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奋斗日常——容默
时间:2018-10-31 11:33:44

  却没想到,嘉贵嫔竟然已经怀上了身孕。
  裴清殊对嘉贵嫔的观感一般,但是看在孩子的份上,他也不好处罚她一个孕妇,只好一切照旧。
  对此,嘉贵嫔是很意外的。她本以为裴清殊那么喜欢孩子,得知自己怀孕的消息之后,不说立马给她晋位,起码也要赏赐她一些东西,亲自过来看看她才对。
  可是没有,什么都没有。
  嘉贵嫔气得,忍不住在屋里摔起了东西来。
  她的心腹宫女知书小心翼翼地劝道:“娘娘,您就别气了,气大伤身,仔细伤了腹中的小皇子呀。”
  提起孩子,嘉贵嫔才停止了手中的动作,气喘吁吁地说道:“我真是搞不懂了!皇上到底为什么会这样?知书,你说,我哪里比不上那个宋氏?凭什么皇上就那么喜欢她?”
  “娘娘,依奴婢看,皇上对皇后更多的还是敬重,还说不上喜欢吧。”
  “可皇上也不喜欢我呀!”嘉贵嫔说起这个就委屈,“我看家里的那些个姨娘,都是这样讨得父亲喜欢的,怎么到了皇上这里就不管用了呢?”
  知书有些为难地答道:“这……可能是各花入各眼吧。”
  见知书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嘉贵嫔就更生气了。
  知书怕她发火,赶紧转移了话题:“娘娘,这回还是叫皇后把皇子给生下来了,以后想要再找机会,恐怕就难了。”
  嘉贵嫔冷笑一声,无所谓地说:“哼,我本来也没指望着那么幸运,能叫皇后一尸两命,不过是试探皇后一番而已。现在我知道了,看来皇后心里是真的很忌惮裕妃,知道这个就足够了。傻子才会直接去谋害皇嗣呢。”
  “那僖嫔她现在被软禁了半年,您这半年岂不是要孤单了?”
  “那有什么的,现在对本宫来说,最重要的是平安生下这个孩子。”嘉贵嫔抚摸着自己尚且平坦的小腹,微笑着说:“僖嫔那个蠢货,成天咋咋呼呼的,她要是天天在我跟前晃,我还怕她伤到了本宫的孩子呢。打今儿起,咱们就深居简出,外头爱怎么闹怎么闹去。”
  不过,自打皇后分娩、魏僖嫔被禁足之后,后宫里就恢复了平静,还真没什么可闹的,顶多是有一些在平静外表之下的小波澜而已。
  不知是不是因为难产的缘故,皇三子虽然是足月出生的,但相比于长子冬哥儿,颇有些体弱。
  傅太后怕皇后忙不过来,就主动提出帮皇后带一阵孩子,结果被皇后给婉拒了。
  “有奶妈和那么多宫人照看着,不会有事的。母后已是到了该颐养天年的年纪,让您帮着儿臣操持后宫里的杂务,儿臣心里就已经很过意不去了,怎么还好劳烦您照看孩子?”
  话虽如此,傅太后听了这话,心里还是有点不高兴。
  她觉得皇后不够信任她,好像在防着她似的,和她不像是一家人。
  不过这种不愉快的情绪,她并没有和任何人抱怨。只是在没人的时候,一个人对着窗外叹了几口气。
  ……
  因为刚出生的小儿子身体似乎不够康健,裴清殊就给他起了个小名叫康儿,希望他能够健健康康地长大。
  为了生下这个孩子,宋皇后可以说是在鬼门关口走了一遭,元气大伤。
  说句老实话,她是真心不想再生孩子了。
  裴清殊也被吓到了,决定几年之内,暂时不再跟皇后要孩子。
  皇后出了月子之后,裕妃和娴妃就把管理后宫的权力交还给了皇后。
  后宫中有宋皇后继续把持,裴清殊多少放下些心来,可以专心处理国事。
  不久之前,裴清殊已经传令下去,将离京城最近的河北驻军先分批次拉到京城操练。其中能力不合格者,同样面临着回家的风险。
  与此同时,他还让人提前通知各地驻军,除了河北驻军之外,其他各地的驻军将来也要一个一个地拉到京城操练,让他们提前做好准备。
  各地驻军已经懒散了好多年,早就没什么战斗力了。冷不丁听到这个消息时,简直怨声载道。
  但他们除了服从命令之外,没有任何办法。
  现在裴清殊手中掌握着大齐战斗力最强的三大营,任何一个地方驻军想要造反的话,都不可能打得过朝廷。
  既然如此,他们除了乖乖服从之外,还有什么办法呢?
