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宝虽说抱怨了大毛一句,却也并没走开,和大毛一块儿排在后面。
“大毛,你仔细看看他们怎么翻的。等下到你了,我可不教你”。
前面几个孩子都翻得很溜,大毛看着也很简单。可真等轮到她的时候,她却怎么也翻不过去。她不是不会,而是不敢。她很怕这往上一番,再把胳膊拧了折了。大人的心和孩子的心还是很有区别的,顾虑太多。
“大毛你倒是翻啊,磨蹭什么呢?马上王夫子又要上课了!”。顾宝在边上看着都有些急。
大毛不想被个孩子看不起,心一横,脚下一使力就翻过去了。这一连串的动作。大毛感觉十分奇妙。忍不住又翻了一个,又翻了一个。这个真是越翻越有瘾,大毛连着翻了四个,还想再翻的时候,时间已经来不及了,王夫子的课开始了。
下午梁夫子的课休时间长,大毛、文静还有一个叫唐丽丽的小姑娘,三人一起盖起了房子。
比起那劳什子的翻跟头,大毛更喜欢盖房子。文静拿了根棍棒先在地上画出个房子来。这房子其实十分简单,先画一个长方形,在这长方形中间来一竖道,在均匀的来三横道。这样就把长方形分成了八块,左右两边各四块。大毛估摸着每块大概是个七十公分左右的正方形。
三人每人都有块片子,可以是碎瓦片,也可以是碎缸片。大毛喜欢碎缸片,缸片比较滑,踢起来省劲。她的片子就是块圆圆的缸片。这还是富贵在外头捡的碎缸片,杨二柱帮她磨圆的。文静的片子是块圆瓦片,唐丽丽的就是块不知道从哪捡的不规则瓦片。
三个孩子先背过身去,轮流把片子往方格里扔。大毛先扔,扔到了第二个格,文静扔到了第三个,唐丽丽同学压线了,算零。文静扔的最多,由文静先开始。
文静先把片子撂到右边第一个格子,右脚单脚跳进去,把片子踢到第二个格子,然后第三个,第四个。到第四个的时候,双脚落进第四格,用右脚把片子平行踢到左边的第四格。再右脚单跳进左边第四格,这样倒过来,从第四格踢到第一格,再踢出来。这一套叫做跳一。中间不能压线,压线就得停。跳了一后面是跳二,文静就把瓦片撂到第二格,她从第一格单腿跳到第二格,像上次一样再来一圈。文静很擅长这个,一路跳到了四。四跳完后就该跳哑巴了。文静又背过去开始扔片子,她又扔到了三。那她接着就得绕着这八个格子单脚跳三圈。跳三圈其实很简单,难的是这过程得装哑巴,不能说话不能笑。文静跳哑巴的时候,大毛和唐丽丽不断逗她,逗她说话或是逗她笑。
很奇怪,想特意逗人笑的时候,大毛搜肠刮肚地居然想不出一个合适的笑话。她以前其实还蛮喜欢看《笑林广记》的,里面有很多笑话。可大毛一时能想起来的。。居然都是些黄段子。
大毛这边发呆,唐丽丽那边却说个不停。她一会说,“文静,梁夫子来了!”,文静不理她。她又说,“文静你荷包掉了”,文静还是不理她。最后文静顺顺利利地跑了三圈。这么一轮下来,文静就盖好了一间房子,就是右边的第一格。她后面再跳直接就跳了二。不过这次压线了,二没跳完。
到大毛的时候,大毛可没那么厉害,跳到三就压线了。
唐丽丽小姑娘倒是和文静一样厉害,一下没顿地跳到哑巴。她扔到了第二个格子,只用跳两圈。大毛这会儿终于想出了个好笑话。她让文静别吱声,让她来。
“以前有一个将军打仗,就快败了,突然有神兵助阵,反败为胜。将军“
“大毛,你这说的什么乱七八糟的!你还没说完人家都要跑完了”。文静实在忍不住,出声打断了大毛。
文静这话刚说完,唐丽丽小姑娘居然噗嗤一声笑了。大毛觉得这姑娘的笑点实在太奇怪了。
三人这一轮跳完,王夫子的课休也就结束了。
除了盖房子,大毛还喜欢跳绳子,踢毽子。不过李杏儿从来舍不得大毛从家里带绳子去私塾里跳,所以大毛一般都是蹭的别人的绳子。这绳子都是家里用的麻绳,很长。多是两个人甩绳子,许多人跳,十分有意思。大毛开始还以为是别家父母比李杏儿大方,后来才知道这绳子居然多是孩子们偷偷从家带的。有的小姑娘还因此挨过揍,这小姑娘不是别人,正是唐丽丽。
