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文的脸因为愤怒而涨红,司铎话语中的轻蔑让他很不舒服,台下人因为这种玩笑而被逗乐也让他情绪有些微失控。
这些贵族都讲究一个仪态,显然,当着众人的面发怒在他们看来是很失礼的。
欧文也知道这一点,因此,他在极力地控制自己的情绪。欧文将视线收回,试图和缓一下自己的情绪,此时他对上了莱茵的眼神。莱茵没有笑,他的面容严肃,认真等待着他的发言,撞上他的眼神时朝他点了点头,眼神里满是信赖,这是全场最尊重他的人。
欧文的心一下就平静下来了,他不是疯子,这个世界有着真正能理解他的人。他现在要做的,便是把自己解释给所有人听,让他们能够像他和莱茵一样,去接触这个世界的本质。
欧文的自信心一下就回来了,那些理论和论据是他反复写过不知道多少次的东西,早就深深刻在脑海里,不管是正着解释还是反着解释都是小菜一碟。先前司铎的行为从心理层面对他造成了打击,他才一句话都说不出来。现在心态一恢复自然,脊背一挺,那种莱茵所看好的气场便重新出现了。
欧文立马开始他的长篇大论,甚至在里面还能引经据典,气势一句强过一句,直把那司铎逼得冷汗直流。
司铎能找的反击点越来越少,他甚至开始拿一些不入流的点来攻击欧文。
贵族们虽不愿接受人类的祖先是猿猴这个观点,但欧文的气势实在太过强盛,司铎的反击明显变弱,还很不符合风度。这让贵族们的心不免有所偏向,尤其是看到坐在台下风度翩翩的普法尔茨伯爵和一旁止不住抹汗的教皇,这些崇尚高贵的贵族们捏着鼻子考虑起了进化论的正确性。
台上的司铎被欧文犀利的唇舌逼得失措,下意识看向教皇,希望能得到一些指点。教皇自然是没有办法的,他又急又气地移开了目光,有些后悔看这个司铎平日能言善辩就选了他,应当换一个博闻强识一些的人。
事实上,这还真不能怪台上的司铎,某种意义上,他已经是教皇最好的人选了。都说真理越辩越明,越是博闻强识之人,便越难在相反的立场上辩出胜利。因为欧文所说的每一点,都是如此符合事实的逻辑,当他们在辩论时提出的每一个用以反驳欧文的可能都被证伪后,所有人都会被一起带向真理的尽头。
说实话,看到教皇选的是这种诡辩型选手,莱茵还有些失望呢。
台上这位司铎很擅长察颜观色,所以一上场便轻轻松松地用三言两语博取了贵族们的好感,紧接着又去打击欧文的心态,让他无法正常的发挥。只可惜在这位司铎打算趁胜追击的时候,欧文通过和莱茵的一个对视重新捡起了自信,进入了不为外界所扰的状态。这种状态一旦起来,这位司铎再想通过一些小花招去干扰他是几乎不可能的了。
他是教皇最好的选择,但现在,这位最好的选择也败下阵来,在台上像猴子一样被欧文的几个问题吊着,耍的团团转。
教皇别开了脸,眉头都挤到一块去了。
莱茵嘴角含笑,一直盯着教皇,就等他抬头看自己一眼。
莱茵的目光实在是太过锲而不舍,教皇想要装作毫无察觉都难,只能怒气冲冲地抬眼看向莱茵,然后见莱茵十分温文有礼地朝他笑了笑,寻不到一点失礼的地方。
教皇被这个笑气坏了,顿时憋了一肚子气要撒。
台上的欧文大获全胜,司铎红着脸从侧边下来,莱茵率先给欧文鼓起了掌,立马有几位贵族跟着莱茵的举动,也附和着鼓掌。掌声一开始还有些稀稀拉拉,后来逐渐响成一片。平民被挤在最外面,也看不清里面是什么情况,只能等消息一层层从里边传来,听一个滞后版的辩论,现下听见这鼓掌声,一个个都着急起来,不知道结果是谁辩赢了。
