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甄贵妃一如既往的爱往这里送吃的。
那头,甄贵妃坐在撵上离开以后,回到自己殿里,她儿子,忠靖郡王正在那里喝酒,看那酒壶,他喝的不少了,看到他这样,甄贵妃让人来把酒壶拿下去,“你喝太多了,真醉了怎么好?”
忠靖郡王:“我心里有数,这点酒,醉不了。”说是这样说,宫女把酒壶拿走,他也没拦着,他握紧了杯子,把剩下的这点酒一饮而尽,期盼的看着甄贵妃:“娘娘,你见到父皇了吗?”
甄贵妃摇头:“你父皇还在休息。”
忠靖郡王:“你上次见父皇是什么时候?”
甄贵妃:“三日前。”
忠靖郡王身体前倾,挥了挥手,让其他人都退出去。
他上一次见父皇是七日前的事了,而且当时还有旁人在,没说几句话就出宫了:“娘娘,你见父皇的时候,觉得父皇怎么样?”
甄贵妃不由打量了殿里一眼,只有他们母子两人,但她还是压低了声音:“我去的时候你父皇正在听书,他身上的药味好像比之前要浓一些。”
说到这,甄贵妃眉头紧锁。
她不希望太上皇去世,他去了,自己就要从贵妃变成太贵妃,还要把手里的宫权全部交给皇后,自己儿子也没有父皇庇佑了。
忠靖郡王袖子里的手握成拳,声音紧绷:“那你觉得……父皇还能坚持多久?”
这话的声音低的几不可闻,甄贵妃还是听清楚了,这是犯大忌讳的话,她不由又向周围扫了一眼:“我许久没见到御医了,从这药味来看,你父皇吃的药量比之前多了。”
忠靖郡王沉默了下去。
父皇怕死,身边御医不离身,他不可能从父皇嘴里听到他身体的消息,那些御医也滑不留手,不管他怎么打探,他们都守口如瓶,一点消息都不肯说。
“娘娘,你多去和父皇说说话。”
甄贵妃轻叹一声,忍不住伸手摸了摸自己保养良好的脸颊:“你父皇现在更爱那些鲜嫩的。”
她再怎么保养,也是做祖母的人了,颜色哪里还比的过她们?
太上皇已经很久没有主动叫她过去伴驾了。
忠靖郡王也不由沉默,现在父皇确实不爱叫上了年纪的老人过去陪他说话,偶尔叫去的,都是些二十来岁的,尤其是生了小十六的萧嫔,这两年在父皇后宫风头无两。
他也不是没有想过送几个美人来讨父皇的欢心,但自从父皇让位以来,他就没有再进新人了。
虽然后宫的宫权他母妃掌管了一部分,可以拿捏那些位份低的嫔妃,但得宠的母妃拿捏不了,而那些不得宠的,拿捏了也没有用。
其实他知道父皇的意思,他希望他向六哥低头,但凭什么?
是父皇给了他希望,为什么又要把他的希望收走?
老六他哪里比自己出色?
要是自己在他这位置上,能比他还孝顺、还听父皇的话、能做得更好!是父皇没有给他这个机会!
