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求生路:我用模拟器种田——曾甜【完结】
时间:2024-06-26 23:17:19

  “但是底层的那些小老百姓们,在遇到蝗灾年的时候,一个个为了自家地里的粮食,心痛得哭爹喊娘!”
  陈飞燕初次听到这样的故事,她整个人都麻了。
  “孩儿他爹,我们这种底层的农民怎么总是望天吃饭呢?”
  “天老爷要保证风调雨顺,我们这些小老百姓们就能混个温饱,勉强把日子过下去。”
  “天姥爷要是不能保证风调雨顺,我们这些小老百姓,绝大多数的就会被饿死冻死。”
  陈毅轩叹了一口气,又点了点头。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呀!”
  “谁叫我们农民自古以来,就是最惨最可怜的人呢?”
  “只要在田里种地的一天,我们农民就要过一天的苦日子。种地太不容易了,一点都不轻松。根本就不像那些诗人所写的那样,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那么悠闲自在。”
  “农民们有的就只是面朝黄土背朝天,就只有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无奈。”
  “……”陈飞燕看见眼前的男人,明明都考上秀才了,还是站在农民的身份上去想这些事儿,她就突然意识到,过去几十年,在田地里劳作的艰辛生活,已经在他的心里和身上打上了深深的烙印。
  如果让他过上几十年的富贵生活,估计他才有可能把过去的那些心上的伤痕,慢慢的磨灭掉。
  “孩子他爹,我们为人父母的,现在就只能争取让咱们的孩子们,不用像咱们以前那样过,那种辛苦的生活了。”
第231章 古代炒菜奢侈呢
  陈飞燕嘴上是怎么安慰,但是她心里也是觉得,古代农村生活一点都不自在,一点都不自由。
  古代农村的生产力实在是太低了。
  辛辛苦苦种上一亩地,天天勤勤恳恳的照顾地里的庄稼。
  拔草、翻土、浇水、施肥、除虫,他们以前天天都在干。
  而且家里的农活,陈飞燕总觉得自己干不完。
  刚做完一件,又有了一件。
  陈飞燕每天都在重复性的劳动。
  她有时候想起来,就产生了一种,干这种事情一点意义都没有的心理。
  陈飞燕听尘缘讲过,世人皆苦。还说,活着,没有一件事情是轻松的。
  陈飞燕现在就想着,凡事皆有例外。自己就争取做那个最特别的例外。
  她现在多努力,辛苦一点,争取以后日子过得轻松一些。
  “孩子他爹,我突然想想,咱们家不但可以种辣椒,还可以种一些其他的东西,比如说,中草药。”
  陈毅轩好奇的问道:“你想种什么中草药?”
  “种了之后,会有人收吗?”
  陈飞燕伸出手指头,开始一个一个掰着说。“我知道金银花,决明子,枸杞。也知道他们的功效,更知道他们种植的环境。孩儿他爹,或许今年天气暖和起来了,我们可以种这些。”
  “在此之前,你可以去县城里,帮我多打听打听,各个中草药是个什么价。”
  “到时候,我会根据各个中草药的价格来,选择在家里面到底种什么。”
  孙大姑听了,她突然插话道:“婆婆,你会种甘草吗?”
  “咱们县城里有一家千金药房,他们家几年前就大肆收购了甘草这药。当时我几个弟弟特别幸运,在去我前夫家的路上要探望我时,他们就在山涧里发现了一大堆的甘草。他们背着回县城,把那些东西卖给了千金药房。那一次,他们就得了整整的二百文金大钱。”
  “而且,他们还留了一部分的甘草在家里。”
  “也正因为这事,后来我们才得知,我爹的那个药方,里头就有这么一位主药——甘草。”
  陈飞燕听到她这么说,她没有直接答应,而是嘴角含笑的点了点头。
  “儿媳妇儿,你说的这个事情,我会好好的考虑考虑的。”
  “你放心,要是这个药的价格高,我们家肯定会种上一大片的。”
  定好了开春之后要种些什么了,陈飞燕又提议了:“孩子他爹,今年咱们无论如何都要买一个大铁锅了!”
  “咱们家每次都用砂锅炒饭炒菜,我这心里头都心惊胆颤的。我就担心自己一不小心把砂锅弄坏。”
  砂锅说真的,没有大铁锅好用。
  大铁锅可以干煸、爆炒、干烧。
  可以蒸,可以煮。
  陈飞燕一直以来,就已经习惯了吃炒菜。
  水煮的菜在她眼里,是没办法跟炒菜相比的。
  大铁锅炒出来的菜,有锅气的那种,陈飞燕就感觉挺好吃的。
  尤其是那炒河粉。
  如果不用大铁锅炒的话,她就感觉不好吃。
  陈毅轩最近一段时间,一直听自己的媳妇儿说,大铁锅大铁锅……,他就知道自己的媳妇儿是铁定了心,要买一口大铁锅了。
  可是,铁锅这种东西,虽然好,但是太贵了。
  在这个朝代,盐和铁一直都是官府专营的。
  因此,只要是官府垄断的东西,都很贵的。
  陈毅轩去年就在县城里打听过了,一口直径一米的大铁锅得花多少钱?
