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空间快穿——弯钩一月
时间:2018-08-23 08:35:38

  后面别庄又从其他佃户家里招收了十来个女红比较好的妇人,差不多凑齐了三十来人, 就开始抓紧时间给那些家丁们缝制冬衣。
  针线房忙着缝制冬衣时,商队从汉中运回来的那五千斤铁矿石也被铁匠们加紧时间制作大刀和枪头。
  第一场雪降下的时候,沈凌坐在炭火旁, 看着路管事呈上来的账簿。
  这几个月,别庄招收家丁、帮工,又购置铁矿石、盐引,花费不少。而秋收收上来的粮食却又放着没动, 因此这账面上只看到出没看到进, 再这样下去,别庄历年来积攒的银钱没几个月就要用光了, 因此路管事就有些着急了。
  沈凌看完账簿就知道了路管事的意思,“将我从汉中兑换回来的金锭全部放到账上,应该还能撑上好几年。”
  路管事不是不知道沈凌做这么些事也是为了别庄的安全, 但两百个家丁的待遇会不会太好了一些,因此他试着委婉的提了一下自己的建议。
  沈凌静静地听他说完,末了道:“前几天, 我让你招纳一些读书人,可有人过来投奔?”
  路管事微微一愣,不明白他们不是在说家丁的待遇吗,怎么忽然又提到此事了,不过他却不敢不回答沈凌的问题,“告示贴出去以后,虽有几个人前来投奔,但都是些来打秋风的,因此让我打发了。”
  沈凌微微沉吟了一下,别庄的势力还是太弱,没有像样的秀才或举人过来投奔也很正常。
  “别庄里还能匀出来多少粗粮?”
  路管事越发纳闷了,但还是答道:“今年新收上来七百多石粗粮,这几个月已经用掉了一半,还剩下三百多石粮食。”
  别庄里供给家丁和下人们的粮食都是粗粮居多,发给家丁们和帮工们的粮食也都是粗粮,所以粗粮是消耗最快的。
  三百多石就是三千多斤,沈凌飞快的计算了一下,抬头时便道:“这些天,我听人说县城里涌来了不少逃荒的灾民。从明日起,你挑选十来个庄里的老人到县城里施粥十天,施粥的时候可以借机透露一下我们求贤若渴的心思。”沈凌所说的县城是距离别庄有一百多里的梅山县城,因地靠梅山而得名。沈凌现在所在的别庄就在梅山县的管辖地区,当此之时若是到城里施粥,一来可以落个好名声,二来也可以借机招纳一些人才。
  路管事此来本是劝沈凌将家丁们的待遇放低一些的,哪想到沈凌不仅没有采纳他的建议还打算施粥,这样一来,岂不是又要用掉一大笔粮食。
  他有些着急的说道,“小姐,施粥的话一天少说也要用掉好几十斤粮食,这样一来,我们的粮食还能支撑到来年春天吗?”
  沈凌道:“既是要出来施粥,那就大方一些,每天拿出六十斤糙米然后再加些豆类,务必将粥煮的稠一些。至于你说的粮食问题,我心里有数,再过几天等雪化了,我就命人回郡城运粮。那里有一个庄子,还存着不少粗粮。”
  路管事听到沈凌说起郡城那边还有不少余粮,这才松了口气,只是仍对施粥一事不大赞同。
  沈凌不待他提起反对意见,便找个由头将他打发下去了,心里不由暗叹,路管事忠心归忠心,但眼界却不够开阔。做别庄里的一个小管事还行,但是随着别庄人口增多,事务繁多,他就有些不大适合做这个总管了。
  而大管家那里,年岁有些大,沈凌不忍心让他再奔波劳累。而阿生则太年轻一些,镇不住下面的人。所以现在沈凌现在迫切渴望能招纳一个忠心于她又有眼界和能力的人。
  不过这样的人,恐怕却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沈凌正在思考要不要来年春天的时候建几个学堂,培养一些真正忠心于自己的读书人,就见秋荷掀帘子走了进来。
  秋荷先在门口跺了跺脚,跺去脚面上的积雪,这才跟沈凌说起那批冬衣的进度,“小姐,那些冬衣已经做好了二百多件,要不要先将那二百件冬衣发给家丁们?”
