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阁老这般自损,还不是为了那些病急乱投医的官员想想清楚,这样一个老迈的阁老,到底值不值得他们投靠?宋阁老自己的子孙后人已经安排妥当,自然不肯再掺和进浑水里。
白阁老微微一叹,“兄既有此计,我焉能不助?”白阁老也是想开了,能躲一个是一个。宋阁老既有法子,那他又何必拆台呢?左右他自己是躲不过去了,要是他也来这一招,不说群臣,便是自绝于圣人了。
甚至于陈阁老对此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陈阁老刚入内阁,便是有雄心壮志,也得先熬上几年资历。
陈阁老对自己有清醒的认知,人家白阁老能顶替蒋阁老、秦阁老接连成为次辅、首辅,那是因为白阁老已经在内阁里干了快三十年,资历人望早就攒够了,远非自己这种刚入阁的新人可比。
再说陈阁老也有自己的私心,有宋阁老在前面占着位置,陈阁老就不怕有新人进来和自己争次辅的位置。最好宋阁老只占位置不干活儿,内阁里白阁老年级又大了,另外两位只是加衔。自己再卖力干上几年,圣人迟早会看到自己的功劳,届时名正言顺升任次辅,还能落一个精明强干的名声,又不得罪人,何乐而不为呢?
简单来说,陈阁老给自己的定位就是当年的白阁老,有能力办事,只要静下心来,肯定有时来运转的一天。
陈夫人自丈夫升列台阁,在宫宴上的位次也靠前不少,宋阁老之妻早年离世,眼下陈夫人旁边的位置上,正是亦安祖母顾老夫人。
在陈阁老入阁前,陈夫人就和顾老夫人有往来,因为和顾老夫人差了快二十岁,所以陈夫人在顾老夫人面前一直以晚辈自居。如今陈阁老入阁,陈夫人却依旧像以往那样,不改其礼。
倒是顾老夫人觉得陈阁老已经入阁,以后要和自家夫君一处共事,婉拒了陈夫人的自降身份,对其不仅像以往那般温和,还更添许多亲热。
陈夫人见此自然高兴,不由与顾老夫人攀谈起来。还时时注意顾老夫人神色,老人家稍微显出疲态来,陈夫人便挡住那些意欲交谈的夫人贵眷们。
不仅如此,陈夫人还在心里盘算,听说白家还有几位姑娘没有说亲事,自家的大郎已经成亲,娶的是夫君故交之女。陈夫人膝下只有一子一女,余者均为庶出。
陈夫人把几个庶子扒拉个遍,也只有三子能拿出来和白家攀一攀亲事。
白家那个在宫里做女官的姑娘,陈夫人是一点儿想法都没有。倒不是旁的什么原因,而是圣人这般看重,自家再要和白家结亲,难免会让圣人忌讳,以为白陈两家结盟,那时候倒是不好。
所以陈夫人的目光一开始就没有看向亦安,而是白成文那个刚及笄没多久的庶女亦和。再不行就只能是白家三房的闺女,只是往日里并未见过,不知性情如何。
陈夫人是相信陆氏的为人,她教养出来的女儿,单看宫里那一位就知道,实在没有什么岔子的。
怕有人抢先,陈夫人就先向顾老夫人透露了些许想法。无非就是把三郎的才学拿出来夸上两句,已经有了举人功名,就等下一次科举之类的。虽然是庶子,但也是自小养在自己身边的。
而另一边,也有不少夫人向陆氏兜售自家子侄。这些夫人可都知道,陆氏可是有个在宫里做女官的女儿。要是能讨到自家来,好处那都是在眼前能瞧见的!