  当时那个打铁匠直接伸出了五根手指头告诉他,“你至少准备五两银子!”
  五两银子……,那是什么概念?
  这也太贵了。
  虽然那个铁匠告诉他:“一口大铁锅,如果是直径一米的话,大概有八斤重。”
  可是,陈毅轩心里还是觉得把钱用在买铁锅上,挺划不来的。
  陈毅轩不大乐意花钱买铁锅,但是他看到自己的媳妇儿天天有意无意的提起铁锅的事,他犹豫了一下,就点了头。
  “媳妇儿,行吧,我就听你的,你说买铁锅就买铁锅。”
  “不过,咱们家要买的铁锅,可不可以小一点?”
  陈飞燕诧异道:“为什么要买小的?小的多不实在呀?”
  “咱们一大家子几十口人了,以后家里人会越来越多的。你直接整口大铁锅回来,到时候我可以一次性的把全家人的饭菜给做了。你要是买口小锅回来,我还得分几次呢。那多浪费时间啊……”
  陈毅轩听到媳妇的抱怨,他就点头道:“那好吧,咱们家就买大铁锅了!”
  孙大姑听见自己的婆婆逼着公公点头,硬要买大铁锅,她就关心的问了。
  “一口大铁锅要多少钱?”
  陈毅轩伸出五根手指头:“打铁匠说,一口新的大铁锅,直径一米的那种,至少要五两银子!”
  孙大姑被这个数字吓到直接破嗓子了。
  “什么?!一口铁锅竟然要这么多钱?他们怎么不去抢啊?又不是镶金镶银的锅,价格怎么会这么贵?”
  孙大姑家里一直都是用砂锅的。
  砂锅煮饭煮药,煮水煮汤。
  他们家从来就没用过铁锅做饭做菜。
  至于她那个有钱的舅舅,看粮食铺的那个王掌柜,家里虽然有一颗很小的铁锅,但是她从来就没开口问他铁锅的价钱。
  如今得知铁锅要五两银子,孙大姑心里就忍不住谴责自己的婆婆和公公了。
  他们真是疯了。
  明明知道家里没什么钱,却要硬要花这么多钱买铁锅,婆婆心里到底在想什么呀?
  公公也是的。他耳根子怎么这么软?
  他一个大老爷们怎么能够容忍自己的媳妇胡来呢?
  铁锅哪里有粮食好?
  她宁愿拿着五两银子去买粮食,也不会买铁锅。
  陈飞燕才不管她心里想些什么呢。
  她现在只要一想到,过段时间自己终于能够吃上炒菜了,她心里就高兴的欢腾。
  不容易,真的是太不容易了。
  她穿越到这落后封建的古代农村已经四年多了,吃了这么多天的水煮糊糊菜,她真的受够了!
  饭菜总是用水煮,没滋没味的,一点都不香。
  要是用油爆炒过的菜,里面再撒上一些碾成碎末的红辣椒,那菜吃起来才叫香呢。
  陈飞燕是真的没想到,古代农村的生活会如此的艰难。
  想吃顿又香喷喷的油爆炒过的炒菜,竟然都成一件奢侈的事了。
第232章 秀才的媳妇儿有本事
  天气刚刚放晴,大雪也停了之后,陈飞燕就迫不及待的催促着自己的丈夫,赶紧的去县城一趟。
  家里整个冬季做了不少的东西,得拿到县城里卖了。
  至于铁锅,陈飞燕就说了,这一次可以买可以不买,就看具体情况。
  如果县城里有那种旧货卖,买那么一场别人用过的锅也是一样的。
  陈毅轩带着几个儿子赶着驴车,兴致勃勃地往县城里走。
  好几个月没出远门,陈毅轩心里若有所悟。
  至于二儿子的媳妇儿,这会儿是坐在驴车上的。
  她都跟陈飞燕说了,她今天得回娘家一趟。很长时间没见自己的父母了,她想他们了。
  陈毅轩心疼自家驴,除了把今天要卖的草鞋蓑衣这类东西放在驴车之上,他和自己的几个儿子都是靠着两条腿走的。
  走在路上,他还细心观察着,山里发生了什么变化?
