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妃攻略(清宫)——田甲申
时间:2019-05-03 09:33:54

 
    宝儿骤然间人松弛了下来,那股肃杀感从她身上褪去,她露了个笑容对胤祚说:“我知道,我都记得呢,我这不是都按着咱们说好的来么?”
 
    胤祚说:“皇太后那……”
 
    提到从小视她若珍宝的太后宝儿眼眶一下子红了,好半天之后她才点了点头。
 
    胤祚轻轻往她肩上拍了拍,过了会儿他方才笑着说:“对了,我听说京里在传五公主和喇嘛交往过甚,我刚进来的时候和佟家人擦身而过,那几个佟家人像看妖怪一样看我,如此算是坐实了谣言吧。”
 
    宝儿听得咬唇一笑,伸手轻轻在他的脑门上点了一下。
 
    “你这个酒肉和尚如今还成了花和尚了,大师可要洁身自高,切莫重蹈唐朝辩机的覆辙。”
 
    宝儿这句话还真是有几分一语成谶的味道在里头。几天后憋屈了好一阵子的佟家不动声色地给皇帝送了一匣宋版的《新唐书》,皇帝见了爱不释手自然是要翻一翻的。嘿,也巧了,不知怎么这书册里就夹了那么一张书签,皇帝一翻刚好就翻到了知名的高阳公主风月案,皇帝气得是晚膳都没用,把佟家人叫进来骂了足足一个时辰才把灰头土脸的佟家人赶出宫去。
 
    骂管骂,这婚事还是得办,于是当京城的街道被落叶覆满的时候,大婚之日也到了。宁寿宫里,太后和皇帝坐在上首,蓁蓁挨着皇帝坐,宝儿一身吉服由左右侍女搀扶进门,她一贯是坚强爱笑的,行毕三跪九叩之礼后已经是红了眼圈。
 
    “儿臣叩别祖母,叩别皇阿玛,额娘。”
 
    皇帝最为疼爱这个女儿,虽说是把她嫁在京里就在自个儿的眼皮子底下,但到底是嫁出去了,此时心里还是颇为伤感的。
 
    “皇阿玛已经敲打过佟家了,你往后就好好地同额驸过日子,朕还等着抱外孙呢。”
 
    屋子里的人都笑了,宝儿含泪点点头。她又看向太后和蓁蓁,两人身边的乌嬷嬷和秋华各拿了一个大红漆匣子来放在她手里。
 
    太后含着眼泪说:“好孩子,去吧,别耽误了吉时。”
 
    蓁蓁也微笑着说:“快去吧,额驸在等你呢。”
 
    宝儿点点头,由左右侍女搀扶着往外走,快要走到门口的时候,太后突然喊了一声:“等等!”
 
    众人脚步一顿,太后的眼睛一直瞧着宝儿,哽咽着说:“乌嬷嬷,你跟去看看吧,婚礼完了再回来。”
 
    宝儿控制不住,眼泪和断了线的珠子一样掉了下来。乌嬷嬷道:“是。”她离开太后身边接替一位侍女扶着宝儿走出宁寿宫。
 
    宫里规矩,皇子娶亲婚宴在宫里办,公主嫁人,这婚宴就在公主府办。宝儿的公主府由皇帝圈定就在佟家大宅的旁边,今日此地是人声鼎沸好不热闹。
 
    要说这五额驸舜安颜那也是衔着金汤勺出身的金枝玉叶,他祖姑姑是皇帝的生母孝康皇后,祖父是佟国维,已故的父亲是一等公佟国维的长子原任銮仪使叶克书,他是佟家正儿八经的嫡出长孙,将来佟国维这个一等公的爵位早晚是要传给他的。
 
    舜安颜生得也算一表人才,从小就在内庭行走,同几位阿哥公主们打小就认识。平心而论,舜安颜不是特别中意这门婚事,宝儿的厉害他不像别人只是耳闻他可是亲眼见识过的!再加上最近京里那不堪入耳的流言,他是已经认定了绿云罩顶了。最后还是祖父劝他,五公主最得皇上太后宠爱,娶了他,将来他自是平步青云,前程不可限量,舜安颜这才勉勉强强接受这门亲事。
 
    他在前头敬完酒,略带了一丝醉意往他的新房走,准备去见他的公主殿下,一进门,红烛高照,喜床上却不见新娘,只有一个老嬷嬷沉着一张脸站在一片大红的喜房中,格外的怪异。
 
    舜安颜一愣,酒顿时清醒了几分,他费了些功夫才认出此人是太后身边的乌嬷嬷。舜安颜到底是从小在内庭行走过的,不敢造次,恭敬地问:“不知公主何在?”
 
