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薛姨妈的这个是靠着薛攀的四品二等侍卫之位得的,那怎么也是比王夫人的高的。而且就看薛攀这个样子,以后肯定还是会继续升官儿的,那到时候,不知道要多风光呢。
想到这个,薛姨妈倒是高兴了起来。
行吧,不成亲就不成亲,等着选秀就等着选秀,谁知道呢,说不定这兄妹两个的福气,都还在后头呢。
薛姨妈一边儿自我安慰,一边儿渐渐接受了这种生活,倒是让薛攀和宝钗都不约而同地松了口气。因为被催婚的感觉实在是太可怕了,不管是薛攀还是宝钗都有些招架不住。
薛攀固然是因为不想那么早结婚,宝钗倒是有自己的小心思。
因着她并不想这么早就成婚,是想着再仔细选选,找个可心可意、又足够优秀的如意郎君。
毕竟她一贯是个心气儿很高的姑娘,想要的一向很多。
这个薛攀倒是觉得没有什么。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这原本就是正常的。想要找个如意郎君,那是再正常不过的了。
反正他会努力给这个唯一的妹妹找一个好人家的。
那还有啥比他继续升职加薪更好的办法呢。
因着薛家被抬旗这个事儿,薛攀也少不得在家里搞了几次宴席答谢宾客,一来二去的,也花了不少时间,于是十月就这么轰轰烈烈地过去了。
十一月,才回京一个多月的康师傅又待不住了。
他要去谒陵――就是去几位已逝皇后的陵墓瞧瞧,从这一点上看,他也算是个念旧情的人。
这么说起来,康师傅的几任皇后好似走得都挺早的,若是按着迷信的说法,他这命数也挺硬的――难怪会对薛攀掰扯的那个什么命数说那么相信了。
害,同是“命硬”之人,要互相理解、互相帮助才行啊。
康师傅去了陵墓之后,少不得又要走一走散散心。那就顺便去围猎一下,再去热河泡个汤泉好了……
反正,康师傅这一次出门儿,来来回回的又是去了一个月,回来的时候都已经是腊月十八,快要准备过年了。
薛攀这次没跟着康师傅同去,虽然说康师傅也想着让他同去,但是吧,他也知道薛攀在京城里头有一堆事儿忙不开。
京郊的医学院分院建设了大半年了,已经初具规模,后续的细节肯定得有人好好盯着,不然非得出乱子不可。
王家从海外找来的洋人医生和各种医疗器械也分批次抵达了,也得找地方好好给安置了。
还有,上次薛攀提过的书院和书斋,也得着手建立了起来了。
不单如此,康师傅受薛攀这种基建狂魔的影响,也渐渐生出了不少新点子。
比如,他忽然想搞一个西药厂,就建在医学院的后边儿――不但方便,还可以顺便研发些新药物。
一开始,康师傅是想做金鸡纳霜来着。他四十岁的时候得过疟疾,就是靠着这个金鸡纳霜治好的。
如今既然薛攀要搞医学相关的基建,他倒是又把这个事儿想起来了。
金鸡纳霜可是个好东西,能够救命的,反正薛攀要搞医学院和草药基地,那就一起弄了呗。
还有啊,既然都有书院、书斋了,那之前给他进献金鸡纳霜和巧克力的洋人教士,是不是也得弄个教堂给他们讲道?
反正都是要建,那就统统建起来,都建起来。
还有地图啦、字典啦,百科全书啦,都搞起来……
薛攀听着康师傅噼里啪啦往外头冒的这些点子,整个人都有些不好。
这是不干则以,一干就都要是吧?
