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由秋转冬,小雪这天天气不错,李二陛下决定按计划带着一群小萝卜头去伊阙行猎。伊阙这地方像洛阳的门户,所以称之为“阙”,后来隋炀帝所建的皇宫正对着伊阙,许多人便称这地方为龙门。
李二陛下到了洛阳后仍是每日处理政务,带李元婴他们出去玩的次数并不多,一听大家长要带大家出门玩,李元婴等人自是一大早就兴致勃勃地换上猎装。
出发时李二陛下就看到李元婴那股想要冲到最前面撒野的劲头,都想找个由头把这小子扔回去禁足了。
李元婴紧跟着李二陛下,还特意问李二陛下:“怎么青雀不和我们一起骑马啊?是不是又胖了,骑不动马?唉,要我说,青雀这一点可一点都不像皇兄你啊,皇兄你多英俊潇洒!上马弯弓比老程他们都不差!”
李二陛下道:“胖是有福气。”
李元婴骑着他的小马得儿得儿地紧追李二陛下,嘴里也不肯停:“太胖还是不行的,皇兄我跟你说,孙师告诉我人太胖会生病,睡觉都容易喘不过气来。而且心脏您知道吧,您这么爱打猎,肯定看过剖开猎物时它们心脏周围裹着一层油脂,人一胖起来,这些油脂就会越长越多,心脏每时每刻都要跳来跳去的,裹在周围的油脂太多的话,它跳起来可累了!”
李二陛下训斥:“闭嘴!”
这混账小子说得太形象具体,他都担心起他家老四来了。他家老四是不是真的胖了点?
一行人到了伊阙,周围都已经清过场,偌大的猎场周围静悄悄,除了提前抵达的禁卫之外没有半个外人。李元婴一到猎场就去接他的小伙伴们下车,带着一群小萝莉到处撒欢去了。
李二陛下看了眼在自己身边想去又不敢去的李治,开口道:“带着人跟上你妹妹们,别让她们出意外。”
李治欢快地应了一声,带着李二陛下分出来的禁卫去和李元婴他们会合。
李泰带着阎氏下车,手里牵着圆滚滚的李小圆球。李小圆球左看右看,很快看到了带着他小姑姑们玩耍的李元婴,央求地摇着李泰的手说:“找幺幺,我要幺幺。”
李泰脸上的肉抖了抖,哄他:“先去和你翁翁请安,我再带你过去。”
李小圆球认真考虑了一会儿,点点头同意这个交易。
李泰觉得自己儿子但凡把对李元婴的喜欢分一点给李二陛下,李二陛下都会比现在更宠爱他!李泰牵着李小圆球去见李二陛下,李小圆球乖乖和李二陛下问好:“翁翁好!”
李二陛下偏爱李泰,自也喜欢李小圆球这个孙子,他把李小圆球抱起来掂了掂,觉得沉了。他说道:“不错,欣儿长肉了。”
李小圆球怕摔,小心地揪着李二陛下的衣服,奶声奶气地问:“翁翁,我想找幺幺玩。”
李二陛下一听,这又是个被李元婴哄了去的小萝卜头!
李二陛下收紧手臂把李小圆球困在怀里,笑着逗他:“要是翁翁不让你去呢?”
李小圆球看看李元婴带着小姑姑们越走越远的背影,又看看横在自己面前的手臂,扁扁嘴,想哭又不敢哭,委屈地吸鼻子。
李二陛下见他眼里蓄了泪,哈哈一笑,放他下地,让阎氏带他去找李元婴玩,留李泰在身边说话。
李泰有点恨儿子不懂得该亲近哪边,不过李二陛下特意留下他,他心里也挺高兴的,凑到李二陛下跟前喊人。
李二陛下一向喜欢李泰这个儿子,过去看他圆滚滚的心里就高兴,觉得儿子有福气才能长肉。可这会儿李泰挨到近前来了,李二陛下却想到李元婴刚才说的“心脏跳起来很累”。虽说眼下他们家老四身体还算康健,可要是将来他再长胖些,会不会像李元婴说的那样连睡觉都会喘不过气来?
李二陛下心中忧虑,口里便道:“青雀,你是不是又长胖了?”
李泰记着李二陛下喜欢他胖,听了这话立即骄傲地说:“儿子这是心宽体胖,陪伴在父皇身边每日都没什么烦忧,自然就长肉了。”
李二陛下很爱听这话,但考虑到儿子的健康问题,他还是开口告诫李泰:“还是注意一些好,不要再长了。你幺叔刚和我说,人太胖对心脏不好。”
李泰:“……”
好你个李元婴,居然偷偷在背后上眼药!
