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为阴冷掌印的亲闺女——画三春【完结+番外】
时间:2024-05-30 23:07:38

  哪怕皇室对此真有什么不善的想法,以时归在民间的声望,也无法贸然做什么。
  更别说,司礼监还好好地存在着呢。
  在两浙的这三年里,时归为各种事务所扰,便是逢年过节也腾不出多少时间,与父兄的见面,全靠对方去两浙寻她。
  依着时归的想法,等再过个一两年,两浙的局势彻底稳定了,她就回京城。
  不只是因为她不忍心见家宅空荡,阿爹回家后一个人孤零零的,另外就是……太子的书信,是越发频繁了。
  只人算不如天算,时序的出征,促使她第一时间安排好两浙的事宜,匆匆赶回来。
  这一路上,她听了无数人的议论。
  说什么……
  “北疆败局已定,便是皇帝太子亲自去了,恐怕也改变不了什么。”
  “司礼监掌印……在朝堂上威风的人,去了战场,谁还能认得他。”
  “这种时候,就是天王老子去了北疆,那也是送死。”
  说来说去,没有一人对时序看好。
  而唯一持有相反见解的,当时归一人。
  并非是她对阿爹有多大的信心。
  只是她无法接受除此之外的任何可能。
  ——阿爹不光要回来。
  还要平平安安、顺顺利利、风风光光地回来,受皇室封赏、满朝敬拜。
第100章 一合一
  自从北门关出现将领投敌之事后,朝廷对于北疆的粮草押送多有敷衍,这其中固然有害怕再出现一次投敌的因素在,但除此之外,许多人也是认定了北疆一役必败,送去再多的粮草军饷,也不过白白浪费。
  这种情况一直维持到时序出征,碍于司礼监的声明,粮草供应恢复了两次,但随着时序离京愈远,他的震慑也一点点降低。
  直到这个月,本该出发运输的军饷已耽搁了数十天,司礼监的秉笔太监去兵部走了好几l趟,好不容易威胁得军饷押送了,却不想车上的粮草只装了预计的一半,剩下的一半全用稻草和泥土混淆。
  还是时序收到了,才知其中猫腻。
  消息传回京城,留守的时一等人自是不肯,然兵部的偷梁换柱的把戏被揭露,不知反思也就罢了,竟直接破罐破摔起来。
  早朝上,为了北疆的军饷粮草一事,众人意见相悖,争得脸红脖子粗。
  以兵部、户部尚书为首的官员咬死了国库空虚,又以北疆战役胜算不大为由,拒不再拨军饷。
  出乎意料的是,太子态度意外强硬,见难以说服两部官员,索性提出从太子私库拨钱,而太子都说了这样的话,底下人总不好再一味哭穷。
  国库没钱?那各家各府总有钱了吧。
  这太子都要挪用私库支援北疆了,作为臣子的,岂还有冷眼旁观的道理?
  除了这两方人外,更多人态度不明,只有被御阶上的皇帝点到了,才说几l句意向难辨的场面话,虽没说什么值不值得,但再一问及北疆胜算,顿时用沉默表达了看法。
  这些人既不想开罪了司礼监,又不想来日北疆失守后落下骂名,索性含糊不言。
  于是,此时胆敢出来站队的孤臣,就格外惹人注目了。
  就在满朝寂静之时,只见位置靠中的吏部侍郎站了出来,拱手道:“臣有奏——”
  定眼一看,出来的不正是这两年的御前新宠,祁相夷祁大人。
  当年祁相夷高中状元,本该大展宏图之际,莫名下放,让众人只以为他是遭了圣厌,谁成想,在这等天崩开局下,他竟能以身为饵,探得前任首宰之罪证。
  随着良首宰及其党众倒台,立功回京的祁相夷重新进入满朝文武的视线。
  而正如他们所预料的那般,立下大功的祁状元得到了皇帝的看重,官阶一升再升,短短三年间,就从一个地方县令,一跃成为吏部郎中。
  加上他刚正不阿、忠于圣上,从不结交党派、与人阿谀,回京三年间,祁相夷圣眷不衰,又与太子交好,可谓前途一片光明。
  众人想不明白,祁相夷有着这样好的未来,何必要在这时候掺和一脚。
  尤其是不管偏向哪边,总要得罪另一方,只看从他说话开始,兵部和户部尚书的眼刀就没停过。
  祁相夷或是没有察觉到,或者已经感觉到了,只是不那么在意。
  既然许多人说要将银两留出,用作预防北方干旱,从而安抚百姓。
  那敢问,北疆的百姓就不是皇帝的子民了吗?战争下的难民,与天灾下的灾民相比,只怕并没有好到哪里去。
  皇帝本就两边都不想放弃。
  太子说得有理,祁爱卿说得也有理。
  至于兵户两部尚书的顾虑,他虽能理解,但仔细想来,也未必不能克服。
  最终,皇帝还是下旨,命兵部尚书尽快筹集粮草军饷,将北疆后备补齐。
  无论心里多么不愿意,兵部尚书也只能先应下,只是他却想着——
  陛下只叫补齐军需,至于什么时候补齐,那便不好强求了吧?