行吧,他老人家开心就好吧。
好在哥是有挂的,这些小事儿,根本没有在怕的有没有。
由此,薛攀开始了疯狂搞事业的阶段,连林如海都感觉他实在是太拼了。
康师傅四十五年就在这么一片忙碌中度过了。四十六年一开年,正当薛攀还沉浸在过年的气氛中的时候,又一件大事儿找上门来了。
作者有话要说:
居然写完了。精疲力尽,有点儿粗糙见谅见谅,明天早点来修文,并且继续挑战双更,呜呜呜。
第147章 快婿
听到荣国府派人传信儿教薛攀赶紧去一趟的时候,薛攀还没反应过来是什么事儿。
毕竟,这几年来,荣国府有事儿没事儿就要找他,他都已经习惯了。
很多时候其实他们并不是有什么大事儿才来找他,而是单纯只是因为想通过这种方式跟薛攀保持更紧密的联系罢了。
薛姨妈和宝钗作为女眷,没事儿去荣国府住几天找王夫人说说话、陪着贾母这个老太太解解闷儿都是很正常的事儿,但是薛攀作为已经十好几岁、在外头独当一面了的外男,就不太好经常去了。
他也并不太想经常去。
之前因着贾珠的事儿,薛攀去荣国府倒是去的比较经常,不过主要是去找贾珠的,根本不会往内院多走一步。
而且自从贾珠的身体完全好了之后,他也就渐渐得少去了。
贾珠的科举考试完了之后,就更是没有啥交集了。
便就是有,也多是贾珠主动跑来薛攀这里――因着薛家这宅子离着紫禁城更近,贾珠自从被选了庶吉士,在翰林院入馆读书之后,那是必须得每日都去的,在薛攀这里借住,肯定比住在自己家里更方便。
而且,薛家隔壁就是林家,林如海虽然因着公务繁忙经常不在家,但是偶尔在家一次,那就是难得的可以请教学习的机会了。
故此,贾珠很喜欢来薛攀这里,薛攀也并不小气,专门给贾珠留了一个小院子让他时不时来借住――就是之前贾珠复习考试的时候曾经住过那个。
对于贾珠这个上进努力的表兄,薛攀还是很给面子的。毕竟,他自己是做不到这么努力的,那么给努力的人一点儿便利,就当是他也试图努力过了好了()。
关键是贾珠并不讨人厌,至少在薛攀看来,是个可以交往的正常表亲。若是换了贾宝玉,就算是薛攀他姨妈王夫人亲自求着他,他都不会愿意的。
好在贾宝玉也根本不会提出这个需求――他如今也长到了十二岁,算是个半大小子了。
薛攀刚穿书过来的时候,现在这个身体的年纪也就才十一、二岁大。但是他那个时候就已经可以手撕极品亲戚,舌战刺头儿伙计,扶持寡母幼妹,守住薛家的家业,独挑大梁了。
但是同样十二岁的贾宝玉,却还是每天在内宅里厮混,读书不成、经济仕途也不感兴趣,就只会做几首风花雪月的烂诗,最爱的是吃丫头们嘴上的胭脂膏子……
虽然不知道为啥明明贾珠没死,他不再是荣国府二房的独苗苗却还是享有这么堕落的特权,然而现在想想,或者就是因为贾珠没死,他作为嫡次子没有什么压力,大家也就对他放弃治疗了。
至少女眷们那边儿是放弃了。
不管是贾母还是王夫人,对贾宝玉的这种种荒唐行径都是一味包庇溺爱的态度。
虽然贾政有心管教、贾珠也时常规劝,但是那句话怎么说的来着――你永远都叫不醒一个试图装睡的人……
贾宝玉显然就是这种装睡的人。
虽然贾政想起来就要敲打他一顿,贾珠也有空就拉着他苦口婆心教育一番,但听说他却还是毫无长进,甚至因此想着法子躲着贾政和贾珠,干脆赖在内宅不走,每日里在老太太身边儿厮混,跟着满院子的女眷、丫鬟们拉拉扯扯,实在是非常不像样。
幸而薛姨妈和宝钗住在离着贾母的院子最远的梨香院,平日里跟他倒也接触不多。
