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俏七零——微微安心
时间:2017-11-27 16:11:20

 
    说起来,到了杨小贝学习的时候,中医式微,已经被现代医学挤压得没有什么空间了。他们的课程表里有中医学,但是只有概述,不作为考试项目。她对中医也是不觉明历。老爸他们却是正经学过的,从望闻问切,到针灸、中药学,老爸都有一定的基础。
 
    家里面的医书,【本草纲目】【汤头歌诀】【金匮要略】【伤寒论】等,有的是学校里的教材,有的是父亲收集的中医书籍,都是他的宝贝。那本本草纲目,从小杨小贝句拿在手上当看图说话,可是至今她也不识几根药材——鬼才知道那些完全差不多的线条,怎么就能据此判断出药品?
 
    老爸的本草纲目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原文黑白版,上面的插图那叫一个抽象!原谅她的想象力有限,在那些图册面前完全脸盲。空闲的时候老爸也会上山去挖一些药材,晒干备用。但是本地的药材资源不丰富,只有有限且廉价的几味,绕是如此,拿着药材实物对照,杨小贝也实在看不出相似之处来。
 
    好吧,就像老爸说的那样,她天生就没有点亮那个技能,就别想着中西医结合一把抓了。有的时候她也想让一些村民们用中医治疗,毕竟相对于西药来说中医廉价,疗效也很好。可是她空有想法没有本事,还是不要胡乱出主意了。
 
    那些书籍,现在杨小贝也早就收集齐全了。也许是一种执念吧,从小看到大的,虽然不懂,对她而言也没有什么用。但是就想重新拥有它们。看着这些静静呆在书架的书籍,感觉才是真的存在于这个熟悉世界。
 
    现在诊所的日常,就是学习。易慧芬兴致勃勃接待每一位病患,从病因、病理、药理等都十分耐心询问学习,笔记都记了厚厚一本了。小毛子则是雷打不动,每天一早就拉着大人的手要出门,准时来诊所报道。
 
    他的学习一日千里,才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已经认识了几百个汉字。杨小贝给他收罗的启蒙读物,也早就可以独立。什么“唐诗三百首”,那都完全不是事儿。对于一个只有3岁多是孩子来说,也许算不上是天才,但他的学习能力的毋庸置疑的。毕竟从正式学习只用了这么短的时间。
 
    学前读本不多,就那么两三本已经被看完了,拼音也是小菜一碟。别的书籍他识字有限,又看不明白。杨小贝也没有教育小孩子的经验——关键这家伙的进度太快,她也不知道咋办了。摸出一本“辞海”来,嘿嘿!你不是会拼音了吗?自己去查字典吧!
 
    于是现在去诊所的人,就看到一个半大的娃娃,捧着一本比他头还要大的【辞海】看得津津有味。大家都啧啧称奇,于是易家小毛子的学霸名声比上辈子更早的传播出去,学校的老师也说他的水平可以上小学,提前4岁,明年就要入学了。
 
    杨小贝本来洋洋得意,你瞧瞧!多好的一根读书苗子就被她发掘出来,这回他有了“神童”的名声,老师肯定会重视,说不定成就比上辈子更高呢?结果被易慧芬泼冷水说她就顾着教人家认字,数学就教了1-10,小孩子那么小,上学了能跟上吗?
 
    杨小贝傻眼了。话说上辈子,毛子哥哥是理科学霸来着?
 
    这……她心血来潮,想提前教教神童刷刷好感度,但是搞错了方向,让学霸大人打开了文科的大门……会不会影响人家的学习兴趣,进而偏离原来的轨迹,导致什么不好的后果啊啊啊!
 
    可能把一个博士搞没了的罪恶感太大,弄得她一段时间看小毛子的眼神都包含内疚,甚至不想在接受孩子来诊所学习。把大家都弄得莫名其妙不说,小毛子也可怜巴巴的扒着门不肯走,小眼睛含泪的模样让人心疼坏了。
 
    杨小贝仰天长叹——我这是造了什么孽哦!都是手贱惹的祸,这下好了,这个锅得一直背下去,最起码得让人家回归正常道路才行啊……
 
 第191章 突发
 
    虽然有些乌龙,但是大家学习的氛围还是感染了杨小贝。她也在考虑要不要把中医摆上学习日程——她就不信了,只要功夫深,铁棒也能磨成针。两辈子加起来还学不会一个中医?大不了多用个几年,学学人家十年考个证的决心,什么学不会?
 
