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年代农场主——屠静
时间:2018-06-14 10:22:45

  
        “是三儿妹子!咋,不认得哥啦。”
  
        刘建军插着口袋笑眯眯的说。他参军很多年,两人已经许久没见了,三儿抿了抿嘴,笑道:“我说今早儿怎么看到喜鹊在屋门口的桂花树上叫,原来是建军哥回来!我算是赶巧了。”说完,她拍拍手。巴掌站着煤灰,显然是刚从柴房里出来。
  
        “真是一点也没变,对了,你回去说一下,一会儿我就去拜访叔跟敬贤。”
  
        他说完,目光也落在三儿前后包袱里绑着的娃娃,尤其是篓子里装着的那个小娃娃,黑葡萄似的眼珠子直溜溜的转,他对小男孩说道:“这是你三儿婶婶!这是.....”
  
        三儿接过腔,又怜爱的摸了摸怀里娃娃的脑袋:“这是小五儿,这是四妮儿。”
  
        刘建军只知道约莫生了几个女娃娃。因此很是羡慕道:“小五儿像敬贤,一看就是个画上娃娃。”说完就弯着腰去逗小五儿玩。可惜他长得三大五粗,又兼皮肤黝黑,放大的脸凑到小五儿面前。小五吓得哇哇大哭。
  
        隔着几个胳膊。小五突然被这个可怕的大人举高高了!
  
        他吓得瞪大了眼睛,换来了地下洪钟一样爽朗的笑声。
  
        徐誉躲在地下,黑白分明的大眼睛也跟着大人的视线集中在那个小娃娃的身上。他看了一会儿,又发现被绑的紧紧的布条里。有一双眼睛也跟着看过来了。他吓了一跳。又伸手拨开棉袄。看到里面一张软和的婴儿脸蛋。打开襁褓热气全喷到他的脸上。他愣愣的看着这个软的不像话的脸。
  
        伸手摸了摸
  
        好软和啊。
  
        小男孩抖了抖脸上的冰霜,他毛茸茸的头顶也沾满了水汽,一进屋,好像都在一瞬间蒸发干了一样,但尽管如此,这个柔软的bb更像一个小火球一样招人喜欢。他伸手捏了捏她的脸,烫呼呼的,软绵绵的。
  
        如果是一个正常的婴儿,陡然被这么冰凉的手指碰到,肯定会哇哇大哭。
  
        但是四妮儿睁开了眼,看到了一个模糊的人影。哎嗨!她一下就来了兴趣,因为四妮儿每天见到的就是自己三个姐姐和小五儿。她现在的嗅觉很灵敏,所以一下子就闻到了一股陌生的气味。
  
        陌生的小朋友?!
  
        她裂开嘴,笑眯眯的准备给新认识的这个小伙伴来一个微笑。结果就被一只冰凉冰凉的手指摸到了左脸.....
  
        四妮儿:“......”保持围笑。
  
        右脸也被捏了一下。
  
        四妮儿:“.....”
  
        徐誉盯着一张“笑容渐渐消失jpg”的表情,又看了一眼自己的手,于是连忙跑到火盆地下伸出手。他盯着自己慢慢变得发红的皮肤,又跑到三儿的旁边,捏了捏四妮儿的脸。
  
        嘴里喃喃道:“小宝宝真怕冷呀。”
  
        三儿看到这个五六岁的男孩子,或许是因为刚生了孩子,她对这么大的男娃娃充满了欢喜:“建军哥,这孩子长得可真好看!像个省城里的娃娃。”
  
        她说头一句,刘建军也跟着笑了笑,看向小誉的时候也是充满慈爱的。等听到后面一句,就变成苦笑了。
  
        他等三儿抱着孩子走了,才小心翼翼的关上窗户,对刘大夫说道:“要不是京都形势不明,气氛又紧张,老首长恐怕也不舍得把孙子送过来。也是个可怜的娃娃,爹娘都去世了。就留下他一个。如今也得跟亲人分开。”
  
