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大毛的一生——清潭水
时间:2019-04-26 10:43:02

  
  “这生意啊,该是你的就是你的,你不喊也是你的。不是你的,你就是再喊也不是你的”。其实黄仁平时并不来看摊子,都是他媳妇看的。今早他媳妇儿娘家弟妹生了个胖小子,她就急忙回娘家去了。黄仁这也是初来乍到,有些开不了口。要不这么好的位置也不会卖现在。
  
  大毛听了黄仁这话,不禁朝他看了两眼,怎么瞅都是一个普通的中年汉子。大毛心中暗道,“这做生意还能这么佛系呢?”。
  
  大毛看旁边两人是指望不上,正运足了气,准备豁出脸皮喊上两嗓子的时候,却眼尖的看见了个熟人。
  
  “姚大伯?爹你看那边那个是不是姚大伯”?大毛指着不远处的一个背影对杨二柱说道。
  
  “看着有那么点像,大毛你看着摊子我去看看”。杨二柱在县城里拢共就那么几个熟人,能碰上一个他还是很高兴的。
  
  没多会儿,杨二柱就和姚顺一道过来了。大毛脆脆地叫了声姚大伯。
  
  姚顺不待杨二柱招呼自己就拿了个枣子吃起来。“二柱,你这枣子是真不错。你等着,我去把我们三掌柜的叫过来”。
  
  姚顺今天倒不是一个人过来,而是跟着他口中的三掌柜一块过来采买的。
  
  杨二柱和大毛还云里雾里的不知道怎么回事,姚顺就掉头走了。再回来的时候,旁边跟着一个穿着长衫的年轻人,正是那三掌柜。三掌柜斯斯文文地捏了一个枣子尝了,后还拿帕子擦了擦手,才开口问杨二柱,“你这枣子想怎么卖?”。
  
  “三文一斤”,杨二柱脱口而出。大毛诧异地望了他一眼。
  
  “称下多少”。三掌柜真是个爽快的斯文人。
  
  杨二柱赶紧拿出从里正家借的大称,和姚顺一起称了称。杨二柱为人实在,称都翘的高高的。
  
  "掌柜的,共是156斤。总共是....",杨二柱心中算了算,有点算不过来。
  
  “468文”,三掌柜随口接道,并从随身的荷包往外掏起钱来。“喏,拿去”。三掌柜给钱的时候居然难得的还咧开嘴笑了笑。
  
  杨二柱接了钱,连忙道谢。略微数了数,就装了起来。
  
  “姚顺,把这枣子搬车上去,咱们就回吧”。三掌柜今天估计已经采买的差不多了。杨二柱忙帮着姚顺一块儿把枣子往马车上抬。三掌柜掸了掸衣服准备跟着走。
  
  “掌柜的,我这藕您要不要也带些”?黄仁这会儿倒是能张口了。
  
  三掌柜也不去看那藕,直接和黄仁说,“今日的藕已经够了,对不住”。说着还朝黄仁拱了拱手。黄仁赶紧拱手回礼道,“掌柜客气了”。
  
  等三人走远,黄仁忍不住和大毛感慨,“你们家这真是走了好运到。三掌柜是出了名的爽气。每次要的货都不少,还从不扣钱。真是个再好不过的主顾”。
  
  “哦?这三掌柜什么来头?”。大毛好奇问道。
  
  “哎,我和你一个小娃娃有什么好说的”。黄仁自己开了个头,却又并不准备再搭理大毛。
  
  等杨二柱和姚顺再来抬第二袋的时候,姚顺十分热情的邀请杨家父女去他们家吃个午饭。杨二柱很不好意思,连连摆手推拒。
  
  “爹,我想去”。大毛跟在两人后面说道。
  
  “那就这么定了,大毛还没去过呢,你就当带大毛去串串门子。我把这货送到铺子里也就回了,要不了多久。你俩先自个儿过去,你嫂子在家呢”。姚顺并不是随口客套,是真的诚心相邀。
  
