泊岸 ——葛蔓蔓【完结】
时间:2024-05-13 14:48:26

  《泊岸 》作者:葛蔓蔓
  简介
  李遥第一次见徐云朗,只觉得这人气质冷硬,话极少,同他相处总有些不自在,但又忍不住老要去关注他。
  后来,她深夜读到一首诗:
  沉默的男人好似柏林墙
  你想连夜扑倒他
  好去西柏林看风景
  循规蹈矩了三十来年,忽然顿悟,自己在别扭什么。
  ----------------------------------------------------------------------------------------------
第1章 离婚了,像一场梦一样
  李遥坐在理发店的皮沙发里,人懒懒地陷进去,看着年轻的理发小哥们动作夸张地摆弄着几个女人的头发。
  尤其那个黄毛小哥,姿势极是卖弄,用细长的梳子将一缕长发高高挑起,手持剪刀,撅着臀歪着脑袋,咔嚓、咔嚓几声后,雪白披布上只落下细如微尘的碎屑,头发落回原处,同之前几乎没有差别。
  她牵着唇角笑,日子其实也是这样,温水煮青蛙,一点点琐屑的磨损,通常无法察觉,等到许多刀下去,才终于意识到,那么长一段都被切掉了。
  那个时候,也只能接受了。
  又进来一个一头红发下巴尖尖的年轻女孩子,推开门便惊叹:“呀,这熟悉的气味。”
  李遥一怔,刚进门时她还觉得有些刺鼻,坐了一会儿,竟然也习惯了。
  正发愣着,有小哥自玻璃门探出头喊她,“您好,轮到您洗头了。”
  她将自己从沙发里拔出来,那小哥正在冲手上的泡沫,埋着头,等她走过去。
  尽管人家没看她, 她还是装模作样看了眼手机,又抬高了声音解释,“不好意思,我有点急事,改天再来吧。”
  出了门,她在街上漫无目的地走着,有些好笑自己这临场反悔的行为。
  她昨天离婚了。
  今天吃了早饭,突发奇想要换个发型,改一改几年没变的黑色中长发。
  渝县地处南北分界线附近,算是四季分明,这会儿 9 月还未过半,残留着不少暑气。
  李遥晃荡着东看西看,后背溢出层细汗时,才在人行道上一棵高大梧桐下停下来,太阳光从树顶贯透下来,在她身上,也在地面上,投射出各样不同形状的光点。
  在长椅上坐下来,闲闲打了个呵欠,心说,“不至于,对,没必要。”
  她和王明昭在一起快 14 年,从 19 岁到马上 34 岁,是人家说的,从校园到婚纱的所谓神仙爱情。
  每回旁人表达艳羡时,王明昭都咧着嘴笑,她也配合地抿着唇做出羞涩之态。
  其实,虽然不差,可也没有人家说得那么好。
  她觉得有些扯,怎么这会儿才想起这些,就像一场重要的考试已经结束很久,成绩出来知道自己落榜了,才琢磨起来进了考场以后的种种细节。
  王明昭比她大一岁,两人认识的时候,她大二,他大三,他算是同一个学院的学长,只是不同专业。
第一回见面,是院里一次大型活动,她和几个同学包揽了所有的平面设计,庆功的时候,学生会的人主动联系她们,说她们是幕后英雄,必须到场分享荣光。
  她那天刚接到她妹妹李遇的诉苦电话,说她放学回家又撞上铁将军把门,她妈赵春华一声不响回了娘家,她爸李宏毅照常在超市里忙活,给了李遇二十块钱,让她自己出去吃饭。
  李遇那会儿还是个中学生,挂电话前哼哼唧唧问她,“姐,你说他们会离婚吗?”
  她被问得心里乱糟糟的,整个下午人都像沉在水里,闷闷的,很不畅快,哪有心思去庆什么功?