        刘大夫也愣住了:“这是高干子弟?!你怎么把人领到咱们这儿了。”
  
    
  
    
  
    
第十五章 天津便
 
  
        ”老首长拜托我照顾他,我过段时间就要去新疆了。恐怕这孩子得留在咱们大屋刘啦。”
  
        “怎么又要去新疆啊,我还当你在京都站稳脚跟了,以后就安定下来了!去新疆啥?!”刘大夫问了一大堆,又看了看刘建军的神色,知道这儿子的调任也不是他能做主的。顿时整个人都颓了下来。坐在火堆前默不吭声。
  
        两年多没见,也不该是这样的气氛。
  
        刘大夫低着脑袋,半晌之后又开口:“儿啊,你这一回来又说要去新疆,以后啥时候能回家看看吶?我也不是非要你当什么官儿,你瞅瞅咱们村现在,跟前几年也不一样啦。干活,也饿不死人。我每次看到你,就后悔叫你当初去参军。搞得现在人影都瞅不见。”
  
        刘建军听老父这样说,不禁开口劝:“当兵就是为了国家,为了党!不然难道是缩在人民后面享福么?上级组织的命令,我作为一个军人,应该尽职尽责。全心全意的把事情做下去。”
  
        见他脸上神色坚定,刘大夫知道劝不动了。也只好问道:“那...新疆那儿安定嚒?危险不危险?”说完,又紧张担心生怕儿子说有仗要打,谁知道刘建军只说到:
  
        “能有什么危险?现在国家也安定,又不是早些年了。爹你放心吧。”
  
        话虽这么说,但刘建军心里也清楚,如果真的发生危险,他也不会退缩在后。他是军人,这也是他的职责。当兵六七年,他心里的归属感已经深深的根植在了军队里,根植在为了支持这一片广袤土地的建设之中。
  
        “现在全国各地也都在支持农村生产,日子肯定会过的越来越好的。”刘伟华看了一眼屋外广阔的山峦,心情平静的说道。
  
        刘建军回来可是一件大事。马上要过年关。刘大夫一家马上忙活开了,先是得去交公粮,再就是分粮食,分布票,这可是大事。往日里刘大夫家就十分宽裕,就因为刘建军每个月都会寄回来一些现金和布票粮票,在城镇是每个月都会发,而农村也发,这是一年到头的重要大事。忙过了秋收大关,众人也渐渐开始走动起来。
  
        他拿了两双“天津便”就去了老钟家。
  
        “这双是给钟叔的,这双是给敬贤。”
  
        接过鞋钟老太笑的眼睛都眯在了一起,捏着鞋底赞叹道:“原来这就是片儿鞋,我有个老姐妹还跟我提过,说天津的片儿鞋是做的最好的。难得建军想得到。”
  
        刘建军说:“冬天也穿不成,冬天得穿绒面五眼儿棉鞋,我原本想去供销社买的,可惜已经售完了.”
  
        三儿还没见过这种“天津便”,一双眼睛里就流露了不少纳罕,直说道:“果然是紧俏极了,娘,你看着鞋底儿还印着数。”说完,身边顿时围着好几个胡萝卜头,大妮针线活并不好,一双眼睛也艳羡的盯着鞋底看。仿佛要看出一朵花来。
  
        二妮见过刘建军还是不记得事儿的时候,她‘腾’的一下窜到了两人前面,一双眼睛盯着眼前的叔叔,到底没怎么见过世面,因此只跟着大妮儿叫了个人,就不说话了。这几个孩子数三妮儿胆子最大,她趴到桌子前问道。
  
        “这是主席的肖像!我见过。”她比着刘建军胸前的徽章:“八筒有个一模一样的。”
  
        刘建军给大妮二妮塞了一口袋瓜子。又故意问他:“那你说是哪个徽章好看一点。”说完,又摘下亮闪闪的徽章给她比划:“你看我这个徽章这么大....”
  
