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这个时间,正好是市舶司每年贸易的高峰期,大量的外国商人来到苏州。和海外商人有着各种各样牵扯的商会都开始办招待宴,而市舶司显然也是很能随大流的,招待宴这种东西他们也有,只不过等级比起普通商会的招待宴要高一些。
这样的招待宴,主要的参与者是商人,除了商人之外还有几个撑场面的官员,另外就是苏州社会各界的名流了,他们也是为宴会提升格调用的。
这件事连翘听丁一新说过,因为此前丁一新也曾经受邀过几次。
不过轮到连翘这还是第一次呢!
这主要是连翘红的太快了,而官府机构又是出了名的反应慢!刚开始一两年他们没有注意到连翘,而去年连翘这个时间还在京城呢!拖来拖去,连翘第一次拿到这个邀请帖竟然到了今年。
连翘想了想,决定去一趟。
说起来这么个活动乍一听很有意思,晚会金碧辉煌,与会者非富即贵,一个宴会所有参与者的身家加起来或许富可敌国也说不定呢!去看看,看看人间富贵的极限回事什么样子...很有趣哦~
但其实参与过的就会知道了,和普通的宴会没什么两样,甚至不会太过高级。毕竟与会者有钱不代表办这个市舶司就有钱啊...好吧,市舶司很有钱,但是有钱不是这么花的!在不伤体面的前提下,宴会的开支都是尽可能的缩减的。
所谓办公经费这样的东西,从来都只会觉得少!这钱花出去了又不是给自家发福利了,而是招待外人!在市舶司的人看来,只要差不多就行了,不耽误做生意为第一要义。
而参与者其实也不是很在意,真的想奢侈,他们有钱去哪里都行,这个场合最大的作用还是在一个比较轻松的氛围下谈生意。
而对于社会各界名流来说,连谈生意这样的目的都没有,去了那里能有什么意思?
所以一般来说,社会各界名流收到请帖的能去一半就算多了,而且这些人往往是给公家单位面子!
就以小说界为例,如果手头没有什么事,过去做做吉祥物倒没什么,也算是见识过场面。但若是像连翘一样,正在做新小说,那又不一样了,往往是拒绝的。
“所以说,你为什么要去?”许文华百思不得其解。
连翘决定要去了之后就问过住的很近的许文华,问他有没有收到请帖,到时候要不要一起去。
许文华原本不太想去的,但这次因为一个朋友(就是连翘那座河房的旧主黄超人)也要作为社会名流代表去,所以被硬拉着要去。这个时候他就想不通了,连翘又不是喜欢这种热闹大宴的人,怎么这也要去?
对此连翘有自己的想法。她倒不是对宴会多有兴趣,而是对宴会上的人感兴趣——那些来自外国的大商人。
其实在这个时代的苏州,看见白皮肤、黑皮肤的外国人算是很容易的事情了,连翘不嫌烦的话,多跑几趟外国人在苏州的‘会馆’,世界各国的公民都能见个遍。
但是这些人又不是这一次大宴上的可比,简单来说,这次市舶司招待宴上见到的应该是各个国家真正的精英分子了。既有大贵族,又有顶级的大商人——而且他们能够不远万里来到国外,说明是比较开放的那一类。
这些人知道的东西,其他外国会馆的普通商人并不一定知道。
连翘在这个世界已经没有多少真正有趣的娱乐活动了,结识有趣的人,接触有趣的事,这已经是她最感兴趣的事情之一。现在这样的机会放在眼前,她实在不能拒绝。这就像是给后世的小年轻一部智能手机一样,大多数人也是不能拒绝的。
“就是想去看看,增长增长见识。”连翘简单解释了一下。
许文华倒是知道连翘的爱好,算是接受了这个解释。
“那行,到了那一日我去接你,再加上黄超人,咱们三个一起去。”许文华很快安排上了。虽然他不太喜欢这个招待宴,但能够去的熟人多一些总是好的,不然到时候就只能在宴会上干坐着了,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
这样想着,许文华忽然道:“你会说西夷人的话?”
连翘迟疑了一下,她当然会一些外国话,但是这个问题比较复杂。想了想她才道:“会,但是外国人有各种不同的语言,我也就是会一些而已。”
穿越之前她会英语、日语、韩语,水平不同。英语是书面好于口语,典型的中国式哑巴英语。日语是口语好于书面,多年看日本动画学来的。韩语最差,书面和口语都只是那样而已,大概就是能用简单的单词交流一个基本意思的程度(这还得感谢韩语简单呢,至少对中国人来说简单)。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这个时代虽然已经有了韩语文字,但高丽的上流社会根本不学那种文字,他们的文化教育使用的是汉字!这样一来韩语好不好其实没什么意义。对于能来市舶司的高丽商人,汉字肯定是通的,交流什么的应该很简单。
另外,连翘也通过一位会外文的女子学习其他的外国语言文字,算是丰富日常生活。但这个她是没有当正事来做的,再加上她的语言天赋平平,所以水平也就是那样......
