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朝——姚颖怡
时间:2019-02-06 09:37:33

  展怀面不改色:“不用。”
  不用,他没有想到这件事会这样顺利,当然他更没有想到,霍柔风会下场帮他,他也没有想到霍柔风会认识缪福青,而缪福青被霍柔风三言两语激得应下此事。
  他的原定计划,是想让傅明扬站出来的,可是现在用不着了,傅明扬这张牌,还是要用到更关键的事情上。
  “小九,今天的事还是要……”
  他的话还没有说完,便看到霍柔风正拔着脖子向竹林里张望,他顺着她的目光望过去,只见一个玄青色的身影站在那里。
  “那是谁?”展怀问道。
  “一位神仙般的公子。”霍柔风的声音清清甜甜,展怀想起小时候吃过的野蜂蜜,后来吃过无数次的蜂蜜,但是都没有野蜂蜜好吃。
  神仙般的公子?
  展怀真是不知说什么才好。
  将来他若是有了儿子,万万不能养于妇人之手,否则便会像霍小九这样。
  展家的男儿,都是顶天立地的男子汉。
  可是那个人是谁呢?
  展怀不动声色地看了看郎青……
  这时采芹小跑着过来,对霍柔风道:“九爷,天色不早了,咱们回城吧。”
  说着,还有意无意地瞥了展怀一眼,展怀摸摸耳朵,霍家的这个丫鬟,他是什么时候得罪她了?
  霍柔风向展怀抱抱拳:“杨公子,我还有事,就此别过。”
  说完,她却站在原地不动,那样子似是要等着展怀先走。
  展怀不由自主地向刚才的方向望过去,只见竹叶婆娑之间,那个玄青色的身影正向远处走去。
  好好好,小家伙,你是想去追那位神仙般的公子吧,不打扰了。
  展怀挥挥衣袖,带着随从们走了。
  霍柔风冲着自己的人说道:“你们在这里等着,爷没有回来之前,谁也不许动。”
  采芹忙问:“九爷,您……”
  霍柔风转过身来,冲她嘘了一声,便轻手轻脚地向前跑去。
  采芹急得直跺脚,张升平连忙低声劝她:“姑娘莫急,张亭和张轩应该就在前面,他们会照应九爷的。”
  采芹对张升平的两个侄儿印像很好,闻言这才微微松了一口气,九爷越大越不好带了,现在她还在府里,若是她出府了,采荷她们几个哪里管得住她,唉。
  霍柔风走了没有多远,便听到有人轻声唤她:“九爷,九爷。”
  她回头一看,只见张亭从一块大石后面闪出身来。
  “只有你?”她问道。
  “我哥跟过去了,我在这里接应着。”张亭说道。
  “从这里出去是什么地方?”霍柔风问道。
  张亭道:“从这个方向出去,便是下山的路,半山腰有个庵堂,没有什么香火,像是哪个大户人家专为家中长辈女眷建的清修之所。”
  “庵堂?这庵堂建在万华寺后山的半山腰里,你以前就知道?”霍柔风好奇地问道,她来这里之前,张升平向她详细讲过万华寺的事情,却没有提到有这样一座庵堂。
  张亭摇摇头:“我叔让我们哥儿俩跟着那主仆二人,可他们分头行事了,那个老者便是去了那座庵堂,是小的跟着,险些被那老者发现。那老者在庵堂外面敲门,出来应门的不是尼姑,而是俗家打扮的老妇,因此,小的才猜想那是大户人家为家里长辈建的清修之所。”
  ***
  上架啦,今天五更,这是第一更,上架求订阅,求月票,求打赏,月票五十加更,和氏璧(10000点币)加更。
 
 
第七十二章 春花秋月何时了(第二更)
 