    乌嬷嬷从袖口里抽出一封黄折,一边展开一边不紧不慢地念道:“太后懿旨,舜安颜接旨。”
 
    ……
 
    乌嬷嬷办完差事回到宁寿宫的时候天已近子夜,原本早该上床安寝的太后却依然在小佛堂里念诵经文。乌嬷嬷跪坐在太后身后说:“太后,事都办好了。”
 
    太后微微点头,她看着面前佛祖慈悲的微笑,喃喃道:“我从那个地方来,如今我的孩子要回到那个地方去,这大约真的就是缘分吧。”
 
    乌嬷嬷安慰道:“太后您放心吧,阿霸垓部的小王子对咱们公主一往情深,这么多年都心心念念的,他会对公主好的。就是皇上那……”
 
    太后道:“生米都煮成熟饭了,皇上回头知道了也不能怎么样了,何况这事是我和德妃都允了的,德妃身子又一直不好,皇上还不是只有忍了。”
 
    太后提起德妃乌嬷嬷不由笑了。“您同德主子真是想到一块去了。”
 
    太后问:“怎么说?”
 
    乌嬷嬷道:“方才在佟府奴才替公主收拾行装的时候的时候都瞧见了,您让奴才给公主的是您在科尔沁部的牛羊奴仆,德主子给公主的是五万两银票,有了这些傍身公主就什么都不愁了。”
 
    太后点点头,过了半晌她幽幽道:“再点一炷香吧,此去千里迢迢,咱们来求佛祖保佑宝儿平安抵达吧。”
 
    夜色里两匹快马疾驶出京,将佟府的喧嚣和繁华抛诸身后,刚出朝阳门,夜色里一匹白马横在两人跟前,马上坐了一个大喇嘛,他的怀里还揣了一只大黄猫。
 
    宝儿和她的贴身侍女惊讶地勒住马绳。宝儿问:“六哥,你怎么在这?”
 
    胤祚笑着问她,“怎么,你决心去阿霸垓投奔咱们那位痴情的小王子了?”
 
    宝儿叹了口气苦笑道:“天下虽大,可若不去那,哪里还有我的容身之处呢?”
 
    胤祚一伸胳膊,僧袍一抖险些把黄小仙给抖下马,它赶紧伸爪子抓住马鞍,不满地在夜色里“喵”了一声。
 
    “天下之大,何处不可安身?只要你愿意,天涯海角,哥哥带你走一遭。”
 
    宝儿“噗嗤”一声笑了,“我倒是想去,可你如今可是崇福寺的住持啊,你走得了么?”
 
    胤祚一扬眉,“这世上即便是皇帝也困不住我,即便是死也困不住我!”
 
    宝儿一直瞧着她这位哥哥,心里溢满了敬爱和羡慕,“好,那就带我也走一遭吧。”
 
    胤祚一路护送带着皇太后和蓁蓁给的万贯嫁妆的宝儿往西,一直到达归化城。在那里四公主已经按住了不争气的额驸将他打发去了多伦,开始亲自掌控喀尔喀部,她需要一个帮手需要一个能信任的人。
 
    最后她选择了自己的妹妹,而宝儿从未见过比这更好的主意。
 
    在后来漫长的岁月里,海蚌公主威震大漠,而海蚌是满语参谋的发音,公主每次发令之前总会问:“海蚌,你看如何?”身着男装的宝儿总会给她一一详解。
 
    久而久之海蚌与公主密不可分,他们的法旨便是喀尔喀的圣旨,在遥远的帝国北疆行使着历代皇女从未得到过的权力。
 
    这些都是很久之后的事了。
 
 第224章 第 224 章
 
    女儿这么潇潇洒洒地走了, 佟家吃了个哑巴亏,皇帝知道了自然是大发雷霆, 可就像皇太后说的, 他又能咋办呢?嫡母他说不得,蓁蓁他不敢说,这把火自然是又撒到了佟家头上,佟家明明是苦主还被皇帝劈头盖脸地大骂一通, 真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宝儿走后,正如胤禛对胤祚所说的那样, 朝臣在外, 蓁蓁在内, 正在一步步蚕食皇帝对太子的信任和信心。
 
    一年后,就在五公主随驾往热河路上骤然病逝后不久, 皇帝正式剥夺了太子的监国权。时隔十二年, 太子再度出现了皇帝巡幸陪驾的名单上, 当二月巡幸京畿时第一次出现,大家还以为只是偶然一次,到了这年北巡皇帝第三次点了太子随驾后, 所有人都开始窃窃私语起来。
 
