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我与政哥同母异父!——樱飞雪【完结+番外】
时间:2024-10-29 23:05:07

  “可以……”
  嬴政一手捂住轻抽的嘴角,虽然早有预料,但是送出的礼品改成这三样还真是讽刺。青瓷或许说是真正意义上的贵重物品,但是琉璃和纸张,已经知道这两样成本为何的嬴政只能感慨月儿和仲父的高瞻远瞩,早早就将琉璃和纸张的出口管制起来,才能让他在这种时刻占这么大的便宜。
  难怪雍月会说琉璃将来可以用作军资,这还当真没错,确实省钱啊!谁能想象得到这两样东西的本质,一个是沙子,一个是杂草呢!?
  之后嬴政便下令蒙骜出兵魏国,姚贾出使赵国,让其他朝臣各自做出战准备。
第89章 朝下道歉
  下朝之后,韩非便主动找上了姚贾,在对方差异的神情中深深鞠躬。
  “韩大夫您这是……?”
  “非是来给姚先生道歉,请姚先生原谅。”
  “……?”
  哎,这是什么情况,姚贾一脸懵逼。
  道歉,道什么歉,他什么时候跟韩非有过接触了!?
  “过去的非心高气傲不懂事,曾批判姚先生是‘梁之大盗、赵之逐臣’,如今在朝上一睹先生胆识气魄,当乃真英雄是也,是非狭隘把英雄认错。”
  在韩非提出‘梁之大盗,赵之逐臣’后,姚嘉的表情就突然一僵,也想起当初自己落魄的那段日子。亦记起自己被赵王驱逐出境时,外面给他的评价,让他一度低迷不振。而也正是这些评价,让他再次激起了斗志,不甘后半生堕落下去遂转投于秦。不过他倒是没想到今天会遇到当初给他如此评价的韩非,还收到了对方诚恳的道歉。
  心情有点复杂,还有点小高兴。
  看着韩非发自真心的歉意,姚贾不由一乐,赶紧伸手笑脸搀扶,“非公子快请起,那些批语贾早已不放在心上。而且都说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如果不是非公子的批语,可能就见不到如今的姚贾了。所以不应该是非公子向我道歉,而应该是我向非公子道谢。”
  被扶起的韩非望向姚贾含笑的嘴角,心头又是一震,再次满怀歉意,“先生英雄人物,心胸宽广,如今非哪里敢厚颜接受先生道谢。只看今日非道歉的仓促,如果可以他日非定要向赵之廉颇学习负荆请罪。”
  “您可别!”
  一听韩非这话,姚贾脸都绿了,韩非能主动跟他道歉以属实出乎他的意外,让他高兴不已。但是这不代表他可以接受韩非学习赵将廉颇负荆请罪!
  赵国廉颇敢这么负荆请罪是因为他是武将,不在乎那些礼仪,可韩非不是啊!韩非可是周礼熏陶下的韩国公子,虽然韩国已灭但是也不能磨灭他的出身,这样的贵族脱衣负荆跟他道歉,他感动是感动,但是真的不敢动了!姚贾可不想被千夫指说他心胸狭隘不饶人,再说韩非这小身板细皮嫩肉,万一真这么做冻出个好歹可怎么办,到时候不还是他的过失。而且现在正是王上宠爱韩非的关键期,就算看在秦王嬴政的面子上,姚贾也要阻止韩非做这种傻事。
  到底是玩脑子和嘴皮子的,只稍稍眼睛一转,姚贾就一把抓住韩非的手,表情诚恳道,“非公子不必如此,公子悔过之心姚贾已经知晓,也为公子的品行感到震撼。既然非公子提到赵之廉颇,不若我们也如廉颇与蔺相般握手言和,也算是一段佳话。”
  “如此甚好,能让先生接受非之过,是非之幸啊!”这回韩非是更感动了,也跟着一把回握住姚贾的手激动道,恨不得表演一个‘执手相看泪眼,更无语凝噎’。
  因为两人交流的地点就在咸阳宫外附近,不少下朝的官员都看到了这一幕,也都跟着微笑点头。昔有赵国廉颇蔺相如负荆请罪握手言和,仅有秦国韩非姚贾朝下道歉作揖为友,不得不说也是一番美谈。