薛攀也早叮嘱过宝钗,平时一定要注意跟贾宝玉保持距离,最好直接不见面儿、回避了才是。
宝钗也是听话,基本上除了吃饭去给王夫人和贾母请安,然后就得体地告退,到隔壁院子跟三春姐妹和小黛玉一处玩儿。
至于小黛玉,那就更是有意思了。
贾敏和林如海虽然住了薛攀隔壁的宅子,但是因着林如海这几年公务非常繁忙,没事儿就要走南闯北地出公差,故此很少在家。
而贾母平素最疼爱贾敏这个女儿,原本贾敏随着林如海一家子在江南,自然无法相见,此刻他们一家子也都搬来了京城,那贾母当然恨不得日日相见了。
老太太有事儿没事儿就要教人来请贾敏母女过去陪她说话小住,这么一来,贾敏少不得要经常带着小黛玉往荣国府去了。
当然除此之外,更加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林家小弟还在贾家私塾里头读书。
虽然说,从来了京城开始,贾敏就一直想要给林家小弟找一个好的书院转学出来,好离开贾家的环境。
但是吧,这所谓合适的书院一时半会儿还真的不太好找。
再加上荣国府重孙子辈儿的贾兰、贾菌两兄弟十分喜欢读书,又跟林家小弟年纪相仿,三个小朋友一见面就十分投契,很快就成为了十分要好的朋友。
他们三个虽然人小,但是志气却都不小,不知是哪个先提议的,三人便就相互约定暂且在这里好好读书,不管其他人如何混闹,他们三个自有主意,只安心读书了事。
贾敏见此,也不好坚持,便也就暂时熄了这个心了。
不过她也知道这么下去不是长久之计,少不得再另外想法子,到时候好把三个孩子一起转学走了――她想的法子,就是赶紧帮着薛攀把京城的山木书院分院开起来。
扬州的山木书院原本就是贾敏、林如海帮忙筹建的,贾敏在书院建设这个方面也算是有些经验,当然见识也就更高――没有人比她更清楚一个好的教育坏境能够给孩子带来多好的影响了。
当然,反之一个坏的教育环境能够给孩子带来多差的影响,她也见过。
贾敏当然不想自己的宝贝儿子前途被影响,少不得就要主动推动这个事儿了。
也是因为这个,薛攀才又旧事重提,跟康师傅提起了要在京郊也建立一所书院的想法来。
毕竟有扬州山木书院的成功案例在先,康师傅也乐见京城的教育水平随着新书院的建立而再提升一个台阶。
于是这个事儿就从他们从塞外巡视回来开始筹备了,预备从今年的二月开始动工。
以扬州的山木书院运作的经验看,从筹建到完全步入正轨,差不多也要个两三年的时间。
林家小弟现在不过才八\九岁的年纪,过个两三年的时间,正好就到了可以冲刺童子试的关键时期,可不正是转学的最好时间。
当然,如果赶在他们十岁左右的时间就转学就更好了,有两三年的适应期然后去参加童子试,很有可能就又创造一个十二三岁就中秀才的神话。
考虑到京城这边儿原本就是人才济济,把建设周期从两三年搞到一两年也不是什么太过于困难的事儿。
而且这不是还有贾敏和林如海呢嘛。
贾珠那边儿也能帮忙。
王家虽然不在京城了,但是人脉也还有,反正,人多力量大,干就完事儿了。
书院的事儿让贾敏心中有底,对去荣国府也就没有什么心理障碍了。
若是说还有啥要担忧的,就跟薛攀的担忧是一样的――别的不说,她这二嫂子管儿子的水平还是那么烂啊。
明明大侄子贾珠挺好的,又聪明又懂事儿,怎么到了老二贾宝玉,就变成了这么一副模样了呢。
