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同人)[红楼+清穿]最强纨绔——北有佳鱼【完结+番外】
时间:2024-06-29 17:17:18

  人工修造,哪里比得上机器快速。
  所以,哪怕修了十几年、几十年,这河务工程的建筑进度还是差强人意。
  再加上好多堤坝修好了之后,还是会被洪水冲坏,需要反复修补,这么一来,就更浪费时间了。
  其实到了这个时候,这种需要从长计议的法子都已经不好用了,但是有些补救措施,倒是可以试一试。
  那么这么一来,就不得不靠大力发展农田灌溉事业这个更加简单一点儿的方式作为替代方案了。
  在这个时代,主要的灌溉农田的方式,还是靠人工取水。
  薛攀感觉,这个时候搞些什么科学灌溉,也不是很现实,但是至少可以通过一些方式减少水的蒸发――比如,改大水漫灌为管道灌溉,就可以节约不少水资源。
  江南地区,最多的就是竹子,用竹子制造灌溉管道,虽然有些匪夷所思,但说不定也是可行的。
  这就得寻找能工巧匠来帮忙了。
  好在薛家原本就在金陵城经营了几代人,积累了不少人脉,想要寻找些擅治竹器的能人,那自然不会太难。
  甚至都不需要什么特别的能工巧匠――只要能够选出合适的竹子,然后把它们连在一起做成管道连通到农田里就可以啦。
  这么一说,不就是非常简单了么。
  为此,薛攀专门找了马六来负责这件事儿――这小子作为薛家在京城的产业的总掌柜,已经有了不小的能量,这种小事儿,交给他去办,肯定没有啥问题。
  如果有啥问题,这不是还有他这个东家呢么。
  有他兜底,马大掌柜当然可以放手去飞,咳咳,是放手去做。
  信步走到了京城最繁华的当铺“恒舒典”,薛攀果然找到了正在忙活的马六。
  “恒舒典”作为他们薛家在京城产业的核心,几乎是作为集团内部的资金调度中心来使用的。
  马六一直都把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都投放在这里,基本上是按照民营商业银行的雏形来运作的,这也是薛攀的意思。
  主要当然是给自家的产业提供支持,但是也可以接一些交好商家的资金周转需求。
  说实话,当马六第一次盘点他自己反对但是薛攀坚持的这个所谓的“赔本儿放印子钱”生意盈亏的时候,整个人都惊呆了。
  明明利钱要的那么低,为啥还是赚钱的,马大掌柜百思不得其解,还是薛攀给他解惑了――无他,“薄利多销”、“人情大于金钱”而已。
  这是一种高端局,当时还年轻的马大掌柜的还不是很懂,但是没过两年,他就懂了。
  不得不佩服他们东家,这思维就是高端。
  马六再一次为薛攀的高端商业思维深深折服,然后干得更起劲儿了。甚至把这“恒舒典”真的要搞成一家银行了。
  正所谓养兵千日用兵一时,薛攀走进店里找马六说了这个事儿,马六就痛快地接了下来。
  从选人、选材到安排用工,他都有妥当人做。
  薛攀便也就直接让他从“恒舒典”调度一百万两白银,全力办成这个事儿,倒是让马大掌柜的又震惊了一回。
  啥叫壕无人性,这就是了。
  他们东家居然为了这么一件事儿,自己掏腰包,还掏了一百万两这么多出来,只能说,人傻钱多……啊,不是,是在世的活菩萨。
  薛攀对于马六的想法并不在意,反正,钱是他的,他愿意咋花咋花,就当“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好了。反正多少也算是“劫富济贫”了。
  搞定了这个事儿之后,薛攀总算放下了一半儿的心来。
  另一半儿,就是等着另外的人帮忙了。
  改良灌溉方式,毕竟是个亡羊补牢的法子。如果条件允许,还是得再往根源上努力努力。
  虽然说,兴修水利的方式来得慢了些,不适合临时抱佛脚,但是利用一下现有的水利资源,也还是可以的啊。
  这个就得求助相关的专家了。
  正巧儿,现在的河道总督张大人,是薛攀的忘年交。
  因着那水泥混凝土的渊源,薛攀跟这位张总督结下了不解之缘,再加上中间发生的一些事儿,两个人私交甚笃,时不时地就要通个信什么的,了解一下相互的近况。
  上半年这位张总督刚刚因着河务差事办得不好被南巡过去的康师傅训斥、贬官,正是人生失意的时候。
  薛攀原本以为他会满腹牢骚,甚至撂挑子不干――当然不会是真的这样,毕竟历史在那里摆着,最重要的是,张大人本身就不是这样的性格。
  但是暂时性地情绪低落或者发几句牢骚这原本是正常操作,想来并不会影响他日后的奋起。
  然而让薛攀没有想到的是,这位张大人真的是一点儿不满和牢骚都没有。
  今年以来,还是每个月都有一两封给薛攀的信件。上头全部都是跟薛攀讨论堤坝修建、河道改造等事儿的内容,不要说没有牢骚抱怨了,便就是闲话、废话都少。