  场面过于拉丝,不还也幸好他们不是在魏国,不然肯定也得传出点啥。
  *
  韩非和姚贾两人的事算是在大庭广众之下发生的,在场不少官员卫兵都围观了全程,所以自有那好信者将此事传扬出去。
  所以当雍月知道这件事的时候,她整个人都惊呆了,她可没想到两个人还会搞出这么一出戏,真让人大跌眼镜。
  要知道历史上可有记载,《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中就有说,韩非之所以会死,其实是因为李斯和姚贾联手陷害。他们向秦王嬴政进言,称韩非身为韩国公子,终将为韩国利益着想,不会真心为秦国效力。秦王听信了他们的谗言,将韩非下狱。随后李斯派人给韩非送毒药,强迫他自杀。
  此外《战国策》里面也有提出姚贾与韩非之间的矛盾。其中说,姚贾出使四国并成功拆散四国联盟的事迹,使得韩非因此心生不满,并向秦王指责姚贾的种种不是。然而姚贾凭借出色的口才和机智的应对,成功化解了秦王的疑惑,并反过来指责韩非的不忠与诬陷,最终秦王下令处死韩非。
  两本书的说法虽有出入,但是都统一标明了一点,那就是韩非与姚贾之间确有矛盾。
  如果说李斯会陷害韩非,是因为他的出身与嫉妒,那么姚贾与韩非之间对立,在雍月看来则是因为他们的立场和政治主张。历史中的韩非当时是韩国公子,其政治立场和利益与秦国存在冲突,而姚贾当时是秦国的外交使节,其主要任务就是帮助秦国争取利益瓦解敌国联盟,所以双方才会产生矛盾和敌意。
  但是以上的情况,如今看来却已经不会发生。
  因为韩国被灭,所以韩非的政治立场转变,直接跟姚贾的立场同步主要矛盾直接消失。再加上姚贾赞同韩非提议,并主动表示要出使赵国,先刷了一波韩非的好感度,后来又是韩非找上姚贾为之前的偏见道歉,给姚贾刷了好感度。如此一来,双方都对对方抱有善意,且同朝为官,后期两人成为朋友也就是顺水推舟的事了。
  想通了这些细节的雍月只能无尽感慨,李斯已经被她忽悠瘸了,韩非自己又与姚贾成为好友,外加韩国被灭,三个能导致韩非死亡的因素被掐断,不出意外的话,这回就算是韩非想死也死不了了,因为身后还有李斯和姚贾两个韩非好友拉着。
  不得不说,雍月这只小蝴蝶还真是猛呢!
  韩非的命终于保住了,雍月也算是放下心,因为她知道只有韩非在,被韩非监管的张良就跑不了,也就是说未来的谋圣会被留在秦国。想到自己又在不知不觉间给给秦国消去了一个隐患,雍月就忍不住美滋滋的蹦Q起来。
  哎,也就是这事雍月没法说出口,不然她早跑到政哥那里邀功去了!
  *
  与此同时,还是少年的张良却带着另外的疑问,面怀不解和愤怒找上韩非,想要他为自己解惑。
  而张良疑惑的东西不是别的,正是雍月之前向荀子询问的问题。
  为何前来咸阳学宫学习的韩地学子,喜欢研究《秦律》,且不喜《韩律》,难道他们是对韩国不满吗?既然他们对韩国不满,那为何又会来咸阳学宫学习,打算回去做官重建韩国旧地,如今的颍川郡,这岂不是前后矛盾!?
  张良不理解,张良不接受,他在心里极爱故国,所以不能接受同为韩国学子的其他人贬低《韩律》,推崇《秦律》,不跟自己站在统一战线。当然他也不是不满秦国,而是不满那些为秦国‘贬低’韩国的韩地学子。
  面对张良的疑问,韩非只能无声的看向眼前的少年,因为他知道如今世上也只有自己可以为张良推心置腹的解答这个疑惑了。同为韩国高层贵族,同为韩国旧民,张良的心情如何韩非感同身受,唯一不同的则是韩非已经自成大家,对世间的某些人和事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而这确是少年张良所需要且没有的!
