,时间成本也是成本。
  之所以不拿太多货而要分批拿,是因为林太太家里的地方太小。弄一堆发箍根本堆不下,还是按周送比较方便。
  万一这周卖不出去,下周就不用拿货了。
  作坊老板是一个矮瘦的中年男人,每个月四千个的订单对他来说已经算是大单子。对于客户的送货要求,他愿意满足,只是一周一次太频繁,需要加点儿运费。
  所以他问道:“可以,不过运费二十块你看行吗?”
  来这里大巴费还花了五块钱,回去还得五块钱,运费标准并不高。秦如意点点头,“没问题,麻烦明天就送过来。另外如果需要加货或者减少我会提前一周跟送货的人说,这样可以吧?”
  “可以可以。”
  作坊老板点点头,“把地址留下来,明天保准给你送过去。”
  见秦如意居然买了这么多发箍,还要源源不断的买,回去的路上罗辉很是好奇的打探道:“买这么多,看来秦小姐你的生意挺不错的。”
  “还行。”
  想着自己缺销售员,秦如意趁机问道:“你认不认识机灵会说话的女孩子,我想雇几个人帮忙卖发箍。薪水按提成,一百块可以提二十块。”
  “那你们一天大概能卖多少啊?”
  罗辉不知道这个提成算是高还是低,因为并不清楚这东西一天能卖出去多少。
  “大概五百块左右吧,得看位置,女孩子多的地方好卖些。”
  这并没有什么可保密的,秦如意并不想采用固定工资的模式,因为这不利于提升销售员的积极性。她当然是希望卖的越多越好,销售员拿的多才意味着她能拿到更多。
  虽然没上过什么学,但简单的算数他会。罗辉在心里算了又算,这样一天就能拿到一百块啊,一个月就是三千块。
  所以摆摊这么赚钱的吗?
  挠了挠头,他妹妹在餐馆给人洗盘子端盘子一个月也才一千多……
  要真能赚钱,肯定得紧着自己人啊!
  “我帮你问问。”
  “谢啦。”
  据说有个定律叫六人定律,说是每个人平均只需要认识六个人就可以连通整个社交网络。
  秦如意觉得认识一个放高利贷的小混混都能认识更多人,解决更多问题。
  港城可摆摊的地方应该不少,等人员到位后,在不同的地方多摆几个摊位,应该会赚更多些。
第12章
  半成品发箍被送过来没多久,林太太通过之前的作坊管事阿强也打听到了信息还找了两个有意向接活的女裁缝。
  由于制衣行业的发达,港城并不缺裁缝。这些裁缝一般也不缺活干,大大小小的制衣坊都需要人手。
  愿意做这种散活的裁缝其实不太好找,找到的这两个还是之前林大富作坊里的。
  她们因为作坊着火没了工作,暂时还没有找到合适的作坊,所以才愿意接活先凑合着挣点儿钱。
  另外裁缝家里还没有缝纫机,所以得提供生产工具,正好之前从作坊里抢救出来五台,可以派上用场。
  根据本子上记录下来的信息,秦如意把卖的好的那些花色和样式整理出来,交代林太太先裁剪缝制好样品。
  这些样品连带布料和缝纫机都要送到那两个裁缝家里,让她们照着做。
  看着林太太做好的样品,再根据打听到的消息,这两个裁缝在林大富作坊里时每个月拿的是两千五百元的固定薪水。
  发固定薪水又没有管理人员监管,谁知道她们自己在家能做出来多少?当然还是要秉承多劳多得的优良作风,秦如意打算按件计发工资算。
  “这种最简单的只用裁剪不用缝制的十条算一块钱,需要缝制的这种两个算一块钱,至于蝴蝶结这种比较复杂的一个算一块钱。
  小姨你跟她们说下,要是愿意的话就让她们做,做的越多拿的越多。不过要保证做好,要是做不好做的不能用还得赔布料钱……”
  林太太仔细的都用心记下来然后点点头,“那我跟她们说清楚,缝纫机还得阿强找人帮忙送过去。”
  秦如意不想事无巨细的都自己操心,那太累。这些小事林太太可以做,所以就交给她来负责。
  末了又交代了一句,“对了,那个阿强帮我们又是找人又是搬东西,给他五百块钱的茶水费吧,他要是坚持推辞不好意思要可以换成其他礼品。”
  人情归人情,不能让别人免费搭功夫费时间的帮忙,否则早晚会把人情用光。她爸曾经说过,为人处世要舍得花小钱,有舍才有得。
  林太太觉得五百块有点儿多,但既然秦如意说了,她也没有多说什么。在她看来,谁赚钱谁当家做主。
  两个裁缝住的地方离这里不算远,本来这附近就是老旧居民区,在此居住的都是经济条件一般的普通人。
  当初林大富也是看这里的房便宜才买的,那些新楼盘他舍不得买,而是把钱都投到了作坊里,结果一把火全烧没了。
  林太太拿着样品去找两个裁缝,把秦如意的话大概复述了一遍。
  她们都是干了十几年的熟练工,可比林太太这种生手效率高的多。在心里算了一下,剪十个布条就能赚一块钱,尽管这种布条是有弧度的,剪起来要用心,但对于她们来说很简单。
  缝制也不难,一圈线下来直接就能做好。唯一麻烦点儿的是这种叫蝴蝶结的东西,但这个钱多。
  这要是按件算钱,一天轻轻松松就能赚一百多块!