  可人家热情极了,又不好推拒,最后只好借口有事迟些去,打算待一会儿就走。
  进门的时候,只有王明昭身边有空位,她悄悄挪过去坐下,跟大伙儿解释了,便安心吃起菜来。
  也没胃口,其他人在喝酒说话,桌子许久无人转动,她只挟了面前两个菜,安静又缓慢地吃着。
  觉出有视线向她扫来,微微侧了侧头去看,王明昭笑得和煦问她,“你只吃喜欢吃的菜吗?”
  她回过神,才想起自己一直没怎么动过其他菜,胡乱点了点头应付。
  听到他说,“我也是,喜欢的天天吃都可以,不感兴趣的就不怎么动。”
  她这才抬起头来,不动声色打量他,衣裳是旧的,洗得很干净,笑容明朗和气,面前的黑色手机也是旧款,看得出用得很精细,磨损并不多。
  忽然起了兴趣,笑笑问他,“你喜欢吃什么菜?”
  他挠挠后脑,有些不好意思,“清炒土豆丝、红烧排骨、还有油焖茄子,都是小时候我妈和外婆常做的。我就是人家说的那种,小时候的味蕾记忆决定一生口味的人。很无聊吧?”
  问到最后一句时,他眼神明澈直直看向她。
  她心里忽然动了一下,那时候,她觉得那是心动,当下也看过去,很认真地摇了摇头,“一点也不,很好。”
  他又笑起来,问她,“真的?”
  她重重点头。
  他后来说,她那时候脸红了。
  她自己却记不大清楚了,现在想想,应当是红了的,只不过大约是激动大过于羞涩的那种红。
  手抚着落在膝头一片晃动的光团,她想,19 岁的她,那会儿极度不安,遇上一个人,然后,不管不顾地,一厢情愿地,把许多标签贴在人家身上,诸如念旧、专一、长情,还有,惜物。
  都是让她心安的美好品质。
  她像在超市茫茫货架里挑选一根适合自己的牙刷,所谓适合,不需要外观特别好看,也不需要刷毛多柔软一用便钟情不已,要的是经久不变形。
  这要求,多少有些不合时宜,于是没那么容易找到。
  谁知,竟误打误撞碰上了,可不是要激动得脸红么?
  那晚,他们又闲聊了许多,他的分寸感极好,没有热情到露骨,又适度地表达出了对她的在意和好感,超出了普通同学一点点。
  散场时,其他同学要赶下一场唱歌局,她却想回去了。
  他自告奋勇陪她一起回学校,出租车上,他在闪烁灯影里偶尔偷看一眼她的侧脸,让她生出恰到好处的虚荣心,心情也变得好了许多。
  送她到宿舍楼下时,他仍旧淡淡笑着,声音温柔叮嘱她,“你进了门给我发个消息,我再走。”
  她像是踩着云朵一样上了楼,先开门,再开灯,然后,突然决定打开窗户,趴在窗口看到他安安静静立在楼下,微垂着头,手里拿着手机等她的消息。
  那个等待的姿势,她记了许多年。
  想起来,便为他的周到倍感安心,还有一点点的甜。
  安心和甜的比例刚刚好,也都足量,让她觉得踏实和可靠——她当晚睡得很香很沉,没有宿舍里其他人初恋时激动到失眠的情形。
  可她是喜欢的,她一直跟自己说。
  他一路上极其规矩,没有有意无意碰她的手,也没有借过马路的机会揽她的腰或肩膀,最多,就是看着她,眼神里有恰到好处的热切。
  她想,这样很好,他不是那种爱火“噌 ” 一下燃起来,一下子烧得彼此丧失理智的人。她不喜欢那样的,总觉得,极度的绚烂之后很快就会化成一团黑灰。
