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归——郁桢
时间:2018-05-02 11:46:56

  阳氏也是一脸的焦急对锦书道:“快救救绣儿。”
  锦书心道她倒不担心锦绣的身子,前世锦绣不一直好好的么。她已经来到了锦绣的闺房,海莲、海英两个丫鬟都守在跟前见她来了,仿佛看见了救星一般,一个忙着搬绣墩,一个忙替璎珞抱了药箱,顺便还帮忙打开了,方便锦书使用。
  锦书瞥了一眼躺在床上的那个少女,却见满脸潮红,伸手摸了摸果然滚烫得厉害,又给把了脉,仔细的看过了别处,片刻后就起身了,正好阳氏也在跟前,锦书便与她道:“她没什么事。”
  “没什么事?那她会浑身发烫,昏睡不醒。”
  “醒过来了就不要紧了。”锦书说得很平淡。
  “可她就是不醒啊。”阳氏都快急死了,心道这个丫头到底会不会看病啊。
  “那我给扎一针吧。”锦书有些无奈,只好取了几枚银针,烤过之后找准穴位刺了,那针扎下去大概过了半刻钟,锦绣才悠悠转醒。当她一睁眼时就看见了锦书,她吓了一跳,战战兢兢地说:“你怎么在这里?”
  锦书见锦绣面有惧色,有些冷漠的说:“太太说你病了,我来瞧瞧。”
  后来时候差不多了,锦书便将银针拔了出来,锦绣看着几寸长的银针从她身上拔出她吓得哆嗦,惧怕的望着锦书。
  “你怕什么呢?莫非做了什么亏心事?”锦书凑近了些,直勾勾的盯着锦绣那张清纯无害的脸。
  锦绣心下一慌,突然娇滴滴的喊了一声:“母亲,我心里闷得慌。”
  阳氏心痛不已,拉了锦绣的手关切道:“还有哪里不舒服,你告诉你姐姐。”
  锦绣不愿意接受锦书的治疗,她偏了头,淡淡的说道:“没什么了。”
  阳氏却看着心急,一遍又一遍的问锦书:“绣儿她没什么大碍吧?”
  锦书已经猜到了锦绣的心思,便说:“她是心病,我医不了心病,请太太另请高明吧。”
  阳氏诧异道:“什么?”
  锦书已经起身收拾好银针准备走了,梁氏拉住了锦书担忧道:“丹娘,你不给治啊。”
  “我已经尽力了,若还不好我也没办法。”
  阳氏在心里已经把锦书骂了好几遍,这才吩咐海莲:“去告诉管事的,赶快给绣儿请个高明的大夫。”
  海莲答应着就去。
  那梁氏跟着锦书一道出了绿雾居,回了雨花阁。
  锦书亲自捧了茶给梁氏。
  梁氏打量着小小的雨花阁,两眼皆是不满,叹息着摇头道:“当年风光荣耀的寿春伯已经败落成这样了么,竟然给你这样的屋子住。想想焕彩阁,再看看这里。要是你姥姥知道了,不得心疼死。”
  锦书早已经习惯了,淡然道:“横竖不过是个睡觉的地方,倒无所谓。”
  “哎,想你在夏家长了十几年,吃穿用度,哪一样不讲究。怎么回到程家还来受气。”梁氏很替锦书不值。
  锦书听着舅母的话默然了。
  梁氏抱怨了几句,接着又问:“那个五姑娘的病来得奇怪,你真的治不了吗?”
  “她本身没什么大碍,是心病。我就是神仙也医不了心病。”锦书可没说谎。
  梁氏笑道:“倒也奇怪。”
  正好有仆妇将随路带来的那些箱子抬了进来,四口箱子的东西全都堆在了锦书面前。梁氏道:“丹娘,这些都是你姥姥让我们给你捎来的。有些是你焕彩阁的东西,有些是现置办的。除了这些东西,还给两个你点名要的人。”
  锦书心里一喜,含笑道:“多谢四舅母。”
  梁氏便让那两人进来给锦书请安,一个是锦书的奶娘,一个是外祖母房里的一个三等丫鬟。
  锦书出生就没了娘,刚满了月就被抱到了开封抚养,夏老夫人亲自照料,同时给找了四个奶娘。后来锦书不吃奶了,奶娘们也都相继出了府,只有这位江氏夏老夫人见她极沉稳因此留下来给锦书,前世这位奶娘最终跟着锦书去了赵家,后来因为年迈锦书才让她出了府回去和儿子住。
  江氏对锦书来说很重要,也很可靠。
  “奶娘,本来上次就该带你一起来洛阳的,可惜上次没来成,一路辛苦了。”
  江氏道:“不辛苦,姑娘多福。”说着竟给锦书行礼,却被锦书一把拉住了。
  那个三等丫鬟手里还拿着包袱,流苏忙过去替她抱了,丫鬟忙给锦书行礼。
  锦书笑问道:“你就是玉扣吧?”
  玉扣显得有些惶恐,忙与锦书施礼:“婢子正是玉扣。”
  锦书依旧笑眯眯的问她:“愿意来洛阳吗?”
