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同人]红楼之不要拦着我上进——糯米水晶糕
时间:2018-08-19 08:04:07

  不过亏得大年初一,宝玉与元春自有一番恳切谈话。
  等宝玉一家子走了之后,抱琴发现主子的脸上带着少有的喜气。
  ……
  于是大年初二回娘家的这个日子,元春来到荣国府,也帮衬着妍春给亲妈做了一番思想工作,劝说她不要无事生非,最后反而是给她自己找不痛快:“您就学着老祖宗,吃吃喝喝逗弄孙儿孙女不好么?府里的事,自有李氏带着她儿媳妇操心,总归大方向您还是拿捏着,花想容的红利凭您怎么花,还不快活吗?”
  王氏静下心来想想:【确实是快活的,就是偶尔觉得美中不足吧!】
  妍春在一旁给大姐姐使眼色:【喏,咱们亲妈就是这个性子。】
  元春点点头:【这些年也是辛苦五妹妹你了。】
  王氏最大的女儿和最小的女儿在正月初二一大早就对着她苦口婆心,如今正在有效期内,王氏还牢牢记得大女儿和小女儿的嘱咐,决定对黛玉实行‘不必太亲热,只要对方尊敬自己这个婆母,就不插手他们房里的事情’计划。
  目前足足一个月了,看来还是颇有成效的,至少老祖宗开口说要给黛玉庆生,王氏也凑趣儿说了几句,当黛玉推辞说还是三月婆母生辰的时候再大办一场,王氏居然拒了,道是自己年年都在京城过,玉儿却是十二年都没在府里庆生了,一声玉儿喊得情真意切得叫李纨起鸡皮疙瘩,这也算是婆媳关系有改善的一个明显标志。
  …………
  虽然老祖宗说了是自家人乐呵,但是摆出的席面也是不少桌,五世同堂,乌泱泱的都是人。
  荣国府里生活的李纨、贾兰两口子外带俩孩子、再加上还是单身狗的贾芽便是六人,还有迎春孙绍祖这两口子外带四个孩子也是六口人,这便是一打了;
  宝玉自家六口人;
  探春一家五口人;
  惜春一家四口人;
  还有大房贾琏一家子;
  宁国府一大群不愿意落下在宝二老爷面前失去刷好感机会的小辈们;
  贾氏宗族内和荣国府往来比较密切的人家;
  史家一家子;
  王家一家子;
  薛家一家子——人口特别多,除了跟宝玉几年的三宝(年十六)之外,另有两对双胞胎(分别是九岁和五岁),一共七个全部是儿子,再加上薛姨妈、薛蟠和孟氏,若是部分男宾女宾,他们薛家就足足可占满一桌子;
  等等等,反正开十五桌备三桌还不够坐下的!!!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小宴,薛宝钗和史湘云都来了。
  宝钗跟着他夫婿在西域呆了多年,年前郝老大回京述职,因其在西域尽忠职守,先是原地升职,成为哈密卫指挥使司的指挥佥事,官拜正四品,保卫西域哈密卫榷场多年安宁,所以本次回来是得了擢升的,是为京卫指挥使司中的指挥同知,从三品的官儿。宝钗如今妻随夫贵,也可被尊称为一声淑人了;郝老大还年富力强,再努力一把,过几年,宝钗说不定也可以像黛玉那样,被人尊称为夫人也是未可知。
  相比之下,大红大紫、满头珠翠的史湘云却差点没叫黛玉认出来,若不是她二婶婶——保龄侯史鼐的夫人讪笑着给就着黛玉好奇的眼神给解释了一嘴,黛玉是绝对没办法相信眼前这个眉心隐约有川字文、法令纹也极深,一脸刻薄像的中年妇人是当初那个爱争俏比美、能说会道的史家妹妹。
  史湘云见了黛玉,便咯咯咯笑着喊林姐姐,又说:“姐姐倒是和在闺阁中一样随性洒脱,我都听说你在南边抛头露面的事儿了,想来还是二哥哥宠着你啊!”
