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年代好家庭——桃花露
时间:2018-05-29 20:57:10

  要不是有莫茹给抓着蚊子,只怕是又热又咬得慌。
  张根发笑了笑,“刚才呢在大队里开了个会,传达一下地委、县委和乡政府的命令。从那天相书记和宋乡长下乡宣传新政策以后,别的村就已经热火朝天地搞起来,咱们村还没有动静啊。”
  周诚仁纳闷道:“咱们不是已经在种棒子了吗?剩下的八十亩地都种棒子,不种谷子了。”
  麦茬地瓜赶在几天前都秧完了,足够秋天分口粮的,现在都种玉米。
  张根发道:“这个是应该的,不值当说。我说的是多快好省……”
  周诚仁:“大队长,俺们知道,自留地也没说不交,反正都是种地自己种和集体种一样。我们队长已经说了,自留地现在各家先管理着,等收完了就交还集体。”
  张根发呵呵地笑着,当老子蠢啊,你们这是阴什么阳什么的,“现在新政策是要大家共产,一起吃饭,咱们得商量怎么建公共食堂。”
  周诚义道:“大队长,咱们村大队屋那么点地方,在哪里建食堂?咱们也没有砖瓦啊。”
  周诚礼道:“大哥你别急,听大队长怎么说。”
  张根发看向周诚志几个队长,“我们商量了一个办法,二队长你说。”
  周诚志脸色不大好,却也没拒绝,“我们商量一下,看看是不是在村里设立几个做饭点儿,也不用去别处另建就在村民家里。”
  周明贵补充道:“做饭的也不吃亏,一天算十个工分。”
  周诚义几个老头对视了一眼,最后周诚仁看向自己老婆子。
  张翠花心领神会,“我说啊,这个食堂是全村一起?还是各队分开?”
  张根发不乐意,“大妹子你得注意人民内部团结,不要总是搞……”
  “大队长你可别给我乱扣帽子,我注意得很,我这不是怕到时候勤快人和懒汉子一个锅里吃饭上牙碰下牙牙碜得慌?还不是为了人民内部团结着想?”张翠花可不惯着他。
  周诚仁也道:“谁家也没有那么大的锅和地方,本来是一个村两百来户人家,两百多个锅做饭,现在要几个?二十口锅也做不过来吧?”
  张根发道:“不用那么麻烦,我们可以分片,把全大队按照中线分成四片,一片算一个食堂。一个食堂可以多设几口锅,一个熬黏粥,两个蒸饽饽,一个炒菜……”
  “我说大队长,你是不是没做过饭?”张翠花知道男人们不好说这种话,她就不客气,“一家十几个人,我们做饭都三个女人紧着忙活。要是有现成的馏馏还行,这要是做新的,一做就得三四十斤。和面、揉面、做馍、上锅蒸熟,一锅还蒸不下,忙忙活活最多吃个两三天又得忙活。你要是一大队四个食堂,一个食堂得有五十多户人家,一共得二百来个人。我给你算算账啊,这二百多个,大人起码得有一百来个,一顿饭……吃饱还是半饱?”她问张根发。
  张根发被她说得有点懵,下意识道:“当然是吃饱,共产主义是要让老百姓吃饱饭的。”
  “哦,那更好说,要吃饱一个男劳力一顿饭得五六个窝窝头,一个孩子得至少两个,这一天就得一千多个好不好还得两千个。你算算得几个人做?”
  张根发不服气,“我们有专门的炊事员做饭,算工分的,这样就能把大部分的女同志解放出来,让她们不用看孩子不用做饭,专心搞生产就行,咱们生产又要翻倍!”
  张翠花道:“那你起码得有七八个妇女,一天到晚脚不沾地地忙活,也不一定忙活得完。夏天还好说,冬天两百个人等着一口锅吃饭,前头吃完了后头还没排到,饭菜都凉透了。”
  “张翠花同志,肯定有困难,咱们要客服困难勇往直前,毛主席说的好,攻城不怕坚,生产莫为难!”张根发把最近从宋乡长那里学来的套话用的溜溜的,根本不知道自己乱用一通。
  如果不是有求于周诚仁,他哪里会这么好脾气地听张翠花唱对台戏?他在三队四队,那可是哼一声,说一不二,根本不用费唾沫,说什么是什么!
  他想转移话题,张翠花却不给他机会,这是在她家!
  一帮老头子都给她面子从来不打断她说话呢。
  她道:“大队长除了做饭还有个问题,你说这个粮食你要收起来放到集体去,集体有那么大的地方囤粮食?一家一户屯个上千斤,一家子人盯着,耗子不敢来,勤晒着没虫子。你要是拿到大队里去,到时候耗子偷,虫子嗑,没几天就祸害大半。”
  “这个你放心,大队里会安排保管员,专门负责晾晒保管粮食。”
  “本来在家里不用派人专门晾晒,不用多余的工分,你这样不是又得安排人?那不是又随随便便多了一些活儿和工分?说是能解放妇女多上工生产,结果呢?七八个妇女忙活饭,还得有俩忙活晒粮食,这就少了十个人下地干活?你算算,这是哪里的解放,哪里能生产更翻倍?”
