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年代农场主——屠静
时间:2018-06-14 10:22:45

  
        火车站接到人,又是兵荒马乱,没想到姚鸿文带着徐誉一起来了。他老远的时候就站在月台挥手,四妮儿就看到他了。人堆里冒出的瘦长个头的还有谁?她笑了笑,使劲的踮着脚去挥手。
  
        “在这里!在这里!”
  
        放下写着字的广告牌。
  
        徐誉没想到隔了这么长时间他们在火车站见面。他一声不吭把行李抗过了,同钟老太点点头,那边姚鸿文就带领他们往车库走过去。京都果然是首都气象,这里仿佛比石市还要繁华一百倍。钟伟华得多努力才不两只眼睛乱飘。好在他乖乖牵着奶奶,不乱跑。众人提着行礼,脚步快了好几倍。
  
        姚鸿文在前面吆喝:“往前走,咱们先去棋院。棋院就在二环,里面有地方住,你们不必去招待所了。坐了这么久,我估计你们也困了。先睡一觉。等到中午,咱们去全聚德吃饭。”
  
        说起全聚德,不得不提老莫(莫斯科餐厅),说有西餐吃。
  
        一听到吃饭,伟华眼睛蹭的亮了。
  
    
  
    
  
    
第一百七十六章
 
  
        二妮儿捏了捏他的脸,满意的加快脚步,走到姚鸿文旁边,扯着袖子说:“师兄,师父好些没,他还咳嗽吗?…你们都不在村里头,我这段时间都惦记着呢。”
  
        姚鸿文摸了摸鼻子:“放心,有人看顾着,师父已经好不少了。京都这样的条件比石市强些。病去如抽丝,以后得慢慢养得回来。前段时间天气突然转凉,徐誉就去医院照顾了。也亏他帮忙。师父现心情也还不错。”就是声带受到了影响,他这句话默默的咽下去了。
  
        他看到二妮儿,语气就带着警告意味:“这几天不准玩了。好好准备一下。这可是咱们第一回举办职业升段比赛。你可得加油了。不然这趟就是你师父白花心思了。”
  
        二妮脸色一苦,也不签他的手了。怏怏的走到了他身后,像小尾巴一样。
  
        看到她这样,姚鸿文不知道怎么回事,问道:“你奶奶过来了,弟弟和妹妹也来了,那你大姐呢?”
  
        二妮正在沮丧之中:“他们准备小考,都在努力复习呢。”
  
        徐誉扛着行李在最后面。他看到四妮儿的时候,她犹犹豫豫,怯生生的模样,顿时气不打一处来。才多久没见,哥哥也不叫了。信也不回。他早早准备了好几天,一肚子话还没来得及说,就被她这个略带陌生的眼神给刺到了。顿时那股兴奋劲儿已经去了大半。心里很不是滋味。
  
        再说,他看到四妮儿,依旧是感觉像是很久没有看到了一样。他的记忆大部分都停留在大屋刘。乍一看她挤在人堆里站不稳。连忙把她带到空旷些的地方走。
  
        原来他早就习惯了大屋刘青山绿水,乡间泞泥小路。看到四妮儿,总觉得她身后应该是大屋刘的一砖一瓦,或是靠着一颗榕树的模样。她走在京都大马路上。刚下过雨的水泥路上映照着光洁的脚踝。
  
        以至于她走起路来很小心。恨不得抱着包袱的时候还提着裤子。以免打湿。
  
        徐誉心又有点想笑。
  
        他走过去,才发现四妮儿又退后一步。
  
        她这次发觉徐誉已经不是小矮砸了,她现在足足矮了一个半头,真是要命。她以前总觉得自己心理年龄应该傲视这帮小朋友,可现在不一样了,他得仰着头跟徐誉说话。这个身高差距让四妮儿很受打击。
  
        他往那儿一站,活活把她衬成了矮脖子树。
  
        他伸手接过四妮儿包袱:“给我。”
  
        她摇摇头,伸手就去抢。没想到徐誉很灵活的闪到了一旁。她看到对方笑起来,一双眼睛下,浓密的睫毛垂下来。心里叹道,他大约是回到京都才这么开心吧?以前在大屋刘,他还没有这么开心呢。
  
        她站在徐誉身畔有一搭没一搭的说起话来了。
  
        京都的胡同有的很古老,走上去有种穿梭在古都的感觉。她问:“哥,你和二姐一同去参加升段比赛吗?”
  