  有一些自知没有能力的小兵,甚至主动提出离开军营,领了一笔遣散费,另谋出路去了。
  裁军,并不意味着大齐的战斗力会大幅度下降。恰恰相反,裁去吃闲饭的老弱病残之后,才有可能将军队的战斗力进一步提高。
  就在第一批河北驻军赶往进城操练的时候,大齐的第一所官方武学,在京城正式成立了。
  武学,也就是官营军事学校,主要包含武术与武德两个方面的内容。
  赵虎这个总教头,相当于国子监祭酒,也就是这所武学的校长。
  在他之下,还有司业、武学博士等人,负责管理和教授诸生。
  武学的学生除了学习弓马、骑射等武艺之外,还要学习军事理论知识。
  毕竟兴办武学的目的,不是为了培养出优秀的士兵,而是优秀的将领。
  除此之外,由于这所武学是官营性质的,每个月都会有一名在军中担任实职的将领来给他们讲课。学生们还有机会到军营中参观,甚至参与操练。
  裴清殊打算等京城的武学运营一阵子之后,先改进一些可能出现的问题,然后等过几个月之后,就在全国范围内推行。
  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裴清殊这位少年天子,是想做些事情了。
  支持他的人有很多,当然,反对者也不少。
  敢于像李天奇那样在明面上和裴清殊叫板的人,裴清殊其实并不惧怕。
  可怕的是,有一些人白日里看着对他言听计从,在背地里却想方设法地置裴清殊于死地。
 
 
第45章 
  是夜,京郊马场。
  一名穿着黑色斗篷的男子环顾四周, 确认周围无人之后, 踮着脚来到马场的围栏边。
  另一名黑衣人一动不动地站在一棵大树的树干后面, 已经不知道在那里藏了多久。听到些微的响动之后, 他也谨慎地没有站出来,而是继续待在原地,保持沉默。
  “长话短说。”后来那人竟是用流利的匈奴语低声说道:“现在齐国表面上是在裁军,但全军整顿过之后,八成会征兵。还望单于早做准备,争取先裴清殊一步出兵,打中原人一个措手不及!这里有一封信, 详细情况都写在里面了, 请你替我带回去给右贤王殿下。”
  后者轻轻点了点头, 同样用极低的声音说道:“右贤王让你注意安全,不要妄动。”
  身着斗篷的男子点了点头,没有再多说什么,很快就消失在了黑暗之中。
  ……
  老四离京五个多月的时间里, 共查处了各地大大小小的贪官污吏二十余人。
  裴清殊觉得差不多了, 就把老四召回了京城。同时履行当初裴清殊对太上皇的承诺,给四皇子和十皇子这两个兄弟都封了郡王。
  老四的封号仍然是安,老十的封号则是直。
  见裴清殊这样友爱兄弟,最高兴的人莫过于太上皇。
  前不久,太上皇和林太后他们在河北行宫里呆腻了,便回到了京城。不过他们没有住进宫里, 而是搬进了位于京郊的皇家园林景和园,两人仍旧不过问俗务。
  其实如果不是延和二十六年南巡之时耗资巨大,几乎掏空了国库的话,太上皇还想再带着林太后母女南下游历一番。
  只可惜就算他退了位,不再理朝政,他太上皇的身份摆在这里,还是不可能轻装简行。一旦他要南下的话,必然要劳民伤财。所以他暂时只能在京城附近打转儿,然后时不时地祈祷一番,希望他这个有出息的儿子能挣够了钱,供他们到离京城稍微远一点的地方散散心。
  太上皇现在对裴清殊这个皇帝,是无比的满意。他也十分庆幸,自己当初没有冲昏了头,执意要立最像他的幼子十四为太子。
  不用想就知道,如果当初他封的是十四,那现在太上皇根本就没有条件退位。他还得战战兢兢地在宫里对着成山似的奏章和空荡荡的国库发愁,还要时不时地担心自己会不会像公孙先生卦象中显示的那样,在延和二十八年驾崩。
  现在嘛,裴清殊已经改元雍定,延和二十八年这个说法已经不存在了。
  而且太上皇感觉自己身体还算不错,再活个十年八年的,看到十四娶媳妇完全不成问题。渐渐地,他就不再一直担忧那个所谓的“预言”了。
  当然,在满意和庆幸之余,时不时地,太上皇还会感到一丝羞愧。
  太上皇明白,要不是他在位时没有抓好税收,还纵容贪腐行为的话,裴清殊也不至于一继位就顶着这么大的压力进行各种改革。
  这也是在裴清殊的改革过程当中,尽管太上皇有许多不赞同的地方,但却一直没有出言反对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因为他觉得自己没有资格对裴清殊指手画脚。
  现在国库具体有多少银子,太上皇并不知情。但裴清殊的勤政爱民和勤俭节约,太上皇都看在眼里,并且自愧不如。
  他不得不承认,自己的这个儿子,实在是比他优秀太多了。
  不仅如此,裴清殊还信守承诺,不仅善待和他关系好的兄弟,对于和他不对付的老十,也看在太上皇的面子上,封了他一个闲职和郡王之位。
  看到自己所有的儿子都有了着落之后,太上皇可算是彻底放心了。
  不过,有人欢喜有人忧。对于老四重新获封郡王的这件事情,淮阳大长公主自然是最不满意的那一个。
  现在既然太上皇已经回到了京城,淮阳大长公主自然不会放过这一大好机会。
  几乎是一听说这个消息,她就直奔景和园求见太上皇。
  太上皇也不是个傻的,他当然知道淮阳为什么要来。为了耳根子清净,他索性称病不出,拒绝见客。
  太上皇虽然耳根子软,但林太后是个主意硬的。不管淮阳怎么在外头软磨硬泡,每回太上皇要心软的时候,林太后就非常清晰地告诉太上皇:“给谁封王那都是殊儿的决定,她一个公主凭什么多嘴?您过去就是太纵着她了,才会叫她如此肆无忌惮。”
  太上皇现在对林太后那是言听计从:“是是是,月儿你说的都对。”
  只要太上皇打定了主意不见,淮阳大长公主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中年妇女,也没办法硬闯。
  在景和园门口晃荡了一天之后,淮阳憋了一肚子的火,哭着回到了恪靖侯府。
  她在外头受了委屈,回家之后自然要找人发泄一番才肯罢休。
  几乎是下意识地,她就问下人:“大公子回来了吗?”