  玉扣忙道:“表姑娘看得起玉扣是玉扣的福气,多谢表姑娘抬举。”
  想她玉扣不过是夏老夫人房里一个三等丫鬟,长得五大三粗的,老夫人还嫌她有些毛躁,以为这辈子都是个三等丫鬟的命了,没想到竟然会迎来转机,能被表姑娘挑中,虽然开封和洛阳隔着山山水水,可她愿意跟随表姑娘。
  锦书笑着点头道:“既然愿意,以后安安心心的跟在我身边吧。”接着又叫来流苏吩咐她:“请奶娘和玉扣去休息喝茶,我再和四舅母说会儿话。”
 
 
第六十六章 心腹
  梁氏有些疑惑,为什么锦书指明要玉扣呢,玉扣只是个不起眼的小丫鬟。夏老夫人房里那么多聪明能干的人锦书不要,单独就只点名了她。
  “丹娘啊,你好像对玉扣很满意,可是我就看不出来这个孩子哪里好。你姥姥还嫌她毛手毛脚的,不会做事呢。你身边要培养人也该挑成熟稳重的,像流苏那样的才行,不然误了你的事怎么办啊?”
  锦书解惑道:“玉扣以前常和我玩,我一直都记得她呢。”
  梁氏汗颜,敢情外甥女只是想找个玩伴啊,她有些头疼,心道丹娘到底还是个小姑娘没有长大。
  锦书将玉扣要来的真正用意可不是陪她玩的。玉扣长她几岁,快到许人的年纪了,身量又比一般的女孩子高,饭量也大,生得大手大脚的。她永远的记得有一次去庄上游玩,正好玉扣也陪她一起去。她在池塘边玩耍,突然见那池塘里有鱼在跑,这时候玉扣却突然搬起一块石头朝那条鱼身上砸去,她避之不及,溅起来的水花将她衣服都打湿了,这时候却见玉扣一个猛子就扎进了水里,游了一圈就竟然将那条鱼捉了起来。
  这一幕一直印刻在锦书的脑海里,当时她和流苏都看傻了眼,认为玉扣如同神助一般,后来才知道这丫鬟跟着她父亲学了些拳脚功夫很是了得。可惜玉扣在外祖母房里英雄没有用武之地,又被大丫鬟们嫌弃她不会做事,还吃得多。
  “四舅母,丹娘有件事请舅母答应。”
  梁氏笑道:“哟,难得丹娘开口,什么事呀?”
  锦书想起了青桐院里舅母和阳氏的谈话,她略一斟酌,便开了口:“四舅母,丹娘认为舅母还是别去主动给人做媒。”
  梁氏微蹙,问道:“为什么不可?你知道我这个人给人保了好几桩亲事,不都是圆圆满满的。”
  锦书面露顾忌之色,平静如水道:“太太那个人……有些不好相与。再说又都是亲戚间,以后出了什么事的话,不是把舅母也给搭进去了么。我觉得吧,舅母还是别管这事为妙,免得以后麻烦。”
  锦书虽然说得吞吞吐吐的,但梁氏听明白了,笑着拍拍锦书的手说:“你这小妮子,不枉我往日里疼你一场。好吧,我就不管这档闲事了。别以后成了冤家。”
  锦书笑道:“就是这个理。”
  但梁氏从锦书的嘴里却听出了另外一番弦外之音,看看这朴素简陋的屋子,又想起了绿雾居,她心里都明白过来了,低声与锦书道:“丹娘,你要是有为难的地方一定要和舅母说啊,趁我和你舅舅还在洛阳也能替你做主。”
  锦书感激道:“多谢舅母垂爱,你们也刚到不久,有些事慢慢再计议吧。”
  “好孩子,苦了你了。”梁氏暗道在夏家百般教养的千金闺秀怎么回了程家自己越过越回去了,她是看着锦书长大的,此情此景,哪能不心疼呢。
  却说锦书不愿意再给锦绣治疗,把阳氏给气得半死,好不容易又从外面请了个大夫来。大夫帮忙看了半天,哪知说了一句和锦书一样的话:“尊小姐没什么大碍,休息两天就好了,尽量疏解一下自己的情绪。”
  阳氏可不信:“可她说胸口闷,头晕啊,又发热,大夫您再给细细的瞧瞧。”
  锦绣这么一点小病大夫根本没放在眼里,他起身道:“我给开一剂静心凝神的药吧。要是还不好的话,尊小姐得的大概就是心病了,心病嘛就需要心药。我再高明也治不了心病。”大夫留了一个简单的方子,让吃两天,接着就告辞了。
  阳氏将屋里人都屏退了,忧心忡忡的望着锦绣,哽咽道:“我的好绣儿,你是不是有什么心事?”
  锦绣看着母亲这副模样心中不忍,努力的扯出一丝笑容来想让母亲高兴,在枕上摇头道:“我没什么事,母亲不必为我担心。”
  “真没什么吗?”