两人并没有单独相处太久,很快就有人进来伺候了,还有人传来消息,说小十三先前从父皇那里离开的时候也拿了一些银票。
这个消息忠靖郡王听到了,没有放在心上,只说:“父皇他对这些小的是越来越纵容了。”
以前他还小的时候,得到的东西还比这些人多太多了,所以他不会把这些蝇头小利放在心上,甄贵妃也不会,有的时候她还会跟着一起大方的给这些小的一些东西,展示她的贤良。
忠靖郡王心里满腹怨言,不过在离开宫殿的时候,他脸上的表情已经恢复了原来的温和。
这些年他礼贤下士的名声传得越发广了,很多人都说他是贤王,这跟他对外越来越温和的态度是脱不开关系的。
忠靖郡王离开了宫里,他们母子不会把太上皇给十四的东西放在心上,但十三和十五是必须放在心上的,这对他们来说是一大笔银子了,所以他们知道后,就结伴一起过去了,然后喜滋滋的也抱着一个匣子回来了。
皇上知道了以后,沉默了一瞬。
他当然不会跟这些弟弟计较这些,只是他有些心酸罢了,以前父皇对他们这些排行靠前的儿子展现的只有威严,他这种不得宠的基本没有收到过父皇什么额外的赏赐,以前占据了父皇大部分偏宠的是先太子,先太子谋逆失败以后占据了爱子地位的是老九。
后来父皇更宠爱这些小的,对他们的功课都放松了,时不时就有赏赐,对比起来他们这些不受宠的好像捡来的,不过他的视线很快就放到了自己面前的奏折上,之前的那一点点心酸立刻消失不见。
虽然他以前没有享受过父皇偏爱,但最终皇位给了他,这比所有的偏爱都更合他心意。
想到这里,皇上心情大好,他手一挥:“十三、十四、十五那边,从库里各挑两匹缎子送过去。”父皇送了银钱,他这个当哥哥的就赠送布料给他们多做两身衣裳吧。
*
消息很快就传到了南疆,因为是顺着公务把消息传过来的,所以这消息巡抚闵大人最先知道,很快大家就都知道了,林烨听到的时候还有些诧异,父亲动作这么快?妹妹的亲事这就定下了?!
大家一片恭喜声,都羡慕的看着他,觉得林家的祖坟位置真好,出了一个探花,又生了个状元,如今女儿还要成为未来的王妃。
虽然林家儿媳妇和女婿差了辈分,但跟皇家本来就是讲不了辈分的。
就像闵大人,他的祖上曾经娶了一位皇家的郡主,他身上也有一些皇家血脉,后来他们又有一个女儿嫁进了皇家,要是按照闵家的辈分论,两个女人之间的关系是祖孙,但从皇家的关系论,两位皇家人的关系是姑侄。
闵大人看到了林烨脸上的喜色,他没看出惊讶,他提前知道了?
不应该啊。
那这就是林家的谋划?
要说起来,林家这个女儿和皇上的儿子年龄也是匹配的,但最后指婚的是太上皇的幼子,这是林家先动了意还是皇家主动?
要是林家先动了心思,那就是林家不想掺和进下一代的夺嫡风波。
或许这是他们双方的意思吧,皇家轻易不会指婚,虽然说皇上一言九鼎,但一般情况下,皇上并不会乱指婚,要么就是双方有了默契,要么就是皇家特意给的教训。
这一回闵大人倾向是双方都有了默契才会下明旨,因为不管怎么看,这门亲事林家也是好处更多。
可惜了,林家人太少了,如果还有未婚的,不管男女,他都要想办法从自己的孙儿中看看有没有合适的,撮合撮合。
林家最起码还能保三代富贵。
林烨迟了一些日子才收到京城的家书,他拆开了林如海的信,在信里他写明了为什么这么快定下的原因。除了他看了以后,觉得这人的性子确实适合女儿以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皇上的儿子年纪虽小,大部分还困在宫中,但他们的外家在宫外,已经有不止一方给林家伸出橄榄枝了,林如海就快刀斩乱麻,早早把女儿婚事定下来,表明自己的态度。
如此,确实是早点定下来好一些,而且信里说,男方见了黛玉,就上了心,不知道未来他们是不是一定能圆满,但现在有了个相当不错的开始。
没有人能抵抗世外仙姝的魅力。
林烨想到自己的妹妹定了亲,他知道迟早有这么一天,心里还是有些不得劲,他算了算日子,他应该能在他们大婚之前回京。
可惜,那要很久以后了。
他现在就只能先通过纸笔和这个准妹夫交流交流了。
他要写些什么呢?
