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国府如今是我们在住,但要是爵位不在了,我们就要搬走。”
这是敕造荣国府,他们要是没有立功,等爵位没了,荣国府是要归还朝廷的,所以要是朝廷翻旧账要收回这笔钱,贾赦心里是怎么都不甘愿的,“家里没那么多银子了。”
按照贾赦的估算,把库房那些笨重家伙卖掉,可以折出二十来万两,还有几十万两就要伤筋动骨的卖铺卖地,还要倒贴他们的私库才能凑出来了。
荣国府这些年赚钱的铺子本来就没剩几个了,要是再卖掉,以后荣国府就要收紧裤腰带,节衣缩食的过日子。
当时贾琏也觉得皇家不会收,最起码太上皇还在的时候不会开这个口,但如今皇上开口了。
想到这里,贾琏长长叹了一口气。
他当时就有这个预感,现在预感成真了,皇上真的看中了这一笔钱。
易地而处,贾琏要是自家库房空了,手里却有许多下仆的借条,看着他们吃香喝辣,心里肯定也会有想法,但……贾琏又叹了一口气。
皇上心里盯着这些钱,但他原先应该是想着等太上皇不在了,才慢慢收回这些银子,只是谁叫自己送上门来了呢?
所以皇上就给自己出了这么个难题。
他能做自己的主,能做荣国府的主吗?
老太太、大老爷、二老爷会愿意还这笔银子吗?
贾琏知道,他们不会愿意。
这不单单是要掏空家底的事,还是得罪其他人的事。
大家都欠着国库的钱,怎么就你去还钱了,你还了,我要不要还?
凭什么要还?
他们对朝廷没有办法,还对荣国府没有办法吗?
到那时候,荣国府就是出头鸟,众矢之的,本来守望互助的老亲也会对他们变了面孔。
当然了,要是他真能做成这件事,他就能真正入了皇上的眼了,只是这入眼的代价也太大了,他能不能扛过去?
贾琏:“……”
越想,他越是头疼,贾琏觉得自己想喝酒了,喝醉了,就不用想那么多了,难怪大老爷爱喝酒,他也想要解酒消愁。
他一时想不出什么办法,就临时起意去盘点他的库房。
他从有功名开始,就有老太太他们给的私房,这不是荣国府的,只属于他个人,过了明路的,后面到了霖海府,还把自己的身家投了进去做生意,这几年着实给他赚了不少银子,这些钱凤姐没有什么时候是不想拿过去的,但贾琏都没撒手,只是每年给一笔银子做她的脂粉钱,一来二去,凤姐也死心了,知道他在外面,手上有人,有生意,不可能拱手让给她一个在内宅的妇人管着,只是每年都会用各种理由伸手跟他拿银子,贾琏也基本都给了,到如今,盘点一下,他手上拢共还有两万多两的银子。
这里说的是现银。
不算他名下的田庄、店铺、收藏,要是全部折算的话,能凑出个十几二十万两。
但他要是真的全部折算去还钱,以后他就只能靠那点俸禄和家里的月银过日子了,但这点银子能做什么?
连护卫都养不起!
突然贾琏想到了一个问题,让他恨不得飞回荣国府和大老爷商量。
这笔银子既然皇上提了,那不管他现在还不还,都是逃不掉的,只是看什么时候还,而他是大房的嫡子,要是这笔债留着以后还,到时候大房二房分家,这笔债务多半是留给大房的,这怎么行?
与其这样,贾琏宁愿现在苦点,把这笔钱还了,免得以后留给他或者是他的子孙!
贾琏不能擅自离任,所以只能让心腹带了一封信回去,千叮咛万嘱咐要在大老爷清醒的时候亲手交到他手里。
心腹郑重应下了,然后到了荣国府,等了半天,等大老爷喝了醒酒汤恢复清醒了,才把贾琏的信交给他。
这封长长的信贾赦来来回回看了半个多时辰,看着空旷的书房,贾赦也觉得头疼了。
迎春的亲事他没有意见,但琏儿说的第二件事就让他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还钱?
钱从哪里来?