  “后来呢?”霍柔风问道。
  “那老者从怀里掏了件东西交给老妇,老妇进去之后,很快又出来,把那物件还给了老者,小的离得远,看不清是什么东西,像是用绸布包着的。老者只好把那物件揣回怀里,就往这片竹林里来了,小的没敢跟上,就在庵堂外面转悠了一会儿,过了约末一盏茶的功夫,有顶轿子从山下上来,就落到庵堂外面,小的担心被人发现,便从另一条小路进了竹林,刚好遇到我哥,他让我在这里等着,若是那老者来了,便把他引开。”张亭说道。
  霍柔风明白了,那间庵堂里的人定然和“玉笛公子”有些关系,莫非是那老者求见不果,他自己亲自去了?
  霍柔风的兴趣来了,她问张亭:“你不是说还有一条路吗?怎么走?”
  张亭指指身后,道:“就从这里向前走,转一个弯,便有一条小路,从那里向山下走,就能看到半山腰的那座庵堂了。”
  他的话音刚落,霍柔风已经跑了出去。
  果然,没过一会儿,她便看到了那座庵堂。只见青瓦白墙,掩映在竹海之中,门前一道青石台阶,直通向山下。
  一顶青布小轿停在门前,霍柔风正想靠近一点仔细看看,便见庵堂的门忽然打开,一个丫鬟打扮的少女扶着一个女子走了出来,身后还跟着一名老妇。
  那女子看上去也就是十一二岁,她梳着单螺鬟,穿着淡绿色的比甲,素白小袄,下面是一条月白色的挑线裙子,身量虽然尚未长成,但已是亭亭玉立,如同五月里尚未绽开的莲花。
  她微垂着头,霍柔风看不清她的相貌,但是看那纤巧的身段,想来一定是位弱不禁风的小美人吧。
  少女转过身去,重又看向那座庵堂,她伫立良久,直到那丫鬟和她说了什么,她这才上了轿子。
  她们的行李并不多,只有丫鬟和那老妇背上的包袱,看这样子不像是要出远门的,但那少女在庵堂外默然而立的身影,却给了霍柔风一种感觉,她这一去就不会再回来了。
  轿子沿着石阶缓缓下山,丫鬟和老妇在后面跟着,显然山下另有马车或者轿子,只是少女身子金贵,走不得远路,这才让轿子把人抬下去。
  看那轿子已经走出很远,霍柔风也准备回去了,正在她想要转身时,忽然,她看到庵堂后面的竹林里,走出一个熟悉的身影。
  他穿着玄青色的头篷,从霍柔风的角度能够看到他的脸,虽然不甚清晰,但是她能肯定,这就是当日在小船中给她治伤的那个少年。
  少年缓步走向那石阶,看着那越来越远的轿子,他解下腰间的玉笛吹了起来。
  这次的笛声不似那日在浮玉楼听到的,带着几分哀伤,霍柔风听出来了,这是李后主的《虞美人》,很少有人会用笛子演奏这支曲子,但是前世的时候,她曾在行宫之中听老宫人吹过,太监说那是前朝的宫人,皇帝仁慈,让她们留在行宫里照顾花草。
  这一世,她师从柳无醉,也曾提起过这支曲子,柳无醉试着吹过,可是却没有前世她听到的那种韵味。
  而这个少年,却比前世她听过的有过之而无不及。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听着听着,手背上一点凉意,霍柔风这才发现,不知何时,她已落下泪来。
  她用手背抹一把眼泪,那少年手执玉笛站在蜿蜒的石阶之上,山风吹起他的衣裳,玄青色的斗篷如同一朵云,随时都会腾空而起。
  这山、这遍山的青竹、谪仙般的少年拿着玉笛,宛如一幅水墨丹青,美好隽永。
  一曲终了,少年转身走入竹林之中,他毅然决然,没有回头,也没有再看那庵堂和那石径一眼,倒像是用这一曲和这里的一切做一绝别。
  霍柔风望着少年消失的方向,有一种说不出的熟悉之感涌上心头。
  她能肯定,在宁波小船上,她是第一次见到这个少年,在此之前,她绝对没有见过他。
  可是不知为何,她就是觉得他熟悉。
  或者,他是像她前世时见过的某个人吧。
  霍柔风苦笑,这一世的她与前生的她,在相貌上没有半分相像,即使有人如她这般幸运,投胎转世重生而来,也不会还是前世容颜了吧。
  她叹了口气,顺着来时的小路回去了。
  回到庄子里,她叫来张轩,问道:“你一直都跟着那位穿玄青色斗篷的公子吗?看到什么了?”
  张轩道:“那位公子见过方丈大师,后来便穿过竹林去了后山。”
  再后来的事情,霍柔风亲眼所见,也没有什么可再问的了。
  只是她没有想到,那人竟然也见过方丈大师。
  他们到达敞厅时,方丈大师还没有来,等了好一会儿才到,想来就是在这个时间里,方丈大师与那人见面的吧。
  她又叫来张升平,道:“你去查查,万华寺后山半山腰的那座庵堂是怎么回事?”
  张升平也是第一次听说万华寺后面还有一座庵堂,他有些吃惊,后山半山腰的地方显然已经不是万华寺所有,在那里有庵堂倒也并非不可。
  但是万华寺是江南名刹,连带着附近的村镇也是远近驰名,若是在那旁边还有一座庵堂,想来也早就香火鼎盛了,又怎会无人知晓呢?
  次日,霍柔风派了林文盛去了县衙,傍晚时分,林文盛回来,告诉霍柔风,梅树岭的人已经与永丰号立下契书,缪大将军做的中证,赵家和缪家都派了人手过去,明日便和万华寺的僧人一起,出发去寻找大德子说的那处地方。
  另外几家则由孙家带头,捐了米面和一百两银子,由县衙转交给梅树岭的孤儿寡母。
  听说只有几十两银子,霍柔风连连咂舌:“这些人不是都是言情书网、大户人家吗?怎么才捐了一百两银子?那够干什么的?”
  ***
  这是第二更,一小时后还有一更,今天共五更,困了的去睡吧,明天上午一起看。
 