欧文漂亮地赢了那位司铎,此刻正在台上做一个总结,刚刚台下整齐的掌声让他此刻兴奋得面红耳赤。他不知道这些贵族鼓掌是不是真的认可了他,但他知道,这是一个好的开始。
欧文的总结便是他最开始准备的演讲稿改成的,那是一份莱茵都觉得慷慨激昂的稿子,事实证明,演讲效果确实很好,给这些本来只是来凑个热闹的贵族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等欧文也从台上下来,这场辩论算是彻底结束了,教皇起身,想要带头走人,却被莱茵拦住了。
教皇对莱茵的一举一动都十分敏感,见状还以为莱茵要动武了,连忙往后面推了几步,让身边的骑士能够上前保护他。
莱茵及时在旁边的贵族误会之前伸出了手,做出一副要和教皇握手的样子,省得这些贵族因为误会也动起兵来,到时候场面失控,真的打起来,可就得不偿失。
莱茵的这一下伸手相当关键,差点有所动作的贵族们按捺回去不说,还衬得教皇大惊小怪,小家子气。
教皇今天简直就是来受气丢人的,他心情坏极了。但现在这样,他还不能不搭理莱茵。
莱茵的手已经收了回去,教皇只好行个礼,顺便夸赞了一番今天的辩论会如何精彩。
莱茵露出一个在教皇看来极可恶的笑,道:“既然教皇阁下也觉得今天的辩论会大有益处,我们以后应当多多举办这种活动,将世间真理都辩的明明白白才好。”
是的,莱茵就要搞事。他光打教廷不够,还要逼教廷和他搞辩论赛,踩着教廷的尸体宣扬各种学科,可以说是残忍至极。
教皇笑的脸都僵了,怎么也说不出一个不字,只能打落牙齿和血吞。
莱茵说到做到,又调了很多数学、物理一类学科的学生来,要和教皇搞辩论。
教皇还不好反悔,因为莱茵这人无赖的很,你要是不和他搞辩论,他转身就拿起刀剑要打仗。真打起来教皇又打不过他,在争取到强有力的外援之前,只能莱茵说什么是什么。
于是交战区就因为这几场辩论会陷入诡异的短暂和平之中。莱茵要来的这些学生都是精英,将教会的这些人唬的一愣一愣的。教廷只能眼睁睁看着贵族和平民一点点倒向莱茵,教会的威信荡然无存,他们甚至连反抗的刀剑都不敢拿起。因为一旦动了第一刀,便是开战的信号。
莱茵知道他们这么乖巧是为了等待反击的机会,但他仍要开展这样的活动。因为覆灭教廷并不是说砸光修道院,杀尽死心眼的教皇和司铎就可以,既然要覆灭,便要连思想上都清除得一干二净。
最重要的一步,便是开民智。
第94章 荣光复苏(二十六)
莱茵充分利用了修道院的财富, 几乎不需要消耗自身过多财产。一边清除教廷势力, 一边建立学校以及进行各种制度的改进。因为有坎诺珠玉在前,其他地方的管理完全可以参造坎诺, 倒显得不是太难。
希尔·德里克也开始做起相同的事情,两人一南一北,相互呼应, 声势一下大振。希尔·德里克因为身份敏感,一举一动都被众人放大, 反倒比莱茵这里更引人注目。
众所周知,希尔·德里克的母亲, 旧王后布里吉特是因为教廷才被驱逐回国, 乃至于病死。因为这点,虽然希尔王子自身没有表现出对教廷的反感与抵触, 但教廷是坚定站在新王后玛丽所出之子身后的。先前因为教廷势大,虽然希尔王子是第一顺位继承人,乔治又对希尔疼爱有加, 但大家对于希尔能否继位还是有所保留的。他们甚至不知道这位王子能否健康地活到乔治去世的那一天。
而现在,希尔·德里克似乎和莱茵有了默契,一起加入征伐教廷的行列。这是不是意味着这位一向低调的王子终于明晃晃地露出了他的野心, 要踩着教廷的尸体确立自己的继承人地位?又或者说这是乔治的指示,想要借这个机会彻底铲除教廷?