    同时,原本归属于太子的监国之权被下放到了马齐等大学士之手, 三阿哥胤祉、四阿哥胤禛、五阿哥胤祺、八阿哥胤禩也都纷纷被允许到六部当差。
 
    这一年北巡归来后, 皇太后大寿将近, 畅春园再度热闹了起来。
 
    如今天下四海升平, 百姓安居乐业, 皇帝素来孝顺,按着他的心意内务府也是努力把太后寿宴办得花团锦簇的。
 
    这皇帝都这么表态了,百官就更得把戏唱的精彩纷呈。京内的贵族高官憋足了劲要近水楼台先得月,诰命夫人们三三两两地往畅春园跑,轮番地到太后跟前去献孝。
 
    封疆大吏也不甘落后,各个挖空了心思想着送些看着不奢靡又奇巧的贺礼既讨了老太太欢心又能让皇上满意。
 
    这天,蓁蓁和惠妃亲热地坐在招凉精舍闻着桂花、看着各自准备的贺礼,惠妃要送的是一座紫檀木屏风上面装饰着仙人拜寿的图案。再看蓁蓁,是一副团扇插屏,绣着一只仙鹤一株百年松树,取松鹤延年之意,这本无甚稀奇,稀奇的是这是一副双面异色绣,正反面的松鹤延年是不一样的图案。
 
    惠妃捧着是爱不释手,“你哪里淘来这样的好东西,京里最好的绣坊也出不了这样的绣工。”
 
    蓁蓁说:“我哪有这样的本事,还不是李煦给弄来的,最好的绣娘可不都在他手底下嘛。”
 
    惠妃说:“这奴才倒是贴心,莫怪皇上也喜欢他。”她看着另外几样明显是蓁蓁挑剩下的问,“这也是他给你准备的?”
 
    “嗯。姐姐要是看得上就拿去吧。我就留这副插屏就行了。”
 
    要说这能工巧匠北方也不是没有,只是南北匠人各有所长,南方的东西精美小巧,北方的东西大气华贵。
 
    惠妃看了一会儿还是难以决定到底挑哪件,想了想她说:“我先拿回去看看,看中哪件了回头再把其他的给你送来。”
 
    蓁蓁一听就笑了,“不用,姐姐都拿去就是了。”
 
    惠妃说:“哎,这是李煦孝敬你的,我只是沾了你的光,怎好都拿走。”
 
    蓁蓁笑说:“咱们这位李大人是长袖善舞八面玲珑的主,要是知道惠妃娘娘瞧上了他的东西可不知得多开心呢。”
 
    惠妃说:“有这样聪明的奴才是你的福气。”
 
    福气吗?蓁蓁不置可否。
 
    李煦足够聪明,可他太过于执着,她不知道这样的他究竟会走到哪一天哪一步……
 
    太后千秋当日宫里各王府福晋、诰命皆进园子来贺太后千秋。午后戏班子在观澜榭里开戏,演的是一出五女拜寿。这部戏不常演,但十分适合今儿这样喜庆的日子。
 
    太后在二楼观戏,她的身边围坐了几位她素日就喜欢的嫔妃福晋们,余下的人在一楼散坐着。这样的场合太子妃本也该在,只是她有孕在身胎相又不稳,这些日子都在自己屋里休养。她这是头一胎,怀得还极有可能是皇帝心心念念的嫡孙,所有人都不敢大意,最近她也很久没有出现这众人眼前了,今儿这样重要的场合不出现大家也不足为怪了。
 
    蓁蓁同惠妃坐在一处看着宜妃陪着太后说说笑笑好不快活,这时候她和惠妃就不得不承认故去的太皇太后确实会看人,这宜妃不管怎么说在讨人欢心上很有一手,只要有她在就永远不会冷场。
 
    戏到中场,几位坐在一楼的年轻王妃们上来给太后请安。她们一行一共三个人,都是小一辈铁帽子王家的媳妇,如今虽然还有些青涩但几年后都是要当家作主掌家的。这几个人的婆婆都是平素在皇太后面前得脸的,她们这从有资格幕间的时候上来请安。
 
    “臣妾给太后请安,祝太后千岁千千岁。”
 
    三人模样都生得不错,嗓子更是如莺啼般动听,太后转过头来看了一眼就笑着说:“哟,瞧我岁数大了记性都不好了,这都是哪家的媳妇啊,一个个生得这般标致。”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