  沈凌心不在焉的点了点头,“这点小事你做主就好。”
  秋荷又道:“按照针线房的进度,不出十天所有冬衣都会做好。那针线房新收上来的这些人是继续留在府里还是?”
  沈凌分出心神想了想,“让她们继续留在府里,冬衣制好以后我还有任务分给她们。”正好可以趁着这段农闲时间,缝制一些皮甲,可以抵御敌人的刀砍箭射。没办法,铁矿石数量有限,也只能先紧着制作兵器,而铁铠就要往后放一放了。
  经秋荷这么一提醒,沈凌才想起过几天等雪化了应该组织家丁们去梅山狩猎,猎回来一些皮毛可制皮甲的动物等。同时也可利用狩猎提高一下家丁们的战斗力。
  两百个家丁在二十个匪人的训练下,已经粗通刀法和枪术,后面沈凌又特地命他们学习射箭。
  因此积雪都化尽以后,在几个老猎人的带领下,两百个家丁打回来不少猎物。
  只是那些猎物以小动物居多,皮毛可以制成皮甲的像是鹿熊等却很少。而且庄子里的皮匠说,制作皮甲的最好材料是牛皮,鹿皮和熊皮都不及牛皮柔韧。
  自从沈凌为了准备去汉中花高价买了三十多匹马以后,她就有了利用空间的草场养殖马匹的念头。经过她的尝试,她发现空间养殖功能可以让马生长的速度加快一半,繁殖力也比较强大一些,一只母马一年可以生两胎,也就是两只小马。小马长到半年多就可以配种,如果再调整空间的时间,这个速度还能更快一些。
  如今听了皮匠的话,沈凌养马的同时开始养牛。马还可以高价买到,而牛作为耕地的主力,只怕就是国家不禁止,也没几个农人舍得杀牛。所以为了牛皮,沈凌只能选择自己养殖。
  沈凌当初是在修仙世界里获得养殖功能的,虽然也养过一些灵羊灵兔,但是多是养到能吃的时候就宰杀了,从来也没费过心思。后来结丹以后,几乎忘了空间的这个养殖功能。
  再后来,她穿的世界里,身份不是郡主就是公主,不然就是千金闺秀,也根本想不起来养殖这回事。
  直到现在,她为了别庄的将来考虑,才养起马和牛来。好在空间的草场可以提供源源不断的青草,一年四季都葱葱郁郁,养活一千匹马不成问题。
  沈凌目前所需的马匹不多,因此空间内的马匹数量不多。反而是牛的数量比较多一些。
  这些马和牛都是沈凌吩咐二十个匪人弄来的,有血誓在,沈凌完全不担心他们会说漏出去。
  也是因为有血誓在,沈凌打算过些天让二十个匪人回郡城一趟,郡城那边的庄里有粮食是她胡诌的。真正有粮食的,是她的空间。但是为着掩人耳目,沈凌觉得有必要让他们走上这一趟,一来可以打听一下最近的时局,二来也可以将空间里一些用不到的物品换些银钱回来。
  匪人们走后,路管事也带着庄子里的十来个人回来了。
  他们按照沈凌的吩咐一共在梅山县城施粥十天,期间,倒是也有一些读书人听说别庄要招纳宾客有些意动,不过最后肯跟路管事回来的只有一人,是个落第的秀才,姓罗名景文。
  沈凌原本还抱着几分希望,但是等见到人,和他谈不到几句就大失所望。首先罗景文一见到她,脸上就流露出几分轻视之色,明显是看不起女子。然后沈凌出了个题目让他写篇策论,他却支支吾吾,始终不肯动笔。
  这样的人,沈凌自然不会让他留在庄里,几句话把他打发走了。
  经此一事,沈凌未免有些失落,过后便觉得建学堂此事应该提上日程了。以她女子的身份,将来恐怕在这乱世招纳不到那些真正有才华的谋士,既然这样还不如自己培养人才。