陆氏听了一肚子官场经、儿女经,回去和婆婆顾老夫人一碰头,老夫人就把陈夫人的意思透露出来。
陆氏一听就皱了眉,她和顾老夫人都以为陈夫人替自家儿子求的是亦安。毕竟现在家里还没出嫁的,第一个就是亦安。
“娘,陈家不是一般人家,要是两家结亲,这以后……”陆氏的话没说完,顾老夫人已经明白儿媳的意思。
是啊,陈夫人能想到这一层,陆氏和顾老夫人自然也能想到这些。
当着圣人的眼皮子底下结亲……
第112章 产女
这简直就是在向文武百官明示, 两位内阁阁老结盟了……
陈夫人虽然没有明说要求哪个女孩儿,但按照年纪来看,也只有亦安最合适了。
说亦安最合适, 是因为那位陈家公子今年刚刚加冠, 白家女孩儿中,只有亦安的年纪最接近, 下来就是亦谨。
无论是陆氏还是顾老夫人, 都没想到,陈夫人压根儿就对亦安没兴趣, 人家想要的只是和白家有个姻亲关系就好。太近则难免被视为一党,太远则没有联姻的必要。
所以顾老夫人在和儿媳说的时候, 自动代入的就是亦安。
让顾老夫人和陆氏纠结的点在于,陈夫人虽然往日和自家就有来往,但陈阁老本人和白阁老以及白成文并无多少交集, 最多也就是同朝为官而已。
陈阁老出仕的时候,白阁老已经半步入阁了。既不是陈阁老的座师, 也非当时翰林院的掌院学士。所以白家对陈家的了解不多, 这是陆氏顾虑所在。
“娘观陈夫人为人,觉得如何?”事关女儿终身大事,陆氏觉得还是得问仔细些。
顾老夫人沉思片刻, 这才道,“听陈夫人语气,倒是颇为诚恳。”这是顾老夫人对陈夫人印象最深的一点。老夫人观人多年, 这点眼力还是有的。除非陈夫人本人极善伪装,不然她语气里那满溢的真诚, 是个人都能听出来。
陆氏反叹一口气,“就是太诚恳了……”才让人觉得心慌啊……
陈夫人早不提晚不提, 偏在自家夫君升了阁老后才提,这不明摆着是给资历尚浅的陈阁老找挡箭牌吗?尤其现在朝上正在议储,陈阁老在内阁不说人微言轻,也是尚需历练。这时候和白家结亲,对陈阁老本人而言,是绝对的有益无害。
白阁老会不帮衬?他孙女可是嫁给了陈阁老儿子!
陆氏不好说这是陈夫人自家的意思,还是陈阁老本人的意思。但有一点,陈夫人未免太过钻营。两家刚各升了官位,这就透出要联姻的意思,未免太过着急了。
然而陈夫人的诚意又是肉眼可见的,一个刚刚二十的举人,已经达到出仕的最低要求了。
如果不看别的原因,陈家公子确实是一个不错的联姻对象。
就连陆氏私心里也觉得,阁老的儿子,又有举人功名,抛开是庶子这一条不谈,已经强过许多人家的嫡出公子了。
这时候陆氏想起沈夫人来,不由对婆母道,“娘,夫君的同科沈大人不日就要来京,当年在江南时,沈夫人也曾和儿媳言及,若是两家能成姻亲,则甚好。儿媳也打听过,沈夫人幼子至今尚未成婚。若沈夫人不改前言,娘以为沈家如何?”若论官位,沈大人自然比不上陈阁老,陆氏能这样说,必是沈家有什么过人之处。
“沈…,是大理寺少卿沈观潮?好像是从盐道上升上来的?为人如何?”顾老夫人对沈家不甚了解,她更想听听儿媳陆氏怎么说。
陆氏一听就知道婆母没有否决沈家,继而笑道,“夫君对沈少卿的为人十分赞赏,沈夫人持家有方,沈夫人长子方才外放,在通州做知州。”陆氏能知道这些,是因为沈夫人长子临行前,特意把沈夫人来信交给陆氏。
这也是陆氏会向婆婆提及沈家的缘故,若沈夫人无意再续前缘,陆氏自然不会平白无故提起沈家。
沈夫人在信中也并未提起婚事,而是说久不见老友,来日抵京,必要畅叙旧情。
可以往陆氏和沈夫人也不过是同在江南的几年情分,沈夫人在来京之前特意致书,就显得有些不同寻常了。
一听是儿子也赞过的人,顾老夫人眉眼更加舒展。她不清楚沈少卿为人,但是大儿子白成文如何,却是心知肚明的。
顾老夫人对陆氏道,“依我看,往后女孩儿们结亲,也不必往高门大户里去择,平常之家若有看得好的人家,也是一样的。”
《平常之家》
顾老夫人口中的这个平常之家,恐怕最少也得是个穿绯衣的。
陈家的门第,属实不算低了。陈阁老虽然方入内阁,但往后有的是日子熬资历。更不用说陈阁老本人在户部时,是得到过圣人嘉奖的。这回升入内阁,虽然是顺水推舟之意,但也得陈阁老本人经得起这一推。
换言之,在当下这个处境,要和同为阁臣的陈阁老结亲,就算是白阁老本人,也得心慌一下。圣人会怎么看他?百官又会怎么看他?