        徐誉停了下来,他不甚认真的带着“嗯?”了下,似乎回过神仔细听她说的话。然后很干脆的摇了摇头:“我不去。”
  
        “咦?”这会换四妮儿不解。她心说,姚鸿文不是说四妮儿和徐誉两个水平都足够了,国际赛上二妮赢了两场,徐誉则是三局连胜。二妮都能参加比赛,徐誉为什么不去呢?
  
        面对她发问的时候,徐誉有时候总是忍不住跟她实话实说,这好像都成了大脑反应,或者是看着她那双疑惑的微微睁大的眼睛。他解释道:“是家里的事情,我不太方便去参加这些比赛。”
  
        他说完,一旁二妮蓦地想到了刘建军在上次国际比赛之前对徐誉叮嘱的话。她摇了摇头,示意四妮儿不要开口,以免对方难过。
  
        在京都军政的圈子,徐家算得上是有名有姓。
  
        他在大屋刘倒是可以无拘无束,但是到了京都,他的言行无疑会被认可为徐家的态度或者倾向。在这个混乱而动荡的年代,徐老的低调十分明显,刘建军担心他自己会任性妄为。那是因为刘建军或许不了解他。一个从小不在大院长大的徐家人,一个被打上被抛弃身份的人。他身体那份血缘依旧在。但是外壳上,他的确不能给自己戴上“高帽子。”
  
        那场比赛的时候,徐誉填写身份的表格,他犹豫了一瞬。便填上了个“同名同姓”的徐誉。那不是京都徐家。而是另一个人。
  
        。
  
        四妮儿不知道为什么,徐誉突然不说话了。她心里忐忑不安,两人走得越来越寂静。眼看公交车马上就到站。她停下脚步,摸出了两枚硬币。突然冲到了他旁边,抓住他的手塞了一枚进去,随后掩饰的摆摆手说:“你没带硬币吧。我这里有的。”
  
        说完,她就死死的抓住了徐誉的爪子,一松都不松。
  
        刚来京都,又好久没见到他,四妮儿可不想惹得他不高兴。一种类似后世论坛里经常出现的问题:“女生为什么会生气。”这种宇宙奥义。她现在也产生了:“徐誉为什么不高兴。”这种哲学问题。
  
        她想得还是挺简单的。哄着呗,大不了陪他买买买。这总能高兴吧。
  
        徐誉猝不及防,他低下头,只觉得掌心多了一个肉乎乎的软和的团子。他右手插在兜里。里面是准备好的硬币。不过他也没说什么。
  
        就那么任由她牵着。
  
        等手里暖融融了,他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突然觉得窗户外面的阳光太刺眼了,好像他肚子(胃部)的地方酸胀涨的。他不明白是怎么回事。一只手放在了腹部,另一边注意力挪到了四妮儿叽叽喳喳的声音里。
  
        四妮儿看到徐誉眉毛之间的弧度渐渐消融,她心彻底放下来。开始放飞自我,非常小市民心态的对着二环的老建筑流下羡慕的泪水。二环啊!感觉都看不到房子,只能看到一叠叠的粉红钞票在朝她招手呢!七十年代的京都给她带了的是一种好像是隔着黑白老照片朦胧的投下来的虚影,一草一木都带着精神和鲜活气儿。
  
        地上还是黄土地,街道号称“无风三尺土,下雨一街泥”。
  
        因为w革和备战留下来的断壁残垣。不少空地上,砖石缝中间,无端起了了“避震棚”。去年唐市的地震波及到了首都。一窝蜂的避震棚被搭建起来了。她坐在车上一晃而过,只觉得眼前的景象太新奇了。她连眼睛都舍不得眨。
  
