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姬(下)——多木木多
时间:2018-09-29 08:48:22

  有城拒交税赋,皇帝是要下兵讨伐的!
  要动兵了!
  八座城,凤凰台下不敢含糊过去,哪怕最终不会打,还是会讲和,但前面的点将、调兵、兵马出城是绝不会省的。要讲和也只能是在大兵压城之后再讲。
  白哥脸色惨白,握着信说:“我要回去一趟!”
  姜姬仿佛什么也不懂,“很着急吗?你不看球赛了吗?”
  白哥跳脚:“还看什么球赛?要打起来了!”他急得团团转,“我要回去,你、你要不要跟我一起回去?对,不能把你一个人丢在这里!你和小公主赶紧跟我一起走,回凤凰台!”
  姜姬笑眯眯的说:“哪里会打起来?我从生下来就没见过打仗呢,不会打的,你回去看一看,肯定是虚惊一场。”对王姻说,“替白公子准备马和随从,好好的把白公子送回去。”
  王姻拱手笑道:“遵命。”
 
 
第551章 设陷阱
  姜姬坐在公主城, 但凤凰台的消息却源源不绝的送过来。
  在王姻拿下解县与新县之后,这里已经成了云集了以鲁商为主的大批商人歇脚转运的地方。
  他们在此地集散,最重要的就是兑换手中的财货,将自己不要的东西找个好买家, 把自己要的东西低价买入。
  跟随商人而来的, 就是他们带来的四面八方的消息。
  她在凤凰台时曾让段小情把整个大梁的地图偷偷拓了一份给她。不得不说,这份“地图”,或者叫山河志的东西,充满神话色彩。
  配合着段小情抄来的每年交税的城池名单, 她勉强算是知道大梁疆域和有多少大城小城了。
  山河志上很好的表现出了前朝大纪和当今大梁的疆域区别,区别就是,大梁应当是丢了一块大纪的国土。
  这个在凤凰台珍藏的山河志中有画出来,就是天河以北的一个仙岛,据说是消失了。
  也就说那是大纪的皇帝们升仙后去的地方,一个灵台所在。
  通俗的说,就是坟。大纪所有皇帝的帝陵,全都不见了。
  如果只是说帝陵,那姜姬会以为大梁开国皇帝, 前朝纪帝的女婿把他岳父家的坟都给挖了, 推平了。可画和诗赋中表达出来的意思又颇为追悔, 明明白白的说是一块地不见了,飞了, 驾云飞升了。
  而她在地图上看到的是大梁国境边缘有一块地下托着云雾。
  她怀疑在大梁国境边上, 某个地方, 可能当时真的因为怀疑大纪而脱离了大梁。不管是独立还是别的什么,反正人家那边的人确实办到了。
  回到大梁,大梁皇帝初封陪他打天下的几个人时,基本都封到了一起,也都推到了国境边上。然后,大梁可以简单的分成两个地方,因为从地图上看,有两处是城镇比较密集的,其他都是零散的乡镇。
  一处就是晋江了,在它长长的身躯附近都是密集的城池;另一处是在一处山脉附近,此山叫砳,似乎出产一种非常著名的黑石,不知是不是煤。
  这些地方的城的历史大多比大梁的历史还要长。大梁有七百年,而他们却多是从大纪时就在此地建城、繁衍人口。
  换句话说,虽然还记得大梁始皇帝是怎么身为女婿却夺了老岳父家的江山的人可能早就连骨头都化成灰了,但这些地方的世家说不定随时都能拿出一两本古卷来给大家说一说那发生在七百年前的故事。
  也就是说,这些地方的世家历史比大梁悠久,还知道大梁皇帝的黑历史,多多少少,就有一种超然的气质。
  就能不怎么看得起皇帝。
  这也让姜姬明白了一件事。以前她怎么都想不通大梁皇帝当了皇帝都七百年了,怎么还这么尊奉前朝?不但文字还用纪字,连通行各地的货币都是纪朝的原版,他最多后代改良得多了点,可原型模子还是纪朝的啊。
  任何一个夺了江山的人,都应该会想要洗去旧王朝的印记。
  ——除非他做不到。
  大梁,好像就是做不到。
  历代皇帝中可能也有人想要做到吧,这就不得而知了。可七百年下来,大梁皇帝快绝种了,这些知道皇帝家黑历史的世家还在。
  她想到了以前历史老师在讲课时说过,自古以来,只有毛主席,共产党做到了真正的改革,自下而上,以前的人都是在本阶级内折腾,越级折腾的,底层人民推翻旧王朝成功的,就这一个,前面的农民起义最后都失败了。
  以前都是世家打皇帝,把皇帝推翻了,自己上去当。
  而当了皇帝后,他还是要继续依赖世家去治理国家。等这个王朝的气数要尽了,就会冒出一个大世家等着接收这个王朝。
  联想到她自己,她好像也是走这条路。如果让她干成了,那就是替诸侯王造反提供了一个成功例子。
  梁朝皇帝不是不想把知道自己黑历史的人干掉,但他一开始肯定不是想搞一个阶级大清扫,把所有旧王朝的世家全干掉,他当时需要的是赶紧坐稳皇位。
  他一定对这些世家非常温柔,非常亲切,肯定也做出了“同享江山”这样的承诺,就是不知道是给谁。
  等他上了台,当然也不能立刻反脸不认人。他需要坐稳皇位,需要他的后代也能坐稳皇位,不至于刚上来没传几代就被推翻了。
  久而久之,他坐稳了皇位,那些知道黑历史的世家也活了下来。
  现在这些世家已经敏锐的察觉到了皇帝的势弱。
  他们想知道,是只有朝阳长公主、徐公、陶然等权臣、弄权之人能欺负皇帝呢,还是他们也能。
  如果都能,那他们绝不会客气。
  这只是一个试探。
  我们不向皇帝交税了,不给皇帝送钱了,皇帝你生不生气?生气了来不来打我们?你来吗?你不来我以后也不交税了。
  凤凰台。
  朝阳公主当然是生气的,她在接到辞表时立刻察觉到了问题。她也随即写下圣旨,要召这个辞官的人进凤凰台。
  当然,来了就要把人头留下了。
  她很清楚这是对皇权的挑衅,也必须要用最严厉的手段去遏制,去给予警告。
  所以她在圣旨上写了所有递上辞表的人的名字,召他们来,她要把他们都杀了!