  于是,第二年春天的时候,别庄里就又招了几百名青壮开始建学堂。学堂的位置选在别庄内,位于外院的最外围,方便那些佃户们的孩子外出。
  学堂还未建好的时候,沈凌就放出话来,所有租种别庄田地的佃户们都可以把家里五岁以上十岁以下的孩子们送到学堂。学堂不仅不收束修,还免费提供一顿午饭。
  这个消息传出去以后,有一半多的家庭愿意把自家孩子放到学堂读书,毕竟十岁以下的孩子干的农活有限吃的却不少,送去学堂还能省一顿饭。
  作者有话要说:  赌石书到了,以后就可以写赌石了。
 
 
第133章 
  清晨的阳光照进学堂时, 学堂里已经坐满了五岁到十岁的孩童。他们坐在结实的木凳上, 抚摸着面前光滑的木桌,不时同周围的同伴小声说着什么。
  杨秉文迈进学堂时,所有人不由停下了小声的议论。昨天晚上, 差不多每个孩童都被家里的大人告诫了一番,要在学堂里好好听先生的话,要不然先生会拿戒尺打手心或是不给饭吃。
  有赖于此,虽然杨秉文看上去比较年轻, 说话声音也不大,但是孩童们还是对他表现出了十足的敬意。
  本来沈凌是想要自己亲自培养那些孩童的,但是庄里的事务太多, 每日听路管事的汇报就占去了太多时间,所以她便花高价从县城里请来了这么一个私塾先生。之所以选杨秉文,是他比其他人要开通一些,也能接受沈凌的一些想法。
  比如, 沈凌建议他可以把那些新入学的孩童根据年龄分为六组, 然后分别教授他们不同的内容。还有教授的内容中可以少一些经书,多一些实用的算术、天文地理方面的知识。这些杨秉文都同意了。
  沈凌还怕他会阴奉阳违, 明面上答应背地里却依照自己的风格行事,因此特地到窗外听了几天,发现杨秉文确实是按照自己的意思照办的, 方才放下了心。
  她从学堂外面离开后,便信步出了别庄。
  正值春光明媚,地里的野菜东一簇西一簇的都冒了出来。放眼望去, 就见田野里每隔个十几米就有一人蹲在地上挖野菜。
  距离秋收已经过去好几个月,这个时候就是家里比较宽绰一些的佃户也没有多少存粮了,因此家家都会派出一两个人来地里挖野菜,多少能缓解一下家里的口粮问题。
  沈凌想到这里不由望向正在庄外操练的两百名家丁,他们正在二十个匪人的带领下练习刀枪棍棒。
  在练兵打仗这一块,沈凌自问是门外汉,所以几乎不过问,也不贸然提出什么建议。只要他们带领二百名家丁好好练习武术即可。
  如今这么一看,倒也似模似样。
  沈凌看了几眼,心思就不由转到了别处。
  去年冬天的时候,她借着匪人们去郡城的机会,将空间的时间流速调快了好几倍,原来的十几头小牛立时繁殖到了几十头。
  匪人们回来的时候不仅带来了好几车马车,还有几十头死牛。牛皮当即被扒下来给了皮匠,而那些牛肉则被庄里的人吃了好久,剩下的则做了牛肉干。
  几十头牛皮放到皮匠那里后,经过日夜赶工,如今已经将两百名家丁所需的皮甲全部制成,铁匠那里也已经打好了两百个枪头,武器和皮甲有了,也是时候带这两百个家丁出去见见血了。
  在梅山深处驻扎的那些义军已经在山里安安静静待了一个冬天,如今佃户们都已经开始挖野菜,想必他们存储的粮食也快要吃光了。
  沈凌觉得,如果她所料不差的话,只怕早则十天晚则半个月,那些义军就要下山来找他们要粮食了。
  自己大可以赶在他们下山之前,与他们硬碰硬一场,摸摸他们的底子。