  就这样又过数日,兵部为北疆军需操忙着,一天到晚转个不停,可等实际去看了,便会发现,这般忙碌下他们的进展却依旧约莫为零。
  若非时归早早预料到不对,自行筹办了足够多的粮草,请熟悉的镖局帮忙押送到北疆,暂时解了当地驻军的燃眉之急。
  以兵部的速度,等他们的军饷送去了,还不知北门关有没有易主。
  也是因为粮草一事,时归才匆匆回京。
  说到底,她给北疆送再多的粮草,也不过是看在阿爹的面子上。
  真正要将这一问题解决,还是得从朝廷上下手,让管事的人再没有理由、也不敢拖延拒绝。
  回家之后,时归甚至都来不及梳洗换衣,只草草与家里的老人打了个招呼,转身就进了书房。
  雪烟和云池前两年跟她去了两浙,此番回京太过匆忙,加上两浙还有一些细枝末节等待处理,她们两人就没有跟回来。
  还在时归对于有没有人伺候并不在意。
  身边有人照顾着,她不会抵触,经年下来,也是习惯了这种生活方式。
  但若是没了下人,她也能照顾好自己。
  对于时归回京一事,时一等人早就知晓,只是被衙门里的公务绊住了脚,无法第一时间赶回来,只派了个小太监前来问候。
  时归自能理解,与兄长们报了平安后,便继续埋首书房里的书册,依照记录在册的战役,来推算阿爹所需要的粮草。
  让她没想到的是,就在她回家后不到一个时辰,府外就来了一个意想不到的人。
  门房通传道:“小姐,东宫来了人,说是想跟小姐见一面。”
  时归初时还以为是太子派人来传话,谁知等对方进来了,来者摘下斗笠,露出一张俊朗的面庞来。
  时归顿时站了起来,惊讶道:“殿下怎么来了?”
  来者可不正是太子本人。
  久别重逢,只因事态紧急,两人难以寒暄,不过打个招呼,就赶紧说起正事来。
  周璟承的视线落在时归脸上,细细描摹着她的面容,心中波澜不断,深切的思念化作越发强烈的占有欲。
  若非是瞧见了时归眼底的青黑,他实在无法保证,自己会做出什么。
  而当下,他只能强迫自己移开目光,定了定神,复道:“掌印出征一事,阿归可有什么想法?”
  时归当即问道:“粮草可解决了?”
  周璟承面色冷凝,严肃地摇了摇头:“兵部已筹办多日,奈何他们心有不甘,说是在紧锣密鼓地准备着,实际少有进展,而孤毕竟不在兵部,恐难以督促。”
  “哪怕孤与其他大臣已多次奏请父皇尽快补足北疆军需,仍旧收效甚微。”
  “加上北方干旱态势明显,朝廷总要留些银子,为或有可能带来的天灾做准备。”
  “但是——”
  周璟承话音一转,眉头微蹙,郑重叮嘱道:“无论兵部的粮草能不能及时送达,你断不可再以私人名义,为掌印提供帮助。”
  “这几l年时府的风头太盛,又逢掌印执掌兵权,稍有不慎,便会惹人非议,父皇对掌印再多信重,这议论多了,也会心生隔阂,这对掌印有害无益。”
  时归明白他的意思,只是:“那我就要眼睁睁看着阿爹陷入孤立无援的局面吗?”
  “战争本就残酷,倘若连最基本的粮草都无法保证,又如何让士兵竭力反击。”
  “殿下,我明白你的好意,可是——”
  周璟承打断道:“可北疆之患,也不只是你与掌印二人之事,唯有引起朝廷重视,又或者众志成城,方有胜算。”
  时归目露茫然,实在无法想象:“众志成城……这也太难了吧。”
  旁人不说,只掐断了粮草供给的兵部,就非时归所能左右的。
  至于太子等。
  不是时归小看了他们,但半个多月都过去了,任凭他们在朝上如何进言,到头来,兵部不还是继续推诿拖延吗?
  皇帝不好定下时间限制,而叫底下人督促,哪怕是太子出面,兵部也总能找到借口,继续阳奉阴违。
  又或者说,时归需要一个由头。
  一个让兵部不敢糊弄的由头。
  不管之后交战结果如何,她至少得先保证了阿爹后方平稳。
  而这个由头……
  时归不知想到什么,眼中浮现一抹慌乱,她下意识偏过头,避免与周璟承对视。
  周璟承心念一动:“……阿归可是有了旁的打算?”
  时归猛地摇了摇头,但很快,又犹犹豫豫地点了两下脑袋,嘴唇微颤:“是。”
  “是什么?”
