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同人)清穿之雍正后宫养老记——是正经作者【完结+番外】
时间:2024-10-29 23:11:04

  “臣女想,这样深情的女子,为了十四王爷的荣辱安危,必然是什么都肯做的。”
  她说的话是真的,仔细查也能查得出来,但只是避重就轻的隐去了一部分事情,又刻意强调了瓜尔佳氏对十四王爷的倾慕。
  诺萱打的算盘很好。
  先用拖字诀,将瓜尔佳氏推出去,帮她一波雷。
  瓜尔佳氏是先帝妃嫔,属于太后管理,再加上她本身对十四王爷有感情。
  对于太后来说,很好拿捏。
  假使瓜尔佳氏勾引皇上成功了,自然是件好事。
  到时候,太后捏了一颗得用又好拿捏的棋子,没理由轻易舍弃。
  她的作用在太后这里就弱化了,到时候,再敲敲边鼓,兴许自己能全身而退。
  假使瓜尔佳氏勾引皇上不成功,那倒霉的也是瓜尔佳氏,和她沾不上什么边。
  而且,失败有失败的经验。
  之后,再轮到她对皇上实施“美人计”,也能改善方案,提高自己的成功几率。
  这个让别人先以身试险的“好”主意,对于诺萱来说,有百利而无一害,而且,完全是零成本作案。
  也亏得她这么短的时间能想出来。
  诺萱的心思,瞒不过太后,不过太后细细一琢磨,觉得这个主意还不赖。
  先找个不那么重要的女子试水,成功了,让她给诺萱当过桥踏板;失败了也无所谓,那是她自己不中用。
  唯一需要考虑的就是,瓜尔佳氏是先帝妃嫔,让她去勾引皇上,有损于皇家颜面,万一事情不成,还惹怒了皇上…
  旁边的严嬷嬷一锤定音道:“万一惹怒了皇上,那就是瓜尔佳氏自身不检点,赐她一死而已。皇上即便知道了也无所谓,他也要顾惜大局,总不至于大喇喇的对外宣称,先帝妃嫔对他的勾引之举,是自己的亲额娘指使的……”
  要她说,这个主意对太后也是有百利而无一害。
  之前考虑诺萱姑娘,是因为诺萱姑娘是十四王爷侧福晋的妹妹,但这会儿一提醒,实际上瓜尔佳氏也是个合适的人选。
  甚至比诺萱姑娘更合适。
  尤其是一旦成功,皇上和先帝妃嫔搅在一起,那就可桩大丑闻,太后有这个把柄攥在手里,作为同皇上的交换条件,不怕十四王爷从景陵回不来。
  纵然失败了,瓜尔佳氏自尽,这件事还可以作为一张后手牌,给皇上下蛆,就说皇上□□庶母,先帝妃嫔为保清白,无奈自尽。
  当然,这张后手牌,不到撕破脸、万不得已的时候,不能用的,皇家颜面还是要保一保。
  但不管怎么算,这个局,都是太后得利。
  慈宁宫这边,将苏沐瑶盘算的明明白白。
  而养心殿那边,也不遑多让。
  雍正今天的心情本来很好,前几日,他虽将解决太后“旧疾复发”的问题移给了饣莼侍贵妃,但心里还是有些没底,毕竟这个问题棘手到近乎无解。
  没想到这才几天功夫,饣莼侍贵妃就给了他一个满意的交待,祸水东引,这一招确实不错。
  太后再在乎老十四,再希望老十四回京,也不可能不顾及老十四的亲儿子弘明。
  以后老十四纵在景陵,想闹出点事情来,也得顾惜他在京中的家眷。
  一时间,雍正不但解决了朝野之中的议论,还利用此事,将十四王允_的家眷调遣回京,牢牢控制在自己手里,往后老十四纵然想在景陵闹出点动静,也得顾忌儿子弘明。
  老虎没了爪牙,那还是老虎吗?