  她喜欢的,是那种绵长的、温煦的爱,不需要太强烈,却需要很长久,最好热度也能恒久地保持下去,上下偏差不要太大。
  阴差阳错之下,王明昭,开局就赢了。
  膝头的光团跳到了小腿处,她伸手顺了顺一头柔顺的直发,心想,一切都是命运的安排吧。
  那之后,他们进行得缓慢又顺利,一个多月的时候才牵手,后来再到拥抱、接吻、做爱、同居……一步一步,按部就班,让她有种踏踏实实、稳稳当当的感觉。
  毕业以后,他们都留在了平城,先后进了不同的公司,工作到第三年,他们见了彼此的父母,定下了婚事。
  让她下定决心嫁给他,还是因为王明昭的爸妈。
  第一次去他家,他妈很客气地让她看电视,让王明昭在一边陪着她,他妈才拽着他爸一起去厨房忙,她不时能听到两人说话的声音,低低的,很温和,心突然就又酸又软,这样的情形,在她家可太少见了。
  晚上,他爸非要把泡脚盆端到客厅里,和大家一起说话看电视。
  泡完脚,地板上淋漓着一大圈大小不一的水迹,她看到王明昭他妈嘴角耷拉下来,心里立刻紧张起来,下一刻,果然听到他妈开始了抱怨,语气却并不如何凶,反倒带了些少女般的含嗔带怨。
  然后,一边说话,一边去卫生间里拿拖把出来,他爸则一边擦脚,一边嘻嘻哈哈道歉,穿了拖鞋站起身接过他妈手里的拖把,自己收拾起来。
  她又觉得眼眶酸胀起来,居然就这样没事了。
  那一瞬间,她想,她一定要嫁给王明昭。
  后来,他们一起在平城买了套三居的房子,两边爸妈虽也帮了点忙,可到底花费巨大,力不从心,硬装做完时,两人身上的积蓄都花光了。
  然后,便是一个月添一样家具和电器,慢慢地,一点点把房子填满,变成两个人的家。
  终于买全了东西时,两人一起在家里吃烛光晚餐庆祝,她喝了些红酒,心里满是令她觉得安心和舒适的甜蜜,这个一点点打造成功的家,就是承载他们爱情的容器。
  往后,年年月月,她的爱情和她的家,都会坚固地矗立着,永久不变。
  一只白蝶在她眼前晃过,她甩了甩头发,嘴角牵起一抹讽笑,那时候怎么那么傻,以为自己亲手一砖一瓦垒起来的东西,就一定不会倒塌。
  她闭了闭眼,总觉得,这场离婚,像场梦一样,有种不真实感。
第2章 店转给你吧,房主人很好
  回家的时候,她妈赵春华已经做好了饭,见她进来,眉头很明显地皱了一下,接过她手里的快递,问,“干什么去了?做好了饭等你好半天了,打电话也不接……”
  李遥拿起衣兜里的手机看了一眼,果然,赵春华打了好几个电话。她大约是想问题想得太认真,半点也没察觉。
  “我没听到,你饿了就先吃。今天就咱俩,哪那么多讲究?住了几十年的地方,我还能走丢不成,你就是瞎操心。”
  她生在渝县长在渝县,上大学才去了省会平城,到现在满打满算在渝县怎么也待了二十年了,还真是闭着眼睛都不会走错路。
  去卫生间洗了手,出来坐在餐桌前,刚拿起筷子,就听赵春华冷哼一声,“我哪是瞎操心,分明是白操心。你本事得很,离婚这么大的事儿,就通知了家里一声,还是离完才通知的,哪里给我操心的机会了?”