当然她老娘贾母的纵容娇惯也是一个重大影响因素,反正从来没有听说,一个十二岁的半大小子,还每天“姐姐妹妹”的,不知道避讳的。
反正,等书院一建好,她们立马就搬走。现在么,只能尽量叮嘱自家闺女小黛玉,只跟姊妹们一处,千万别去招惹那个痴痴傻傻的二表哥宝二爷就是了。
小黛玉也是个聪明的,每日除了晨昏定省之外,立刻就回自己的小院儿读书,有时候甚至比宝钗跑的还快,倒是因此还把身体锻炼得越来越好了……
这些小事儿,一小半儿来自宝钗的转述,一大半儿来自小黛玉跟薛攀的例行聊天――自从之前约定,每个月至少都要聊个一两次之后,薛攀跟小黛玉变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
不管是宝钗还是小黛玉,对于这位宝二爷的定义都是十分一致,那就是当代乐子人,逗笑小丑一般的存在。
从他见了漂亮妹妹就走不动路,整个人傻在当场的傻样,到他读书不成还偏偏喜欢拽文,搞得四不像不说,还经常闹出笑话,反正不管是在宝钗还是小黛玉眼中,这位宝二爷本身就是个笑话。
薛攀作为哥哥和知己,很是听了不少两位妹妹无伤大雅的吐槽。不过后来想来是因着新鲜劲儿已经过了,她们俩都不约而同地减少了提起贾宝玉的频次。
毕竟,一个玩物再好玩儿,也会腻歪的。何况,随着年纪渐长,贾敏和宝钗的努力,贾宝玉逐渐被排除在了小黛玉和宝钗的社交圈子之外。
反倒是她们俩小姑娘感情日益加深了。
因着有薛攀这个外挂,宝钗想要看什么书,想要什么玩意儿,她总是会教薛攀给淘换,而且每次必定要双份儿,另外一份儿就是给小黛玉的。
一般的东西,宝钗还是记得会给其他三春一份儿,但是很多不好淘换或者不太符合世俗礼法的玩意儿就不太好跟她们几个分享了。
只有小黛玉是不同的,是被她当成亲姐妹一样对待的。
因着只有小黛玉的聪明才智和个性能够被同样聪明有性格的宝钗完全认可。
宝钗虽然早慧,也不过只是个小姑娘,原本她做事儿是挺圆滑,但是随着薛家的日渐崛起,最重要的是认识了小黛玉这种敢爱敢恨的伶俐姑娘,宝钗自己的性格也渐渐变了。
什么圆滑稳重,那都是放屁――林妹妹说的真对,竟跟哥哥想到一处去了,做人么,就是要开心,何苦要压抑自己的心情配合别人?
那可真是亏死了。
虽然不懂为何哥哥和小黛玉天生就是这样的性子,但是自己好像,也可以不用活得那么累。
宝钗素来聪明,一旦尝到了自由任性的好,那就再也不想过那种循规蹈矩的生活。
在她跟小黛玉的影响下,贾家三春也渐渐变了。
不说原本就十分泼辣爽利的探春了。便就是一贯软绵绵的迎春也硬气了不少。至于年纪最小,每天emo的惜春,也被她们带着开朗了很多。
小朋友嘛,就是要一起玩耍才能健康成长。
老太太虽然最疼爱贾宝玉那个金孙,但是她们三个姑娘也是十分金尊玉贵的,只要不主动去老太太那里看她们无底线地疼爱贾宝玉,大家的心态也都是十分良好的。
这都还是前两年大家年纪还小的时候的事儿,等贾宝玉开始读书之后,他到内院的机会就少了很多了。不过那个时候姑娘们已经形成了默契,根本也懒得去老太太屋里玩儿了。
贾母对此也感觉十分遗憾,但是果然还是更喜欢她的金孙――衔玉而生的大宝贝孙子耶,这谁家能有啊,连皇帝家都没有。
所以说,一个拎得清的主母对整个家族来说到底有多重要,从这里就能看清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