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氏荣华——郁雨竹
时间:2018-03-19 15:21:33

  林润叹息一声,开口就要劝林清婉,就听外面有仆人回禀道:“姑奶奶,族长家的林佑少爷来了。”
  “让他进来。”
  她话音才落,一个青年便跨步从门外进来,走到林佶身边对她作揖行礼,“小姑,”又面对林润,“叔父。”
  林润面色和缓,问道:“你怎么来了?”
  林佑低头道:“祖父见天晚了您还没回,心里担心,所以让侄儿去城里找找,侄儿出门才知叔父回族了,所以便找了过来。”
  林润颔首,看了林清婉一眼道:“你先回去告诉祖父一声,待我处理完事情再回去。”
  “是。”林佑应了一声,踌躇了一下却没退下,而是看向林清婉道:“小姑的问题小侄在外面也听到了。”
  林清婉目光平平的看向他,林佑心中一紧,面色却不变道:“小侄有些愚见,也不知对也不对。”
  林清婉回身坐下,抬着下巴对他点点,“你说说看。”
  林佑便低头道:“曾祖把兵权交出一是为大梁百姓,当时林崔卢钟四家尽掌兵权,而陛下除了京城的两万御林军和一万禁军外,几无依仗。”
  “而当时林家军统帅北地,东北共三十万大军,还不算依附林家军的那些杂牌军,一可挡三,而曾祖对大梁忠心耿耿,曾祖在,大梁自然无虞。”林佑抬头道:“所以曾祖在临终前将兵权上交给陛下,最主要的是预防大梁内乱,百姓民不聊生。”
  “其二就是为了陛下了,当今是曾祖的学生,先皇将大梁托付给曾祖,曾祖理当守诺。将兵权交给陛下,陛下便多了一个依仗。”
  “其三才是为了二祖父和林氏,佶弟说的并没错,当时林氏的确没有领军的人才。”
  林清婉脸色和缓,上下扫视了林佑一眼,这才低头看向林佶,问道:“他说的你可有不服?”
  林佶从怔忪中回神,低头道:“没有,小侄见识短浅,请小姑恕罪。”
  “那你可知你错在了何处?”
  林佶脸色通红的道:“错在愚钝,明明不知却自以为知道。”
  “错,”林清婉冷着眼道:“再想。”
  林佶涨红了脸,磕头道:“小侄不知。”
  “您错在低估了我祖父的人品,错在轻看了林氏,你以为谁都汲汲营营只为个人利益吗?”林清婉闭了闭眼道:“你下去吧,待你想透了再说,如果到时你还想从军再来找我吧。”
  林润心中一惊,扭头看向林清婉。
  林佑和林玉滨也有些惊讶,抬头看向她。
  林佶三人却已经来不及思考更多,连忙躬身退下。
  虽然未公开,但谁都知道,现在族中的事这位小姑能做一半的主儿,得罪她,下场可不太好。
  林润等三人退下便忍不住问,“婉姐儿,你这是属意林佶去参军?”
  “他有很多话说错了,但有一句话却对了,”林清婉缓了脸色道:“为什么林氏子弟不能在军中建功立业?”
  林润担忧,“陛下那里……”
  “五哥,我祖父都去世多长时间了?”
  林润一怔,林清婉就叹气道:“已经三十年了,陛下就是个笨蛋三十年也足够他收拢兵权了,何况他还是个明君。”
  刚开始,林家人不能从军是因为林家军的兵权才交上去,将士们效忠的还是林家。
  若有人从军,哪怕他是个蠢货,也会有人讲他扶持起来争夺兵权,皇帝收拢时必定不顺利。
  可现在三十年过去,现在军中还有林家军的故旧,甚至副将苏章就是林家军的后代,徐廉祖上与她祖父相交甚笃。
  可这种关系必定隔了一层,他们现在忠心的是皇帝,他们愿意多照顾林家,却不会再如先辈一样誓死效忠林家。
  这一点,皇帝知道,东北军知道,林家也知道。
  此时林家再有人参军,优势也不过是被当做亲友后辈照顾而已,皇帝宽厚,这一点还是容忍得了的。
 
 
第133章 希望(下)
  林清婉转了转茶杯道:“五哥,这亦是一条路,虽然难走些,但孩子们愿意就让他们去吧,也是我们林氏的一个机会不是吗?”
