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锦生香——楼笙笙
时间:2018-01-25 14:57:07

  从马市出来,俩人上马,朝着岩松口的方向疾驰而去。出了京城,大约走了一个多钟头,岩松口就到了。
  这是一座繁华程度不亚于华胤的城市,因为担任拱卫的职责,处于京畿要地,再者,来往京城的商贩官员也多,所以岩松口这块地方的人口不少,从路人脸上安详的表情可以看出,这儿和华胤一样,也是一片平静自在的乐土。
  宗恪以前就曾说过,华胤民风浪漫,不太好战,却喜爱艺术和商业。
  和阮沅来的那个世界有所不同,这儿也有所谓塞外和关外,关外是指的素州青玉关外,塞外则指的是定州小雍山外。一过小雍山,就是狄人的旧土,那边以广袤的荒原著称。但是到小雍山这边,气象顿时就变得柔和了。
  和阮沅的思维习惯相冲突,所谓燕赵之地的刚硬大气,这种东西在华胤一代是看不着的,只能去南方青州、皖州、楚州和浚州寻觅,那边是武林人的大基地,民风一向剽悍豪阔,有所谓“青州硬骨”之称。北方,包括京师华胤在内的几个州县,土地肥沃,气候湿润,人民性格软糯,筋骨柔弱,家境普遍富裕,不喜欢征战,更钟情斯文事情比如吟诗绘画。
  所以当初宗恪攻打齐帝国,北方以及中部几个州县都是最先得手的,越往南打,就越困难,直到如今,南方依然有叛乱不时发生。
  到了地方,看着接近中午了,宗恪提议先找间馆子吃饭休息。俩人牵着马,溜溜达达在街上走了一会儿,阮沅指着一座酒楼道:“就这家吧”
  那酒楼名叫松云居,三层建筑,看起来挺气派,来往人也多。他们到了近前,小二热情招徕,叫人牵过马去,又把两人让进了楼上。
  到了三楼,阮沅挑了个靠窗的座儿,她往外面望了望,不远处一条宽宽的河,白浪翻滚,波涛澎湃。
  “那是什么河?”她问。
  “是阜河。”宗恪说,“源头在定州惠春,流经京城,一过京城就开始变宽,再往下几个州县,到南方青州就成了长江那种大河了。阜河在庐州被芒山阻拦而改道,从竖变横绕了个弯,到近海的浙州才恢复直下——因为改道,水流速度缓慢,泥沙逐渐沉淀,河水变得清澈了,所以那一段也不再称阜河而称‘澄江’——最后再从海州珠崖的鹿角入海。”
  阮沅很快在脑子里绘出一个简单的河流图。
  “所以这里的‘江南’,虽然富庶与美丽不输给你们那边,但涵义却不一样,这里是指‘澄江’之南。江南四县包括青州、皖州、楚州和浚州。”
  “这么说地理环境完全不一样?”阮沅思索道,“并不是西高东低?”
  “当然不是,这儿又没有喜马拉雅山,东西两端比较平衡,北部地势略高,这儿不光东南沿海,西南也沿海,北方显眼的山不多,只有一个小雍山。南方倒是有一些峻岭,但是总体上,更多的是小丘陵。”
  阮沅又问,“那么,再北呢?”
  “再往北,就是原始丛林,原始丛林再往北就是苔藓冰原了。听说那边也有人的,人种的头发胡子都是褐红色,眼睛蓝灰,捕鱼和海豹。因为身上有奇异的暗红斑驳花纹,又说他们会制作‘飞筏’——反正我没见过,也不信——所以旧齐的文献称他们为‘赤羽’。文献记载里面也有图片,怎么看怎么像《山海经》里的怪物,恐怕是依传言绘制。”
  “咦?赤羽?难道是老毛子?还是维京人?”阮沅想了半天,眼睛一亮,“飞筏?那不就是飞机么?哇”
  “这我就不清楚了。”宗恪想了想,又说,“不可能是飞机吧?如果真是飞机,怎么不往中原飞?”
  “空中管制啊中原的航班还没开通。”阮沅说到这儿,已经笑得不行了。
  宗恪笑完,又道:“这边,只有西北那一块长方形是沙漠,再加上北方的冻土带也没你们那么广,所以可耕种土地的总体比例,远远大过你们中华帝国。”
  “所以才这么富裕?”阮沅说。
  “哼,你不如说,因为有我这个万世英主的缘故吧”
  阮沅拿筷子扔他:“霸气侧漏了啊”
  俩人正说笑着,伙计殷勤端上热茶,又问要吃点什么,宗恪说:“把你们这儿的拿手菜报一报。”
  那伙计一听,顿时来了精神,亮起嗓子把店里的菜名流水般报了一遍,阮沅在旁听得瞠目结舌
  “这哪儿行”她赶紧摇头,“这跟说相声似的,我光顾着听热闹去了,一个菜也没记住”
  伙计干笑了两声,道:“这位爷,平日偏爱什么样的菜呢?”
  阮沅想了想:“鱼虾有没有?”