        三妮儿想了想,说道:“印了肖像的徽章都好看。”她指着上面名人的侧脸说道.
  
        “成,那这个就送给你了。”刘建军觉得三妮儿胆子挺大,有点意思,心里也喜欢,于是就把那枚徽章塞进了她手里:“可得拿好了。”
  
        三妮儿还没收到过这么好的东西,她愣了下,下意识就去看三儿。
  
        “哎呀,建军哥,这么好的东西别给丫头玩。”三儿连忙抓过来往他手里塞:“这要钱的呀,怎么好意思收呢,太贵重了。”连连往刘建军身上塞,又给三妮儿杀鸡使眼色,吓得三妮儿也不敢要了,连忙往后一缩。
  
        “叔,我不要了。”
  
        刘建军心想,村里人情往来少不了,他就是有心,也难说钟家还不还的起礼,要是还不起不就欠了他人情,这种事情钟家未必肯了。他一想,从善如流的把徽章往口袋里一塞,又摸了摸三妮儿的头,无奈道:“嫂子,我一年到头也未必回村里一次。你们就别这么客气了。”
  
        “再说,远亲不如近邻,我爹还多亏你们一家照顾哩。”他瞄了瞄炭盆说道。在屋子里,刘建军也坐的笔直,在他旁边的小萝卜头就更加严肃了,两个人坐在矮凳上。一大一小的模样叫三妮儿“噗嗤”一声笑起来。
  
        钟老太也陪着客人,见小五也跟着姐姐笑起来。立马把乖孙抱在怀里“喔,喔。”的哄着娃娃玩。一会儿不知从哪里变出了一个拨浪鼓给他看。
  
        徐誉好奇的捏着手指,又看了一眼哇哇大哭的小五,眉头一下子拧在了一起。
  
        他穿着湛蓝色的立领小袄,布料是柔软的棉布和软和的棉花。头顶上还带着一顶小毡帽。从头到脚一身体面。再加上他眉目俏丽,别说村里的孩子,就是镇上省城里,也鲜少有穿的这么得体的孩子。
  
        这时候物资紧缺,粮食只是一处,布票难求也是另一处。
  
        二妮儿打刘建军进来就稀罕的盯着这小子看,上下都打量了一番,这才偷偷跟大妮说道:“大哥,你看他衣裳!”
  
        大妮也看了一眼,艳羡的说:“啊,真是好布,还是新的哩!”
  
        三妮儿突然说道:“这个弟弟长得像个女娃娃,不结实。”
  
        她说完,家里两个姐姐眼神一下子转过来,吓得三妮儿又问了句:“我说错了啥?”
  
        四妮儿:“......”三姐很好的从表面看到了内在!
  
    
  
    
  
    
第十六章 坟场
 
  
        “你去村口,我去后山,你爹去田沟,大妮儿二妮儿,你们就去晒谷场把粮食运回家,知道没有?”粮食不到手,心里就发慌,钟老太和钟老爹是熬过那几年大饥荒的,把粮食看得比什么都重,闻言立刻吩咐起儿媳妇和家里的老小起来。
  
        “趁着天没黑,赶紧去吶!”她提着簸箕就往回走,看见三儿还没动,不禁吩咐道:“别等粮食过夜了,谁知道有没有耗子猫儿偷了东西哩!”
  
        猫儿耗子,指的倒不是真的畜生,就怕是村里孩子或者赖皮偷了他们的粮食。就是理论到公社,人家谷子上也没刻着“钟”。扯皮也是扯不清楚。钟老太这么一想,就提着扁担往后山走去....
  
        大妮和二妮知道分粮意味着什么,因此也没有抱怨,两个孩子带着一个三妮儿,还抱着一个四妮。四朵小金花就往晒谷场跑去。这片路是村里最宽敞最气派的路了,也是大妮以前走的最多的-------晒谷场原来就是钟家的大宅和祠堂,现在已经是公家的了。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