  其中一个裁缝确认的问了一遍,“林太太,你说的按件算钱可作数?”
  怕她们不信,林太太连忙道:“自然是作数的。我先生是什么样的人你们又不是不知道,虽然他不在了,但我也不会诓骗你们。”
  另外一个笑着说道:“那就好,我们还怕做的多了你们麻烦……”
  多少算多林太太不知道,但她记得秦如意的话,没有忘记提醒她们,“做的多当然好,但可要先说好了,我们的布料都是好布料,要是做的不能用可不行!”
  两个裁缝一听保证道:“晓得晓得,你放心,这么容易的活计怎么会做毁呢!”
  她们都是老裁缝,当然知道要是把主家的布料做毁是要赔钱的,不会犯这种错误。
  “那我让人把布料和缝纫机都送过来,工钱的话……”她回想了一下秦如意的交代,“最好凑成整数,这样方便日常结算。”
  这么说岂不是随时都能结钱?两个裁缝一听更高兴了,以前发工资还得等月底呢!
  商量好之后把样品留下,林太太便喊上阿强一起把布料和缝纫机都送了过来。
  一应齐全之后两个裁缝没耽搁,直接就开工了。在家干活又不用去作坊,连路上的时间都省了,还能便干活便照顾家里。
  不过她们对林太太到底能不能像说的那样付钱有些怀疑,毕竟林大富的作坊已经没了,她们可是听说隔壁作坊的老板因为欠债都跳楼了。
  所以才做了一天,做出来两三百个之后,两个人一商量拿着做好的东西就来找林太太。
  “林太太,你看看这些做的还行吗?”
  林太太没有想太多,检查了之后发现做的比自己还好,便喊秦如意来结钱,她虽然能算一些简单的数但这么多怕算错。
  很快清点完之后,秦如意说道:“李阿婶,你的布条两百条,缝制的一百条,蝴蝶结五十个,一共一百二十块。
  刘阿婶,你的布条一百条,缝制的两百条,蝴蝶结二十个,一共一百三十块。你们查查数目和钱数对不对?”
  来之前两个裁缝都在家查了好几遍,连钱都自行算过了,这个数目当然是对的。
  见她们没有异议,秦如意让林太太付钱。林太太当即就把钱递给了她们,两个人拿到钱才终于放下心,这活可以继续干,于是一刻也不愿意多停留拿着钱回去都想多做些再送过来。
  看着这两兜东西,林太太有些担心,“如意,这可不少,咱们加加劲儿可以做完,就是这么多好卖完吗?”
  秦如意倒不是很担心好不好卖出去,因为这几天晚上卖的也不错。她想的是单靠一个摊子太慢,想要快点儿卖出去不积压库存,肯定得多摆些摊位才行。
  也不知道罗辉帮忙找人找的怎么样了,如果找不到估计得到处去贴那种花花绿绿的招聘小广告。
  罗辉答应要帮秦如意找人卖发箍,觉得她开出来的薪水挺不错的。而且她自己都带着林大富的女儿卖发箍,应该不是骗人的。
  他有三个妹妹一个弟弟,两个大点儿的妹妹一个十八,一个十六,已经出来打工赚钱了。剩下的弟弟妹妹才十岁左右,留在家里帮忙干点儿家务。
  连学都没有上过的人,想找份好工作没有那么容易。女孩子,要么进那些作坊一样的大小厂子,要么去当餐厅之类的地方当服务员。
  当然也有其他可干的,比如去夜场那种娱乐场所当卖酒小妹。
  罗辉虽然自己是混帮派的,但却不想让妹妹去那种乌烟瘴气的地方,所以他的两个妹妹都在给人刷盘子。
  想着秦如意已经给了一千块,就算是赚不到钱也耽误不了几天,所以他直接带着两个妹妹来试试水。
  “秦小姐,要不让我妹妹她们先做两天试试?”
