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代翻身记——董晋臣
时间:2018-06-16 09:18:45

  那天趁着天还早,陈梅拿了布票,又去了县城一趟扯了新布料。
  晚上徐桂芝会来,得知女儿并没有找到活儿,虽然有些失望,但也没说什么,毕竟这年头,工作还是很难找的。
  此后的两三天,陈茉照旧回归村姑本行,喂鸡放羊这些,她已经掌握到了些小窍门,可以做得像模像样了。
  因为麦子已经收完,她又多了一项新任务,去田里捡麦穗。
  这个活儿相对来说就轻松很多,除了**的日头,和村里人偶尔的调侃嘲弄,似乎也不是不能忍受。
  只是那些调侃她的人不知道的是,这看起来笨手笨脚的丫头,正在悄然成长。
  陈梅也很忙。
  她白天去生产队晾晒麦子,晚上回来还要加班加点做衣服,只不过因为知道这份工作,有高的吓人的回报,所以格外有干劲。
  女人们忙,男人们只会更忙。
  收完麦子以后,玉米也到了该播种的时候,在播种之前,要把田里的地都翻一遍。
  生产队的牛,都分配给女人们拉石碾脱麦子了,男人们只能自己拉犁车翻地。
  一整天下来,肩膀上,脖子上,后背上,全都是带血的红痕。
  所以,在这种紧张忙碌的氛围下,姐妹俩悄悄做的事情,竟然也没有被察觉。
  等过了些天,麦子都脱完了的时候,陈梅的衣服终于也赶完了。她一大早借着去县城再找活儿的由头,带着两件新衣裳,又一次去了县城。
  可陈梅这一去,就是一整天。
  陈茉在家等的着急,也不知道究竟是不是出现了什么变故。终于在八点多的时候,看到陈梅喜笑颜开的回来了。
  瞧她满脸兴奋的模样,陈茉暗自松了口气。
  家里已经要开始吃饭了,徐桂芝见陈梅回来,问道:“咋样了今天,这么晚回来,就等着你吃饭了。”
  陈梅把大门关上,紧张兮兮的朝四周瞧了瞧,压低声音说道:“妈,爹,大哥,老四,咱先不着急吃饭,跟俺来堂屋。”
  除了陈茉,大家都一脸疑惑,但还是依言都进了堂屋。
  陈梅把堂屋门也关上,点了煤油灯,等一家子都坐好了,她兴奋的从怀里掏出一叠钱,嘿嘿笑道:“都来看看这是啥。”
  20张十块的‘大团结’摊开,在煤油灯的照射下明明很柔和,但陈家一家人却觉得格外晃眼睛。
  他们不知道的是,这二百块钱,还不包括姐妹俩偷偷扣下的四十块。
  1978年,第四套人民币还有十年才会发行,一百块还没有出现在市场上。
  那时候的十块钱被称为‘大团结’,能拿出来一堆大团结,绝对是一连十分有牌面的事情。
  徐桂芝和陈国栋,陈卫国三人震惊的说不出来话,唯有陈卫民很快反应过来,问道:“二姐,你哪里挣来这么多钱?”
  陈梅咧开嘴笑道:“这不是俺挣的钱,是老三挣的。”
  于是,一家人的视线,全都转移到陈茉身上,满脸不可思议。
  啥玩意儿,这钱是三丫头挣的?
  接下来,陈梅详细的解释了这几天,姐妹两人的赚钱经过。
  对于俩闺女做件衣裳就能赚到二百块钱这件事,陈国栋和徐桂芝先是狂喜,然后反应各不相同。
  陈国栋说道:“私下去做个体买卖,你们俩胆子也太大了,万一被人看见……”
  如果这件事还没做,陈国栋肯定是要禁止的。
  可现在俩闺女把他好几年才能攒下来的钱,几天时间就赚到手,他就是挑毛病,说的话也有些虚。
  毕竟挣到钱就是有本事。
  “看见咋了,看见还能去生产队举报咱们吗,别以为我不知道,村里那些人偷偷摸摸拿着鸡蛋鸭蛋去县城卖。”
  对此,徐桂芝反驳道:“别人能卖,俺们为什么不能卖,就你整天想那些有的没的,闺女挣了钱,还不是第一时间拿出来孝敬你。”
  陈国栋嘴巴笨,说不过媳妇,又因为眼前这实打实的二百块钱,终究是闭嘴不再说了。
  没有人会和钱过不去。
  向来寡言的陈卫国也非常高兴,并且想的更长远,说道:“一件衣裳一百块,那以后多卖几件,咱家岂不是发财了。”
  此言一出,大家都安静下来,满脸希冀的看向陈茉。
  正在吃饭的陈茉差点没被呛死,说道:“这种买卖,纯粹就是碰运气,谁家能天天拿几百块出来买衣服啊。 ”
  听到没可能继续卖衣服,大家都有些失望,却看陈茉放下饭碗,不紧不慢的说道:“不过如果拿这二百块钱,去镇上租个铺子,以我二姐的手艺,肯定能赚到钱。”
  此话一出,陈卫国脸色僵硬片刻,尴尬的笑道:“我倒是相信梅子的手艺,但开铺子这事儿,咱还是在商量商量。”
  对于大哥这个回答,陈茉并不意外,笑着和二姐陈梅对视一眼,低头继续吃饭。
  “你那点心思,俺们都门儿清,但这钱是你俩妹子挣得,俺跟你爸才不掺乎。”徐桂芝瞄了眼大儿子,骂道:“想靠妹子手里的钱娶媳妇儿,你可真够出息的。”
  本来眼巴巴抱着期望的陈卫国顿时就蔫了,讪讪的没说话。
  见老实巴交的陈卫国如此模样,陈茉觉得有些心酸,赶紧说道:“妈,这钱是我跟二姐一起挣来的,咱家什么情况咱自己人知道,大哥年纪也老大不小了,早该娶媳妇儿了,我跟二姐都盼着新嫂子上门呢,对吧二姐?”
