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浙路各府县,都查的十分认真……这是今天的朝报,江皇后生辰没几个月了,礼部上了折子,说虽然不是整寿,可今年立了太子,又是风调雨顺,大吉之年,皇后生辰,应该好好庆贺庆贺。皇上也觉得应该好好贺一贺,两浙路也派了不少要贡上的东西,旨章半个月后就该到了……”
黄太监不管秦王听不听,只管仔仔细细将要讲的说完。
看着黄太监垂手退出,秦王啪的将手里的折扇拍在长案上,伸手啪啪啪的拍着那摞子折子,一脸的忿忿和郁闷不解,“你说说,非得让我看这些干什么?我一个闲散王爷,还不能算成年,我看这些干什么?这简直……”
后面的话,秦王没敢说出来,让他熟悉政务,是要干什么?他这样的身份,难道不就是要闲散一辈子才最好?
第63章 大事小案
金拙言紧绷着一张脸,迎上秦王的目光,立刻又移开了。
“你这是什么意思?难道你也觉得我该象……熟悉政务,插手地方?”秦王含糊掉了太子两个字。
金拙言垂着头点了点。
“有什么事瞒着我?”秦王敏锐的觉出了什么,站起来,紧盯着明显不对劲的金拙言。
“没有。”金拙言拧过头,生硬的答了句。
“没有?”秦王哈的一声笑,金拙言的脖子又往旁边拧了拧,只拧的别扭无比。
秦王往旁一步,站到金拙言眼前,伸手指往后按着金拙言的额头,“你这样子,叫没有?”
“王爷是还没成年,可也差不多了。”金拙言把头拧到另一边,“要照我的意思,该让王爷知道的,都该告诉王爷了。可这事我作不了主,我问过阿爹,阿爹说是太后的意思。”
“什么事?”金拙言的话,听的秦王后背一点一点凉起来。
“我不能说。”金拙言拧着头不看秦王,“这是太后的吩咐。”
“学习政务也是太后的吩咐。”秦王声音有点干涩。
“你也想到了,对吧?”金拙言听出了秦王声音里的干涩,扭回头,直直的看着他,“你早就觉出来了,只不过不敢想,不敢信,是吧?我也是。”
秦王盯着金拙言,紧紧抿着嘴唇,脸色一点一点白起来,一言不发。
金拙言和他对视了片刻,移开目光,“我先走了。”交待了一句,不等秦王说话,金拙言转身就走。
秦王呆呆站了好一会儿,转身出门,直奔金太后住处。
………………
横山县衙,李夏和五哥李文山并肩坐在二门台阶上,李文山一只手里托着半只石榴,一只手里拿着个小竹碗,李夏掰着块石榴,不时伸头把石榴籽吐到李文山手里的小竹碗里。
“阿夏,现在,我觉得可轻松了,总算能安心读书了。”见李夏吃完了手里的石榴,李文山再递一块石榴给李夏,不时耸动几下肩膀,看起来轻松惬意极了。
“嗯。”李夏往嘴里塞着石榴籽,“那个郭胜,得好好看看,不过,他是朱参议荐来的……你说的对,至少三两年里,能轻轻松松。”
阿爹在这横山县任上,上有罗帅司照顾,下有朱参议那个外甥,这一任轻松的很,以后……嗯,得好好看看阿爹,她总觉得,阿爹不是块当官的料……
隔天,李文山赶回万松书院,李夏带着小九儿,一有空就往前衙跑,看阿爹处理公务,看新来的两个师爷。
………………
从头一回看见李夏溜进前衙起,郭胜就不动声色的留意她的一举一动。
她走到哪儿都带着那个叫小九儿的小丫头,两个小丫头倒是都不讨人嫌,也很有眼色,在前衙来来往往,从来没碍过事儿。
这么大的小丫头……也是该这样懂事了,毕竟是言情书网,孩子们的规矩都教导的不错……
暂时瞧不出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可凭直觉,他总觉得,这位阿夏小姑娘,很不一般……
………………
李夏看了一阵子,心里有了些数。
这么个小县,不足千户,上头能多照应就有多照应,常平仓核查之后,就几乎没什么事了,阿爹这个横山县令,真真正正轻松无比。