  伙计眼睛一亮
  “有肯定有包您新鲜”他热心建议道,“这么着,来份红烧河虾?再来盘鳜鱼?您放心,都是今天刚上岸的今春第一网”
  “行啊”阮沅爽快地说,“再加一盘卤牛肉,对了再来瓶酒——你这儿有酒吧?”
  “怎么会没有呢?”伙计笑嘻嘻地说,“小店别的不敢夸,这十年陈酿的烧刀子,还是拿得出手的”
  阮沅一听“烧刀子”三个字,脸上笑容僵住了。
  “你要喝酒啊?”宗恪笑笑看她。
  “我是想喝点甜米酒。”阮沅小声说,“我还以为这儿的酒就跟水似的,你看旁边那些人,一碗一碗的……”
  宗恪目光转向邻座,那儿坐着几个男人正喝酒说笑,旁边空酒瓶堆了一桌,看那举止打扮应该是本地商人。
  “人家是喝惯了的。”他笑道,“你这个一罐啤酒就倒的人,居然还敢要烧刀子。”
  “那好吧,我不喝,你喝。”阮沅很委屈。
  酒和牛肉很快上来,宗恪找伙计要了个小酒杯,给阮沅倒上了一点:“尝尝,如果真不能喝,就算了。”
  阮沅拿过酒杯,小心翼翼抿了一口,咂咂嘴:“……还行。”
  “悠着点儿,醉了可没人把你背回去。”宗恪说。
  这三楼的雅座空间宽敞,窗外临河,春日近午的暖风一吹,只觉清爽酣畅。阮沅有点饿,不敢空腹喝酒,她等不及鳜鱼,先拿卤牛肉填肚子。
  她这儿连吃带喝嘴上不停,这当口,邻座那三个男人的说话声也顺便钻入耳朵。阮沅吃到一半,筷子忽然顿住,因为她听见“万岁爷”三个字。
  阮沅抬头看了宗恪一眼,小声说:“是在说你呢”
  宗恪耸耸肩,没出声。
  阮沅凝神仔细听了一会儿,这才摸出底细来,原来那三人是在这岩松口做药材生意的,今天来这酒楼里,是为给一个远道而来的朋友接风。三人大概交情极好,说话也没那么客气,闲聊完私事,话题就渐渐攀上了国家时政,其中,那个穿紫衫的高个儿是主讲,另两个则是助兴与旁听。他们说得兴起,却不知话题人物就在他们身边坐着呢。
  阮沅哼了一声,低声道:“就跟我们居委会里那些退休大爷一样,成日把九大常委挂在嘴边上,活像一个个是他们亲手选上的……”
  宗恪一笑:“百姓们闲了无聊,就爱议论个时政,且听听他们说些什么。”
  阮沅不做声,凝神听了一会儿,心中不由暗暗吃惊,原来这几个商人议论的,正是晋王世子此次进京给太后贺寿的事儿。
  按照那个主讲的说法,晋王父子这几年在边塞素州,与鹄邪王打了好几场硬仗,底气硬得十足,再加上又是皇帝的长辈,再加上晋王又病重——这病也得算在国家的功劳簿上——世子这次回来,必定是要钱要粮要人,绝无可能空手回去。“说不定狮子大张口,得把万岁爷那点儿家底,搜刮得干干净净才罢休”,所以,万岁爷也很不易。
  宗恪听到这儿,冷笑了一声:“你看,连老百姓都知道,晋王世子进京就跟鬼子进村一样。”
  “妄论时政,真的不要紧?”阮沅担心地看了他一眼。
  宗恪摇摇头:“我还没那么小心眼,再说,人家这不是在同情我嘛。”
  俩人正低声说着话,却听楼梯板一阵乱响,听声音脚步似乎十分沉重,不多时几个人上到三楼来。
  果然,上来的是五个彪形大汉,脸上风尘仆仆,这五人块头都很大,皮肤粗糙发黑,胡子剃了,头发没像中原人那样挽起来,都在脑后梳成了一把小辫子。为首一人,头发却用布给包着,不漏丝毫。
  包着头发的男人,五官线条倒是很细致,狭长的眼睛,那眼珠竟海一般的蔚蓝
  阮沅一惊
  她看看宗恪,低声道:“是鹄邪人?”
  宗恪点了点头:“是鹄邪家奴。”
  这么说,是晋王世子的人了?阮沅想。
  “鹄邪家奴”这种独特群体,京师里也有,不过并不多,之前几个有卓越武功的将领,在跟着宗恪征战西北时,收了一些俘虏,因为是主动归降的,所以没有杀,最终就变成家奴养在府里。鹄邪人凶蛮善战,然而一做了家奴,却会死心塌地效忠主人。京师的鹄邪人,总体数目并不多,而且也都经过申报。宗恪采取的民族政策相当宽松,朝中甚至还有几个鹄邪官员。阮沅在宫里没机会见着,她只是听说,鹄邪王族是金头发,这让阮沅不由遐想,脑子里自动补充了好莱坞几个金发美男的俊俏形象。
  现在,亲眼看见这几个鹄邪人,阮沅就自动纠正了之前的认知:别说这几个都不是金发,就算是金发,长在这几位的脑袋后面,也相当吓人——有堆满横肉、坑坑洼洼的“金发美男”么?