  “是——””
  时归屏住呼吸,话音微不可闻。
  但凡是她嘴里吐出的话语,那便是已经经过了深思熟虑,不见半分犹疑。
  时归问:“殿下,若是我嫁与殿下为妻,可能震慑朝臣,保北疆供应及时?”
  周璟承浑身一震,骇然地看过来。
  半晌,才听他声音嘶哑地问了一句:“时归,你可知自己在说什么?”
  说了什么?
  时归那可是再清楚不过了。
  待最开始的羞赧和难为情褪去后,她的声音越发坚定起来。
  此时此刻,她的所有决定都已无关情爱,她只是不想眼睁睁看着自己最重要的人腹背受敌。
  时归定定地看着周璟承,目光交接,她也未有半分退缩,甚至她还上前半步,追问道:“殿下,可以吗?”
  “我能否以太子妃的身份,逼迫兵部尽快将粮草送出,又或者……”
  “若朝廷实难提供北疆所需,我愿以时家全部家产作陪,只求殿下能以您的名义,将这些钱粮送去北疆。”
  事到如今,这已是时归能想到的最稳妥、最便捷的方法。
第101章 一合一
  周璟承的眸光变得冰冷。
  即便他没有说任何话,可还是能让人清晰感知到——
  他在生气。
  时归的声音愈发低微,渐渐的,甚至无法再去直视那双淬满了寒意的眸子。
  她有些不自在,目光闪躲良久,方怯懦地问了一句:“殿下……可是我说错话了?”
  出乎意料的是,周璟承在一声冷笑后,毫不犹豫地说了是,而后则是一句:“不可以。”
  “不可以……”什么?
  时归已经猜到了,可一时之间又想不明白太子为何拒绝得这样坚决,像是连想都没想一般,纯粹看不上她的提议。
  周璟承冷声道:“用你们整个时府做陪嫁不可以,经由孤之手给北疆补足粮草也不可以,将孤的太子妃之位当做你牟利如愿的工具更是不可以。”
  “时归,你到底是在轻贱你自己,还是在轻贱孤呢?”
  一直以来,宫里的人只知道太子有个心仪已久的姑娘,对对方格外珍爱看重,只因对方不愿,就一直不娶不纳。
  外人或不明白其中缘由,但无论是周璟承,还是时序等人,对其中的利弊皆是心知肚明。
  因着周璟承的身份,只要时归的名字从他嘴里吐出,那之后婚配,时归就再没有了选择的余地。
  哪怕皇帝念在掌印的情分上没有直接下旨,单单是被太子相中这一点,就断绝了除接受外的任何可能。
  ——嫁入皇家,当为天大的恩德才对。
  自古以来,向是如此。
  周璟承深知这一点,故而哪怕顶着极大的压力,也从没想过在时归点头前,将她暴露在人前。
  从他起意求娶到现在,也有六七年了。
  而这么长的时间,哪怕不是皇家,就是外面随便一户百姓家里,子女长到二十一二还不婚嫁的,那是要遭人议论的。
  更别说周璟承还是太子,是大周的储君。
  至少大周开朝以来,还不曾出现过这等堪称天方夜谭的事情,虽然事实是,周璟承真的等下来了。
  他能理解时归的心情,更不否认此举可行。
  但在这之外,他也是人,人都是有七情六欲、有情绪的。
  这么多年过来了,周璟承一直舍不得逼迫时归做下决定,就是不想叫外物左右了她的想法,也省得等过了年少情浓,让时归怪他强迫,徒生怨怼。
  谁知道,他所看重的心甘情愿,到了时归口中,却是能随随便便交付的筹码。
  有那么一瞬间,周璟承甚至觉得,哪怕时归明明白白拒绝了他,也总比以自身作为资本,嫁给他为妻要好。
  时归抬头,正撞见他眼中的失望和痛色。
  不等她再说些什么,就听周璟承再次开口。
  “阿归。”
  “今日之事,孤只当是你昏了头、口不择言了,这些话孤只当不曾听过,你以后也莫要再提。”
  “又或者……”周璟承轻嗤一声,“等掌印回来了,你当着掌印的面将这些话重新说一遍,且看看掌印是何反应。”
  时归:“……”
  不用说,她也知道阿爹会是如何的暴跳如雷,不抽她一顿都是父爱深重。
  时归低下头,后知后觉地感到愧疚。
  “那阿爹那边……”
  周璟承道:“掌印出征北疆,本就是为保大周疆土,哪怕没有你,于公于私,孤都无法坐视他陷入两难。”
  “随后孤还会继续奔走,若是实在没了办法,再来与你取银两粮草。”
  “至于这之后的矛盾,就不用你担心了,孤自会处理好。”
  至此,时归也说不出更多的话来。
  她迟钝地点了点头,低声应道:“好,我都听殿下的安排,多谢殿下了。”
  周璟承微微颔首:“孤今日前来,也是为了嘱托你不要冲动,就算你信不过孤,那司礼监的其他人,总信得过了吧?”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