而且这钱还的冤枉,贾赦真不想还,但皇上这话说出来了,他们想要装糊涂也难,还了后还要得罪许多人,他自己是不怕,他躲在荣国府里不出去,别人也不能打上门来找他麻烦,但老太太就要难受了,她对外交际少不得要被冷嘲热讽,要去坐衙的老二、在任上的琏儿也避免不了,不,琏儿在外,外地文官没有那么多借了朝堂的银子,最难受的是老二。
这点让贾赦心情有些愉悦。
但也只是艰难的扯了扯嘴角,他烦躁的把书桌上的东西一把扫开,看着摔落到地上的东西,贾赦脸色沉沉。
到了这个地步,已经不能装傻了,国库空虚,是官员借走了许多,现在各地又闹灾,国库空虚做不了事,所以皇上打上了借银的主意,他们荣国府本来就上了忠靖郡王的船有前科,现在皇上给了机会,要是装傻又会在皇上那里记上一笔。
而且就跟琏儿说的那样,要是现在不管,拖到老太太去后他和老二分家,以老太太的偏心劲儿,这笔欠债肯定是落到袭爵的大房头上,到时候分了大笔银子、拿了老太太的私房的老二一家在外逍遥自在,他们大房虽然还住在荣国府却贫困潦倒?!
这绝不是贾赦愿意看到的!
既然要贫困潦倒,还不如大家一起穷!
而且贾赦也不愿意把这笔债留给琏儿,他是小辈,后期追债跟老二对上天然吃亏,他还要在仕途上混,不能留下不好的名声,这笔债留下来,他以后多半是要吃哑巴亏的,与其这样,还不如他出手。
但真的要这样做?
这样做了,荣国府就要众叛亲离了。
贾赦头疼,没法拿定主意,就先隐下这件事,在第二日请安的时候只说了迎春的事。
老太太对这个人选是满意的:“陈家出身是不高,家中想必也不富裕,好在子孙出息,以后迟早能给迎春挣一个诰命。”
五品官的嫡次子,今年十六岁,已经中了童生,迎春今年十四,两人年龄相合,身份上,迎春是一等将军之女,差就差在老大没有实职,迎春还是庶出,但她品性温顺和婉,和陈家子也是般配。
况且陈家家底薄,给迎春多些陪嫁就好了,这陈家如今正是琏儿的上峰,多给些,陈家高兴,对他们来说也是左手倒右手罢了,“公中的归公中,我另出五千两,凤姐,迎春的嫁妆就要劳你这个嫂嫂帮她操劳了。”
王熙凤二话不说就接了下来:“老太太这话说的,我们二爷就这一个亲妹妹,我这当嫂嫂的不操劳,以后都不好意思见迎春妹妹了。”
老太太高兴,大太太邢氏也高兴,她很是欢喜贾琏在信中说的陈家家风清正,次子品性敦厚,一表人才,身边也干净,和迎春十分般配的话。
她嫁进荣国府是高攀,但做继室,个中冷暖只有她最清楚,迎春不是她亲生,却记在她名下,她就盼着她能嫁到一个家风清明的人家里做正室,原配夫妻,一生圆满。
看着他们都不反对,王二太太笑了笑,没多久就端着茶盏喝茶了,不想勉强自己跟着笑,自从大老爷把迎春送走,她就知道自己原先的打算是不成了,好在如今元春年纪还不算太大,还有探春在,不成就不成吧,只是大房实在不知好歹,把迎春嫁给一个未来不定的读书人,难道会比成为皇家人好?
要是她进了后宫,未来可是能生下皇子龙孙的!
相比起她隐隐的不屑,探春的羡慕细心的人都看见了,比如薛宝钗和李纨。
薛宝钗不羡慕吗?
