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君总是想杀我(穿书女配)——凌沧州
时间:2018-10-01 08:44:42

  夜风又起,秦钧脱下外衫披在杜云彤肩上,道:“可行。”
  姜劲秋已有了三分醉意,伸手去戳杜云彤的额头,口齿不清道:“你不能这样笑。”
  “你一笑,就是满肚子坏水。”
  杜云彤道:“你们都君子,只用阳谋,不屑于用阴谋,所以这个小人,就只能我来做了。”
  桌下秦钧勾了勾杜云彤的手指,凌厉的丹凤眼里有着几分柔意,道:“你不是小人。”
  是爱人。
  可惜秦钧是个爱字都思量再思量才会说出口的人,这三个字,注定要烂在肚子里,不为杜云彤所知。
  夜色渐深,酒宴已毕,杜云彤派人把众人送回各自的屋子。
  李易大婚将近,天启城上下都洋溢着喜气。
  天家只顾着争权夺势死人了,以致于多年没有喜事发生,如今终于有了喜事,天家高兴,下面的百姓更高兴——这么大的喜事,说不得要大赦天下,减免几月的赋税。
  百姓们盼啊盼,终于盼来了太后大赦天下的旨意。
  旨意下达,天启城的百姓们争先相告,沉浸在喜悦的海洋里。
  哪知没过几日,这般隆重普天同庆的事情竟然被另外一件事情夺去了所有人的目光。
  多年不朝贺的颜家,居然破天荒来恭贺李易大婚了。
  当然,这不是重点,重点是,颜家带了一百万两白银,送给太后过寿诞。
  作者有话要说:  三更奉上!
 
 
第100章 
  颜家押送银两的车队刚抵达天启城, 便迅速在城里掀起了轩然大波。
  一百万两的白银,很多人穷其一生, 都不曾见过这么多的钱,而如今,就被颜家轻轻巧巧地拿出来, 用来给太后贺寿。
  装载着银两的马车碾在地上,留下两道深深的车轮印, 百姓们围在道路两旁, 艳羡地看着马车一点点走远。
  马车一字排开,送到皇城。
  皇城颇大,占地极广,饶是这样, 也从正午门摆到了宫外。
  盖在银两上的红布被掀起,白晃晃的银两暴露在明媚的阳光下,白得晃眼。
  李晃走下丹犀,眉梢微挑, 桃花眼里满是嘲讽之色,伸手捏了一锭银子,抛在空中,而后五指并拢,放在额头上,抬头看被他扔在空中的银子。
  “啧啧。”
  众人早就习惯了他的轻佻,莫说扔一锭银子了,就算他把这些银子全部扔了, 宫人们也不会意外。
  银子从空中落下来,李晃抬手接过,握在掌心捏了一会儿,又摊开手掌让太后看。
  李晃道:“琅琊颜氏,对祖母可算尽心?”
  “一百万两白银,孤长这么大,还是第一次见这么多银子。”
  李晃虽然出身天家,见惯了华贵精致之物,但大多不是银子,而是使用或装饰的东西。
  金银乃是俗物,稍微有点身份的人都不会随身携带,更别提天家的皇子们了。
  所以皇子们接触金银的机会并不多,再加上皇子们是没有资格进出国库的,纵然做了太子,也不是不能进的,故而李晃还是第一次见到这么多的银子。
  一想到这些银子日后都要入秦钧的腰包,李晃便觉得心口在滴血。
  国库空虚,无力支撑秦钧大规模作战的粮草,当然了,纵容国控充盈,朝堂上的朝臣们也不会拨给秦钧太多的粮草。
  朝中不拨军粮,只能自己想办法去筹集。
  颜家送来的一百万两白银,在宫中转上一圈,就会被秦钧收入囊中,而后换做粮草,给将士们当军粮。
  这样一想,李晃心里又好受了点。
  这银子虽然不是给他的,但也入不了太后的腰包,甚至也到不了秦钧手里,最终花费这些银子的,是前方浴血奋战的将士们。
  怀着这种我没有,你也没有的心理,李晃挑眉,嘴角微勾,道:“不知祖母准备如何处置这些银两?”
  太后看了一眼如雪后青松般挺拔的秦钧,道:“哀家已是半截身子入土的人了,哪里用得着这么多银两?”
  “听闻北地缺粮草,这些银子,就给止戈用吧。”
  秦钧一撩衣摆,面无表情谢恩。
  李易的婚礼继续进行,天启城内外洋溢着欢乐的气氛。
  与天启城的喜气洋洋相比,远在青州的齐氏一族的气氛,就有点凄凉可怜了。
  齐文敬死死握住手里的茶杯,忍了又忍,才没把杯子摔在地上。
  世家大族教养出来的人,纵然是火冒三丈,也要保持着面上的儒雅和谦和。
  跪在地上的下人瑟瑟发抖,额头抵在冰冷的地板上,哆哆嗦嗦地转达着颜家的解释。
  “颜家家主说了,那银子是送给六皇子的,并非是太后娘娘,且里面只有十万两银子...”