 
第七十三章 风烟起(第三更,求订阅求月票求打赏)
 
  林文盛忙道:“九爷没有去过那些远村,每户人家有上几两银子便能过上一年温饱日子了。这一百两说多不多,说少也不少了。”
  霍柔风翻个白眼,好在昨天在万华寺里,她没有当众提起霍家捐银子的事,否则那几家言情书网还不恨死她?
  霍家想捐银子,没有个几千两上万两,哪里拿的出手?
  她问林文盛:“你看到杨公子的人了吗?”
  林文盛道:“说来也怪,我本以为杨公子即使自己不去,也会派人前往,可是我在县衙没有看到他们当中的任何一个人。”
  霍柔风想起昨天在万华寺里的情景,笑着问林文盛:“你在无锡多年,你相信无锡有铁矿吗?”
  今天林文盛在县衙里也听人说起铁矿的事了,他摇摇头:“我从未听人说起过,也不太相信。”
  霍柔风把手里的瓜子扔回到玛瑙碟子里,笑盈盈地说道:“巧了,爷也不信,一点儿也不信。”
  不但她不信,她还觉得,展怀也不会相信的。
  如果无锡附近有铁矿,恐怕轮不到赵家和缪家,他们展家就是第一个派人来开私矿的。
  缪家连着徐家,他们的子弟大多是在京城上十二卫任职,一举一动都会引人注目,开铁矿这种事,一时半刻也还不敢。
  而赵家则是后戚,赵太后虽然把持朝政多年,可是铁矿不比其他矿石,即使赵家开出铁矿,也要有本事卖出去才行。
  但是展家就不一样了,他们要造战船要养私兵,铁矿必不可缺,而且他们偏居一隅,也只有展家才有这么大的胆子,这样的实力。
  无锡有没有铁矿,展家想来早就心里有数了。
  展怀一口咬定无锡有铁矿,显然找寻铁矿并非他的本意,而是另有别的目的。
  第二天,张升平便从万华寺回来了。
  “九爷,我打听清楚了,那座庵堂是十年前建的,据说是京城里的官眷在此清修,山下的百姓时常看到有个老妇人到集市上采买针线布匹,还曾见过万华寺的僧人送米送菜。元宵节时,有人见过那老妇和一个丫鬟,陪着个年纪不大的小姑娘去看灯,这么多年,也只见过一次而已。”
  百姓们所说的小姑娘,应该就是那位弱柳拂风般的少女了吧。
  霍柔风有些郁闷,玉笛公子的那曲《虞美人》便是为她而吹的。
  对了,先前那老者还曾要送东西给那女子,那女子没有收,后来玉笛公子才去的,去了却不相见,躲在竹林里,眼巴巴看着那女子走远。
  霍柔风仰面长叹,这不就是古诗里所说的相见争如不见,有情还似无情吗?
  这座庵堂存在了十年,看那女子应该和自己差不多的年纪,如果是在庵堂初建时便住进来的,那她岂非就是在庵堂里长大的?
  与太平会有关系的玉笛公子又是如何认识她的?
  这样一想,霍柔风便又觉得自己方才的感叹没有意思了。
  不过这件事和她也没有关系,她只要知道,有个女子养在万华寺后面的庵堂里便行了。
  她很快便忘了此事,因为没过几天,便发生了一件更大的事。
  远在陕西的荣亲王反了!
  其实荣亲王早在半个月前便已起事,只是直到这几日才传到无锡,荣亲王是赵太后的亲生儿子,当今天子一母同胞的亲弟弟。
  他九岁就藩,十多年来从未被召回京城,即使是太后寿辰,也没有让他回京祝寿。
  众所周知,太后宠爱的是年纪最小的庆王,庆王十几岁了仍然留在京城,一直没有就藩,而荣王九岁便远离京城,显然对于太后来说,并不是很疼爱他,否则也不会十多年不让他回京。
  渐渐的,百姓们也快要忘记远在陕西还有这样一位荣亲王了。
  可也就是这样一位并不引人注目的王爷,却忽然起兵了。
  霍柔风听着张升平的汇报,沉吟不语,张升平又道:“外面的人都在传,当年太祖皇帝也是在陕西起兵的,这位荣亲王是有太祖的龙气保佑。”
  听到张升平说起太祖皇帝,霍柔风冷冷一笑,本朝的开国皇帝的确是从陕西起兵,但那和那个所谓的太祖皇帝有什么关系?他不过就是长得漂亮,又温柔体贴,这才成了母亲的入幕之宾而已。
  他并不是陕西人,母亲才是,她的外公是定西侯谢振,外祖母是享亲王俸禄的明淑郡主,谢家一族世世代代都在陕西打鞑子,皇室为了笼络谢家,几乎每一代都与谢家通婚。直到谢振这一代,皇帝听信谗言,担心谢家功高盖主,下旨召谢振父子进京,却用毒酒将他们杀于紫禁城的承恩楼。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