  哼,到时候直接派你相好的或者你们家的亲戚,又轻快还能往家偷粮食。
  你以为我傻!
  张根发见张翠花一个老太太居然比四个队长还有本事敢和自己这样说话,顿时堵得慌,但是向来被老周家给挤兑惯了,他又不会跟在别人面前那样说发火就发火。
  根本发不出来!
  张翠花看他脸色发青,笑了笑,“大队长,你说我说的是不是对的?”
  张根发还在寻思对不对呢,张翠花又道:“一笔写不出俩张字,我肯定支持大队长的工作。这个粮食集中起来没有好处,倒不如各家每天把粮食凑过去,送多少吃多少。”有周明愈之前说的打底,她现在已经想清楚,绝对不会让张根发得逞。
  要是把粮食集中起来,让大家随便吃,那还算狗屁工分?
  干多干少都一样了,那他们也不干了。
  反正她不想拿自己家粮食养别人家,尤其是那些懒汉!
  大家见张翠花把张根发说得一愣一愣的,都憋着笑,还得装没事儿人一样。
  “行啦,我还有事,你们开会吧。”张翠花把会议的中心议题给扒拉一通之后走了,去吴美英家去找何仙姑商量看日子的事儿。
  何仙姑没想到还有人敢找她看日子,激动得跟什么似的,赶紧拿出一张藏在炕席底下的发黄的大封窗户纸,上面密密麻麻的都是手抄的一些符号。
  她先问了周诚仁的生辰八字,又问了周明愈的,再问问户主是谁,听闻周明愈小两口就是住那里并没有分家,她就连嘟囔带掰手指头,加摆木棍儿,最后给算了一个日子,五天后,上梁吉日。
  张翠花高兴的很,就酬谢她三个鸡蛋。
  这搁以前也是大事儿,至少要六个鸡蛋的,只是今时不同往日,鸡蛋又珍贵封建迷信又不让搞,可以打个折扣。
  何仙姑也激动得热泪盈眶,拉着张翠花的手一直把她送出去,一个劲地道:“大妹子你放心,我查的日子绝对没有错,是个最好的。”
  张翠花见她眼泪都哗哗的,赶紧把手抽出来安慰她两句告辞。
  回到家,她发现莫茹和周明愈去拿知了龟回来坐在堂屋竖着耳朵听开会内容呢,东间老头子们还在开会,气氛有点压抑。
  张翠花就去了屋里,“哎呀,我说你们开的什么会,还没完事儿呢?这要是打鬼子,鬼子都跑光了。”
  这个大耳贼,就知道开会开会,除了开会真是一无是处!
  回去睡个觉多好。
  张根发立刻道:“大妹子回来了,你劝劝老哥,不能这么犟。”
  张翠花看了老头子一眼,看他耷拉着眼皮,拉着脸一副老大不乐意的样子,纳闷道:“这是咋了?”
  周明愈给她使眼色,“娘,大队长想让我爷当三队的队长,你说中不?”
 
 
第42章 刀
  张翠花一巴掌拍在炕沿上,“咹咉娘嘞,大队长你说我们无冤无仇的,你这是干什么啊?你这是来毁俺家啊,俺们老头子当年被日本鬼子抓了去做饭,听见鬼子要来咱们村里扫荡,为了逃回来报信那是拼了老命啊。被打得到现在腿还不利索,你说你怎么看不见啊?那时候,要不是我带着孩子挨家挨户敲门让你们跑,你们早让鬼子抓去当苦力了……”
  “大妹子,大妹子……”张根发就怕张翠花说这些陈谷子烂芝麻的事儿,都过去多少年了,一有事儿就拿出来说,一说就哭鼻子抹泪的,好像他这个大队长多对不起他们家似的。
  张翠花又开始哭儿子,“我们明亮,十四岁参军,打鬼子,抗战胜利为了救战友被鬼子给打死了,你们说说,我儿要是现在活着,那也是党和人民的大功臣,也不至于总是被人害……”
  “我说大妹子,你这话可说清楚了,谁总是来害你?你说出来,党和政府给你做主!”张根发急了。
  张翠花把脸上的泪一擦,怒道:“就是你!你说我们这么支持你的工作,你怎么还总想害我们?让我们老头子去当三队的队长,你怎么不直接让他去跳火坑呢?”