也羡慕,母亲想要给哥哥和她说亲,但接连碰壁,好人家都委婉的拒绝了,她哥哥的户籍是个大问题,别说官家小姐,想要说乡绅之女也是摇头,至于她自己,她进宫的路断了,又没有父兄助力,想要上嫁到官家也难,那些有意向的,子弟都不如何出色,甚至只是想要薛家的家财填到他们家,吃相太过难看。
兜兜转转,荣国府二房的宝玉是她能攀上最好的亲事,而宝玉也只是六品京官的嫡次子,迎春这次说的对象并不比宝玉差多少。
她今年十三,宝玉十二,已经到了可以说亲的年纪,姨妈有这个口风,自己妈妈很是欢喜,薛宝钗也答应,但这不是姨妈有意思就能定下的,姨父和老太太都不松口,她和妈妈要百般筹谋说服他们,而迎春呢,她什么都不用做,她的父兄就为她安排好了。
在场的只有贾宝玉不高兴,他一听,眼睛里就含了泪,发了好一会儿呆,才钻到老太太跟前,坐在脚踏上,把头靠在老太太跟前撒娇:“老太太,姐姐还小,怎么就要嫁出去了,好好的女儿何苦沾那污浊气,在家中我们长长久久的在一起不好吗?”
老太太失笑,摸了摸他的头:“这是傻话,到了年纪,男婚女嫁,哪能一直在家中?等你大了,也是要定亲娶媳妇的,你媳妇才是能长长久久陪伴在你身边的人。”
贾宝玉听了一呆,娶媳妇?
不知道为什么,他脑海中第一时间闪过了林妹妹的身影。
明明她来荣国府的次数不多,他们见面的机会也不多,但他就是忘不掉她,每次在她来的时候都想创造机会见她,和她说说话。
如果她嫁给自己,那他们就能长长久久的在一起……想着想着,宝玉竟是痴了,脸上也露出笑容。
第97章 盘算/“好,那我去考功名。”
王二太太会倾向于娶薛宝钗做自己的儿媳妇, 有两个原因,一个原因是她确实很喜欢这个外甥女,觉得她的人品样貌都十分出色, 她还会劝着宝玉上进,要是她做了自己儿媳妇,婆媳两个一条心,第二个原因就是薛家有钱。
女儿在宫里开销太大了, 隔段时间就派人传话说要钱,他们二房能从账上支取的银钱是有限的,老爷每个月还要花用,她现在不管家, 也没地方能抽出银子来, 王熙凤把账上的银子看得很严格, 再者王二太太也知道, 荣国府的银子确实不多, 就是王熙凤想要多拿也拿不出来, 库房的那些东西随便找一件,报了损,拿出去当了也能换钱, 但她那好侄女同样管得严格, 时不时就要清点一番,不单单王二太太下手的机会少了, 其他的婆子们也对此怨声载道, 但王熙凤就是不改。
所以如今的王二太太没有了“挣外快”的地方, 想要补贴元春, 就只能从老太太和自己的私房里掏, 老太太的私房王二太太早就把它看作是宝玉的, 都是她的,所以王二太太一次两次还好,多了就舍不得。
她还能在外想想办法,比如拿着荣国府的名帖给人平事,这样也能收取一笔银子,但荣国府的名帖从薛蟠事后,大老爷就派人盯着,她要是偷偷用了,大老爷绝对不会给她留脸面,王二太太对此顾虑重重,纠结几番后,就没动手。
就在她缺银子的时候,薛家入了她的眼,薛家有钱。
虽然比不得妹夫还在的时候富裕,依旧是一笔庞大的数字,王二太太已经陆陆续续从薛家那里拿走了几万两银子了,这些银子都补贴给了元春。
拿了几次,她这个妹妹出手已经没那么痛快了,王二太太还想要从她那里拿钱,所以就打上了薛宝钗的主意。她要是成了自己的儿媳妇,薛家给的陪嫁是绝对少不了的,那薛蟠又是这么个性子,以后未必不会再犯傻和别人对上,到时候他可就不一定有这么好运了,要是他没了,薛家就只剩下薛宝钗一个女儿,她嫁给了宝玉,那薛家的家财不就成为他们的了吗?