  这个圣旨没出凤凰台就被劝住了。
  朝阳身边已经有了许多人,最受她信任的就是护卫凤凰台的将军,云青兰。
  云将军手握凤凰台数万禁军,还有十余万的军奴。他养兵不靠税,而靠自己的城,云城。
  他的祖辈都在云城,只有他自己在凤凰台。
  他劝朝阳先看一看徐公和陶然的反应,看看他们谁是忠心的。
  因为这两人都知道这样的辞表递上来后皇帝该怎么做,现在就看这两人会做什么。
  朝阳听了他的劝告,先按捺下来。主要是云将军说,这些叛逆想杀什么时候都能杀,何不用他们试一试凤凰台下的忠心呢?
  朝阳觉得这话很有道理。
  很快,徐公和陶然都做出了反应。
  徐公的反应是——病了。
  听说是气病了,徐家四处求药,连棺材都预备起来了。
  而陶然则很直率的说要出兵,还举荐了好几个将军。
  陶然当然也有暗中豢养将军替他卖命,也有和他交好的城池替他养兵。可以说,他被徐公压制的年月里都用来在外面发展势力了。
  朝阳问云将军,哪个是忠臣?云将军反问她,觉得哪个忠,哪个奸?朝阳说,她觉得两人都不忠,她想把两个都杀掉。
  云将军说长公主高明,长公主明智,长公主说的都对。
  徐公显然是在躲事,云将军不信他病着,这老头都病了十年了,一有事就病,可一直病着也不见死。
  但他比起陶然来还是好一点的。
  陶然看似忠心,因为他说对了,皇帝该派兵去打。但他其实心怀大奸。
  云将军这么说,朝阳听懂了,她问:“陶然这老贼想反?”
  云将军说:“不然,他为什么要蓄兵呢?”
  如果只是想当臣子,那只要把徐公踩下去就行了,那他就应该巴结朝阳公主啊。
  可他并没有来巴结朝阳公主,还自己蓄兵。云将军说,他觉得徐公反倒是一直压制着陶然,等徐公死了,陶然没人压制,一定会反。
  因为他怕徐公,可不怕皇帝和朝阳公主。
  朝阳公主当机就立断就要宣陶然进宫,要杀他。
  云将军又劝,说此时杀他,如果不能一击必杀,那他立刻就会反。
  虽然现在看起来凤凰台稳如泰山,有皇帝,也有朝阳公主。可他们自己清楚,不能真打。因为真打起来,皇帝不能露面会影响士气。
  平时朝阳公主自己拿着御玺没事,真到了宣战的时候,皇帝不出来就不行了,难道让朝阳公主一个女人站在将台上点将、阅兵、宣战?
  这就可笑了。
  朝阳公主皱眉。
  云将军又道,既然没有必杀他的把握,不如先让他犯一个大错,然后再用天下悠悠之口逼死他。之前,陶然就曾被不敬先帝这个理由被逼得不得不去帝陵跪着谢罪,他们可以故计重施。
  朝阳公主答应了,问怎么让陶然犯错?
  云将军说,他不是举荐将军吗?如果他举荐的人打了败仗呢?
  这个主意看起来不错。
  朝阳公主就把花万里宣了进来,问他可愿出征。
  花万里当然万死难辞,一口答应下来,还替依附在他身边的花家人都答应了下来,说长公主点谁,他们花家绝不会推辞,都肯为长公主去死。
  朝阳公主也不懂花家到底谁能打谁不能打,就让花万里自己报人名,她挨个点将,点完,八个城辞官,她让花家去打七个城,然后把最后一个城,交给陶然的人去打。
  陶然接到圣旨,笑着对坐在他面前的青年说:“霍九弈,你可敢往?”他点着桌案上的圣旨,“这可是龙潭虎穴,刀山火海。”
  霍九弈年约二十许人,一笑脸上有两个酒窝,十分可亲。
  他笑道:“奴奴敢!”