毽子做起来简单,就是铜钱做底,用布头包着铜钱和鸡毛,把布头缝实。可是那些个没有零花钱的小姑娘,做起来就难了。
因为这些个小游戏,大毛多了些小癖好:收集碎缸片和鸡毛。
如此悠悠哉哉,开开心心地,很快就到了冬休。
作者有话要说: 困。。
第80章 三掌柜是天边的月亮
冬天无大事, 大毛雄心勃勃地准备提高下家里人的算数水平, 首先从富贵开始。这本以为是件简单的事,可真要教的时候,大毛有些无从下手。怎么教呢?大毛打算先把整套的阿拉伯数字教给富贵。可这东西她自己觉得简单,富贵却表示接受不能。这套数字富贵在别处没听过没见过,以后也不会看见听见,那他就没法子学以致用, 也很难习以为常。所以最开始的时候, 富贵真的不知道大毛这是抽的什么疯,天天拉着他学这些有的没的。
“富贵, 你不是觉得三掌柜厉害吗?你就不想像他一样,大帐小账地,不用算盘脱口就算出来?”。富贵这两年跟着杨二柱见了几回三掌柜, 每回回来都要把三掌柜夸上天去。那崇拜和仰慕之情真的是溢于言表。
“我哪能像他一样,整个省府也没几个能有三掌柜那般厉害的。大毛你不知道, 我听姚叔说, 货铺里的账房就是打着算盘, 算的都没三掌柜快。三掌柜那是天生的聪明,我怎么比得上?”。富贵倒是很有自知之明。
“我或许能比得上,你信不信?”。大毛觉得还是得先唬住富贵。
“不信”。富贵也知道大毛算数比自己好,但是在富贵心里, 三掌柜就是那天边的月亮,凡人是够不到的,何况这凡人还是大毛。
“那你尽管来考考我”。大毛信心满满。
“行。上次我和爹去三掌柜那送歪歪肉, 还遇到个送皮毛的掌柜。他送了一百二十二件的兔皮,一件二十六文,八十九件的羊皮,一件三十六文,他总共该得多少银钱”。富贵了不得了,居然出了道应用题。
“你等等,等等,我来找根树枝”。这么大的数字,大毛表示心算算不过来啊。
大毛拿了树枝,哆哆嗦嗦去院子里列了竖式,共列了三个。
“好了富贵,拢共是六千三百七十六文,对不对?”。大毛自己已经默默验算了两遍,知道不会错了。
“还真对。大毛你怎么算出来的?你虽说没三掌柜厉害,没他算的快,不过你算的也是对的”。富贵说着有些脸红,这个他自己回来打算盘都没能算出来。
“你过来看,我就是这么算出来的”。大毛蹲在刚刚列的竖式旁边,朝富贵招手。
“你看,我就是用刚刚和你说的数字算的。会了这个,再大的账,只要有根树枝就能算出来。富贵,你不是一直想和成才一样出去看看吗?那这算账总是要会的啊。咱们在庄子里,大家靠种田为生,能算个小账也就行了。可是若你以后想走出去做点买卖,或者你想像三掌柜那样,那你须得会算大账才行啊”。
“像三掌柜那样?大毛你也真敢想”。富贵嘴上虽这么说,心里其实已经十分心动。若是学会了这个,以后家里忙的时候他就能自个儿出去收货送货。等再过两年就算不能出去闯闯,他也能像他爹一样撑起这个家。富贵已经十岁,他再不能像以前一样无忧无虑,他偶尔也会想想自己的将来,作为家里唯一的男孩子,他也会想自己以后该如何撑起这个家。
“那你到底要不要学?”。
“要”。
半天以后。
“呦,大毛这个其实很简单嘛。我会了1到10,后面的数我自个儿都能拼出来了”。
大毛发现富贵是个极聪明的孩子,记忆力很好,也擅长找规律。
“富贵,我觉得你很有读书的天赋。你想不想去县城里继续读书?反正你现在也不大”。大毛教着教着都忘了自己是富贵的妹妹。
“读书?我可读不了。跟念经似的,我一听就困。之前两年私塾我都不知道怎么熬过来的”。富贵说到这个猛地想起来之前王夫子夸大毛的事,这事杨二柱可是都已经说了好多遍了。
“大毛,你想去县城读书吗?可是我好像也没听说过有女孩子去县城读书的”。富贵想着大毛聪明又好学,她是不是很想去县城多读点书?也不知道女孩子能不能去读。不过,女孩子读那么多书又做什么呢?又不能考状元。富贵这么一小会儿倒是想了很多。