  本以为张良早慧,韩非以为这些事他未来会自己理解,但是他想错了,年轻气盛的张良并没有,而是找上自己寻求答案,并表达了自己对他送来的那些学子的不满。
  想到张良的出身,韩非觉得这些他可以理解,但是作为张良的监护人,他不能放任张良如此钻牛角尖,而忽视了本质问题。所以韩非只能另辟蹊径,为张良答疑解惑。
  “子房,你觉得《韩律》如何?”
  “……挺好的啊,”不太明白韩非会如此问,张良疑惑的回答完又反问一句,“韩叔,为何会如此问?”
  “因为说实话,身为韩国公子的我,认为《韩律》并不如何。”韩非慢条斯理的给自己倒了杯茶,也跟坐在自己对面的张良倒了一杯,“这是我身为法家之人和韩国公子两个身份,得出的共同结论。”
  “!?”
  在听到韩非的话后,那一瞬间张良愣住了,而韩非可不管这些,而是继续对着张良询问。
  “子房,我问你秦律有一条规定:有贼杀伤人冲术,偕旁人不援,百步中比野,当赀二甲。这句话你怎么看?”
  没想到韩非会对自己提问,不过张良也不虚,想了想便中规中矩的低声回答道,“秦法严苛,无事生非。”
  换句话就是说,秦律管的有点宽,别人杀人时,连围观者也要获罪,对围观之人来说根本就是无妄之灾。
  张良会如此回答,也在韩非的意料之内,不过他也没生气,而是又问了一句,“如果那个被杀伤的人是你,且你当时并没有抵抗力,你还会这么想吗?”
  少年张良:“???”
  少年张良:“……”
  少年张良:“!!!”
  被韩非一句反问回来,张良有些语塞,随即眉头紧皱,“这……怎么可能?”
  “其实上,每一个当街被行凶者都是这么想的,”韩非伸手拍了拍张良的肩膀,叹息道,“你还年轻,只看到了秦律如何惩罚的严苛,却没有看到这些律法背后的目的。《秦律》中的每一条都不是白白写在上面的,而是经过了多方查证和改良,或许里面还有些许不足,但是让我看来,《秦律》完全可以算是法家典籍。”
  见张良神色迷茫,韩非便只能叹息一声后为他详细解释。
  “或许你觉得这条律法对围观者不公平,但是你要是仔细思考就会发现,这条律法其实是在保护被行凶之人,让他们可以在这种危险的情况下得以保命,而且帮助抓住行凶者的人还会得到官府的嘉奖,这在《韩律》里面可是没有的。”
  韩非顿了顿见张良还在沉思,便知晓他还没想通其中关窍,遂又继续说道,“你之所以想不明白是因为你我皆是贵族出身,出门便有随从小厮跟随,不惧怕这些。但是你要知道这个世上,街上最多的人还是黔首啊,这群人身边可没有随从和小厮,面对那种无处求救的情况,他们只能等死!”
  ‘死’字一出,张良就是瞳孔一阵收缩,瞬间明白了什么!
  “这条律法所表达的并不是表面想惩罚谁的意思,而是在保证黔首的生命,”张良不傻,相反他也很聪明,只要被人点破了迷帐,有些道理他自然而然的就懂了,“这怎么可能,不是都说秦国是虎狼之国,黔首苦不堪言……”
  “这就是你心中第二个误解,我问你是谁说秦国是虎狼之国的?”韩非眼神犀利的盯着张良,再次开口引导他思考。
  “是其他国家,是……”张良说到突然顿住,猛得抬头看向韩非,“是非秦国外的贵族,他们是在诬陷秦国吗!?”