  “妈,你又来了,这事确实是我不对,昨天已经解释过了。手续办得急,我一发现苗头就跟他摊牌了,两个人谁都没跟家里说,整个过程也就几天时间……
  而且,板上钉钉的事儿,提前说了你肯定得阻止我,再闹一场,没必要。现在这样,我没觉得不好。”
  赵春华沉沉叹一口气,把腔子里那点憋闷跟饭菜一块儿吞进肚子里,“行了行了,你有理!这事我也不说了,说多了你不爱听。过去就过去了吧,你没吃亏就行。明天,我就给你安排相亲去。”
  李遥夹在筷子上的菜顿在手里,好一会儿,一动不动。
  吃亏?应该不算吧。
  存款平分,房子她没要,王明昭照房价把一半的钱给了她,还有辆开了五六年的车子,她也没要,王明昭补也了钱给她。
  十来年的关系,到最后,也不过剩了银行卡上的一行数字和几箱子行李。
  也没有孩子,前些年两人都忙,一直拖着,去年开始,她跟王明昭打算备孕,他试着戒烟,她开始调理身体,只是一时还没有结果。
  这会儿想起来,倒是庆幸得很。否则,肚子里揣着个小的,还怎么干脆利落离婚?
  她跟过去,自觉了断得算是干净。未来,暂时实在还没想法。
  可听赵春华这意思,连个喘息的机会都没,她就要开始相亲了?
  张张嘴,想说什么,又咽下去,自作主张离婚的事儿,她确实理亏。
  回来这几天,她爸李宏毅话虽然不多,可看着她的眼神,多少带了些忧心忡忡。
  有点像是看他那超市仓库里头囤积的货物一样,生怕卖不出去砸在手里……她只觉得无奈,又一点办法没有。
  她妈赵春华就直接多了,半点不含蓄地问东问西,一点不怕戳她的痛处,她有时候想,大概她能这么迟钝到有些麻木,而不是难过到不行,跟她妈这种以毒攻毒的法子很有关系。
  刚回来那两天,她还认真解释,后来听得多了就胡乱应付两句,然后生硬地转个话题,聊些别的。
  倒不是不愿意好好沟通,而是实在不好沟通。
  她本来没想休年假回渝县待一段时间的,可给人欺负了,心里到底还是委屈的,想回到爸妈身边求个安慰。像司马迁在《屈原列传》里说的,“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她虽然三十多了,难过的时候,还是会第一时间想到爸妈。
  回来这几天,心里有时候确实觉得熨帖,可也有很多时候,忍不住只想叹气。
  赵春华和李宏毅自然爱她,可那爱,怎么说呢?她分明头疼得厉害,他们却只觉得她脚不舒服,然后,一厢情愿地,在脚上下功夫。
  若是辩解,必然要吵闹起来。
  比如她要是回说,“暂时不想再婚,等等再说”,赵春华就会问她,“你多大了?再拖下去,是想当高龄产妇?”
  想到这,到底还是没开口,一时间,饭桌上只余咀嚼饭菜的声音。
  晚上,李宏毅进货回来,李遇和同学趁着暑假出去旅游了,只剩一家三口沉默地吃了饭,李遥回了自己房间。
  听到父母在客厅里低低说话的声音,偶尔一两个词飘进耳里,“相亲”、“再婚”,她摇头苦笑。
  手里拿了本从李遇房里翻出来的言情小说,随意看了几页,又百无聊赖合了书,心想,还是回平城吧,否则,早晚得跟赵春华吵起来。
  捞起手机想找个剧刷一会儿,铃声响起,是阮甜打来的电话。
  阮甜是她大学同宿舍的,家在渝县旁边的魏县,毕业以后又都留在了平城,关系自然比其他同学亲近。
  前几年,阮甜为了就近照顾她妈妈,辞了平城的工作回老家魏县开了间花店,李遥去过她那店面,有模有样的,小日子过得很是滋润。
  沉沉吁出一口气,李遥接通了电话,离婚的事儿她还没跟旁人说,这会儿最怕有人问,可也知道纸包不住火,犹豫了下还是故作无事状问阮甜,“有什么大事儿?怎么打电话过来了?”
  阮甜在电话那头咯咯直笑,“还真是大事儿,不止一件呐!我要结婚了。”
  李遥一怔,脱口而出,“跟那位黎彼得吗?”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