“我可不想去,我能认认字就行,可不想读书做学问”。
不知道是大毛教的好,还是富贵够聪明,不过十来天的时间,富贵就把这加减乘除学了七七八八。他正学在兴头上的时候,却下起了大雪,连着下了两天。整个王家村都是一片雪白。
早上太冷,大毛裹在被窝里不想起床不想出门。可富贵这些天劲头正足,想着趁热打铁,把这些天学的都给练熟,省的过两天又忘了。他硬是把大毛从被窝里掐了出来。
“大毛,快起来。我们上午再练下乘法除法,下午我陪你一块儿去大山头啊。你还记得吗?你以前没靴子的时候,可想去大山头看雪了”。富贵说的是两年以前的事。
“对啊!富贵,你快帮我把新靴子拿来,还在娘那屋呢”。大毛也想起了自己往年愿望。
两个孩子把自己裹得厚厚实实地,冒着寒风,去场机上练习去了。场机上那厚厚的雪成了富贵的纸,富贵手里的棍子成了笔。大毛随口报了几个三位数的乘法,富贵都认真的摆了竖式算出来。大毛一个个仔细看过去,没有一个错的。后面又接着练了些稍微复杂些的除法,富贵不过错了一个,他就叫着再来。
“好了富贵,外面实在太冷了,咱们回去吧,不行咱们就在纸上写吧。我做点细头的笔,也费不了多少纸的”。大毛看着富贵冻得通红的手,很想告诉富贵,“咱家有钱!”。
富贵却是不听,他把手放在嘴边哈了几口气,又搓了搓,就继续开始了。
“富贵,又下雪了,下的还不小,咱们回去吧。小心等下把袄子下潮了再冻着”。大毛这次是领教了富贵的倔劲。
“大毛你来看,你站在我这里看”。富贵兴冲冲地朝大毛招手。
大毛走过去往前看,前面这洋洋洒洒,半场机的竖式,很有些壮观。
下午的雪下个不停,两个孩子还是没能去大山头上看雪景。傍晚雪停的时候,富贵洋洋得意的跟杨二柱和李杏儿炫耀了下自己的新本领。李杏儿很吃惊,把富贵和大毛狠狠地夸了夸。杨二柱这些天是知道两个孩子在学什么东西,倒不知道是这么有用的东西,也是又惊又喜。
大毛觉得这正是个劝杨二柱和李杏儿重新学习的好机会。“爹,娘,这样算可简单了,你们要不要也学学?反正这天在家里闲着也是闲着”。
“是啊爹,你学会了这个,以后哪怕手边没算盘也能算出账来,这多方便啊”。富贵也跟着大毛一块儿劝父母再学习。
杨二柱想都没想就答应了。他才不管和孩子们学东西是不是没面子,只要学的是好东西,和谁学他都没所谓。
富贵自告奋勇地当了回老师,大毛就在旁边听着,必要的时候做些补充修正就行。李杏儿开始跟着听了一会儿,后就借着烧饭喂猪的理由跑了。
可能是年纪大,也可能是之前学的东西太根深蒂固,杨二柱学起来比富贵吃力很多。不过杨家人可能天生都带了倔劲,杨二柱也就这么硬生生地学了下来。到了后面也渐渐掌握了规律,学出些乐趣来。
杨二柱从下雪学到化雪,整个冬天都没怎么下去串门。最后倒是和富贵一样,加减乘除都练的滚瓜烂熟。
等到雪化尽的时候,成才回来了,那时已是年关将近。他从县城里买了些好吃的糕点,带了些来给富贵和大毛尝尝。三个小伙伴已经半年没见,再见都十分开心。富贵不停地和成才打听县城里的事,问他在县城里学的怎么样,过的怎么样。
成才刚刚还开开心心地,听了这话倒是顿了顿。“半年也没能学到什么东西,尽帮铺子里做杂活了。那木器铺子说是招个学徒,其实就是想找个不要钱的伙计。我这半年就给掌柜干活了,什么也没学到”。成才说着有些沮丧。
大毛仔细去看成才,见他比之前黑瘦很多。想来县城里的伙食定是比不得家里。
“成才,那你明年还去吗?”。大毛问成才。
“去。我现在也没什么别的地方可去,还是在那边先干着吧。那里至少还有吃有住。到时候我边干边找找看,要是有别的好去处我再和掌柜请辞”。
大毛听着,感叹出外谋生不易。“那你哪来的钱买糕点?”。
“走之前老板娘给我包了个红封子,里面有三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