听说他喜欢书画,他的书画也不差,就以书画会友吧。
想定了主意,林烨突然笑了。
这样一来,原著红楼里的剧情就彻底面目全非了。
男主贾宝玉的姻缘线不知道会改牵到何方?
不管对方是谁,男女主的姻缘彻底分开,还泪这一说此生不复存在。
这可真是让人高兴。
第136章 你们要记林大人的好
因为知道林家女被指婚的人多, 消息扩散的也快,一开始只是育兴城里的官员和士绅阶层知晓,但有人在茶楼里说起了这事之后, 很快育兴城内消息灵通的人都知道了这个消息。
这对于当地的百姓来说,是一个很好的谈资,而且说这事不怕得罪人,这是林大人家的喜事, 他们说起来也没有负担,不用避讳什么。
之前有那些比较小心眼的,但凡听到外面的人说起他们家的事,就要不高兴, 甚至找谈论人的麻烦。
黄有兴是育兴城外附近村里的一个普通平民百姓, 他生活在一个大家庭里, 上面有祖父祖母, 下面还有他还未出生的孩子, 他爹是长子, 他是长孙,这一辈,他祖父祖母一共生了五个儿子、四个女儿, 而这五兄弟到现在生了二十多个兄弟姐妹, 并且还在继续生,他还会有更多的弟弟妹妹, 毫无疑问, 这是一个人丁兴旺的大家庭, 让他们村里不少人羡慕, 因为在当下, 有壮劳力就代表着没有人敢轻易的欺负, 也代表着能下地干重活,能分担徭役。
他们没有分家。
谁愿意分家?
他们都是能拖延就拖延,没有分家之前,他们是一户人,徭役摊派下来,他们一户人里面抽一个人,他们这么□□换着来,没那么伤身,要是分家了,每一户要出一个人,就可着那几个男人用,很容易身体就会被耗干,这差距太大了,所以在他祖父祖母去世之前,他们都不会分家,毕竟他们家也不是那种可以不把徭役放在眼里,可以用银钱去顶替的富裕家庭。
当然,他们这样的家庭也不是没有缺点,缺点就是粮食不够吃。
人太多了,吃饭的嘴也多,粮食飞快的往下减,以前他们家的田地在祖父那一辈是不算少的,但当他祖父祖母养了这么多儿孙以后,他们家的田地就远远不够了,所以王有兴很早就跟着他爹和叔叔们到处打零工、接活干。
他们没有什么传家的手艺,所以基本上都是去卖苦力,卖苦力挣的钱,很不稳定,今天有活干,说不好明天就没活干了,做一天算一天,所以除了家里的田地精耕细作、多种红薯、家里多余的劳力出去找活干以外,家里还是上山挖野菜糊弄肚子的常客,在大家的齐心协力下,他们家没有饿死人,除去病没了的,都陆续长大了。
但这就是极限了。
黄有兴他爹这一辈,五个兄弟,他们家原先只有六间泥砖房,每一间房都是一大家子住在一起,好比黄有兴他们这个小家,他爹生了三子二女,加起来七口人,全都挤在一间房里,他都长大了,该娶亲了,但因为没有房间,也拿不出那点礼钱,家里一直没有给他张罗说亲的事,幸好,他们家时来运转了。
去年他们来城里找活干的时候,黄有兴赶上了制糖工坊第一次招人,他被招进去了,自那以后,他们家的命运就改变了。
他有了每个月稳定的收入,他吃在工坊、住在工坊,把月钱攒了几个月,拿回去后家里就给他起了一间房,他回去后不用再和爹娘、弟弟妹妹挤在一间房里,然后家里又给他张罗说亲,他成婚了,现在妻子肚子里已经有了他的孩子。
他现在每逢休息日,就迫不及待想要回去看看他们。
这一次黄有兴回家的时候,除了带上哄弟弟妹妹们开心的点心,就是他从工友那里听来的消息了。
“林大人的妹妹要成为未来的王妃了,她长大后就要嫁给皇帝老爷的弟弟了!”