两个师爷,大伯送来的陈定德擅长钱粮,郭胜就做了刑名。
李夏冷眼看了大半个月,陈定德是个能力有限的老实人,不过,做这横山小县的钱粮师爷,那还是绰绰有余的。
郭胜是秦先生替五哥网罗的人才,暂时放在县衙里照看阿爹,这样的人,李夏没指望一时半会能看透他,相反,她时刻留心着避开他。
能让秦先生推崇备至的人,必定极其精明,她是个有大秘密的人。
………………
小县虽小,事情还是有那么几件的,安静了大半个月,就有讼案来了。
告状的来了一大堆人,老老少少,男男女女,哭着喊着骂着一起挤上公堂,两旁衙役棍头捶地,威武喊了好几遍,也没能让他们安静下来。
李夏带着小九儿,躲在那排肃静回避的牌子架后面看热闹。
这个位置,既能看到她阿爹,又能看到那两位师爷,以及对面的衙役,和在堂上哭成一团的原告和被告。
借着这案子,她要好好看看她爹,以及那位郭胜郭师爷。
李县令被堂上怎么也压不下去的哭声骂声叫屈声指责声吵的紧皱着眉头,惊堂木啪啪啪拍了七八下,堂上总算稍稍安静了一点,至少他说话,大家能听到了。
“尔等所为何事?”李县令这一句声调姿态都相当威严的问话声音没落,堂上再次喊成哭成一团,所有的人都在说话,都是哭喊叫屈。
李县令下意识的抬手揉了把脸。
李夏看着她爹,在肚子里一声接一声的叹气。
郭胜的注意力都在堂上的那群人身上,李县令没能控住场这事,他好象没留意到一般。
李县令再次拍起惊堂木,这一回,直拍了十七八下,堂下才又稍稍安静了些。
“谁是原告?往前……”李县令话没说完,堂上的人一起叫起来,“……青天大老爷啊,小民是原告……”
跪了满堂的,全是原告。
“都别吵!都别吵了!”对着再次狂嚎咒骂痛哭起来的台下这一堆,李县令头大如斗,惊堂木也不用了,两只手一起拍在公案上,直拍的公案上的签桶乱跳。
“县尊有令!再有妄哭妄喊者,打十棍子!”见几根令签从桶里跳下来,郭胜骤然一声高喝,声色俱厉。
两边的衙役都是受过训练的,立刻将手中的水火棍猛击地面,齐声暴喝:“县尊有令!”
堂上立刻鸦雀无声。
李夏叹气的不能再叹气了。
“你们谁是原告,谁是被告?”李县令长舒了口气,扶住签桶放正,点着台下问道。
话音没落,堂上再次喧嚣声起。
“大老爷啊,小民是原告,告他……”
“县尊,小民才是原告,他是被告……”
堂上每一个人,都说自己是原告,指着这个那个,说要告他告他们。
第64章 清是很清的
李县令傻眼了,赶紧再拍公案,这一下,衙役们不用郭师爷再喊了,立刻水火棍击地一声暴喝,止住了吵闹。
郭胜仰头看了眼屋顶,吸了口气,冲李县令拱了拱手,“县尊,容在下先问几句吧。”
李县令呆了下,郭胜不等他答话,指着跪在最前的锦衣中年人,“你先说,其余人等不许发声,否则打五板子,你说吧。”
“是,”锦衣中年人膝行两步,“小民张旺,求大老爷作主,大老爷,小民冤啊……”
小民张旺连哭而诉,直说了一刻多钟,总结下来,就一句话:张旺和他那个同一个爹同一个娘的亲弟弟张才分家不均,告状来了。
李夏蹲在牌架后,手托着腮,郁闷无比的看着满堂的冤民,和高台上她那个一边听还一边问几句细节的阿爹。
看她爹这幅清官样儿,这桩家务事,他铁定是断不清的……
哥哥张旺说完,李县令又让弟弟张才说话,等两人都说完,李县令又问了几个族老,再调分家单子,对着分家单子拧着眉头仔仔细细的看……
李夏无语的已经不想无语了,郁闷又担忧的看着她爹,瞧这样子,她爹想亲自主持,来分这个家了,这一对兄弟,这个家,无论怎么分,那都是分不均的……
“县尊,兹事重大。这张家兄弟和诸人,已经跪了一个多时辰,几位族老上了年纪,可否暂时退堂,让几位族老略歇一歇?”