  “砰!”
  齐文敬重重地把茶杯放在桌上,胸口微微起伏,道:“只有十万两?那多出的九十万,难不成是天上掉下来的?”
  有脸面的齐家人都聚在屋里,脸色凝重,犹如乌云压地,低声议论着颜家给太后送的一百万两白银。
  脾气暴躁的,一拍桌子站了起来,怒道:“颜家欺人太甚,真当我齐家无人吗?”
  “太子、七皇子娶的都是齐家女,我们只需要撑过这一段时日,待小殿下们长成,谁还敢对我们齐家动武?”
  其他人七嘴八舌附和着:“是啊,只要熬过了这段时日,以后的日子就好过了。”
  屋子里的议论纷纷,齐家族长闭着眼,手指捻着乌木做成的一串珠子。
  不知过了多久,七家族长一声长叹:“罢了!”
  齐文敬虽然是这一代的嫡长子,但对待齐家族长时,仍是十分的恭敬。
  齐文敬道:“族长,您这是?”
  族长缓缓睁开眼,环视一圈屋里的齐家儿郎,最终把视线停留在齐文敬身上,沉声道:“文敬,他们少不更事,你难道也看不清局势吗?”
  齐文敬道:“这...”
  族长道:“无论颜家给太后娘娘送了多少银两,颜家这个盟友,我们都不能断。”
  “文钦说的不错。”
  族长看了一眼拍桌而立的齐文钦,继续道:“等明嘉明烟生下了小殿下,我们的日子就好过了,但在此之前,齐家仍要与颜家交好。”
  齐文敬低头沉思一会儿,道:“族长说的是,是我糊涂了。”
  族长捋着胡须,道:“你还年轻,难免有顾虑不到的地方,以后的日子长着呢,你作为齐家长房嫡子,肩上的担子极重,万不可再向今日这般冒失。”
  齐文敬站起身来,向族长深深鞠躬,道:“是。”
  “坐吧。”
  族长抿了一口茶,对齐文敬道:“明承膝下次子,聪明伶俐,可立为世子,你觉着呢?”
  明承是齐文敬的嫡长子,发妻萧氏早逝,膝下留了一子一女。
  明承年少丧妻,后又娶了颜家的次女做填房,如今也给明承填了一个儿子。
  早死的萧氏出身于兰陵萧家,与齐文敬中意的姑娘同出一族,齐文敬爱屋及乌,对萧氏所生的一子一女极为照顾,唯恐他们被颜氏欺负了去。
  萧氏的一子一女也不曾辜负齐文敬的厚爱,敏而好学,颇有大家风范,假以时日,必能撑起齐氏一族的兴旺。
  齐文敬心中欢喜,便还早早地放出了风声,说以后的世子之位,非萧氏的长子莫属。
  颜氏所生的次孙,年龄尚小,正处于牙牙学语的时期,根本看不出来什么,更别提担当重任,延续齐家的兴旺了。
  齐文敬心中犹豫,眉头紧皱,道:“这...”
  族长淡淡道:“文敬,我知道你的心思,但个人喜好厌恶,在家族昌盛面前,不值一提。”
  齐文敬手指微微颤抖,深呼吸一口气,低声道:“文敬听族长的。”
  就像当年,族长让他放弃萧氏庶女,娶张氏一样。
  难受归难受,但他还是迎了张氏回来。
  生为齐家的嫡长子,享受了齐家的荣华富贵,就要担起嫡长子的责任来。
  他对不起萧氏,也对不住张氏,但他对得起齐家,这就够了。
  齐文敬吩咐道:“着人挑个好日子,开祠堂,立世子。”
  齐家只有和颜家紧紧皖成一股绳,才不会被秦钧趁虚而入。
  世之大族,立世子要上达天听,不能擅自费立。
  齐文敬写了折子,让人快马送到天启城。
  同时,还吩咐安插在各地的眼线,把立世子的消息传得越热烈越好。
  齐家立世子的消息传得沸沸扬扬,颜家适时送来贺礼。
  齐颜两家和睦相处的景象,让远在天启城的杜云彤发起了愁。
  当真是立足青州千年的齐家,有着自己独到的本领,她这打肿脸充胖子的行为,算是白白浪费了。
  非但没有离间两家,反而让两家更为亲密了。
  颜氏生的孩子一旦被立为世子,以后的齐家也就有了颜家一部分,纵然是为了那个孩子,颜家也不会对齐家坐视不理的。
  杜云彤哀叹出声。
  怪不得说婚姻是最好的结盟呢,从某种意义上来讲,的确简单直白,让人防不胜防。
  型号她做了两手准备,不至于面对这种情况束手无策。
  颜家没办法争取过来,那就劳烦姜度提兵出蜀了,不需兵临颜家城下,只需在颜家城池外远远地扎营就行了。
  大军压境的这种威慑,足以让颜家不敢轻易出兵帮助齐家了。
  若说是不然,就会被姜度抄了老家。
  聪明如颜家,是不会冒这么大的险的。
  姜度听完杜云彤的打算,沉吟片刻,没再像往常一般对度杜云彤言听计从。
  姜度蹙眉道:“蜀兵不能轻易调动。”
  “南方蛮夷虎视眈眈,戍守边疆,镇守蜀地,方为我的职责所在。”
  姜度目光朗朗,犹如寒夜星辰一般闪亮,虽有一抹愧疚闪过,但更多的是舍我其谁的潇洒笃定。
  他可以借给杜云彤军粮,也可以倾尽家财帮助杜云彤购买粮草,但若是让他从蜀地调兵,却是万万不能。
  他可以为杜云彤出生入死,纵然粉身碎骨、挫骨扬灰,他也毫不退缩,但他不能让蜀地的百姓跟他一起冒险。
  蛮夷蠢蠢欲动,若他调兵出蜀,只怕不出三日,满意便会趁机入蜀。
  蜀地虽然易守难攻,但对于自幼长在深山之中的蛮夷来讲,根本不算困难。
  城中兵力空虚,过不了几日,就会被蛮夷破城。
  到那时,蜀中百姓又要遭受百年前的战火肆虐。
  他不能让这样的事情发生。
  大丈夫存于天地,有所为,有所不为。
  蜀地百姓,是他的底线。
  杜云彤一笑,道:“谁说一定要二叔带兵出蜀了?”