    师傅也是有的。在徐店有个非常出名的老中医,杨小贝小的时候也去找他诊过脉。那是真正有本事,家族传承的中医世家,老中医那个时候80多了,一个月的中药吃下来,纠结了她好几年的痛经就治愈了,再也没有犯过,简直神奇。
 
    要知道在那之前,她因为烈性痛经,辗转看了多少医院,吃了多少药也不见好。那个时候一旦痛起来班也不能上,饭也吃不下,痛得在床上打滚,整个人像小死了一场。在浦海的大医院看了都没有用,痛经的原理不明,也只能用一些止痛、活血化瘀的药,钱是花了不少,效果一点没有。
 
    过年回家的时候,老爸带她去看这位老中医。他年纪大了眼神不好,已经不坐诊了,家里的诊所是由他儿子负责。但是老爸当年去求教过他,算是熟人,才破例给杨小贝看病。也没见他怎么着,开了几剂药,花了十几块钱。回家喝完,好了!
 
    在那之前,杨小贝只是对中医比较感兴趣而已。但是亲身经历下来,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果然博大精深,神奇不已。从此以后她就对中医推崇备至,可惜那个时候她已经出门打工,一直为了生计而奔波,也没有机会和精力去学习。
 
    以前她好奇问过这位医生的事。老爸说那个年代中医被打成“封建糟粕”,吃了不少苦头。后来运动结束后也不愿意出山,就在家开了个小诊所。除了本地人,外面的都不知道有这么一个高手隐藏在民间。他也是得到老师的指点才找上门去请教的。
 
    老中医脾气很好,也乐于施教,老爸从他那里学了不少。不过那个时候他到底心灰意冷不愿意收徒,也就是过一段时间去请教一些难点,没有真正学到他的本事。后来他的一身本领据说都传给了儿子,但是后者按老爸的话说“比较木讷”,他养生有方活到了九十多,去世后他家的诊所就名声不显,渐渐没落了。
 
    所以杨小贝也很心动。她现在也有时间可以去拜师,而且那个医生现在才60多,正是中医黄金年龄。她想着年底的时候,找机会上门去探探口风,看能不能拜在门下。
 
    但是天有不测风云,计划赶不上变化。正当大家按部就班,沉浸在学习和工作中的时候,杨家出事儿了。
 
    这天杨小贝正在教小毛子算术,誓要挽回自己的过失。二伯就慌慌张张的跑了过来,“小……小妹……快回去!”他急奔而来,喘得话也说不清楚,一向沉作冷静的他慌张得连话也说不清楚,一个劲的催她快回家。
 
    看着样子是出了大事。可是不清楚谁出了啥问题,她也不好准备啊!杨小贝给二伯倒了一杯水,让他缓一下把话说清楚。二伯急的不行,把杯子重重的放在桌上说,“不喝了!快跟我走,爹不好了!”
 
    “什么?”杨小贝惊呆了,一时之间也语无伦次起来,“这么早……不是!怎么回事?怎么不好了?”她再也想不到,爷爷这么年轻就犯病了!怎么可能呢?还有十几年呢!
 
    二伯描述了一下爷爷的症状,果然的中风。她连最后一丝奢望也没有了,顾不得研究原因,抢救要紧。她把急救的药品和器械用最快的速度装好背起来,也不等二伯了,自己踏上自行车就往家赶。
 
    从村部到家回去的路下坡较多,不带刹车的话一路冲回去,才用了不到20分钟就到了。她冲进家门的时候,发现大伯和大伯母已经到了,二伯母正坐在稻场上面哭,家里面人心惶惶,一片乱糟糟。
 
    在杨家,爷爷就是天,是家里的顶梁柱。他一向是顶天立地撑起家里的一片天,这冷不丁的倒下去,哪怕已经分家多年的大伯都慌得不成样子。问他什么也说不出,只知道二伯过来叫了一下赶过来的。杨小贝只好自己去看爷爷的情况。
 
    “中风”,是由向大脑输送血液的血管疾病引起的一种急性疾病。爷爷去世的时候,就是脑卒中,几分钟就没了。但是她没有听说爷爷现在发病过,而是在去世的前几年小中风过一次。难道从现在开始就已经开始病变了吗?不应该啊!她前一段时间还给爷爷量了血压,舒张压140收缩压90,在这个年纪不算高的。
 
    尽管百思不得其解,但是爷爷现在躺在床上,口眼歪斜,失语,半身不遂,肢体僵硬,意识不清,嘴角还有呕吐的痕迹。问过大伯,说是喷吐过,当场倒地不起,小便失禁晕过去了,他们俩把爹抬到床上后,二伯才去找小贝。
 
    杨小贝皱起眉头,脑出血病人,最怕就是胡乱搬动。可是现在已经晚了,大伯他们不仅把爷爷从外面搬到床上,还给擦了身换了衣服。这也是常理,总不能眼睁睁的看着爹那么狼狈的躺在地上不理吧?
 