  锦绣摇头道:“没有,没有,母亲多虑了。”说着还坐了起来,想证明自己很健康。
  阳氏见女儿什么也不肯说更是心疼,搂着她道:“绣儿,你心里可别存什么事,有什么一定要告诉我。不管你遇见了什么事,我都会帮你。不因别的,只因我是你母亲,是生你养你的人,也是这个世上最疼你的人。”
  锦绣听着母亲的话,心里难过得要命,知道那些话更不能说出口呢,她不想让母亲为难,也不想母亲被人因她蒙羞,那是过去的事了,她也会好好的隐藏一辈子。
  锦绣无声的流着眼泪,抱紧了她的母亲。
  “那你好好的养着,安心的养病。我听丫鬟说你起的那个诗社中秋的时候要开社,这是件好事。当娘的支持你,出四两银子,你拿去吃好玩好。开开心心的。”
  “多谢母亲。”锦绣哽咽不能语。
  阳氏又安慰了一番女儿才出来,她看了一眼守在外面的丫鬟,对海莲说:“你跟我来。”
  海莲跟着阳氏到了锦绣的书房。
  “海莲,当初我就觉得你是个忠厚老实稳妥之人,才把你派到这边做事的。这些年我待你也不薄,我问你话,你可要如实回答。”
  海莲忙恭恭敬敬地答道:“是,请太太指教。”
  阳氏正色道:“这阵子绿雾居是不是出过什么事?”
  海莲有些诧异忙摇头说:“没有啊。”
  “你跟了绣儿这么久了,肯定清楚绣儿这个人。我问你她最近有什么心事或是不对的地方?”
  海莲暗道莫非她家姑娘还在想赵世子不成?可是姑娘已经断绝了和赵世子书信来往了,想来姑娘已经想明白。既然断了再提出来肯定就不合适,说不定还会引来太太胡思乱想倒让姑娘为难。
  “回太太,没有啊。”
  “没有……”阳氏半信半疑,要说锦绣除了突然病了,病得有些古怪外,其他也没什么不对的地方,难道是自己多心呢?
  阳氏思量了一番,接着又吩咐海莲:“好丫头,我很信任你,所以才将唯一的一个丫头交给你。你自然也充当起我的耳朵和眼睛。有什么事一定要告诉我,我就这么个绣儿,可不想让她走了偏路。”
  海莲忙道:“太太您放心,婢子知道的。”
  阳氏点点头,又许了海莲好处:“你的月例再涨一吊吧。”
 
 
第六十七章 节前
  锦书带着梁氏却拜见了乔大夫人与张氏,正好佟氏也在张氏的屋子里,少走一趟路。
  张氏待梁氏很是热情,满脸堆笑,亲自递茶递果子。
  “倒有几年没有见到四舅太太了,书姐儿回了洛阳,以后还是要常走动才好。”张氏满脸堆笑。
  梁氏亦笑盈盈的说:“是啊,她姥姥十分的想她,以后肯定要常来。”
  张氏也听说过梁氏这次来瞧锦书只是顺路,最主要是去伊阳的妹妹家,送外甥女出嫁的。不免又询问了些尹家的情况,后来道:“衣姐儿的姨娘就是伊阳的人,说不定还认识呢。”
  大家相谈甚欢,也没有锦书插话的地方,只是见她舅母妙语如珠,时不时的惹来屋内笑声连连。
  张氏便要招呼饭菜招待梁氏,梁氏却婉拒了:“二夫人的饭改天来吃吧,只怕青桐院已经备下了。”
  张氏听说只好道:“这次就算了,你们回开封之前我一定要好好的请你一顿。”
  果然没过多久青桐院的小丫鬟就来请:“舅太太,太太请舅太太和四姑娘回青桐院用饭。”
  梁氏起身含笑告辞,锦书扶住了梁氏便退下了。
  在回青桐院的路上,梁氏在锦书耳边低语:“听说你现在正跟着这位二夫人学管家?”
  锦书笑道:“暂时在帮忙抄经书,二伯娘说好磨练我的脾性。”
  梁氏听说,嘴巴一撇,有些不屑道:“她的心思我倒明白。”
  阳氏备了丰盛的酒菜招呼四舅一家,给他们接风洗尘,锦绣称病没有出席。
  阳氏本来安排梁氏就在青桐院将就住一晚,梁氏婉拒了阳氏的好意,道:“我还是和丹娘挤一挤吧。”
  阳氏听说也就没有再坚持了。
  书房里程知允正与夏仁闲话,夏仁早就听说过程知允因为税银案被贬的事,少不了安慰他:“好在有惊无险,这里又正赶上丁忧,等耐过这段时间再等启用之时。”
  程知允苦笑道:“二哥也是这样劝我的,我师座说这阵子韬光养晦,慢慢的等待就好了。”
  夏仁见他没有意想中的那么消沉,想来妹夫早已经看开了,也无需他多劝。
  程知允想起夏凉来,不免多关心了两句:“你们家的小七年纪不小了吧,书读得怎样呢?”
  夏仁笑了一声:“他不是读书的料,每日只知舞枪弄棒的,淘气得很。”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