如果说只是莱茵,这些贵族不会明目张胆地站队莱茵。但换成希尔就不一样了,这对他们来说是一次重大的政治投资机会,错过便很难再有。而且莱茵对战教廷, 一往无前的气势也给了这些贵族很大的信心,他们有很大把握,自己会站在胜利这一边。
一时间,征讨教廷的声浪便遍布整个弗兰王朝上下了。
莱茵这里却有些担心希尔,按希尔先前的打算来看,他不会这么早与教廷撕破脸,因为他不想把他和教廷的矛盾赤/裸裸地暴露在乔治眼皮子底下,然后牵扯起让人肝肠寸断的旧事。
希尔这样做,一定是因为发生了什么。
莱茵的信还没有送出去,北方的消息便传来了,乔治一世病逝,教皇伍德拒绝为希尔·德里克加冕。
算算时间,希尔起兵的时候,应当是乔治一世病重之时。应当是窥见了之后的危机重重,希尔才最终做出了提前攻打教廷的打算,他没有办法再为了父子之间最后一点温情而粉饰太平。做出这样的决定是痛苦的,他的举动会让乔治误以为他是急于夺位也不一定,但是希尔别无他法。
莱茵有些担心这位合作伙伴的心理状态,但两人隔着万水千山,只言片语的安慰实在起不了什么作用,只能看希尔自己能不能走出来了。根据莱茵对希尔的了解,他是一个意志十分坚定的人,就算父亲的死让他变得软弱,那也是暂时的,他终究是能走出来的。
比起希尔,莱茵更注意都城里的那位教皇。那位教皇拒绝为希尔加冕,所以希尔没有名正言顺地成为弗兰王朝的皇帝。可那位教皇并没有借着这个机会为玛丽皇后的任何一个儿子加冕,而是将此事就此耽搁。
很明显,这位教皇并不想真的和希尔以及莱茵站成对立面,加冕之权是他握在手上的一个筹码,等着希尔和他谈判,停止这场针对教廷的战争。
如果面对选择的是莱茵,教皇自以为的筹码根本不算筹码。莱茵不想要所谓皇权,他只想清除这个不必要存在的腐朽机构。可面对选择的是希尔,就连莱茵也没有百分之百的把握,希尔会做出和他一样的选择。
莱茵永远不会有自信,自己能彻彻底底看透一个人。他会通过一个人的言语和行动对他的品质有所判断,并在此后相信自己的判断。但这不代表他会盲目自发地以为自己的判断不会出错。
这是一个关键的节点,决定了莱茵对希尔的判断有没有出错。
从种种迹象来看,莱茵还能推断出另一种可能。在这种可能里,希尔的目标不是推翻教廷,也不是改变现有的封建皇权,而是借助莱茵和其他能获得的一切助力去打压教廷,以此获得顺利登基的机会。
因为旧王后布里吉特和教廷的恩怨,教廷天然不愿希尔即位,希尔要想顺利即位,便要打压教廷,直至教廷主动做出让步。
至于到底是不是这种情况,只要看希尔此刻的选择就行。如果他只是想即位,现在和教廷和解便可,一旦教皇为他加冕,再想将兵强马壮的希尔赶下皇位是几乎不可能的事。所以想登基的希尔没有理由不在这个时候接受教皇的提议,除非他真的没有这个心思。
莱茵不需要等待太久,便能从两人的举动中看出希尔的抉择。教皇拒绝为希尔加冕之后,希尔加强了对教廷的攻势,玛丽皇后和她的两个儿子流亡到西北的比诺,教皇伍德也在希尔的追杀下逃到比诺寻求庇护。在那里,伍德正式为玛丽皇后的长子艾尔文加冕,称其登基为帝。伍德这是正式和希尔撕破脸了,一点余地未留,很明显,两人先前的谈判破裂,伍德不得不选择了这条毫无保障的路,才能勉强保全自己一条性命。
莱茵很高兴自己没有错看希尔,这世上真有理想信念与他一致之人。按眼下的形势,曙光就在眼前。