  林润想到林颍在时林氏的鼎盛,紧张的攥了攥拳头道:“只是前线危险重重,我们林氏只怕照拂不到他们。”
  “五哥放心,我会拜托苏将军照看一下他们的。”
  林润眼睛一亮,“那就拜托婉姐儿了。”
  林清婉自嘲道:“他还愿不愿意从军都不一定呢。”
  她并不怎么看好林佶,不过倒可以用他问一问路,此路若通,那以后林氏子弟又多了一条出路。
  只是林清婉没想到林佶还没拿定主意,倒引来了另一个人。
  林信捏着长枪站在院中,在老宅下人们看过来时越发挺直胸膛,目光炯炯的看着二门的位置。
  林顺有些头疼,上前躬身道:“信少爷,外头冷,您还是进屋里去等吧,姑奶奶正在后头花房里呢,要过来得要一段时间。”
  林信板着脸摇头道:“我不冷。”
  林顺看着他身上打着补丁的单薄衣裳,不冷才怪呢。
  但他从小在林家庄长大,虽然跟林信不熟,却也知道这位少爷傲气固执得很,他既然不愿意进去,估计他劝了也没用。
  林顺只能拢着手站在一旁陪他。
  林信就皱了眉道:“你去忙吧,我一人在这里等九姑就好。”
  林顺眨了眨眼,愣了半天才反应过来他说的“九姑”是自家的姑奶奶,他抽了抽嘴角。
  在林家,女孩并不排辈,也就只有一些没事做的老人会给孩子们计算一下,但还真没人会当真这样叫。
  没见族里都是叫的“姑姑”和“小姑”吗,谁真把老人们私底下排的行当真?
  林顺撩起眼皮看向不苟言笑的林信,也只有这位老实刻板的信少爷会一板一眼的去执行了。
  林信老实刻板吗?
  这当然是不可能的,他要是老实刻板也不会站在这里了,他不过是觉得老人的话可以多听听。
  祖母说过,他们毕竟比他们这些后辈活的年岁长,走过的桥比他们走过的路还多,总知道些他们不知道的事。
  老人们固执的给后辈们排行,这不是无伤大雅的事,他自然乐得去服从。
  所以他叫族里的每一个人都是照着排行来的,哪怕是隔街才三岁的小叔叔,每次见了他也要停下叫声“二十一叔”的。
  他最喜欢听长辈们说先祖的故事,他从中学到的不仅是做事的经验,还有做人。
  本来他觉得一辈子也就那样了,每日耕种收获,为一日三餐,春种秋收忙碌,可听祖母和长辈们说的那些先辈故事后他便知道,机会只会留给有准备的人。
  所以即便已经不去上学了,他也每日都坚持写字,只要有机会就去求书一阅,哪怕遭了别人白眼也不怕。
  学好本事等着,总比机会来了反而叫机会等一等,再去学习要强吧?
  更何况,他很喜欢借阅的地志和兵书,就算机会一世不来,他也可修身养性,让自己不要那么无知。
  知识才是无尽的财富,学了还可传给子孙。
  这些话他也和小伙伴们说过,但他们要么不懂,要么不听,只会取笑他,到后来,他们干脆不跟他玩了。
  族里的人也开始认为他是个固执死板的人,林信偶尔也会怀疑一下,自己是不是真的这么刻板。
  可祖母告诉他,他只是太聪明了,他们不理解是因为他们都不够聪明,他不能因为族兄弟们蠢笨不理解一件事便责怪他们。
  林信以为他要在这种误解中过一辈子,可昨天晚上偶尔听到林佳族兄、林伷族兄和林佶族兄吵架的内容,他才灵光一亮,总算是找到了出路。
  林氏子弟从不参军,长辈们虽没明说,但他也猜得出来,那是为了不让陛下猜疑。
  可现在这个禁令似乎被九姑解除了。
  他于子集经文上天赋不足,加上家贫,他早早辍学回家,连进士要求的科目都没学全。
  那些书他也借阅过,但一些艰涩难懂的经文根本研究不透,相比于这些,他更爱地志,算学和兵书之类的杂学。
  本来他都打算好了,等年纪再大一点,朝廷要是开算科他就去试试,或许能考中。
  可现在他有了更好的选择。
  林信雄心勃勃的站在院中,眼睛一眨不眨的盯着二门的位置。
  林清婉一出来就对上他明亮的眼睛,清澈黑亮的眼睛总能给人好感,林清婉忍不住露出笑容,站在廊下招手,“你就是后村七嫂的儿子?”
  “是,”林信上前躬身行礼道:“侄儿拜见九姑。”
  见少年一揖到底,林清婉眼中闪过笑意,从花房里出来到前院的这一段时间里,她可是从老宅下人那里听了不少关于他的闲话。
  见他眼睛清亮,人也精神勃勃,一点儿也不像他们说的刻板无趣,她便起了好奇心,转身往花厅走去,边走边问,“你来找我可是有事?”