  今年的雪确实下的挺大的,山里的好多树木都因为大雪压断了腰。
  大雪太大了,以至于山上吃草的动物,时不时的跑到村里头,想躲个大雪,再向人类讨点食吃。
  一行人沉默不语了一个多时辰,最后硬是在中午之前走到了县城。
  县城的墙还是挺高的。
  进去了之后,里面也是人来人往,热热闹闹的。
  城里说什么都比农村里强一些。
  城里的有钱人扎堆。各种做买卖的,不管是做大生意也好,还是做小生意也罢,他们都是能够糊口的。生活条件比乡下的农民还是要强多了。
  乡下的农民最苦了。一年到头都花不了几个钱。
  他们没钱花,也不敢花,心里更是舍不得花。
  陈毅轩带着儿子们,牵着驴子,先是把老二媳妇儿孙大姑送回了她的娘家。
  孙大姑住的地方也是县城有名的贫民窟。
  就在县城的东南角一带。
  这块地方叫中城。
  里头的贫民们绝大多数的都是以前的农民。
  就是那种没了田没了地,族里又不能帮多少,他们这个只能到城里找活干的农民。
  这群人好多都已经在这里繁衍两三代了。
  有些还已经在这里繁衍了四五代。
  由于阶层固化,他们代代都在这里扎根,在城里外墙的码头,搞搬运卸货。
  这里的建筑也颇为奇特。
  绝大多数的房子都是用木板搭建的。矮矮的一层,只有两米多高。
  打开这些贫民区的木门,就能看见里面的床。
  他们的床一般都有三层。
  就像是内部的楼房一样。每一层床,都有草铺子,每天晚上都会有三五个孩子挤在一块睡觉。
  贫民窟的人,为了增大自己生存下去的机会,一般都会拼命的生孩子,而且是只生儿子。除非头胎生闺女。
  他们的父母长辈都想好了,头胎生闺女的话,就可以让闺女帮忙带着弟弟们了。
  孙大姑从驴车上下来后,她就注意到自家所在的这条街上,那些熟悉的街坊邻居对她投来的羡慕的眼神。
  苏大姑明白,这些街坊邻居是羡慕她嫁了人之后,还能找个好人家了。
  她此时心里有隐隐有些得意。
  她暗想,谁叫这些街坊邻居目光短浅呢,连最大的闺女都不想养。
  他们每次生了闺女之后,都把闺女弄死,等到儿子们都长大了,都拿不出闺女给儿子换亲。
  他们家家户户都没闺女,自然就白白便宜了他这个嫁过人的了。
  孙大姑提着篮子,跟自己的公公和丈夫,还有大伯小叔子都打了一声招呼了之后,她就无意识的把头抬得高高的,神气十足的走进了那一条仅供两人并排行走的小巷了。
  这条深深的小巷非常的长,差不多有100多米深。
  这么长的一条小道两旁,住了将近60户人家。
  都是县城里地位最低,生活最艰难的贫民。
  他们过年之前就亲眼看见,孙大姑交了好运,嫁到秀才家当儿媳妇。
  如今又听说她回来了,一个个的就赶紧打开了自家的大门,开始笑盈盈的跟她打招呼了。
  “哎呦喂~,孙大姑,你怎么回来了呀?”
  孙大姑把手里的篮子提得高高的
  “我公公婆婆啊,叫我回来看一看爹娘和弟弟们。”
  “等我公爹还有丈夫他们,在城里走访一下其他的亲戚,他们待会儿就会来接我!”
  孙大姑上次出嫁后,三朝回门时,就带了不少东西回来。
  全是粮食,全是吃的。
  那什么蘑菇啊,什么鸡蛋啊,她一口气拿回来好多。
  搞得孙家那一段时间里,屋里天天都有荤菜的香味传出来。
  有人这会儿向孙大姑打听了。
  “孙大姑,这次你公公婆婆让你回来,又给了你什么好东西啊?”
  孙大姑笑着道:“还能有什么?不就跟上回一样,让我爹我娘我弟弟们补身子的好东西吗?”
  她看见自己的娘从屋里头走出来,要迎接自己了,她赶紧的往前走了几步。
  进了自家的屋,她叫自个儿的娘把屋门锁上了。
  屋里乌漆抹黑的,没有条件点油灯。
  空气也有些浑浊,特别的阴冷。
  看见自己病殃殃的爹,仍然躺在床上,她想都没想,就把自己身上的一件兔皮坎肩脱下来了。
  她亲自给自己爹穿上后,就打了一个哆嗦道:“爹~,这兔皮坎肩,你先天天穿着。等我婆家以后发达了,我保证你跟我娘还有弟弟们吃香的喝辣的!天天都沾我的光。”
  他爹躺着的床板上铺了厚厚的一层稻草,身上盖着的也是稻草被子。
  干草垫在身下,铺在身上,时间长了,都会有点潮气的。
  干草一旦受了潮,再躺上去睡觉,就不怎么暖和了。
  孙大姑的爹孙有余心里原本以为,自己今年就要走到头,最多再撑过几个月。可是如今又见自己的女儿,被她婆家送回来探望自己,他心里顿时就乐呵了。
  “闺女,这是什么毛做的?穿上去一下子就暖和了!”
  孙大姑道:“爹~,这是兔毛做的呢!”
  “爹~娘~,你们是不知道,我那个婆婆特别的有本事。”
  “她啊,会织布,会裁衣,会刺绣,会做草鞋,会做蓑衣。会养殖家里的鸡鸭鹅猪还有兔子,全都是她一个人在负责。偶尔她会让她几个儿子闺女,伸手帮忙。”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