艾尔文匆忙登基,当上皇帝后的第一件事便是向各大贵族发出了调兵的请求。现在不同刚分封贵族的时候,只要皇帝一声令下,贵族们便会带着自己的军队来为皇帝效忠。经历了这么多年,贵族们早就习惯自己掌有自己的军队。皇帝想要借用这些军队做什么,靠命令是走不通的,只能靠请求和交易。
艾尔文是被临时推上皇位的炮灰,他自己也知道这一点,生怕兵强马壮的兄长第一个拿他开刀,只好向这些贵族许下重利,根本不考虑之后要如何偿还,只想一心熬过眼前的难关。
自古财帛动人心,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还真有几个贵族打着为皇帝而战的名头出征了。
莱茵这里一直有意控制着武器的改进,不愿将冷兵器时代提前带入热武时代,以免造成很多伤亡。因为改造方向的限制,最后研究出了使用条件极为苛刻的长弓。
这长弓用的材料极为坚韧,射程和一般的弓箭更是不在一个水准上,可要拉开这弓是极难的,就算是军中力量最大的几人,用过一两次以后也会感到肌肉酸痛。因为实用性太差,这弓本来都被研发部的人视作废品。
还是莱茵刚好路过,拿着弓箭试了一试,脸不红气不喘地射了三箭三中,射程还贼远。于是这个弓箭就成了莱茵专属的武器,让研发人员的心血没有白费。
莱茵背着这把弓箭和支援教廷的贵族对战,开局之时,骑着马在远远的城墙之下,义正言辞地规劝这位贵族走到正义的一方来。烈烈风中,莱茵的黑发被风吹到耳后,露出整张坚毅的面容,还真有几分像模像样。
那贵族自然不会因为这三言两语就停下手来,所有的城堡和修道院都是易守难攻的结构。莱茵他们虽有攻城所用的器具,但过了一开始将他们打的措手不及的阶段,如今他们也有了一些应对手段,总体来说还是有些微优势的。
贵族们学习着莱茵的战争手段,从城墙上往下投石。莱茵一开始便带着军队离得远远的,在他们投石所不能及的范围里。但这样安全是安全,不靠近城墙他们也没法攻城。
莱茵从背后取下了弓箭,这是他拿到弓箭以后第一次在对战时使用,城墙上的人隐约看见了他拿箭的举动,心里直犯嘀咕。这么远的距离,莱茵拿弓箭还想射中人不成?
这把弓箭确实难开,要不是莱茵来到这个世界后就一直苦练身体,也不能像现在这么如鱼得水。莱茵身体一侧,双臂发力,右手往后一拉,弦便被拉开,箭抵在弦上,只差一松。莱茵身后的骑士团们都是试过弓箭的,知道这看起来轻松写意的举动有多难,下意识屏住了呼吸。
莱茵瞄准了那位还在城墙上东张西望的贵族。虽说生命的价值不能以数量衡量,但他没有心思做那么多标准,只想牺牲最少的人来结束战争。他要让那些养尊处优惯了的贵族都闻风丧胆,收起他们因为利益而蠢蠢欲动的心,带着那些可怜的兵马回老家去。等他们收拾完了教廷再好好整改这些家伙。
莱茵双唇一抿,皱着眉头松了弦,那箭飞得太快,又带着股不可阻挡的气势,像流星一样砸了过去。城墙上的众人还没有反应过来,便见那位带兵的贵族被箭射中,直挺挺地向后一倒。这一箭实在太过恐怖,那些就站在贵族身边的人腿一软便跪在了地上,反而把自己的身体掩在城墙之下,有了片刻的安全感。他们连忙去查看那贵族的情况,结果发现这箭头都从后背冒了出来,这一箭竟是隔着这么高这么远的距离差点将人射穿,令人悚然一惊。
这一场战自然是没有打下去,这位贵族一死,他手下的兵也不归教廷管,只顾着回去报丧,可怜教廷刚刚气势汹汹地站在城墙上,转瞬就见莱茵不费一兵一卒又下一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