  于是第二天清晨,两百名家丁正在进行早饭前的操练时,就见沈凌披着一件夹棉的斗篷一步一步走了过来。
  二十个匪人当即恭恭敬敬给她行礼,在他们的带动下,两百人一齐给沈凌行了一礼,“见过庄主。”
  沈凌说声起,等众人都站直以后,方才缓缓开口道:“我夜里忽得一梦,梦见梅山深处的那些义军们突然过来袭击别庄,将庄里的粮食尽数抢光。”她说完这话,抬头看了一眼众人,发现众人在她说到粮食被抢光后神色有了微微的变化,方才继续道,“好在梦里有个老神仙指点了我两句,还教了我一个护身之法。”她说着话,轻轻一弹右手食指,就有一簇火苗飞快的被弹了出去,瞬间就将操练场中的一块大石包裹住,然后几个呼吸的功夫,那块大石就化为了一堆灰烬。
  众人眼睁睁的看着面前的大石不到几个呼吸的功夫就化为了灰烬,望向沈凌的目光写满了震惊与畏惧。
  沈凌要的就是这个效果,她满意的看着众人的神情,微微笑道:“有如此神技,你们觉得我们还用怕那群义军吗?”
  “当然不怕。”匪人中的一个机灵鬼道,他们二十个人早已知道沈凌的本事,当沈凌露了这一手后,他们虽然吃惊但是因为早前有过一次经历,因此比那些家丁们少了一些惊异,很快就回过神,明白了沈凌的意思。
  被那个机灵鬼一提醒,剩下的匪人们马上回过神,“庄主能在梦里获得老神仙的指点获此神技,一定是天佑我别庄。”
  “对,天佑我别庄。”众人纷纷附和。
  沈凌淡淡笑了笑,提醒众人道:“不过这件事,你们自己知道即可,千万不要告诉旁人。你们都是我亲自选拨出来的亲信,若不然,我也不会将这个秘密告诉你们。”
  众人自然答应,愿意保守这个秘密。
  沈凌就笑了笑:“如此,我们就开始商议正事吧!我有心想要杀一杀那些义军的威风,你们可有什么好的点子?”
  最先开口的都是跟随沈凌去过汉中的那三十多人中的几人,他们在与盗匪的斗争中有了些许经验,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
  那个看着腼腆与盗匪们打斗起来却比较勇猛的杨五斤倒是提出了一个比较有用的点子。
  “我爹去年冬天去山里打猎时,曾经见过几个义军,听他们说话的意思,似是住在一个特别大的山洞里。我觉得我们可以派出几个人前去打探一番,然后再商议如何攻打......”
  杨五斤的爹是附近有名的老猎人,时常到山里打些猎物。那些义军本身是穷苦出身,见到杨五斤的爹在山里打猎,也没有为难他,反而和他说了几句话。
  其他人都说这个提议比较好,只是派哪几个人打探好呢?
  大家的目光不由都落在了沈凌身上,沈凌想了想,觉得这个任务还是交给几个匪人比较好,她点出了以张武为首的五个随她去过汉中的匪人,命他们前去哨探一番,在不惊动义军的情况下,悄悄打探一番他们驻扎的地点以及周围布置。
  五个匪人当即领命而去。
  他们踏着刚刚冒出草芽的山地,一点点向着山林深处而去。有之前从匪的经验在,五人很快摸到了义军的驻扎处。
  沈凌之前的猜测是对的,义军的某个重要头领人物受了重伤,为了方便他和一些伤兵养伤,义军将落脚的地点选在了半山腰处的一个极大的山洞。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