        路上是蓝绿色的海洋,车道上,人力,畜力并排走。
  
        “啊~五环,你比四环多一环~啊。”她情不自禁的就哼了起来。
  
        头顶忽然传来一个声音:“你这是哪里听来的歌。”
  
        好听吗?她还没从兴奋中脱离出来,眼睛带着期盼看着徐誉。没想到他认真的点点头。“好听。”
  
    
  
    
  
    
第一百七十七章
 
  
        按理说,两个人隔着五岁,应该是有代沟的。而且徐誉在京都呆了不少时候,跟四妮儿根本没有沟通性。但是他指着南城窗外的建筑说,这个是某某局,这个是某某公园。那个是王府井。就像一个尽职尽责的导游一样。
  
        姚鸿文在前面呵呵笑。还想顺道听一耳朵这两人再说什么。结果被路道上此起彼伏的喇叭声打断了。
  
        这个年头能买得起车相当少见。街上兽力车,人力车,比汽车更多!还有一种“三轮车”就是自行车旁边多了个筐子。筐子里多装着小孩儿。就这么大喇喇的骑着晃过去。
  
        更遑论这是帝都,随手见一个都有可能是个官儿的地方。
  
        四妮儿贴着玻璃,冷不防耳朵都震麻了。她低声喃喃道:“京都现在买房多少钱呀?”她没注意就把自己心里想法给说出来了。假设现在有一个采访,请问二十一世纪的青年们,如果你们穿越到了咱们小时候那个年代。你会做啥?
  
        估计会有百分之九十的童鞋回答:“当然是趁着零五年以前买房子啰。”
  
        一个普通人,哪怕转变的时间也不会改变自身能力多少,但是唯一的,他们是可以通过“未知”来通过牟利。
  
        四妮儿也不意外。她的大部分能力来自于自己身上这个莫名其妙的农场,但是在这个时代,她“预知”的能力也不能改变多少客观事实。在这个年代的诸多限制,使得她不可能像在八十年代或者九十年代那样下海捞一把。因为现在做生意还属于“犯法”的年代。
  
        穷,还是得继续穷。
  
        至多是改善改善生活。她已经比较满意了。
  
        老莫是莫斯科餐厅,在五六十年代时候和苏联的关系密切的时候,人们亲切称呼。是青年呼朋唤友吃饭最佳地点。要是能上那儿搓一顿,在朋友面前那是顶顶有面子的事!最早建成的是西直门的京都展览馆(原名是苏联展览馆)。等一行人到了棋院,钟老太看到二层小楼,是四合院改造后的样子,已经看不见多少老式房子的砖瓦。姚鸿文一边把人往里面引一边说:“棋院得到了文化局的大力支持才新办起来的。升段的比赛也在这边举行。也辛亏是这样才没什么人。婶子放心住吧。”
  
        钟老太摆手说:“真是多亏你在这里帮忙了,不然我一个老太婆带几个小的也没有这么好的地方住。”她带着几个孙子孙女,终于体会到了胳膊酸疼的感觉,要是去招待所住,肯定没有棋院环境好了。她心里有底,所以格外感谢姚鸿文。顺手把介绍信塞回背包。
  
        他推辞说:“举手之劳,不用跟我说这些,哦,对了,厕所就在二楼。这里是老房子新改的。屋里的恭桶直接倒到那个后面。”他似乎是想到了什么。鼻子都皱了皱。嫌弃的指着屋后小角门。
  
        这次比赛只有不到一周的时间,一行人简单收拾一番,二妮潦草的扎了一个马尾就跟着姚鸿文出去了。走到时候他叮嘱祖孙三人说道:“这里时常有卖货车来往。门口声音大得很,你们仔细听,听到车轱辘跟吆喝声就是了。要买什么方便的东西都有。”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