  少年点头,“是有一件大事要与九姑商议。”
  林清婉好奇,“哦,什么事?”
  “九姑,听说您同意佶族兄去参军了?”
  林清婉颔首,“如果他想去的话。”
  “那您看我怎么样,我也想去。”
  林清婉停下脚步,扭过头来看他,林信站住大大方方地让她看,还攥了拳头给她看,“您看,我学过武艺的。”
  林清婉看着他稍显稚嫩的面庞,问道:“你多大了?”
  林信严肃道:“已经到参军的年龄线了,我今年虚岁十八。”
  林清婉上下打量他,“那就是周岁十六?”
  林信眨眼想了一下,还是点头。
  林清婉笑,“太小了,还没娶媳妇吧。”
  林信垂眸想了想道:“九姑,我还有个弟弟。”
  林清婉静默了一下才问,“你为什么想要去参军?”
  林信安静的看了林清婉一会儿,反问道:“如果我说是为了平定天下您信吗?”
  林清婉回视他,见他眼中似乎闪着星光,每一道都刻了期盼,她顿了半响后方微微颔首道:“我信!”
  林信眼中就迸射出更炽烈的亮光,脸上绽开大大地笑容,他“唰”的一下抬起手上的木枪,高兴的道:“九姑,我练枪给你看吧。”
  说罢不等林清婉说话,他往后一蹦,落在院中便“唰”的一下出枪,一个转身就虎虎生风的耍起枪来。
 
 
第134章 良才
  易寒不知何时站在林清婉身后,低声道:“这是大将军的林家枪,练得不错。”
  就不知道到了战场上他能不能这样所向披靡。
  林清婉注视着院中的少年没说话,在他练完冲她乐时,她肃着脸道:“你回去问一问你祖母和母亲吧,等你确定了再来找我。”
  说罢她转身便走。
  林信得了她这句话已经高兴的蹦起来了,冲她的后背匆匆行了一礼,抱着木枪就往外跑。
  易寒微微一叹,转身跟上林清婉。
  林清婉沉思着回了小书房,板着脸没有说话。
  易寒忍不住道:“姑奶奶,这位信少爷是个不错的人,略加培养必定是个人才,根本不必送去前线。那里毕竟刀枪无眼。”
  林清婉垂下眼眸道:“等他回话吧。”
  易寒叹气。
  林清婉抬头看向窗外道:“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我所能做的也不过是不拦着。”
  易寒低头躬身要退下。
  “易寒,”林清婉突然叫住他,问道:“你可曾想过上战场建功立业?”
  易寒笑,“小的是老太爷收留才能活下来的,保护姑奶奶和大小姐才是小的毕生所愿。”
  林清婉看了他一眼,微微点头。
  易寒见她许久不说话,这才躬身退下。
  蒋南的功夫最好,本是要做暗卫的,而易寒擅统军,俩人的培养方向本来就不一样,所以职责也不一样。
  蒋南的任务是保护好林玉滨,而易寒则是要保护好整个林府,这俩人一个也不能轻易离开。
  确认了易寒的确不想去军中,林清婉也不知该松一口气还是苦恼。
  她敲了敲桌子,最后还是闭上眼睛想,算了,还不知道他能不能去成呢?
  只是没想到这孩子很快又跑回来,兴高采烈地告诉她,“我祖母和母亲都答应了,九姑,您同意我去吗?”
  林清婉看着他高兴的脸问,“知道去参军意味着什么吗?”
  林信也严肃起来,点头道:“知道,我随时可能回不来,再也见不到祖母,母亲和弟弟了。”
  “知道就好,”林清婉转身,冲他招手道:“你随我来。”
  “你都读过什么兵书?”林清婉领着他进小书房,让他坐在前面。
  “孙武兵法、孙子兵法和六韬,”林信有些不好意思的低头,“都是与人借的,看的并不全,我抄有一份,自己研读过,如今还在读六韬。”
  “哦?”林清婉好奇的问,“能拿给我看看吗?”
  “好,九姑等着,我这就回去给您拿。”说罢又不等林清婉答话,又一阵风似的跑出去。
  林清婉抬头只来得及看见开合的门,她忍不住摇了摇头。
  林信捧着三沓纸又一阵风似的飞了进来,他气不喘腰不弯的将纸奉给林清婉。
  林清婉伸手接过。
  纸是最便宜的麻纸,上面的字迹虽工整却有些晕染,林清婉见好多纸张都磨损了,但边边角角还很整齐,她便知道这些纸应该常被人翻阅,却很被珍惜。
  林清婉一边看一边问,“我记得族中都会免费供养子弟到十六岁的,你怎么十三岁就不了?”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