许文华听着点头:“那还不错,不然就得提前找个通译一起去,不然你想和那些人说话也是不能的。”
许文华这个话说的很实在,语言不通是客观存在的问题,除非遇上能说中文的外国人,不然就只能指望翻译了。一般来说市舶司是肯定提供翻译的,可是这样的翻译人数有限,早就被配备给官员了,偶尔有大商人能用上那也是罕见的。
“如果真的找通译的话恐怕也麻烦。”连翘很快举一反三:“喏,各国说的预言也不同呢,难道我一个人带好几个通译过去?”
说实话,连翘担心自己的外语水平根本无法达到可以交谈的程度——她虽然和这个时代的外国人有过对话,但是始终没什么自信啊!
但都说好了要去了,再因为语言的关系后悔,似乎也不太好...想了想,连翘准备见机行事。如果真的交流不能,就当是混吃混喝就好了......
第586章
大航海时代的到来让世界的面貌发生了变化,人们开始发现世界,也发现自身。其中发现世界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发现未知世界,另一个是发现已知世界。
未知世界并不难理解,就是新大陆而已。而已知世界就很有意思了,这指的是过去为人所知,但因为交通条件限制,所以并不算了解的地方。比如说,对于华夏来说,知道周围有零零散散的小国,这些国家有藩属国,也有非藩属国。
而在这一圈稍微熟悉的国家之外,还有一些道听途说的国家——其实就是欧洲、非洲的国家和地区。
而对于欧洲国家来说,华夏也是一个很陌生的国家。虽然这个世界没有海禁,但受限于航海业的孱弱,遥远国家想要真正交流,这始终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也就是这些年,航海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进展,造船术不断成熟、一条条成熟航线被发现。
这才有了现在的样子。
而相互交流的大门一旦打开,很多事情就发生变化了!这种变化体现在两个方面,战争与和平!
在大航海的时代,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利益诉求,说白了,大家都想要更加丰饶的土地,更多的财富,更多的人口。而这些东西大家都想要的时候,战争就无法避免了。当然,受限于这个时代的交通条件,地理位置相隔太远的话,两个国家是很难爆发大规模战斗的。
而华夏,在过去几千年的演变当中,奠定了地区霸主的地位。或许偶尔有周边小国‘不恭敬’,但真要说敢于挑战华夏霸主地位的国家和势力,那是不存在的。
欧罗巴就不一样了,自古以来的传统让这片大地无法真正统一,到了如今是多个国家林立。这种情况下,不要说拧成一股绳了,就算是一个真正的领头羊都没办法诞生!
也就是说,欧罗巴内部自己还有一脑门子官司要解决,就算是想和远方的华夏帝国争夺一些什么,也是有心无力。
而除了华夏和欧罗巴以外,世界其他地区的发展程度、武力都有相当的不足,更不用提。
所以,到如今,局面上大概就是华夏和欧罗巴一些寻求殖民地的国家有着这样那样的小摩擦。但是这些小摩擦就是战争的体现之一——至于大型的战争,更多出现在欧罗巴诸国内部。
他们国家相邻,争夺殖民地上面利益冲突也更大(华夏在这个时代虽然也有殖民地的需求,但因为国家传统就是对外国不太关注,所以所谓殖民地也就是周边而已。至于远在万里之外的美洲、大洋洲,对此有兴趣的人不多,最多就是有人以做生意的方式去到这些地方)。
说实在的,连翘了解到这一点的时候有些可惜。有些阵地你不去占领,别人就会去。现在的美洲是多好开发的地方啊!然而...这也就是她想想而已。之所以诞生现在的情形,这是由国家传统决定的!
在这片傲慢的大地上,人们习惯了只关注自身,对华夏以外的地方没有太大的想法。临近的地区还算好,能够直接经营,反哺本土也更加看得见。至于说经营遥远海外的一块飞地?抱歉,真没什么兴趣。
连翘并不觉得自己呼吁去经营美洲能有什么效果,大家根本不鸟这个好么!实际上,就连翘所知的,不是没有这个时代见识高远者,他们也提出应该加入海外殖民地的争夺,只不过他们的观点根本不受重视。
在连翘看来,想要让别人重视这个观点,除非当初她穿越的时候成为皇帝,或者成为政坛非常重要的人物。这样一来,哪怕是不符合大家常识的想法,也能够依靠权力推行下去。
只可惜,她不是。
不过她也没有太大的紧迫心推行这个——现在的华夏对外开放,科学知识体系也‘师夷长技’逐渐建立起来,新发明不断涌现,眼看着就要进入工业革命的样子。从这个角度来看,这个国家肯定不会走上她那个世界的老路,在悠久历史上增添一段黑暗时期。
说她没有野心也好,反正没有这方面的压力,她也就彻底放飞了自我,这种和家国天下有关的事情,能做当然就去做,但不能做也就没有了强求。
这是战争方面的事情,而和平方面,更加体现欧罗巴和华夏这样相隔遥远的国家。
现在越发繁盛的中外贸易就是和平的产物之一。
从一开始,彼此之间的生意集中在官方,货物也就是丝织品、瓷器、茶叶等寥寥几样。到现在民间往来超过官方,货物更是无所不包,其实也没有经过多少年!