  雍正的心情好了,自然也不会忘了给他促成此事的饣莼侍贵妃佟佳氏。
  当年先帝恼怒佟国维公然推举八王允T为太子,后来佟国维去世的时候,连个谥号都不肯给。
  想到这里,雍正顺手下了一道旨:追赠佟国维为太傅,谥号端纯。①
  算是给饣莼侍贵妃的奖励了。
  但这份好心情,却并没有维持太久。
  雍正以为,自己于百忙之中,抽出功夫给瓜尔佳氏回信,瓜尔佳氏应该感恩戴德才对。
  他无论如何也想不到,自己收到的回信,竟然是这样。
  雍正深吸了一口气,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目光,甚至差点以为自己是做梦。
  他打一出生就是阿哥,天潢贵胄,什么时候被人这样劈头盖脸的数落过?
  就算当年因为“办事不利”,被先帝骂过几句,但那也只是对事不对人。
  而且,那根本就不是同一属性的事。
  雍正深吸了一口气,将字条递给身旁的苏培盛,闭上双眼,命令道:“你,给朕念念。”
  苏培盛看到字条,也傻眼了。
  “陛下,奴才,这……”
  他的舌头都打结了。
  他今儿要是念了,明儿皇上想起这事,会不会把他拉出去砍头?
  “念。”一个威严的字眼从紧抿的薄唇中吐出来。
  苏培盛无法,只好硬着头皮,结结巴巴道:“答谢种种……阁下既有心……行事……行事为何如此莽、莽撞?……不肯直言交待耳!……”
  越念,他的头皮越是发麻。
  天呐,这瓜尔佳氏好大的胆子,居然敢说皇上行事莽撞,真是不要命了啊!
  雍正揉了揉眉心,颇为烦躁的催促道:“继续。”
  既然烦了,就不要再让他念了嘛。
  陛下这又是何必呢?
  苏培盛提着心吊着胆,道:“且去信久久不回……令某匪思……阁下莫非……莫非有……手疾乎?……”
  看到“手疾”二字,他恨不得自己眼睛瞎了。
  声音变得越来越小。
  “至于赠礼……某无功不受禄……绝不敢轻收……烦请交待名姓……也好差人原路送还……拜谢。”
  这字字句句,看似礼貌,实则全都是在阴阳人的话,亏瓜尔佳氏想得出来。
  终于念完了。
  苏培盛只觉得自己这一趟,跟在地狱里走了几个来回一样,后背全是冷汗,这张轻飘飘的纸,在他手里跟个烫手山芋似的,恨不得一把丢开。
  他不得不忖度圣意,心怀忐忑道:“陛下,这瓜尔佳氏如此无礼,要不要……”
  他本来想说,随便给瓜尔佳氏安插个什么罪名,处置了就是。
  皇上何必自己给自己找不愉快呢。
  不过,这话终究没说出口,因为他觉得吧,瓜尔佳氏虽然骂了皇上,但前提是,人家根本不知道你是皇上。
  这事放在谁身上,谁都会不高兴。
  骂一顿都是轻的。
  送礼就是该好好送,让海东青叼着盒子上的绸带,飞进乾西四所,将茶叶放到那里,连个相关说明都没有,搁谁谁不懵逼。
  要贪心点,看那是极稀有的雪前龙井,就直接占为己有了,哪里会给你掰扯来掰扯去。
  还几次三番的找“失主”,试图还回去。
  一开始不在东西里附一个说明,没头没脑的把茶叶送去,过了几天,再居高临下的通知人家,这东西是送你的。
  谁稀罕啊。
  人家是正儿八经的先帝妃嫔,又不是路边的乞丐,你随手扔下几个铜板,还得说声“谢谢大爷”。
  当然,你要直接说出你的身份,就不会有这么一遭了。
  说白了,还是皇上自找的。
  苏培盛心里这么想着,面上却不敢表露半分。
  但即便他没有露出丝毫马脚,雍正也能猜出来他的心思。
  因为,他确实是自找的,他自己也知道。
  他不给瓜尔佳氏说他是皇上,是希望她猜出他是“怡亲王”,甚至还很期待,她猜出他是“怡亲王”之后的惊喜反应。
  但不知怎的,瓜尔佳氏完全没往“怡亲王”那边去想,这可不就弄巧成拙了吗?