“哟,这可真是大喜事,林大人家里这是越来越兴旺了吧?”
因为制糖工坊是林大人一手操办起来的,他们因为这份工作家里的经济条件大大改善,黄家人对林大人十分推崇,希望他越来越好。
黄有兴语气肯定的点头:“是啊,那可是皇帝的弟弟呢,对了,爹、祖父,我还有一个好消息要和你们说。”
“什么事啊?”
黄有兴没有卖关子:“今年收的甘蔗多,我们不是越来越忙了吗?”
他爹:“是啊,这不是好事吗?”
有事做,他才能继续每个月拿这么多的月钱,要是没事做,大儿子又要跟他们去找活干了。
黄有兴:“因为人手不够,我们管事说要招人,我们这些正式的伙计都有一个推荐的名额,推荐来工坊里培训一个月,一个月后考核合格的,就能成为工坊的新伙计,这个名额有年龄限制,要求十四岁到二十岁。”
这个推荐名额当然是喜事,只是黄有兴有些为难,因为他有两个亲弟弟都是这个年龄段,算上堂弟,一共有六个符合条件,但他只有一个推荐的名额。
哪怕他私心里想着推自己的亲弟弟都不好定,推哪一个弟弟,对另一个弟弟都不好,再有,他觉得这个名额不会再给大房,大房已经有他了。
他这话一出,家里顿时就沸腾了起来,七嘴八舌的追问:“什么?有这样的好事?”这制糖工坊待遇好,好多人想挤破头挤进去呢。
“进去后跟你一样,拿这么多钱吗?”
“考核是考什么?”
“怎么只要小伙子,我们这些大人不要?”
黄有兴:“要考核合格才是,月钱具体要看分去什么岗位,这个考核听说是要教读写的,我们业余有时间管事也会教我们几个字,我们管事以前跟我一样大字不识一个,他能升上去就是他能读会写。”
至于年龄要求,黄有兴心下觉得是因为上了年纪以后学字很难,才要求不要超过二十岁的。
这是好事,但大家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大家的激动和为难,谁去呢?
大家都想去啊。
怎么就一个名额?
最终还是由黄祖父定下来的:“有兴啊,你不是说这个考核要读写吗,我记得你在工坊这一年多也学了几个字,要不就这样的吧,你教教你这些弟弟,教一晚上,明天早上你再考考他们,谁明天表现最好,这个名额就给谁!”
手心手背都是肉,给谁家里都会有人不平,索性就挑家里最聪明的那个。
“聪明人好出头,要是以后能爬到管事,或许我们家也能有人进城去过城里人的好日子。”
靠天吃饭、还吃不饱的种地日子,肯定是比不过月月有钱拿的工人的。
这工坊的伙计,条件一般的城里人都眼馋着呢。
黄有兴:“……我会的也不多。”
他也想往上爬,所以他闲暇时间是有跟着学点皮毛的,到现在,他会读会写一到十,会计算,会写他的名字,另外还会几个简单的常用字。
黄祖父:“够用了,你学了这么久,你弟弟一晚上就能全记住了?”
黄有兴:“……”
好吧,那就这样吧,确实这样公平。
这样他不用为难了,祖父也不用为难了,大家凭本事说话。
黄祖父:“你们今晚好好学,不管明天谁表现最好,其余人也别太失望,以后说不得还有机会,就算不能去工坊里做活,找些短工也能挣些铜板,家里的日子会越过越好的,这些都多亏了林大人,你们要记着林大人的好。”他这么说也是有原因的,除了大孙子去了工坊以外,他还有两个儿子去修路挣了几个月的工钱,因为那段路就在他们附近,就近招人,修好了这段路以后才让他们回家,另外就是林大人推行的堆肥方法了,他们今年会比去年多收不少粮食,今年大家比去年长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