  杨二柱这时要再推,难免显得有些矫情,于是就爽快的应下了。
  
  枣子送上姚顺的马车后,姚顺就带着三掌柜,拉着一车子的货往城里去了。
  
  “大毛,以后可不许这样”。等就剩父女两的时候,杨二柱难得的说了大毛一句。
  
  “爹,我刚刚听黄大伯说,三掌柜似乎是个了不得的人物。咱们中午去姚大伯家,你正好能向姚大伯好好打听打听。以后咱们要是再敲了枣子什么的,也能找到个好买主”。
  
  杨二柱听着有道理。把大毛抱上牛车,揉了揉大毛的脑袋。
  
  “爹,咱们头回去人家做客,也不好空着手去。等下进城的时候买点东西带着吧”。
  
  “买点什么好呢?买些糕点?”,杨二柱渐渐有些习惯把大毛当成一个大人来商量。
  
  “让我想想,买点什么实在的好呢?”,大毛皱着眉头,手指敲着车帮子,认真思考起来。
  
  “爹,快掉头!咱们去买些黄大伯家的莲藕。等下送些给姚大伯家,其余的咱家和大舅二舅家分了。这样咱们也算帮了帮黄大伯,可不正是一举两得”。
  
  “行,不错,大毛你这主意不错”。杨二柱赶紧把速度放慢,掉了个头。
  
  父女俩再回去的时候,黄仁还傻呆呆的干站着,也不吆喝。
  
  “黄大哥,我来买些莲藕”。杨二柱笑着对黄仁说。
  
  黄仁却有些为难,“二柱兄弟,实不相瞒,我这藕不好散卖。到时候那些常来拿货的主顾知道了,该不愿意了”。
  
  “那黄大伯,您这多少起卖呢?”。
  
  “20斤。我这至少得买20斤”。
  
  “那就来20斤”,杨二柱说的很爽快。
  
  “20斤你们家这一时半会儿可吃不完,到时候再放坏了”。黄仁也厚道。
  
  “不是我一家,买回去几家分呢”。
  
  “那感情好,这样合算。我来给你称”。黄仁这会开心了。
  
  “这些拢共是二十斤二两,我算你20斤。我这藕便宜,两文一斤,这就是四十文了”。
  
  杨二柱赶紧掏钱,正准备付的时候,旁边凑过来个小贩。小贩问了下价格,又仔细看了看藕,最后很豪气的全部要了。杨家父女在旁边看着都替黄仁开心。
  
  等小贩走了,黄仁洋洋得意,“你们看,我说的对吧,这是你的就是你的”。
  
  大毛听了,默默撇嘴,心想,“你要是能喊上两句,或许早就卖完了。做生意这般死守着哪行”。
  
  杨二柱倒是敷衍地应了句“是”。然后就准备把藕搬车上,大毛却又对着黄仁说了句,“黄大伯,这藕麻烦您再帮我们看着下”。后又对着杨二柱说,“爹,咱们再去里面看看,看看有没有些便宜的好东西”。
  
  “去吧,去吧,我帮你们看着”。黄仁这会儿心情极好。
  
  大毛和杨二柱一直走到最里面,基本上把所有的摊子都看了一遍。不是没有好东西,只是价格很让人咂舌。那白木耳居然要18文一斤,比地皮还贵上一些。大毛觉得这价格太可怕了,要知道刚刚的莲藕才两文一斤。不过那摆摊子的说了,这白木耳是大老远的从蜀地运过来的,所以才这么贵了。
  
  大毛心中感叹,“这南货北调,北货南调,在这交通欠发达的年代果然利润可观”。
  
  两人到最后也只买了莲藕。
  
  
 
作者有话要说:  做生意这事,财运还是很重要滴
 
 
 
第63章 碗不小
 
  往姚家去的路上, 父女两人有些忐忑。
  
  “爹, 你说这送藕有没有什么说道?不会犯什么忌讳吧”?
  
  “这我没听过,不过送藕的我也没听过”。送礼确是有很多讲究的,杨二柱想着还真有些担心。不过这眼看就要到了,不管有没有什么讲究,现下也只能这样了。
  
  杨家父女到的时候,姚顺已经回来了。三匹大马正拴在马槽边上。姚顺帮着杨二柱把牛车安置在马槽头边的柿子树下。这小小的院子里又是牛又是马的, 一眼看过去满满当当。
  
  “我还怕你不来呢。你嫂子饭都要烧好了”。姚顺一边帮父女两打洗手的水, 一边爽声说道。
  
  “姚大哥,我刚刚从大集市那对了许多莲藕, 咱们中午炒些来尝尝”。杨二柱却不急着洗手,忙从车上拿来四条长长的藕来,一条有三节。其实二十斤的莲藕, 拢共也就七条。看来杨二柱是准备剩下的三条三家一家一条。
  