  所以这会儿,雍正不但觉得恼火,还觉得憋屈,莫名的,还有一丝丝委屈。
  简称:恼羞成怒。
  惩处瓜尔佳氏很容易,但一针对性的惩处,他作为皇上,好像就只有这点本事了。
  他得,慢慢的折磨她。
  良久,雍正轻轻一嗤,道:“手疾?呵……”
  似乎想到了什么好主意,雍正唇边挂上了一抹恶劣的笑容,道:“传朕旨意,太后身体有恙,让后宫所有妃嫔每人手抄佛经百遍,为太后祈福。”
  他倒想看看,等抄完佛经之后,是谁有手疾!
第36章
  对于雍正下达的“为太后祈福抄经百遍”这一旨意,无论是前朝,还是后宫,都接受良好,谁也没觉得有丝毫不对的地方。
  毕竟大清一直秉承着崇儒扬佛的国策。
  自顺治帝始,一直到先帝康熙,就鲜少有不信佛的。
  尤其是康熙,他在位六十一年,一直坚持手抄佛经,即便是边关连绵兴起战事的时候,他日理万机就够忙了,但还是没放下手抄佛经的习惯。
  光康熙写的亲笔佛经,留下来的,就有《心经》手卷十卷、立轴十五轴,还有成扇等形式。
  所以,苏沐瑶不可能自恋的以为:皇上为了针对她,让全体后宫妃嫔都跟着受罪。
  联想到最近宫里宫外有关于皇帝不孝的流言,苏沐瑶认为,雍正此举,一方面是为了表达自己对先帝的追思(康熙很爱抄佛经);另一方面是为了彰显自己对太后的孝心(太后旧疾发作)。
  毕竟在古代人看来,妃嫔是皇上的所有物、附庸品,妃嫔们抄写佛经百遍,就等同于皇上抄写佛经百遍。
  在男尊女卑的封建社会,没有人会将女子与男子割裂开来看。
  其实,苏沐瑶猜对了,雍正作为皇帝,下达这道旨意时,目的很多。
  当然不单是为了针对她,也有孝道方面的考量。
  但最重要的一点,是为了让天下人归心,给自己立一个崇信佛教的名头。
  他刚登基不久,对于普通民间百姓来说,还很陌生,想要最快的让他们信服他,发自内心的认同他是真龙天子转世,最好的办法,就是表现出自己对佛教的推崇。
  如今的大清国,从上到下,无论是王孙公子,还是黎民百姓,信仰佛教者极多,几乎找不出一个,没有接触过佛学的人。
  这段时间,国库吃紧,雍正连自己的陵寝都没舍得修建,但还是拨出钱财,让人翻修皇家寺庙,增建四宜堂、领要亭等一干建筑。①
  当然,哪怕雍正颁布的这一旨意里有一百重意思,也和苏沐瑶没关系。
  抄写百遍经文是挺让人头疼的,但苏沐瑶头疼之余,又颇有点庆幸。
  还好皇上是让后宫妃嫔们抄写佛经,没让刺血抄经。
  她可是知道,自唐代起,就有关于子女因父母生病,刺破手指,血书佛经的记载。②
  而且,这一伤身体的行为,在历朝历代都是被大为称颂的。
  想到这里,苏沐瑶不由自主的摸了摸自己白皙柔嫩的食指指头,她的血宝贵着呢。
  常言道:“一滴血,十碗饭”,就是说流一滴血,要吃十碗饭才补的回来。
  除了正常葵水,她没办法之外,平日平时,她才舍不得让自己流血呢。
  话说回来,这次抄写佛经,还有许多需要考虑的问题。
  首先,这可是皇上发起的,全后宫妃嫔都在进行的“手抄佛经”活动,既然大家都在抄,那抄出来的结果,肯定有优有劣。
  不可能说,让妃嫔们抄吧,抄完烧掉就了事。
  一般的流程是这样走的:
  第一步,妃嫔们先抄;