  “也不能这么说,虽然说是诬陷并不准确,因为造比他国律法秦律确实严格,不过其中却有夸大其词的意思。不过我想你也看出来了,《秦律》的内容的倾向性。”
  “是,”经过韩非多方提点,张良也渐渐明白,“因为对比起来《秦律》更加的公平,无论贫富贵贱黔首贵族只要有罪就有罚,有功就有赏。而那些韩地学子之所以推崇《秦律》,也因为如此,他们大多为黔首出身,他们想要的也只是这一点点的公平……”
  “你能想通这点真是太好了,其实并不是他们不爱韩国,而是旧韩的律法政策有问题,他们之所以更加推崇《秦律》,也正是想要将旧韩之地治理好。”
  “多谢韩叔教导,是子房想错了,吾这就去跟他们道歉。”
  “不急,此事明日再说也不迟,我现在还有其他重要的事要与你说。”
  “什么事!?”
  “灭赵!”
  “!?”
第90章 魏国灭亡
  ――灭赵――
  韩非话音刚落,张良不禁全身一震,双眼迸发出浓厚的恨意,低声问道,“韩叔你这是什么意思,难道您以及打算现在开始进行了吗?”
  “嗯……”韩非点了点头,慢条斯理的喝了杯茶,目露寒光接着道,“前几日秦王政下令准备攻赵,在那时我便决定出手了。”
  “韩叔你想如何做?”当韩非说他决定出手后,张良就知道韩非所谋之事绝不简单,将复仇之事也放在心上的他连忙追问。
  “想要攻赵必先攻魏。由于攻韩的原因,这两国最近交往密切,所以一旦秦国攻赵,魏国那边肯定会有动作。因此我向秦王提议先拿下魏国,之后再对赵国徐徐图之,哪怕不真正将魏国灭掉,也要让它之后再无分心之力支援赵国。”
  张良也不是愚笨之人,在听完韩非的讲述后,就知道韩非在打什么主意,轻声问道,“是因为那件事吗?”
  “嗯。”韩非不可无不可的点头,捏着茶杯的手指慢慢收紧。
  张良说的那件事,其实就是魏国联合赵国攻打韩国那件事。
  是的,就是魏国联合赵国,并不是大家想的赵国主动攻韩,魏国想要分一杯羹,而其根本原因就是魏国想要韩国从秦国那里换来的秦国机密――预防治理蝗虫的办法。
  关于秦国机密的内容,一开始赵国其实并不知道,主要还是秦赵两国最近十几年结下死仇的原因。从秦昭襄王时期,秦国上下就对赵国异常防范,抓赵国探子时也秉着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放过一个的原则,当然赵国也是如此。但是秦国对赵国防范,却不代表它对其他国家防范,毕竟秦国还是需要其他国家输送人才的。所以秦国与韩国交换机密的内容,就被魏国的细作探查到并传回了魏国,也顺便被魏国传到了赵国那边。
  秦王政四年,当时正直韩国、赵国、魏国,三国被蝗虫侵扰难以招架的时候,所以面对这样可以预防治理蝗虫的诱惑,无论是赵国还是魏国都很心动。
  不过赵国还有点自知之明,知道他们跟秦国有仇,所以也明白如果自己向秦国讨要治蝗办法,秦国定然不给,因此哪怕再不舍也只能心痛放弃。但奈何魏国此刻却派人对赵王怂恿,说既然秦国不给,那我们何不向韩国讨要,韩国与我们都为三晋之后,且国力军事又没有我们两家强,跟秦国比起来这就是个软柿子,只要我们两国稍稍施压,不怕韩国不将治理办法拱手送过来。
  然后……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因为韩国惧怕秦国事后报复就没有给,赵王觉得自己丢了面子,所以一声令下后……韩国没了……
  所以虽然韩国是赵国所灭,但是归根究底也有魏国的一口锅,估计就连魏王也没想到赵王会这么疯,说灭了韩国就灭了韩国,连声招呼也没打。
  想到这里,张良的恨意更浓,一时间对魏国的恨意比之赵国更甚,如果不是魏国怂恿,赵国昏庸,韩国何至于此,他的父母亲人朋友又何至于此。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