也是因为和华夏交易让很多欧罗巴商人变得豪富,华夏‘黄金之国’的美誉在欧罗巴越传越久。这些先富有起来的商人成为真正的致富榜样,引来更多的欧罗巴商人参与到这场贸易盛宴中。
到现在为止,对于欧罗巴,至少欧罗巴各个国家的上流社会,华夏已经不是一个陌生的国家了!他们大多数用着这个国家的丝绸、瓷器,喝着这个国家的茶,另外,还有很多这个国家的货物输入,丰富着贵族和大商人的生活。
这其中要包括一样很多人想都想不到的东西——华夏小说,这个东西在近十年内风靡了欧洲大陆!
欧洲早一些年的时候正好处在类似‘黑暗中世纪’的时代,世俗社会极大受到宗教的制约,人们的生活可以用‘了无生趣’来形容,这一点就算是上流社会也一样!这个世界和连翘原本的世界不一样,但又很相似。
历史什么或许很陌生,但追究其大势,其实都是有迹可循的。
没有了文艺复兴,这个世界的欧罗巴迎来了另一场思想解放运动。中间的细节不用赘述,总之现在的欧洲处于人文逐渐发展起来的阶段,世俗的文化活动、娱乐活动成为非常司空见惯的东西。
而就是这个时候,拥有着悠久历史,而且传承没有断绝的华夏就进入了欧洲文化界的眼帘——他们对华夏相当有兴趣,研究华夏的古籍,特别熟哲学、科技方面的成就成为这个时间点上欧罗巴流行的事情。
也因为这个,一批书面翻译的人才渐渐诞生。
只不过,这些翻译过来的书籍是学者、贵族们的喜好,或者进一步说,就是学者的喜好,实际上贵族中只有极少数人才对这些感兴趣。而相比起严肃、晦涩的哲学、科技,其实还是小说这种文学作品更加符合人们的普遍喜好。
大约在十年前,某位略通中文的商人用自己那不算太好的中文磕磕绊绊地读完了一部中篇小说,一时之间惊为天人!这个时候欧洲文学界还没有诞生这样‘市民化’的作品,文学作品除了宗教题材,其他的也相当呆板,还没有脱离旧时代的束缚。
但是华夏的小说就不一样了,至少从商人的角度来说,这是大家都会喜欢的东西——没有那么多上帝、玛利亚、天使、殉道者,也没有那些絮絮叨叨,有的就是纯粹的俗世生活的乐趣。
也因此他认为华夏小说会大有前途。
于是他找到了一个华夏顾问,请他将几十年来最有名气的、最经典的小说列出一张单子,然后尽可能地收集到。带着这一批小说,他回到了欧罗巴,然后请来翻译人员,一批又一批地进行翻译。
哪怕是在现代,翻译也不是什么人都能做的。在这个时代,翻译就是更加珍贵的人才了,以这位商人的能力,找不到太多人手,所以只能分批进行翻译,现行翻译好的小说拿去出版,获利之后才有钱为接下来的小说做翻译。
只能说,幸好这个时代还没有什么小说版权,他这样把小说搞到国外去翻译也没有人告他——这样一来就不用出稿费了!
而没有稿费之后,原本稿费的开支花到了翻译费用上,这才使得小说的价格没有爆炸(欧洲此时的造纸术、印刷术稍稍落后于华夏,是的印刷成本也有上升,小说本来就比华夏要贵!此时的华夏,小说已经成为很普通的消遣了。但在欧罗巴诸国,显然还没有那么普及)。
不过没有那么普及也不是什么让人在意的事情...因为这个时代欧罗巴的文盲率要远远高于华夏,也就是说,有机会识字的人往往买的起小说,而买不起小说的人大多连字都不认识。
也就是从这个时候,欧洲才接触到华夏小说...可以想见之后的事情了。事实上,华夏文化的载体,华夏小说在这个时代风靡了欧洲的中上层阶级。很多人变成‘华夏通’的开始就是一部华夏小说!
而近几年,欧罗巴的文人也开始模仿华夏这种更加市民化的方式写小说,只不过这种小说一开始都是模仿程度很深的——有的就是华夏小说改编,保留原有剧情的情况下,将人物、背景换成是欧罗巴这边。
这其实没什么好笑的,谁都是这样一步步来的。
只不过要等到欧罗巴自家小说真正成熟,恐怕得有一些年头了,对于现在的欧罗巴人民来说,看翻译过去的华夏小说还是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