  这话说的有些没分寸,黛玉眉头微微一皱。
  “我倒是听说南边的惠州港番邦人特别多,都是从英吉利来的,据说到了港之后,捧着呛人的香水和巴掌大的镜子,就想狮子大开口呢,是也不是?”宝钗微笑着转了个话题,却是在座女眷都感兴趣的东西,一瞬间,不管在场女眷是真的还是假的不好奇,反正没人去搭史湘云的话。
  黛玉微微一笑,接受了宝钗的好意,自然开始说南边的见闻,她本就博学,多年在外地和官眷们交际的手腕也不缺,随随便便说几件南边的趣事,就调动了厅里的气氛。
  史湘云见无人搭理自己,面色扭曲了一下。
  宝钗眼角瞄到了,在心中叹了一口气。
  她去年腊月抵京的时候倒是已经见过史湘云了,当时她的吃惊一点儿不比黛玉要少,尤其是当时听对方一番絮絮叨叨,说得无非就是当初玩得小姐妹们之中,只有自己是真心同她要好的,和那些自持身份的清高之人不一样云云,言语之中暗讽的是谁一听就能听出来。并且宝钗还能听出来,这位史家妹妹一面再自以为不着痕迹地诋毁黛玉,一面又想要同自己一起去荣国府请安——可是前些年哥哥来信早说了琏二哥提点的事儿,说卫家和荣国府的摩擦……哪怕没有那一出,宝钗也不会应下带史湘云一起上荣国府大门这件这么不讲规矩的事情。
  【所以,这是林妹妹给史家妹妹下帖子了?不不不,应该不是!】宝钗捕捉到了黛玉那一瞬间真情实意的迷茫小眼神,还觉得对方实在是有些可爱呢,再看保龄侯夫人和忠靖侯夫人不是礼节却带着尴尬的微笑,心中猜测:【史家妹妹莫不是半路跟随她二婶、三婶的马车一起来的吧?】
  不得不说,宝钗从来都是有一副玲珑心的人,比之黛玉,她见识的人心险恶要更多一些,所以更大胆地这么猜测,并且——猜对了。
  史家两位夫人从半路开始一直就在心中咆哮骂娘,但是也没什么用,讲理的终究讲不过不要脸的。
  好在到了荣国府之后,这两位叫儿媳妇紧紧看着侄女儿,甚至在儿媳妇们顶不住压力的时候,忠靖侯府夫人干脆利落地和老太君等人告罪,说侄女儿不胜酒力要带她去客房醒醒酒,然后一直看着史湘云直到宴席结束,这才好歹才没出大岔子,不然这些年和荣国府慢慢拉近的关系又要因为这个死丫头而跌至冰点了!!!
  宴散之后,保龄侯和忠靖侯的女眷们连样子也不愿意做了,直接抛下史湘云先上了马车走了。
  史湘云看着远处‘六亲不认’的二婶婶和三婶婶,又回头看了看荣国府灯火辉煌的样子,咬了咬牙,顶着周围人看热闹的眼神上马车回家去了。
  …………………………
  是夜,黛玉通着头发与宝玉说:“没想到经年不见,史家妹妹变化这么大。”
  宝玉费力地想,史湘云年轻时候是什么模样来着?
  “不过我实在是没想到,今日诸家的长辈都来了,这样会不会太过了些?”黛玉想到爹爹前日送来的信和生辰礼物,心中总是有些忧愁难以散去。
 
 
第453章 
  宝玉摇了摇头说:“无事,也不是年年如此, 老祖宗想要给你办, 这是心疼孙媳妇。只再有一个, 借此机会知会京中各家各户咱们又重新回到交际的圈子里来的一个由头罢了。再说,前些日子京中流言多,这些人身为姻亲族人却大部分闭口不言, 生怕沾惹是非, 如今见事情平息, 上门来‘表心意’罢了, 倘若从头到尾都和咱们划清界限, 说不定还叫人高看一眼,说没意思也真没意思……总归, 还是累得你受委屈了。”要和这些女眷们敷衍应酬。
  “有甚好委屈的, 今个儿我可收了不少的礼。”再说, 随着身份上去了,不论是家宴还是外出赴宴, 都没人能给自己委屈。见到不想理睬的人, 不必自己动嘴,自有人察言观色替自己开口, 譬如今天的宝姐姐。黛玉一边说, 一边盘算:“要是冰玉堂在京城……表哥,你说京城的育婴堂能按顺德冰玉堂那样操作么?”