  所以这位张大人是真的想把河务治理好的,之前原本是薛攀错怪了他,还以为这位老大人因着年岁渐长、在河道总督这个职位上呆得太久,所以有些懈怠了呢。
  薛攀因此便也就直接写信给张大人,说了他的想法――入夏以来,江南持续高温,恐怕会有旱情,所以想要提醒张大人提前准备,充分利用现有的水利工程,把现在的水利资源储存一部分下来,以备不时之需。
  这其实就是蓄水的概念了。
  修建堤坝本身就有这种用途,薛攀又多提了一个建议,那就是在这个的基础上再多走一步,修建些蓄水池、小水库之类,尽量多地把水资源保护下来。
  不然这么热下去,本来就不甚充裕的水蒸发都不知道蒸发多少。用更小、密封性更好的小型蓄水装置,更方便,也更节约。
  张大人很快回话,对此表示同意,也说他们本来也准备挖些深井之类的储水设施来应对可能的干旱。
  人工、材料都不是问题,唯一的问题,就是资金问题。
  薛攀一看张大人的这回信就乐了――这好办啊,不就是钱么,他有啊。
  于是薛攀立刻给张大人回了封信,教他“就这么干”。随信附送一百两白银的银票,还表示“不够还有”。
  如此壕气冲天,让见多识广的张总督都震惊了一番,这才拿着银子开了工。
  如此,江南跟京城两处地方都如火如荼地筹备起来,大家万众一心,全力备战,准备迎接十月的大旱灾。
  果然,随着天气越来越热,江浙地区陆陆续续出现了旱情。
  好在众人已经提前做了准备,虽然旱情仍然严重,但是对百姓们的生活影响却并没有特别大。
  张总督早先教他们挖的深井、蓄水池这个时候就发挥了作用,一家人的生活用水和灌溉用水都靠着这些水源不说,还略有盈余。
  再说农田灌溉,因着是从各大蓄水池里直接用竹子管道饮水入田,灌溉效率大大提升,原本一个水池只能灌溉一块田地,现在能灌溉两块,甚至三块,真是让人大开眼界。
  之前嘲笑这是“脱了裤子放屁”的人纷纷真香了,等过了十月份,又熬过了十一月份之后,旱情渐渐退去,庄稼收成仍旧可以保住七八成,实在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了。
  大家奔走相告,都言说这是圣上圣明、大人们英明,是百姓之福。
  而这个时候,康师傅还在塞外乐不思蜀,甚至到南苑围猎寻乐,直到腊月二十三才结束出巡活动,回到了宫里。
  他一回到宫中,就急召薛攀入宫见驾,估计是总算想好了要怎么跟薛攀对话了。
  作者有话要说:
  细节补完,嘿嘿嘿,又是周末啦,照旧双更哦。
第154章 混乱
  因着已经过了小年,宫里宫外到处都是过年的气氛。
  薛攀入宫的时候,只见到人人都喜气洋洋,不过看着他的表情却又愈发小心翼翼,显然这回康师傅传召他,大抵又是有些“来者不善”的。
  怎么说呢,不管是这场景还是这种场面都不是第一次了。薛攀早就有些见怪不怪了,故此他的心理并没有什么太大的波动,只是一脸平静地被人领着往南书房暖阁儿去了。
  大太监余福海正在暖阁儿门口伺候着,见到薛攀来了,立刻恭敬地跟他打千儿见礼,然后才进去通传道是:“回禀万岁爷,薛大人到了。”
  薛攀很快就被里头吩咐着请了进去,余福海照旧是那副似笑非笑的招牌营业表情,倒是愈发让人看不透他心里是怎么想的了。
  虽然薛攀也一直没太在意过他怎么想,但这位余福海大总管毕竟是自小就服侍康师傅的大总管,就算不想多打交道,但从他这儿多少也能看出些康师傅的想法来。
  之前的那几次,好歹这位余福海大总管的脸上还能多少看出点儿表情波动,但是这回居然是一点儿都没有,那就说明,这次康师傅的情绪应该还算稳定。
  这么说,情况可能还不是太糟糕?
  至少比之前的几回的情况要好点儿吧?
  毕竟,这次,薛攀可真的是有实实在在的功绩在呢。
  就凭着这一次他帮忙赈灾的事儿,就足够康师傅感慨一回、并且绝对地心存感激的了,就算薛攀真有哪里做得不够合康师傅的心意,老爷子肯定不能再为难他了。
  薛攀面色平静实则信心满满地走进了南书房的暖阁儿,果然见到康师傅正端坐在书桌前看书,看着并不像是要发火儿的模样,当然也并没有什么高兴的模样就是了。
  薛攀也懒得再揣测这位万岁爷又在故弄什么玄虚,他现在的底气比六月份的时候更足了,当然也就可以更加高姿态一些了。
  因此薛攀啥都没说,只做什么都不知道,专心地朝上行礼请安道:“微臣薛攀,见过万岁爷。”
  康师傅见他来了,也不说话,像是故意冷着他,又像是还没想好说啥,沉默半晌,才淡淡道:“薛蟠来了,坐罢。”
  薛攀当然也就顺水推舟地谢了恩,坐在了下首一张椅子上。不过见康师傅没有继续说话,他便也是沉默着不发一言。
  您老不说话今儿是要搁这儿玩儿谜语人是吧?