  酒楼里大概不常看见鹄邪人,其余的客人连同掌柜小二,一见来了这帮子家伙,表情都变得十分不自然。那几个鹄邪人却满不在乎,挑了张好桌子坐下,又高声叫着要酒要菜。他们说的虽然也是官话,可发音不太准确,带着异地腔调。
  小二不敢怠慢,上前恭敬伺候,问他们吃什么喝什么,为首的那个声音低沉,只说把最好的酒拿出来,再拿出好肉好菜。
  “客官要鱼虾么?”小二又问。
  “不要。”其中一个粗声粗气道,“我们不要那腥臭的玩意儿只要肉猪肉牛肉羊肉”
  宗恪在旁边,忍不住低声笑起来。
  “你笑什么啊?”阮沅好奇。
  “我想起,有一次宫里赐宴,百官都到场了,各色珍馐摆了一桌。偏偏户部那个鹄邪官员面前摆着的是一盘清蒸鲥鱼。”
  “那又怎么了?”
  “鹄邪人是西北边漠长大的,常年干旱的地方,因为有银赫挡着,所以远离海洋。蓟凉地界只有少数湖泊。所以某些鹄邪人一辈子都没吃过鱼。那官员就是,一闻那股腥味,当场就吐出来了。”宗恪忍笑道,“可怜自己吐了一身不说,还被参了一本,说他大不敬——这话说的,就好像人能控制自己的胃一样。”
  阮沅扑哧笑起来:“好惨”
  他们俩人小声说笑,为首的那个鹄邪人往他们这边看了一眼,阮沅抬起头,不小心接触到蔚蓝眼睛射出的冷冷目光,身上不禁打了个寒战
  “这几个,来者不善啊。”她低声说。
  “可不是。”宗恪嘴上这么说,却是一脸不在乎的神色,“看来,我那亲爱的表哥进城啦。”
 
 
 
  第四十八章
 
  那边桌上,被鹄邪人暂时打断的闲聊又开始了,几个药材商谈起这次晋王人马入京,他们探讨的主题是:“万岁爷心里对晋王世子的真实态度”。那个主讲的人坚持认为,虽然世子有太后撑腰,但皇帝没可能像市井传言里的那样,真的对一个表亲心存畏惧。
  “没可能的嘛当今圣上是什么样的明主?”那人哼了一声,“又不像旧齐那些没用的皇子,宫闱里长大、一辈子没见过刀枪,当今圣上不是容易被唬住的。听说,万岁爷十二岁的时候,就西征过蓟凉了。”
  阮沅听到这儿,一惊
  “你十二岁就打过仗啊?”她小声问。
  “也不是什么硬仗。”宗恪淡淡地说,“跟着我爹出征,上过沙场,砍翻过几个小卒而已。”
  虽然宗恪说得轻描淡写,但是阮沅知道,事情绝没有字面上那么简单。
  “真厉害”阮沅叹服,“我十二岁还在上初一呢。”
  她正说着,却听见对面那桌鹄邪人,其中一个轻轻哼了一声,像冷笑。
  阮沅不由转过脸,只见那鹄邪人放下筷子,脸上满是倨傲不屑的神色。那几个商人也发觉到他们的举动,目光跟着转过来。
  “老兄,我倒是没发觉,这儿何时来了一帮没吃过鱼的穷鞑子?”那个主讲的故意问。
  另一个也帮腔道:“大哥不可鲁莽,这儿如今,来得可都是达官。”
  “嗯,就不知,是达官,还是鞑子官。”那一个,故意把字词的尾音拖得长长的。
  几个鹄邪人一听,脸色全都变了,其中一个更是站起身来,眼看就要动手
  气氛霎时紧张起来。
  但最终,那个为首的鹄邪人按住手下,示意他不要动怒。
  伙计不失时机端上菜肴:“各位爷上好的清蒸羊肉”
  他这么一嚷嚷,才算把刚才剑拔弩张的气氛给打断。几个商人收回目光,继续吃菜喝酒。
  见没能打起来,阮沅这才放下心。她刚才喝了两杯烧刀子,胸口已经有灼烧感了,这酒,初入口时只觉得辣,酒味冲鼻,但喝了两杯,阮沅却慢慢品出其中的绵甜芬芳,比起淡而无味的啤酒,她这才觉得,这烧刀子真好喝多了。
  好喝是没错,可是脑袋也跟着发热起来,阮沅干脆起身,走到窗前探头吹凉风。
  此时正是大中午,街上人不少,伴着卖花女“花哟花哟”的吆喝声,那调子拖得长长的,甜腻婉转,像唱歌一样好听。阮沅抬头往下看了看,正瞧见卖花女整理着花篮,里面各色香花一把一把,用白毛巾盖着。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