  张根发被她眼里的冷光吓得一个趔趄,从屋子里退到了堂屋,然后被张翠花一步步逼着退到了院子里。
  张翠花顺手就从墙上抽下了菜刀,握在手里,大喊道:“我张翠花把丑话说头里,我们老周家,上对得起天,下对得起地,中间也对得起党和人民。你要是不给我们活路,我就先劈了你再劈了我自己。”
  她用力一砍,那刀咄的一声劈进灶台上的菜墩儿上,发出咚的一声,吓得张根发哆嗦一下,差点跳起来,连周玉贵都觉得浑身发紧,两腿发颤想夺门而逃。
  张翠花砍了一刀,拍拍手朝着张根发走过去,“大队长,你别怕哈,我不是吓唬你,我是真的……”
  “你、你别激动啊,你放心,我知道的,党和人民也记得你的恩情呢。”
  张根发不等她靠近,一转身赶紧溜走了,今晚上真是邪门,这老婆子撞邪了。张根发跌跌撞撞地跑了,老周家门上太危险,他要回家,二队太吓人,他还是回三队四队好。
  他一走,四队的周玉贵虽然不想走却也只得先告辞离开。
  几个老头就笑起来,竖大拇指,“明原娘厉害!”
  周明愈也使劲拍手,“娘,你就是穆桂英挂帅,女中豪杰。”
  张翠花扑棱一下衣裳,“快中了吧啊,我要是不回来,你们啥意思,想应下来?”
  周诚志道:“怎么可能,我又不是痴巴嘲巴,能犯那个浑?我知道他的意思,不就是想让我当三队长,把那一群懒汉跟咱们拴在一起。他们把公粮凑出去了,口粮没的分,现在都要喝西北风就打我们主意。”
  周诚义道:“明愈娘俩说的对,咱们不能把粮食交出去,就按量称,吃多少交多少,交多少吃多少,别想让那两队和我们一起吃饭,他们不拿粮食刚吃咱们的,没门儿。”
  种棒子可以,反正地瓜秧完了,口粮有保证。
  自留地交上去也可以,反正等秋收的时候还得一起收,怎么分粮食还是队里说了算,到时候就说原本自留地谁家的谁拿回去,想必大家也没有异议。
  就是这个开办食堂,实在是不妥当,怎么想办法都觉得别扭,凭空多了很多活儿。
  原本看孩子、做饭、保管粮食,也都没有专门的人,也不需要出工分,现在还得固定五个人做饭,俩人看粮食,一个人一天十分,这就等于一天凭空又多出了七十多分。还都是男女壮劳力,这地里的活儿谁干?
  到时候不但干活磨洋工攀比,吃饭又开始磨擦,打不完的饥荒。
  有老周家小组会议这么一合计,一队的大食堂基本就办不起来,就算办起来也绝对不是上面要求的共产,二队向一队看齐,基本一样。
  到时候只有三队四队。
  那两队粮食有限,办不了两天就得黄。
  所以他们不担心,且拖着走一步看一步。
  ……
  既然查好了上梁的日子,那就得准备上供的大饽饽,这样祭祖、上供、媳妇儿到时候回娘家的也都有了,不用再费事儿。
  做饽饽就要细面,就得推磨,张翠花就让周明愈和莫茹白天去推磨。
  现在宅基地那里已经搭好木框架、垒好墙,地窖挖好、房间火道铺好,秫秸笆子绑好,只等着吉日上梁,周明愈和莫茹也不用时刻在那里忙活。
  他们前一天已经把麦子捞洗晒干,今天就可以去推磨。
  这是也没有电力机械磨坊,都是用碾子和石磨磨面粉的。
  村里人的习惯如果去皮或者碾破,都去碾子上,如果要磨细粉以及磨浆子,都去磨盘上,因为磨盘两片上下有磨膛,磨出来更加细腻。
  周家庄有两座碾房,一座在西南角,是一队二队共有的,一个在东北角,是三四队共有的。除此之外,还有几座石磨房,石磨都在农户家里。正常尺寸的石磨都是农户原有的,大石磨则是陈家拿出来的,如今被安在陈爱月家全村公用。把磨盘放在谁家,这也是一个靠关系才能抢来的好营生,因为安放磨盘一天有五公分。
  如果不是张根发当大队长,给妇女主任走这个后门,怎么也轮不到放她家。
  周明愈背着一袋子麦子,拎着大箢子,莫茹拿着炕笤帚和簸萁,两人去陈爱月家推磨。
  两人敲门的时候,恰好金枝儿背着弟弟拎着小筐子出来,她怯怯地看了他们一眼,低着头声音蚊子哼哼一样招呼一声就赶紧离去。
  白天陈爱月两口子上工不在家,就赵老汉儿一个人。赵老汉儿腿脚不好,上不了工,在家里做做饭,平时很少出门。看他们的时候神情阴沉,嘴里嘟嘟囔囔的不知道骂什么。
  莫茹和周明愈上一次来识字班,告辞的时候也见过他,总觉得他有点神叨叨的,喊了一声“赵大爷,我们来推磨”两人就进了南屋。
  莫茹一看,真的是一盘大磨,跟碾子的底盘一般大,上面的磨盘比别人家的又大又厚。这个大石磨单一盘就有五百多斤,又大又沉,必须用牲口拉。以前家里自己养牲口还行,现在牲口都归生产队,不是各人能随便用的,大磨盘自然也就没得用。
  因为这磨盘太大一般人推不动,牲口也借不来,所以只有赵家以及张根发等几户人家用队里的牲口推磨的时候才开工,其他时间比较空闲,今儿也不用排队。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