  陈梅点点头,附和道:“对啊,妹子挣的钱给亲哥娶媳妇咋了,都是一家人咋还见外了呢?”
  她们姐俩一唱一和,把徐桂芝哄得十分高兴,陈卫国更是笑得咧开了嘴。
  因为这几年家里穷,21岁的年纪,和他差不多大的孩子都会跑了,唯独他还娶不上媳妇,压力可想而知。
  陈卫国红着眼睛说道:“二妹,三丫头,这钱就当是大哥借你们的,等俺有了,肯定还你们。”
  从天而降的二百块钱,可谓是解决了陈家的燃眉之急。
  尤其是陈茉,最近的改变可谓是有目共睹,今天更是给家里赚到一笔巨款,得到了全家人的一致夸赞。
  吃饭的时候,陈卫民眼睁睁看着三姐尾巴都要翘到天上去,忍不住呛声道:“嘚瑟。”
  虽然姐弟俩是天生不怎么对盘,但陈卫民不得不承认,自己的三姐,确实在朝着好的方向,点点滴滴蜕变着。
  陈茉悄悄对他翻了个白眼,同样小声说道:“吃你的饭。”
  夜里睡觉的时候,陈梅翻来覆去睡不着,陈茉想了想,伸出手在二姐身上拍拍,温声说道:“想哭就哭吧。”
  陈梅的身体哆嗦了下,然后在漆黑的夜里,传出压抑的啜泣声。
  陈茉静静地听着,没有说话。
  等到哭够了,陈梅声音嘶哑着说道:“三妹,谢谢你,如果不是你挣到钱,我可能就真一咬牙,嫁给李成功了。”
  这个时代的农村,卖女儿给儿子娶媳妇的事情屡见不鲜,重儿轻女的封建畸形思想,几乎在所有家庭中存在着。
  好在陈国栋和徐桂芝不是那种渣爹渣妈,然而作为闺女,陈梅自己的压力也可想而知。
  好多次她都咬牙下定决心,不就是嫁人吗,还能帮大哥娶个媳妇,多好。
  可又想到,一辈子要嫁给李成功那样的男人,又觉得无尽的害怕。
  天知道前些日子,她说要嫁到李家的时候,心里究竟有多少难受。
  黑夜里,陈茉也翻了个身,说道:“二姐,都过去了,我们会越来越好的。”
  她说的极为笃定,倒让陈梅吭哧一声笑了:“对啊,会越来越好的,毕竟咱俩还偷偷藏了四十块钱,当你自主创业的本钱。”
  很显然,自主创业这个词,是陈梅从陈茉嘴里听到的。
  而偷偷扣下四十块钱,也是姐妹俩之前就商量好的。
  “我之前说要留下四十块钱本钱做生意,你就真给我偷偷留下了,不怕到时候赔了吗?”陈茉说道:“如果二姐你现在后悔,这四十块钱,就当是我给你存的私房钱。”
  对此,陈梅说道:“这钱说到底还是你挣来的,我就是打打下手。再者说,俺现在又不缺钱,投资到你身上,说不定就大赚回来了呢。”
  经历过这次做衣服赚钱的事情,陈梅现在对自己这个三妹,有着出乎寻常的信任。
  陈茉说道:“那你就放心吧二姐,我心里已经有章程了,绝对不会让你这钱白花的,到时候,我给你挣个绝对有牌面的嫁妆。”
  前些天,她在县城遇到朱霞的时候,就有了想法。
  一支口红能卖到七十多块,那么她为什么不自己做口红呢?在前世,女生自己DIY口红,都是司空见惯的事情。
  陈梅虽然看起来泼辣,对她也是真的够好,既然如此,那就送她一场荣华富贵吧。
  化妆品市场的利润,绝对能让所有人疯狂。
 
 
第6章 自主创业
  多了二百块钱,陈家人明显干劲更足了,也有了底气。
  徐桂芝最近这些天,开始张罗着打听哪家有年纪合适的姑娘。
  陈国栋和陈卫国,则是考虑着,在家对门再起三间瓦房。到时候娶了新媳妇,虽然分开住,但也挨得近。
  农忙刚过,村里人都陆续闲下来,就等生产队分发粮食。
  老陈家要盖房子的事情,一时间成了热议的话题,都纳闷陈国栋是在哪里发财了,突然阔气起来。
  中国人讲究财不露白,闷声发大财。
  可有的时候,你就是要高调起来,彰显自己家的财力,才能达到一些目的。
  比如说陈卫国要结婚这件事。
  如果你想要娶个好媳妇,那就得高调起来,从盖房子开始,到能给出多少彩礼钱,都得明明白白亮出来。
  这样才会有媒人上门来给你说亲。
  农活儿忙完以后,陈国栋开始联系村里人,打算要挖地基盖房子。