  行,那咱们就看谁能够谜语过谁。
  薛攀如此沉默,倒是把康师傅也给整不会了。
  本来么,他这次出巡塞外,心情挺不错的来着――毕竟,这本来就是他预备彻底放飞自我之后的一次勇敢的尝试。
  他一路走一路巡视,从六月初九就出宫,到了腊月二十三才回来,足足出去了大半年,光是在热河行宫都住了差点儿一个月的时间,实在是开心得不得了。
  玩儿的开心了,心情肯定就好了很多了。何况他也不是单纯去玩儿的,该办的正事儿也一点儿没耽误――他出巡塞外本来就是要去巡查北边儿的情况,顺便安抚一下蒙古的贵族,再看看嫁过去的那些公主们的。
  如此一来,虽然玩儿还是玩儿了,但是也基本上每隔一两天至多三四天就要接待一下这些访客。
  故此这六个多月的时间虽然看起来长,但是康师傅感觉自己也是做了不少儿事儿的,效果也都还不错。
  那些蒙古贵族们一个个地都来给他请安,表现得对他们的朝廷非常忠心,大家也聊了不少经济政治军事方面的事儿,可以说,是满载而归。
  除了这些表面上的理由,康师傅自己心里另外还有个隐秘的想法――他其实也想看看如果自己出门儿久一点儿,京城里头的那几个阿哥们代替他处理政务的能力如何,会不会出啥乱子。
  反正不管他想知道啥事儿,自会有人给他现场直播,根本就不怕有啥他们搞不定的事儿最后弄到没有办法收场。
  他身为一国之君,就算是远在千里之外,也照旧可以遥控指挥,京城里有好几个他的心腹肱股之臣留守着呢,根本没有在怕的。
  万万没想到,康师傅最后才发现,自己离开了这大半里,京城居然无事发生。不但那几个阿哥非常得体地处理了各项政事,就连江、浙大旱的事儿,都有人帮他处理好了。
  处理这个事儿的不是别人,正是薛蟠。
  这小子不知道发了什么疯,明明六月份自己准备出巡的时候他才说了想要“告老还乡”,一副没有什么干劲儿的样子,等自己走了之后却居然不声不响地干了这么一件大事儿出来……
  简直是让自己连要借着什么事儿迁怒他一下,把人留下再多干几年的话都说不出来了――这种昧着良心的事儿,他真的做不到。
  哪怕薛蟠不过就是个年轻的小子,又是内务府管着的皇商,他也不能强迫人做人家不愿意的事儿啊。
  行吧,知道你小子能干了。最能干的就是你了,可以了吧。
  可是这种救万民于水火的大好事儿这小子做了也就做了,反正不是第一次了……但是没想到,他刚一回宫,密嫔就跑来跟他禀告说,六月底的时候十一公主才大病了一场,是疟疾,差点儿就没了,也是薛攀带来了什么特效药把人给救回来了。
  密嫔说这个,显然是想要给薛家这小子讨要赏赐来的。
  既然是救了公主,那肯定得表示表示,更何况,这小子本来就还插手了江浙的旱灾赈灾事宜,立了大功的。
  听说这小子居然还是未雨绸缪、提前准备,搞得那什么“竹筒灌溉”、“蓄水备荒”的法子,很有奇效,这就愈发难得了。
  河道总督张鹏翮等好几个河务上的官员并两江总督、江苏、浙江各地知府等相关官员一连上了几十个折子详细陈述这件事儿的始末,每本儿都在给这小子请赏。
  是啊,肯定得赏啊,还得重重的赏。
  但是赏赐点儿啥好呢?总不能又给他赏赐银子吧……不说这小子除了这些大事儿小事儿,他自己家里那些经商的事儿更是搞得风生水起,根本就不差银子。
  再说了,自己就算是想要再给他些银子,也得国库里头有才行啊。
  保成、老四、还有林如海他们几个这几年一直都在替他追缴各地的国库欠款,但是奈何收效不大,所收回的款项不足十之三四。
  除了各地官员们纷纷告罪哭穷就是不还钱之外,这几年各地灾害频仍,此起彼伏也是个重要的原因。
  天灾人祸,自己又是个爱民如子的好皇帝,每年都在减免各地的税赋,一旦哪里有灾祸,就拨款赈灾,开仓放粮,如此一来,国库更加虚空,现在能够拿出一百万两银子就不错了。
  而这,连人家薛蟠在京城那几十间铺子半年的进项都不够。
  可以说,他这个万岁爷,还没有人家薛蟠一个小小的皇商有钱,就,很生气。
  可是他能怎么办呢。
  说到底,还得指望薛蟠他们这些皇商替他赚钱,养着整个国家呢。
  真正的财神爷,其实是薛蟠,那么再给他赏赐点儿银两,就真的有点儿拿不出手了。
  官职倒是可以再提一提,上回说给他一个一等侍卫的官职,他还不愿意来着――这小子什么都好,就是这胆子太小了。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