  宝玉还未回答,黛玉就摇头把自己的提议给否了:“看我这记性,育婴堂早二十几年就开始给花想容加工脂粉, 本就忙得还要雇附近的女子去做活,过的日子实不是冰玉堂中的女子们能比的。跟着表哥你走南闯北多年,玉儿不得不承认京城真不愧是天子脚下,便是女子,在此间生活也比别处如意一些。表哥,我、我有心想要继续帮助那些在泥沼中挣扎的女子,但是又担心给你惹来麻烦……”黛玉越说越小声,眼睛里的神采也有些黯淡。她不怕别人怎么说,说她牝鸡司晨也好或者不安分守己也好,都是无关痛痒的;但是,但是人活一世并不是孑然一身,她还有一个必定会青史留名的夫婿,夫婿需得有最起码不是坏名声才行、她还有儿女,将来谈儿女婚事之时,萌哥儿他们更不能有声名狼藉的母亲。
  “玉儿不需担心这些,想做什么就去做吧。我回京之前就让一更去统计了京郊几个乡中的情况,乡下不比京城里,糟践女子的情况还是屡见不鲜,玉儿你要做的事是好事,不要顾虑这么多。”宝玉心疼地伸手,将黛玉微微蹙起的眉头抹平。
  “可是……”可是连爹爹语气中透露的意思都不是支持自己的,黛玉有一些迷茫。
  宝玉笑笑:“这世上,并不是大家说错的事就是错的,众人指责某个人错了的时候,也许正是因为唯一对的人伤害了他们的利益。玉儿你正在做的,是让我大明女子‘站起来’的事,对于一些男人来说,他们害怕千百年俯首帖耳的女人们有了自己的思想,所以不遗余力地想要掐灭这种风气,想要给你泼脏水。但是明白人才知道,我的玉儿正在做的事情很伟大,也许耗时十年二十年五十年也只能达到成效甚微而已,但是也足以被人称为先生了。”
  黛玉被夸得有些不好意思起来:“真的没有关系吗?”
  “没有关系,育婴堂原本就是历代皇后为天下女子建的避难之所,但是数数各省州府,没有几所是如京城这样自给自足的,其余别处的育婴堂皆是需要娘娘私库拨款维持,我觉得,玉儿可以去找皇后娘娘讲一讲顺德冰玉堂的运转模式。”宝玉想着正月里十六也提过这事儿,倒是觉得玉儿和皇后娘娘定是能够说到一起去的。
  “表哥……”表哥把各种主客观条件都考虑到了,用实际行动鼓励自己,还牵线给自己找了当朝国母当靠山,黛玉感动得无以复加。
  当然,此事进行得很顺利,皇后郭氏本就是利爽性子,因后宫之中并无其他妃嫔,两子也都长大了无甚可操心的,去岁听闻贾林氏所为,正是抱有好奇和好感,后召黛玉觐见,一番畅谈之后顿时引为知己:“小贾大人也真是的,不早早带妹妹你来见我!”说得太快,把当年在封地上的称呼都带了出来。
  宝玉……其实还真有点冤,原先和皇帝夫妇最随意相处的时光是在江苏,那时候黛玉还没嫁给自己呢!怎么引荐?