这件事不是陈夫人和顾老夫人透个口信儿,顾老夫人又和儿媳一商量就能决定的。陈夫人回去要和陈阁老商量,陆氏也得和白成文商量。
至于儿女们的意见?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可不是简简单单的八个字。便是皇室子女,也没有自由选婚的权力。
陈夫人自以为和顾老夫人在同一脑回路上,回家的时候就和夫君把底交了,“三郎那孩子年纪也不小了,我欲给他说一门亲事,只是不知夫君的意思。”陈夫人对待庶子庶女的心思其实和彭氏一样,不指望庶子庶女孝敬她。但陈夫人远比彭氏强的一点在于,她在对一众儿女的物质培养方面,几乎是均等的,只看子女自己成不成器。不然陈家三郎能这么年轻就中举人?
陈阁老初入内阁,正是满面春风的时候,闻言笑道,“夫人何时这般言语?只管说来就是。”说着陈阁老捧起一盏茶来,准备中合下今日喝多的酒水。
“夫君以为,白阁老的孙女如何?”
“噗……”陈阁老一口就把嘴里的茶喷了出来。
“啊?”继而看向陈夫人,以为夫人发癔症了。
“是谁给夫人出的这个主意?”陈阁老放下茶杯,连忙问道。陈阁老还以为是哪位看自家不爽,才出的这个损招儿。偏他夫人精明一世,在这上面却犯起糊涂来。
“夫君说哪里话?我岂不知夫君处境?不是穿紫衣那位。”陈夫人嗔道。三郎又不是她亲生子,犯得着自己豁出老脸求那一位进门?眼下看着是风光,可指不定哪一天,就倒在这上面了!
一听不是自己想的那位,陈阁老顿时舒了一口气,“三儿尚未得中进士,是不是缓上两年再说?”陈阁老不是不动心,可他早就打定了主意,要稳扎稳打。
再说自家儿子只是举人,看看人家白家的那些女婿,哪一个不是进士及第?
说起来还真是,除了亦真夫君周璋外,余下的这几位,都是过了科举,身上有功名、职位的。
“又不是为三郎求陆夫人亲女,便是饶过那一位,余下的那几位,哪个咱们家三郎配不上?”陈夫人对自家有清醒的认知,亦安是宫中女官,确实身份不一般。可往下的亦谨、亦和,哪一个不是门当户对?
甚至于对亦谨而言,实则是有些高攀的。虽然亦谨也是白阁老的孙女,但白成理的官位实在不高。相比于陈阁老而言,实在有些拿不出手。
不过陈夫人本人不在意这个,即便是求娶亦谨,对她而言,也是不亏待这个庶子的。就算是陈夫人的亲儿子,他的岳父官位也不过刚到四品,还是外任。若无太大机缘,能混个三品致仕荣休,就算人生圆满了。
陈阁老仔细一想,也确实是这个道理。三郎读书上有些天分,若能有个得力的岳家,日后仕途上也能顺畅些。白尚书不看僧面看佛面,难道日后就不管了?
这厢陈阁老夫妇合计儿女婚事,那厢沈夫人一家也收拾东西,准备启程前往京城。
正月里不动,一应器物收拾完备,怎么着也得二三月里才能到京城。
结果也正是这样,沈少卿一人先到京城,在太极殿拜见圣人后,又到大理寺报到。直到二月底,沈夫人才带着一家人赶到京城。
三月三上巳节那日,沈夫人邀请陆氏出门踏青赏春,陆氏欣然同意。与此同时,陈夫人也“偶遇”了陆氏。
陈夫人并不着急立刻得到回应,三郎的条件在那里摆着,阁老家的公子,又是举人,到哪里都是不差的。
然而沈夫人的来京和对陆氏的邀约让陈夫人感到一丝紧迫。万一陆氏想找个门第低些的女婿呢?这样的可能不是没有。门当户对有门当户对的好处,但找个门第低的,女儿嫁过去,娘家底气也硬。
于是陈夫人连忙盛装打扮一番,带着一众儿女,也出门去了。
而亦安在这个原本应该休沐的日子,却没有理所当然地得到假期,而是又出了一次外差。
平王世子妃于三月三当日子时末发动,宫里卯时初接到消息,亦安是辰时一刻到的平王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