    当务之急是让爷爷清醒过来。杨小贝没有针灸用针,就用注射用的针,在他的十个手指头尖儿大约距离手指甲一分之处刺上去,等十个手指头都流出血来,过了大约几分钟之后,爷爷慢慢的就恢复了意识。
 
    倒地的时候,他还是清醒的,后来才渐渐模糊过去。他知道自己当时气急了,脑子一闷就吐了,喷出去一米多,把老二吓得脸色都变了。后来只感觉到裤裆湿了,羞愤之下就什么都不知道了。
 
    这会儿睁开眼睛,才发现自己已经躺在床上了,小女儿正在自己身上按摩。他看着孩子在自己腿上手上按着,可是一点感觉都没有。想问一声,又张不开嘴,整个脑袋都是木木的。想起村里有人得了这个病症,他知道,这是中风了。
 
    不知道现在自己是不是也和那个人一样,口歪鼻斜,话说不出,饭吃不下就只能喝一点米汤。大小便也都在床上,那么能干的一个人,连个人样都没有了。当时自己还说,宁可一口气断了,也不受这罪。谁知道风水轮流转,现在自己也到了这么可怜的地步了吗?
 
 第192章 意外
 
    杨老汉张了张嘴,却发现自己连话又说不出来了。想必和他以前看到的那样,已经是面目全非了吧。顿时他的心中一片冰凉。
 
    作为一名铁骨铮铮,经过了无数打击都没有倒下的顽强汉子,他不怕病痛,也不惧死亡。自从孩子他娘走了以后,他就拼着一口气把孩子们拉扯大。如今最小的两个都已经有了归宿,他就算是现在走了,到了阴曹地府也能够给老伴交代了。
 
    但是他最不能接受的就是像现在这样,废人一般的瘫痪在床。想起以后自己无法自理,吃喝拉撒全部都在这张床上,全部都要依赖孩子们来照料,他的心里就急的不行,但是又说不出话来,只有喉咙里发出“嗬嗬”的声音。
 
    杨小贝知道爷爷心里急。像他那么骄傲的人,肯定无法接受自己现在这幅样子。但是检查下来的情况很不乐观,四肢无感,眼歪,口斜,失语。从眼神可以看出病人是清醒的,但是这样反而更残酷,没有什么比清醒地意识到自己不能动弹更绝望了。
 
    她一脸严肃,大伯就知道很不好。这时二伯终于也赶到了。房间里的气氛沉重得让人透不过气来,二伯不知怎的,就跪在床前哭了起来。“爹!都怪我,你不要气了……”
 
    他这么一跪一哭,大伯也站不住了,跟着跪在床前。他是老大,本来就心慌意乱的,一想到父亲要是就这么走了,也怔怔的流起眼泪来。大伯母完全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见当家的和小叔子都哭上了,还以为真的不好了,也放开了嗓子开始嚎,“哎呀我的爹啊……”
 
    “住嘴!”杨小贝一脸黑线。这是要死了还是要死了?她还没有说话,正紧张的想办法急救,希望能挽回一些。结果倒好,其他人都哭上了!两个儿子还只是默默的流泪,大伯母你是要闹哪样?哭丧吗!
 
    爷爷一向身体很好,现在突然这样,二伯他们又惭愧欲死的模样,明显是受了刺激才会如此。现在好不容易被她急救清醒了,你们又这么闹,不是再次给病人刺激吗?杨小贝气得不行,她现在是医生,是老大。一声令下以后,大家也意识到不对,渐渐地收声了。
 
    但是已经晚了。杨老汉没听见杨小贝说什么,只听得儿子媳妇都在哭,以为自己真的不好了。绝望之下,一向刚强的他眼角也缓缓流下了眼泪。生不如死,生不如死啊!
 
    呵斥过家人转回来的杨小贝,见到爷爷脸上的泪水时心中大震。她无法想象,刚强的、威严的爷爷,居然也有流泪的时候。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这样的眼泪,比起女人们动不动就哭更加让人心酸。
 
    “爹!没事的啊!我知道你心里着急。不是还有我吗?你女儿可是医生!最优秀的医生啊!”杨小贝轻声的对爷爷说,一边用手擦掉他脸庞的泪水。为了维护爷爷的面子,她当做不知道,也没有声张,故意用轻松的语气跟他说话。
 
    杨老汉也是一时之间心灰意冷,万念俱灭才会有那么一丝脆弱。杨小贝一打岔,他就反应过来了。也是,他一辈子多少风风雨雨都过来了,现在家里条件也好了,孩子们都孝顺有本事,小女儿又是村里唯一的医生,他急啥?怕啥?
 
    二伯和大伯他们这才反应过来刚才不妥。二伯离得近,也看到了爹脸上有泪。他心如刀割,什么时候父亲这么伤心脆弱?都怪自己,都怪那个婆娘……想到这里,他咬牙切齿恨不得再出去把那老娘们揍一顿,可是又担心爹的病情,还是老老实实地守着。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