  让他找人,是想让多找几个,结果就找来俩人……
  倒不是说不愿意用罗辉的妹妹,秦如意就是觉得人太少。不过想想大家才刚认识没多久,可能没有信任度,如果他妹妹能拿到钱应该会更好找人。
  人都带来了,她当然不会拒绝,“行,让她们先跟着学两天,然后再单独出摊。对了,除了你们的地盘这里摆摊的人多,其他地方还有人多适合摆摊的吗?”
  哪里摆摊的人多,罗辉很了解。毕竟现在但凡是繁华热闹的地方都是有油水的地方,抽油水收片也是这种地方贡献的多。谁谁的地盘收入多,大家都知道。
  “那太多了,铜锣湾到处都是摆摊的,还有弯仔、旺角……”
  听他一口气说出来一大堆,秦如意叹气。好吧,这些地方她这个实打实的外地人都还没有去过,估计连摆摊的地方都找不到。
  与其自己费心找,还不如把事交代给本地通,秦如意直接说道:“如果你妹妹想要留下来,麻烦你给找个合适摆摊的地方。”
  “这个你放心,绝对找个人多好卖的靓位。”罗辉讨好的应承着,还朝两个妹妹说道:“晓花、晓枝你们先跟秦小姐多学学,以后就能出摊了。”
  下午出摊前,秦如意让罗晓花、罗晓枝两人各自挑一个发箍戴上,算是员工福利送她们了。她们两个就像街上常见的港城女孩子一样,留着披肩的头发,适合戴发箍。
  出摊的路上,秦如意对她们进行了简单的新员工培训,“卖东西其实很简单,你们两个可以多看多听,记得对客人礼貌些嘴甜些,还有就是算好账别算错了就行。”
  别看罗晓花和罗晓枝两个人年纪不大,但已经打了几年工,见过老板娘是怎么招揽食客的。所以都点点头,“晓得了秦小姐。”
  她们很快发现卖发箍确实很简单,看一会儿就能学会。
  因为这些颜色各异款式不一的发箍真的很好看,只要摆出来,路过的女孩子大都会多看几眼。只要厚着脸皮稍微招揽一下,就会有人过来试戴,然后就会有人买。
  就这么简单,赚钱真是太容易了!
  这就是罗晓花和罗晓枝第一次跟着出摊时的感受,回去之后她们两个都觉得自己上自己也行。
  两天后,她们两个单独出摊。
  第一次没有拿太多货,秦如意把卖的好的款式给她们俩拿了一百个,还交代道:“一定要记好不同发箍的价格,如果有人买的多,可以适当便宜一两块钱,具体怎么说你们两个也见过。收摊回去之后记得盘货查查还剩下多少,卖了多少钱……”
  罗晓花和罗晓枝都一一记住之后,拎着一个蛇皮袋回去了,里面装着一百个发箍,还有两个展示架。
  对于秦如意来说这只是扩大规模的第一步,最多过一周销量不错的话就要让罗辉再多找些人。
  不仅需要卖发箍的,还需要黏胶制作的。
  趁着销量好,能赚钱的时候得多赚点儿,不然难道真要花五年时间才能还清八十万吗?
第13章
  “哥,我们今晚卖了四百多!”
  罗晓花和罗晓枝激动不已,这么算来她们能能拿到八十多块钱。其实出摊的话一个人就够了,完全可以两个人分开摆摊。这样每个人说不定都能赚好几十块钱,比洗盘赚的多。
  竟然真的赚到钱了啊,罗辉夜里回家后听了妹妹的话又看着眼前零零碎碎的纸币,也是高兴不已。秦如意这个女人真是有本事,她要是每天都能赚几百的话,岂不是快赶上刀爷了?
  虽然做生意确实是很赚钱,但罗辉知道并不是什么人都能赚到钱,生意人也不是只赚钱不亏钱。
  反正要换做是他,就不知道做什么生意好,完全就没有这种头脑,所以还是老老实实的跟着刀爷收片安稳。
  想着两个妹妹跟着秦如意比洗盘子赚的多,他交代道: “既然能赚钱,那洗盘的活就别干了。”
  听哥哥这么说,罗晓花和罗晓枝也是这么想的,甚至她们想的更多。
  “哥,你能不能跟秦小姐说说,我们两个分开出摊,这样可以多赚些。”
  能多赚钱自然是好的,谁会嫌钱多?
  对于妹妹的请求,罗辉应下了,他觉得秦如意挺好说话的。
  而秦如意知道后,也没有表示反对,这是好事,她还有事要拜托罗辉帮忙呢!
  “我这边还缺人,你认识的人多,方不方便帮忙再找些机灵能干的女孩子?”
  还找?罗辉看着秦如意有些惊讶,“秦小姐你这生意还需要多少卖发箍的啊?”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