  徐桂芝则是十里八村的溜达,开始物色新媳妇,更是阔气放出话来,给一百块彩礼钱,和‘两转一响’。
  这个年代,结婚阔绰的顶级配置,一般是‘三转一响’,又名四大件。
  三转,分别是指的自行车,手表,缝纫机,一响,则是指的收音机。
  但是在农村,很多家庭是买不起自行车的,或者说,你有钱也买不到。因为这时候买自行车,是需要自行车票的。
  自行车票是个很抢手的东西,一般都是被县城的有钱人们高价买走了,水牛村也就李广才家里,有辆凤凰牌自行车。
  但即使没有自行车,徐桂芝开出的‘两转一响’,也足够吸引人了。
  陈家这样的人家,其实在外人看来,也算是不错。首先陈国栋老实巴交,徐桂芝虽然性格泼辣,但人够敞亮,肯定不会作贱儿媳妇。
  再加上家里没有老人,二丫头三丫头马上就要嫁出去,四小子已经上了初中,也完全不需要再操心。
  这一家子只要不出意外,好日子肯定在后头呢。
  所以不出两天,徐桂芝就物色到了一个姑娘,据说对方模样好,也勤恳踏实能吃苦,两家人一合计,决定先见个面。
  早上,徐桂芝和陈国栋带着陈卫国,穿得整整齐齐去见姑娘,陈卫民在家闲不住,没一会儿就溜达没影了。
  陈茉和陈梅姐妹俩把家里收拾一遍,悠闲的坐在堂屋门坎上,有一搭没一搭的闲聊。
  “再过俩月就是九月份开学,咱妈这几天高兴,那钱又是你赚回来的,找个时间跟她说道说道,回学校上课吧。”
  陈梅一边搓着盆里的脏衣服,一边说道:“你姐俺就这样了,你要是还想继续上学,可别耽搁。”
  这个时代的农村人,想要拥有城镇户口,只有一种办法,那就是考大学。
  学生考上大学以后,户口会自动迁入所在学校,等读完大学毕业,国家会分配到用人单位,到时候就能有城市户口了。
  比如陈茉,她现在的户口在老家农村,即使拿到生产队的介绍信,坐火车去北京,可一但有人举报她外地人口滞留北京,就要被遣送回去。
  所以,70年代的大学生,含金量绝对杠杠的。
  陈茉点点头,说道:“你放心,我会说的。”
  她是高一念完,家里决定不让上的,现在暑假还没过完,也没有正式和学校打招呼,所以学籍还在学校,只要九月份去报到,就能接着读高二了。
  总之,这个书她是一定要去念的,虽然她脑子里有无数种发财的办法,但只有考上大学,获得社会地位,才能往更高层次发展。
  这一个月来经历的农村生活,让她迫切的想要快速成长,然后离开。
  80年代,是无数富豪崛起发家的年代,站在时代的浪尖上厮杀打拼,才是她所向往的。
  当然那些暂时距离她还很远,她现在要做的,就是早早做好打算,为自己打好基础,等待日后一飞冲天。
  其实陈茉还想和陈梅简单说下,接下来自制口红的生意,和需要操作的流程,然而还没等她开口,家里来了两个不速之客。
  是一脸趾高气扬的朱霞,和她的人渣表哥李成功。
  原本的好心情在见到这两人以后彻底消散,陈茉翻了个白眼,说道:“你们来我家做什么,赶紧出去。”
  “都是一个村的,低头不见抬头见,你怎么这样啊。”朱霞大刺剌剌的走进院子里,四下瞄几眼,说道:“再说了,我表哥来看看未来媳妇怎么了。”
  李成功应该是喝多了,走路虚飘飘的,说话有些大舌头,腆着脸说道:“对,对,我来看看未来媳妇。”
  八字还没一撇的事儿,从这兄妹俩嘴里说出来,好像陈梅明儿个就要嫁他家似的。
  陈茉瞧着朱霞一脸得意的样子,略作思索,就明白了他们的用意。
  八成是这两天看他家开始盖房子,琢磨着陈家可能要翻身了,和陈梅的婚事要没戏,索性来玩儿烂招,上门来胡搅蛮缠。
  没出嫁的姑娘什么最重要,当然是清白!
  再看看朱霞一脸小人得志的样子,陈茉不难想象,李成功之所以会来她家,就是朱霞撺掇的。
  毕竟前些天,她在县城里揭了朱霞的老底子。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