郭胜拱手冲台上的李县令建议,眼风扫过牌架,两个小丫头,一个蹙眉嘟嘴看起来十分郁闷无奈,一个大瞪着双眼,一脸的新奇兴奋……
李县令急忙点头,他正想着,找个什么借口跟两位师爷一起看看这分家单子,究竟哪儿不公,该怎么分才公道……
李县令拎着分家单子回到签押房,李夏急忙奔过去,揪着她爹的衣襟跟进屋。
郭胜跟在李县令身后往签押房进,眼风扫过李夏,只扫了一眼,就不敢再多看,只装没留意到她。
陈定德是被李县令招手叫进去的,他没打算进去,他分管钱粮,这刑名的事,看看热闹就得了,轮不着他管。
不过,李县令对他的信任远远超过对郭胜。
这种信任,七八成是因为他年纪够大,四十多快五十的人了,相较于比李县令还小了一两岁的郭胜,李县令觉得他肯定比郭胜有本事的多了。
李县令坐到长案后,将单子推到陈定德面前,“先生看看,这分家单子上有几家庄子铺子,都说不公,大约就是因为这个,这庄子铺子好不好,确实极有说头,只怕得现场察看了才能知道。”
陈定德微微欠身,专心的听,听一句赞赏的点一个头,却伸手过去,将单子推到了郭胜面前,刑名他可不在行,断案子可不是容易事。
“东翁。”郭胜扫了眼靠在李县令腿上的李夏,“这案子,张旺和张才都自称原告,几个族老抱怨连连,说不管族里怎么分,两兄弟都说不公,可见,这分家,不是不公,而是不忿,不管怎么分,两兄弟都会觉得不公,觉得自己亏了。”
郭胜说一句,陈定德点一下头,捻着胡须,一幅忍不住要击掌叫好的样子。
李夏暗暗松了口气,这个郭胜,十分明白,也敢说,敢说这一条,最难得。
李县令愣了,“那这……”
“东翁一会儿升堂,分别问这两兄弟,是不是觉得自己这一份亏了,对方那一份占了大便宜,必定都说是,东翁就把这分家单子,换一换判给他们。”郭胜说的十分详细,这位李县令真不能算聪明人。
“这也太儿戏了!”李县令脱口叫道。
“东翁,清官难断家务事。这桩分家,不是不公,是不忿,让这兄弟俩无话可说,这案子就断清了。当然,东翁身为父母官,这样不亲不睦的兄弟两个,东翁要好好训导几句才是。”郭胜看了眼陈定德。
陈定德领会的快极了,立刻呵呵笑道:“这叫巧断,郭兄不愧是门里出身,行家里手,高明之极,实在是高明之极!令人赞叹!”
两位师爷意见一致,李县令虽说还是觉得太儿戏,心里十分的惴惴然,可好在,他是个自视不高,能听人言的,虽然十分的不情愿,还是勉强点了头。
李县令重新升了堂,换了分家单子,两兄弟面面相觑,你看我我看你不停的眨巴眼,倒是几个族老反应快,磕头高喊李青天。
李夏看完整桩案子,带着小九儿,一边叹气一边安慰的往后宅回去。
叹气的是她爹真不是当官的料啊,安慰的是这个郭胜,十分难得。
怪不得秦先生要用五哥的前程邀请他,这样的人,阿爹是用不起的。
………………
李文山安了心,不再动不动就往家里跑,这一趟一直呆到十月一开炉节这天,书院放了两天假,才赶了回来。
李县令一家客居横山县,不用出城祭扫坟茔,也就是在家里上了柱香,晚上饭菜丰盛了些而已。
当然,哪怕不是开炉节,李文山回到家这件事,已经足够让饭桌上格外丰盛了。
傍晚,李文山和李夏并排坐在菜地旁的石凳上,看着站在钟嬷嬷住过的那间屋子旁边,一脸怔忡出神的李县令。
“阿爹……”李文山冲着他爹努了努嘴,“秦先生说阿爹太重情了,略有些优柔寡断。对了,秦先生还说,梧桐不能长留,不过也不能太急着打发,你看呢?”
“嗯。”李夏眯眼瞄着她爹,“你有空点一点梧桐,让他得空儿就跟阿爹说说钟婆子那些事,留着也不能白留。唉!”
李文山咧着嘴差点笑出声,拍着李夏的头,“留着不能白留,阿夏你这是石头里面也要挤点油……咦,你叹什么气?现在还有什么好叹气的?看看咱们家,现在多好,大难肯定过去了,难道梧桐……”
“不是。”李夏又烦恼的叹了几口气,“不是梧桐,那案子不是大事,我叹气,是叹阿爹,五哥,你不知道阿爹有多笨!”
第65章 京城来了位李三爷
李夏嘀嘀咕咕将那桩分产的案子,连带其它几件小事说了,“……阿爹就是个书呆子,唉,也是,从小被钟婆子当狗一样养大,那府里又都是只教坏不教好的,书本上没有的东西,没有人教,也没有能跟着学的人,阿爹又笨,唉!也不能全怪他。”
李文山听的一个劲儿的挠头。
“还有,阿爹那双眼啊,真是白长了,有跟没有一个样儿,他眼里,就是陈师爷好,他怎么能看陈师爷比郭师爷好呢?真是把我给闷死了,你说他是从哪儿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