  得到否定的回答之后,淮阳没好气地说:“不就当了个四品官儿吗?!忙得跟内阁首辅似的,还真当自己是什么朝廷重臣了,见天儿地不着家!”
  恪靖侯听见这话,又是一阵心烦:“池儿怎么了,你又这样说他?大丈夫以国事为重,难道不应该吗?”
  淮阳正愁没地方可以发泄她的情绪呢,恪靖侯可以说是撞到枪口上了:“哟,宋黎,你说的好听,还以国事为重呢,你怎么不去朝中做官?天天就知道在家里读书画画,那些没用的东西能当饭吃么?”
  宋黎冷笑一声,没好气地说:“你以为我愿意这般游手好闲、靠祖宗荫庇活着吗?若不是因为尚了你这个公主,我早就在朝中做事了!”
  淮阳大长公主呆了呆,完全没想到恪靖侯会用这种口气和自己说话。
  “我说宋黎,你最近的脾气是越来越大了啊,还敢冲本公主叫板?是,我现在是年纪大了,你看我不顺眼了,后悔当初娶我了是吧!”
  “无理取闹!”恪靖侯到底是个文人,怒气冲冲地指了淮阳半天,最终也只咬着牙说出这四个字来,之后便愤愤不平地甩袖离去了。
  ……
  朝廷的春税收上来之后没多久,很快户部又要根据各地的财政预算,往下拨银子了。
  紫宸殿里,宋池正色说道:“臣读史时发现,历朝从中央往地方拨银米时,之所以会出现贪污现象,主要是因为朝廷只粗略计算出了几大区域的财政预算,按照两浙、两广、两江这样的区域概念划分,将银两发放到各地总督的手中,然后再一级一级地往下发。这样的话,难免会有许多人在自己那一层级扣留许多银子。等到最后,真正能用到老百姓身上的银子,便是寥寥无几了。”
  裴清殊深以为然:“要想杜绝贪腐,就不能嫌麻烦。这段时间只能辛苦户部,将各省、府递交上来的财政预算都核算一遍,然后要求地方严格按照朝廷给出的数字留款。如果地方官府的实际需要超过了朝廷给出的数目,可以酌情申请使用火耗银,但不可挪用下级地方的财政款。”
  火耗银子指将官府收上来的碎银加火,铸成银锭时的产生的折耗,不在交税的正额之内,属于地方官府的养廉银。
  为了避免贪腐现象,这笔银子一般都存在上级官府的府库中,需要申请才能使用。
  从裴清殊登基开始,户部的各项任务就没停下来过。
  刚开始户部尚书龙启章还指望着裴清殊只是“新官上任三把火”,过一阵就消停了。
  结果现在都快一年过去了,龙启章算是明白过来,裴清殊是不会“饶了”他们的。
  不过好在,裴清殊并不是一味地加大他们的工作量。这回恩科结束之后,朝廷就分了几个算学极佳的新科进士,还有从别处调来的官员到户部当差。
  一般来说,新科进士都是要么进翰林院混资历,要么去地方任实职的。不过裴清殊认为现在朝中正是用人之际,不必拘泥于那些成规。让人才在最需要他们的地方发挥作用,这才是最重要的。
  因为裴清殊格外看重户部的缘故,一时之间,户部俨然成为了六部之首。
  这段日子里,龙启章虽然累,但累就说明他受皇帝器重,是朝中不可或缺的重臣。
  现在不管他走在哪里,都有人敬着他、捧着他,这种感觉不知有多好受。
  所以对于这个前所未有过的要求,龙启章也没有拒绝,而是眼睛都不眨地答应了。
  他觉得皇上已经够仁慈了,都还没要他计算各县城的财政预算呢!
  除了户部官员之外,别人也没闲着。
  老四这回出京,去地方巡查的差事做的不错。裴清殊便给他又安排了个活计,让他继续以监察御史的身份,监督各地官用银米的发放,以免中间出现中饱私囊的现象。
 
 
第46章 
  所以说,老四在获封安郡王之后, 在京城里还没呆上几天, 就又要去地方了。
  对此, 安王妃庞氏颇有微词:“殿下, 您这才刚回来不久呢,怎么这就又要走了呢?就不能多呆几日吗?”
  安郡王闻言放下手中的书,淡淡地说道:“还是出去得好。我去外头多做一点事,你们在京里的腰杆子就能多挺直一分。”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