  杨二柱直接把莲藕拿到了锅屋里,姚嫂子正在里面烧汤。
  
  “哎呦, 这人来就行, 怎么还拿那么多藕来?”。说话的正是姚嫂子。
  
  “嫂子, 这藕鲜嫩,咱们中午正好炒些来吃。我刚从大集市对的,不值钱,多的留着慢慢吃, 反正现在这天也坏不了”。杨二柱直接把藕堆在了墙边上。
  
  “快别这么客气,这也太多了。我留下两根,其余的你还是带回去。这两根可就够吃上许久了”。姚嫂子弯腰直接拿了两根, 又放回了车里。
  
  “哟,这是你家小闺女吧,上回儿还来过家里一次”。姚嫂子一回头,正好看见了撅着屁股洗手的大毛。
  
  “姚婶子好,我叫大毛”。大毛听见声音忙回头叫人。
  
  “好,好,好。大毛看着就是个好孩子”。姚嫂子生了两个儿子,倒是一直想要个闺女。现在年纪大了,生不得,却是极喜欢女孩子的。
  
  中午四菜一汤,算是丰盛了。一碟子花生米,一碟藕,一碟豆芽还有一大盘的秋豆烧肉。汤居然是紫菜蛋花汤。
  
  饭桌上对比姚家两个儿子,大毛的吃像倒是极斯文。出门在外的总要装装样子。姚顺和杨二柱还喝起了小酒,聊起了天。先是聊了聊杨二柱家地里的庄稼,后又聊到了姚顺现在的跑马活计。
  
  “姚大哥你现在不跑马了吗?就跟着三掌柜采买东西了?”,杨二柱引出话头。
  
  “那哪能。我除了跟着三掌柜采买,还给三掌柜跑马呢。平时也还接点小活”。
  
  “三掌柜的活远吗?”
  
  “远的很,要往省府送呢。早上天不亮就走,紧赶慢赶地到那也得小半夜了。我刚开始跑那会儿,心里怕极了。这一车子的货要是有个什么闪失我可怎么赔得起!虽然三掌柜之前就说了,就算是被截了道,也不用我们赔。可我这心里还是七上八下的,尤其跑夜路的时候,有点动静我都怕啊。好在每回儿都有顾家妹夫一块儿作伴,要是就我一人,还真不敢跑”。
  
  “还真是,要我一个人也怕啊。不过这么远的路,一趟能得不少钱吧?”。杨二柱问了大毛想问的。
  
  “嗯,确实不少。单趟就四百五十文,来回九百文。三掌柜结钱又爽气,跑一趟结一趟”。提到钱,姚顺换了副乐呵呵的模样。
  
  大毛想这真是不少,一个月只要能跑上个四五趟,姚家的日子就能过得十分滋润。何况平时还有些别的的小活。
  
  “我这买马买车的钱都已经挣上来了,以后的日子可就松快多了”。姚顺说着滋溜溜地喝了一杯酒。
  
  “这可真是太好了。姚大哥你是怎么找的这么好活计?今天要不是你,我那枣子还不知道能不能卖掉呢,真是太谢谢姚大哥”。杨二柱说着敬了姚顺一杯酒。
  
  “二柱你这太外道了,我也不过是递句话的事。这活计说起来真是多亏了强子,就是我那个顾家妹夫。他之前一直帮着大掌柜往省府送粮食,后来三掌柜来了,铺子做大了。除了粮食还往省府运些其它物件,就又得要辆马车。不过虽然强子和三掌柜荐了我,开始的时候用的却是李四。李四有个表弟在大掌柜手下做伙计,他在两个掌柜面前很能说上话,正是他荐了李四”。
  
  “李四?就那个贪了我十文钱的李四?”。提起李四,杨二柱还有点牙痒痒。
  
  “可不就是他。他真是个拎不清的,这多好的活计他也能做砸了”。姚顺边吃菜边说。
  
  “哦?这又是怎么回事”?杨二柱的语调,不自觉地扬了扬。
  
  “哼,他胆子倒是大的很,这脏手竟然敢伸到三掌柜那儿。开始几趟他倒是也跑的安稳,后来大概是实在受不得这长路奔波的苦,居然起了贪心。竟偷了三掌柜车上的东西,自个儿在省府里卖了。咱三掌柜是谁,三掌柜在省府里可是出了名的过目不忘。这还能瞒得过三掌柜?”。大毛听出来了,三掌柜在姚顺心中的形象是十分高大伟岸。
  
  姚顺和杨二柱这会儿喝好了酒,姚婶子忙去盛了两碗米饭来。姚顺张着大嘴,扒了两口,顺了口菜又继续说了起来。
  
  “李四儿第一次偷,我估计三掌柜就知道了,只是没说破。谁知这李四竟然越发胆大了,有趟竟是一次偷了十来张兔子皮还有几张黄大仙的皮。这在省府可要值不少钱呢,李四这胆子真是太大了。马车还没回来,这事三掌柜就知道了。省府里的书信传的比马车可快多了,那边收到多少货,这边发出去多少,一对就出来了。三掌柜可不跟李四儿啰嗦,也不去找什么证物,直接让他加倍赔了。李四儿无赖惯了,竟还死活不认。三掌柜二话没说,叫人拿着家伙抄了李四的家,顺带着还把李四打了一顿儿。李四哪里吃过这个亏,伤还没好,就拖着身子,去县衙里击鼓喊冤。可这敲了半天,别说县老爷就是师爷都没看见,硬是被衙役给撵了出来。他也不想想咱们东家买卖做的这么大,在县城里做的这么顺,上头能没个关系?”。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