 
 
第552章 一战成名
  陶然并不介意花家人占去太多“便宜”,对他来说, 这是他第一次把自己的实力显露出来, 所以他接到圣旨后就光明正大的起草奏章, 伸手朝皇帝要粮、要钱、要武器、要人。
  直白点说就是他要向下面的城池征粮、征人,除此之外,他还可以向有铁矿的城池索取大量铁石, 从民间搜集铁匠, 制造枪头箭矢。
  他还可以先从国库中拿走一笔钱用来支付军饷。
  兵马未动, 粮草先行嘛。
  仗还没打,可以先发财。
  花家也是一样。花万里拿了圣旨回来,群情激昂!
  花万里选的都是他这边的花姓人, 不跟他一帮的,跑到他大哥花万芳那里的花家人, 他当然不会在朝阳公主面前举荐。
  现在他替自己的人找来这么一个发财的机会,在花家中立刻声望上升。
  花万芳那里有多痛恨就不说了。
  花母把他叫去,告诉他这是花家重新立起来的关键时刻。
  花万里点头:“孙儿知道。”
  花母毕竟活得久, 这种事比他更有经验, 就给他讲了许多花家祖辈在遇上这种“出兵”的事时要怎么做。
  这场仗, 不是要真打的。实实在在的动刀动枪, 战场厮杀, 那是下下策。真正的好将军, 百战百胜的, 都是不战而胜的。
  不动一兵一卒, 敌人闻风而降, 这才叫高明。
  真打起来,伤和气。
  花家是武将世家,整个大梁的武将不说都以花家马首是瞻也多多少少会给花家面子。各城的守将逢年过节,花家有什么事,不是人到,就是礼到。去年花千降去世,花家风雨飘摇之际也有许多亲友不远千里前来致意。
  花万里这回要带着花家军去打八座城——虽然那一座城不归花家去打,但花家也不能将其摒除在外。
  用花母的话说,交个朋友,胜过多个敌人。陶公让人去打这座城,花家让人去帮这座城,那最后谁更得人心就一目了然了。
  花母说:“这些城无力纳税,非是有意欺君,乃是不得已为之,你到了那里,要让他们明白陛下的威严与宽宏之处,要继续忠心为君才能得到安祥的生活。但也要替他们说一说话,不叫忠臣之心遇冷。”
  花万里点头,说:“孙儿明白。”
  他去那里不是要打人,而是要跟人家说,我知道你们很辛苦,不是有意不交税,实在是无力交税,但皇帝也不能被人冒犯啊,所以你们交出一二罪魁,我带回去交差,也替你们好好的给皇帝说好话,让皇帝宽容你们几分,这样好不好呢?
  至于税,意思意思交一点,不能一点不交啊。
  花母又拿出一些与家中交好的守将名帖,交待花万里一定要派亲信去拜访,一定要把花家无意相争的意思表达清楚,要让这些城体会到花家待他们的善意。
  花万里说:“这霍小将以前名声不显,孙儿不知他是何来历。”
  花母说:“小偷尚有三个朋友,你派人多去打探他的亲友就行了。你也可以设宴,款待此人,如果此人灵醒,交个朋友也未尝不可。不可小气,不可仗势凌人。”
  花万里:“孙儿知道。”
  这种事都是各家习惯的。花万里唯恐不够郑重,叫霍小将以为花家傲慢,亲自写帖子,叫自己长子带着亲信去送信,百般叮嘱。
  万幸霍九弈也不是个愚人,上头大人们打来打去,他们倒不必拿对方当个百世的仇人来看。何况霍九弈也不觉得他会跟陶然一辈子,陶然是个文人,这辈子都没有领过一天兵,霍九弈总觉得这样的人未必就真懂他们这些兵的苦,心里留着三分余地,花家如此盛情,他就顺势接了。
  两边互相拜访,虽然只是喝了一杯茶,说了不到一刻的话,但两边都很满意。
  花万里自觉自己已经表达清楚了,这回去是示威的,不是去杀人的。当然没明着说,只说了一番以德服人之类的套话。
  霍九弈就如同得了知已一般,对花万里的话推崇倍致,两人就都懂了。
  于是会面圆满结束。
  花万里回来后就起草信件,命亲信带信去给这八座城熟悉的将军和城中著姓,信中就说,因为你们城的原城主、太守,给皇帝递了辞表,说不当皇帝的官了,然后也有人在皇帝面前告了你们,说你们没有按时耕种,误了天时,此乃大罪,所以我,花家花万里,奉圣旨要对尔等进行“规劝”,不日就到了,到时你我可以把酒言欢,做个好朋友。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