  “兵者,诡道也,真真假假,虚虚实实,谁也说不清楚。”
  作者有话要说:  杜云彤:是时候表演真正的技术了!
  巴拉巴拉小魔仙之撒豆成兵!
 
 
第101章 
  杜云彤笑吟吟地看着姜度,道:“二叔明白我的意思的。”
  姜度思索片刻, 眸中精光微闪, 轻声道:“疑兵?”
  “我就知道, 二叔这么聪明, 一定想得到的。”
  杜云彤点点头, 笑着道:“蜀地在二叔一族的治理下, 早已不复往日的穷山恶水之态, 如今的蜀地,比之广陵也不差分毫。”
  她挺佩服姜家的。
  蜀地比不得平原的土地肥沃, 也比不得广陵的得天独厚,蜀地到处是山川河流, 且山路难行,地广人稀, 千年以来,都是不毛之地。
  多年前,姜氏一族受封蜀地,开始了长达百年的对蜀地的改造与重建。
  数不清的姜家儿郎埋骨蜀地,终其一生,不知蜀地之外的景象,才换来了蜀地如今的欣欣向荣。
  他们是真正值得尊重的人, 不止是蜀地的守护神,更是大夏朝的定海神针。
  姜家在,蜀地便不会乱。
  蜀地地处深山之中,周围皆是连绵不断的山脉, 唯有不多的平原镶嵌在群山之中。
  地形特殊,易守难攻,更有蜀道难,难以上青天之说。千年来,只有蜀地之人出蜀,不曾有外人攻入蜀地。
  故而蜀地不乱,大夏朝便有可以退守之地,无论外界发生何事,天家李氏都有机会重整山河待后生。
  当然,蛮夷不属于攻入蜀地的外人之列。
  蛮夷寄居在更深的山脉之中,一旦戍守蜀地的军队空虚,他们便会趁机攻入蜀地,掠夺粮草与财宝。
  若只是抢些粮食与财宝,那还就罢了,蛮夷不习礼仪,蛮横无理,与禽兽无异,下山之后,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夏人在蛮夷眼里,女人是可以供他们发泄私欲的工具,男人是可以吃的粮食。
  蛮夷残暴,千百年来,夏夷不两立,两族争斗不休。
  夏朝不是没有规模动兵,想要剿灭作恶不断的蛮夷,两军交战中,蛮夷速来打不过夏军,一见夏军,便退守深山不出。
  深山难行,且多毒物瘴气,夏军在深山之中吃了不少苦头,可也奈何不了蛮夷,最后只得退兵。
  蛮夷发觉夏军退兵,便又会出兵骚扰,仗着熟悉地形,让夏朝在深山之中折了不少将士。
  数千年的交手,让夏朝头疼的同时也想出了应对之策——在深山下首建立关隘,戍守蛮夷不得出山。
  山中丛林交战,夏军讨不到好处,但若是下山,蛮夷根本不是夏军的对手。
  故而千年来,蛮夷们都被夏军困守在深山,若无夏军故意放出,蛮夷是根本出不来的。
  这个法子虽然好,可也需要大量的将士戍守在关隘,一旦守备军不足,蛮夷们便会趁机下山,作恶蜀地。
  姜氏一族世代镇守蜀地,为的就是不让蛮夷有片刻机会下山为祸蜀地。
  蜀地的地理位置太重要了,姜家麾下的将士们只能在蜀地戍守,根本不能大规模出蜀。
  而杜云彤,也没想让姜度领兵出蜀,去帮助秦钧防守颜家。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