  …………………………
  接下来的时间,众人都很忙。
  贾政虽然去年就提了致仕,陛下再三挽留之后没挽留住终于‘忍痛’允诺了,但是他手头的事情毕竟要交接,于是直到今年二月底才交接完毕,三月初开始,他便不用去上朝点卯了。但是因为其对烧水泥、炼石油和制橡胶品的特殊贡献,十六在二月的最后一天,将他的爵位提了一等,重新成为荣国公,这代表已经在外的贾珠基本上是板上敲钉的未来的一等将军爵,荣国府的爵位至少能够多袭一世。
  陛下的这道旨意还未出京,就引起不少人羡慕嫉妒。
  这就得怪荣国府里头的子孙辈太上进了,整个大明朝,除了宗亲不得科举之外,其余被册封为侯爵的勋贵人家,哪一家嫡长子不是从小被当做当家人培养的?
  读书?只为了知礼而已,谁还真认认真真去寒窗苦读十余年然后考科举从一个从七品的小官儿开始熬起?基本上只有看不到前途的旁支庶子才选择这一条路,嫡支的人,再不济走走关系,塞到禁卫军里头去,也是一个前途。
  偏八公之中,只有荣国府这么一支奇葩,嫡枝之中,几乎人人都非文即武。
  其实其余七个国公府的人也早早发现了荣国府‘说好一起到白头,你却偷偷焗了油’、‘说好一起做纨绔,你却偷偷求上进’的不仗义做法,但是——原先先皇时期大家基本心下达成一致:天下太平,咱们这些马背上挣军功的伙计们还是按住家里的孩儿们别冒头。
  这也只是心照不宣的约定而已,人家真的要上进,难道自己府里去阻拦吗?
  况且此时以彼一时,当年是先皇对武将已经有鸟尽弓藏的架势了,现在这一位天子,瞧着这么十多年都是宽宏有度量的性子,再龟缩藏巧,可就真的没有冒头的机会了——至于说当今这一位年老之后会不会也变得多疑起来,那也是十几二十年后的事情了!
  【咱们错过今上登基的机会,如今除了荣国府,也只有理国公和修国公府的人在朝中有个能说话的位置,开国之初赫赫有名的四王八公,如今竟然大部分在京城都排不上号了!】其余五公嗟叹,然后早几年从贾瑛领命去黑省之时就开始督促府中子孙好好上进,但是不论学文学武都非一朝一夕之功,如是差不多十年,才长成了一批堪堪可用的少年,去年倒是统共有四五个人也得了生员或举人的功名。
  这么多国公府像是约定好的一般把府中孩儿们赶鸭子地赶向科举考场,怎么可能不引人注目?
  学子们有愤懑这些勋贵人家的人也来科举,和寒门子弟争夺出仕的机会;但是大部分学子是骄傲的,觉得这些蠹虫不过是草包而已——事实证明果然百十个国公府的嫡支旁支去考,也就寥寥数人过了,而且成绩都一般。
  寒门学子们纵使心中还是有意见,但是在科考公正公平的前提下,也翻不出什么水花。
  反倒是宗室子弟们,心中有了意见——自从前几届坑爹的宫中模拟科举试开始开展之后,陛下每一届都不拉地把适学宗室子弟拉进宫考试,从八岁到二十岁全部不放过,就连太子陛下,去年也参考了——谁叫他去年还是十九呢?
  对此,二皇子水晨还是很高兴的,去年他参考是十八,再过三年便是二十一岁,不必被他父皇压着进考场了!需知道,当年第一次模拟考试的时候,他差点被一泡尿憋出毛病来。
  【科举还是十分可怕的!!!】
  会这么想的大多是二皇子这样实在读不进去书的,亦或者是与陛下的血缘比较近譬如先皇十一子,原先的粤北郡王如今的明郡王家中的那几个……
  但是譬如先帝早死的兄弟们或者叔伯兄弟们家的子孙就不这么想了,因为整个太初一朝他们虽然没个实权,但是领着宗室俸禄也是吃喝不愁的——可是今上,唉,今上对宗室也不是不在意,就是逢年过节赏赐的东西都有些太文雅了!!!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