王二太太的算盘打的滴答响,为此和妹妹达成默契后,王二太太去老太太和老爷跟前探了口风,结果他们都把她骂了一顿,骂她眼皮子太浅了,要耽误了宝玉。
他他们想要给宝玉聘娶文官家的女儿,等以后宝玉科举入仕能帮衬到他,王二太太私心里不喜欢文官的女儿,李纨就是这样的出身,她从一开始就不喜欢,进门后也确实不讨喜,但她又对能帮到宝玉这点很是心动。
瞧瞧贾敏那个儿子,他能爬这么快,固然有他中状元的原因,但只有这个原因吗?
历朝历代的状元可不少,他这么年轻能爬这么快,崔家和公主府肯定出了力!
所以王二太太就没执着定下要娶薛宝钗,如果他们能够给宝玉说到一门好亲,那自然是好事,只不过要好好弥补弥补薛家,给外甥女另说一门好亲就是了。
要是没有合适的,薛家这么多银子,娶了她,对宝玉也是一个帮衬。
王二太太的盘算贾宝玉自然是不知道的,他已经懂了人事,知道男女之间会发生什么,之前也有人说过他以后会娶妻,但他都觉得距离自己很遥远,过耳即忘,如今迎春定亲,贾宝玉才恍惚的发现,已经不遥远了,迎春就比他大两岁而已,她如今定了亲,听老太太他们的话音,短则一两年,长则两三年,她就要出门,成为陈家妇,等她一出门,只有逢年过节她才有机会回来,要是跟在任上,几年、十几年回不了娘家也是常事,她会长长久久的伴在她夫君身边。
他的妻子进门了,也是这般,如果是林妹妹……他怦然心动,所以之后大家的谈话贾宝玉都迷迷糊糊没听进去,只大概知道大家在说迎春的嫁妆,等他们离开了,贾宝玉腻在老太太跟前,不肯走。
老太太一看就知道他有什么话想对自己说,笑眯了眼睛:“宝玉怎么了,还是舍不得迎春?到了年岁婚娶是人伦大事,宝玉,你这些姐姐妹妹不可能一直在家中和你在一起的。”
贾宝玉听的脸皱成了一团。
怎么办?
他不想自己的姐姐妹妹们出嫁,想要大家长长久久的快乐相伴,但他又想娶自己心仪的人进来,也长久的相伴,他有些可怜巴巴的看着老太太:“真的不行吗?”
老太太:“自然是不行,你看有哪家的姑娘一直在娘家不出门的?真有那么几个,都事出有因。”
要么是婚事出了波折,要么是自身哪里有问题。
“你也大了,该懂事了,你太太都在给你相看了。”
贾宝玉突然红了脸:“太太相看了谁家?”
老太太看着孙子脸红,笑得合不拢嘴:“宝玉想娶媳妇了?哪有这么快定下,你还小呢。”说到这个,老太太在心里叹息,如今要给宝玉说亲,还真不好说,高不成低不就,想要找一个好亲事,难,所以老太太也不着急,等他有了功名,这亲事就好说多了,她教诲:“宝玉,你进来读书进益如何?夫子有没有说你什么时候可以下场?”
珠儿十四岁得了秀才,烨儿十三岁中了小三元,宝玉如今十二岁了,差不多了。
一说到这个,贾宝玉的肩膀就微微垮了下去,怎么家里对让他科举执念如此深厚?
就让他这样过日子不好吗,何苦非去那个大染缸里走一遭?
老太太自然看出了他的不甘愿,叹了一口气,掏心掏肺:“宝玉,你如今还小,上面还有你老子在,但你老子是会老的,就跟我一样,一天天变老,等以后你上面没有人护着你了,你怎么办?”
贾宝玉不愿意听:“不会的,老太太你们会一直陪着我的,老太太,你舍得离开我吗?我舍不得,老太太,你一定要长命百岁,不,长命百岁还不够,一百二十岁都不够。”想着老太太未来某一天离开他,贾宝玉眼眶就红了,眼泪一滴一滴掉落,老太太看了心疼,拿着帕子给他擦泪,心里又更疼宝玉了几分,拍着他的背哄他:“好了好了,别哭了,听话,宝玉,你读书要上心了,你有了功名,我才好给你说一门好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