  第二步,等抄的差不多的时候,礼部对接大内总管,派太监来各宫陆陆续续的收取;
  第三步,将收取的佛经送到礼部,由专人进行分类整理挑选;
  第四步,再将整理挑选好的佛经呈到皇上面前;
  最后,皇上进行甄选,选出认为尚可的,派钦天监去天坛焚烧,给太后祈福。
  到时候,经文一送到礼部,谁的字好看,谁的字不好看,谁有错别字,一眼就能被看出来。
  写的好看的经文被送去焚烧了,写的不好看就会被留存下来,堆在皇史k(皇家档案库)③里积灰。
  一不小心,那笔丑字就“流传千古”了呢。
  不过,苏沐瑶有练过书法,原身更是个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的才女,她对自己的字倒不担心。
  她唯一担心的问题是,自己应该抄写哪本佛经。
  清廷里面,无论是皇上,还是妃嫔,为了祈福祷告,惯常抄写的佛经,一共有两本。
  一本是《心经》,一本是《金刚经》。
  如果让苏沐瑶什么都不考虑,直接来选的话,她一定会毫不犹豫的选择《心经》。
  因为《心经》篇幅短小,全书总共二百六十字,抄写一百遍,相当于写两万六千个毛笔大字。
  比起现代的钢笔字,写毛笔大字当然不容易,手腕一直悬着会很酸痛,但两万六千个字,并不算太难,花上两三天的时间,就能完成。
  而《金刚经》嘛,她就呵呵了。
  其实,原本《金刚经》也不算长,唐玄奘西行带回来,翻译后的《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一共八千两百零八字,后来又经过好几代禅师方丈翻译,删繁就简,变成了五千字左右。
  但当年清代顺治皇帝为了表现出,自己对蒙古佛教文化的重视,下令官修蒙文佛经。
  于是乎,《金刚经》作为流传甚广的一部经文,就成功中选了。
  它成了唯一一部带有蒙文翻译的佛经。
  所以说呢,若选择抄写《金刚经》,不能只抄写汉文或者蒙文,得全都抄上,才能表现出自己的孝心,不然还会引来非议。
  本来《金刚经》就长,而编修的蒙文版的《金刚经》更长,一共一百零八部,每部一函九十六页,共一百零八函。
  这得抄到什么时候去。
  苏沐瑶为难就为难在这里。
  选《心经》吧,有故意躲懒的风险,而且,如果别人都是卷王,都选择抄《金刚经》,她却选择抄《心经》,这一下子,就把她给显出来了。
  但让她选择抄《金刚经》,苏沐瑶只想说一句:臣妾做不到啊!
  不过很快,苏沐瑶就不用担心这个问题了。
  二门处守门的来福禀报说:“岁羽轩的陈太贵人遣宫婢送来一张帖子,请主子过去一叙。”
  这里解释一下,岁羽轩是永寿宫前院的东配殿。
  常言说,三宫六院,里面的“三”指的是多数,但其实,字面里还有另一重意思:
  三座宫殿,有六个院子。
  紫禁城中,供后妃们生活的宫殿,坐北朝南,分为前院和后院,一般来说,前院后妃们住,后院留给公主和小阿哥们住。
  前院后院,都有主殿和东西两个配殿。主殿只有主位娘娘才有资格居住,通常要在妃位以上;而东西两个配殿是留给低位妃嫔们住的。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