胖怎么了?招你惹你吃你家大米了?!
李泰脸皮抖了抖,感动应道:“儿子知道了。”
李元婴对打猎是没什么兴趣的,带着一群小萝卜头到处玩耍。到李二陛下他们带着猎物归来,着人拿去烹煮烤炙,他才领着背后那群小脸红扑扑的小萝卜头归队,围坐李二陛下身边等吃。要吃最好最新鲜的猎物,当然得和他皇兄坐一起!
李元婴带着年纪最小的李小圆球坐定,感觉李泰正往自己这边看,眼神带着几分愤怒。
李元婴一琢磨,是不是自己抢了人家儿子,人家生气了?李元婴哄李小圆球:“你耶耶和你阿娘想你了,你得回他们那边去哄哄他们,要不然他们会伤心!”
李小圆球一听,一股子责任感油然而生,很是认真地点点头,迈开小短腿跑回李泰身边奶声奶气哄人:“不伤心!”
猎物陆陆续续变成菜肴上桌,李元婴蹭了一顿吃,还凑到李二陛下身边想蹭点别的:“皇兄,您有没有打到什么好的皮毛?反正您宫里多得是,多余的就给我吧!我带回去给我娘,她一准高兴!”
李二陛下横他一眼,说道:“你自己怎么不去猎?”
李元婴理直气壮得很,振振有词地说:“我还小,我拉不开弓。再说了,我自己猎的肯定不如皇兄你猎来的好,我做什么要自己猎!”
李二陛下算了算,李元婴也十一岁了,转年就十二,还好意思说自己拉不开弓!
李二陛下道:“雉奴他们学的时候你去哪了?”
李元婴理所当然地说:“雉奴他们学弓箭那会儿我更小呢,当然是玩啊。”
李二陛下打击他:“朕像你这么大的时候,早能上马弯弓了,哪会像你这么懈怠。”李二陛下又给他讲起太上皇当年的故事,当初他们母后乃是窦家的掌上明珠,女婿自然得千挑万选。当时窦家就在门屏上画了两只孔雀,许女婿候选人们两支箭射孔雀的眼睛,前面数十人都没能射中,只有太上皇两箭先后射中孔雀的两只眼睛,成功迎娶了他们母后。李二陛下道,“你这样的,往后根本娶不上王妃。”
李元婴挑事的角度和别人不太一样:“这孔雀屏真可怜,被好几十人射了这么多箭,肯定被糟蹋得不像样了。”
李二陛下瞪他。
李元婴哼哼两声,决定不理他哥了。要个皮毛都不肯给,还拐着弯子损他、说他娶不着王妃,坏得不得了!
下午一行人渡江,在对岸的佛寺中歇脚。李元婴想起自己还见过这寺里的高僧,悄悄拉住魏姝让她帮忙往自己额头上点上一点朱砂,可不能在这里露馅啊!
魏姝纳闷:“为什么要往额头上点朱砂?”
李元婴道:“寺庙里很多佛像不都有一点吗?好多老和尚都夸我与佛有缘呢!”
魏姝:“……”
李二陛下走出一段路才发现李元婴不见了,回头一看,发现李元婴拉着魏征孙女在那嘀嘀咕咕不知说些什么,派人过来唤他。
李元婴顶着个崭新的眉心痣喜滋滋地跑回李二陛下身边。
李二陛下一瞅,乐了,还能突然长个朱砂痣!
李元婴一点都不觉得突兀,乖乖巧巧地混在小萝卜头队伍里跟着李二陛下和出来相迎的主持打照面。双方见礼之后,他还要上前去和主持叙旧呢,说得了戴亭的消息,随行的僧人们都已经离开吐谷浑一路往西,路上虽然有点艰苦,但并没有人掉队,所有人都平平安安。
李元婴由衷夸道:“您的徒儿们都棒极了,远行之苦可不是人人能耐得住的!”
主持宝相庄严,矜持回道:“阿弥陀佛,出家之人苦修本就是应当的。”
李泰见李元婴和主持聊得热火朝天,寻机插嘴:“幺叔你额上怎么多了个朱砂痣?”
李元婴:“……”
被自己四侄子当场拆穿,李元婴也不脸红,理直气壮地回答:“这样好看!”
主持与李元婴相谈甚欢也不是因他眉间那一点朱砂,见李元婴坦然反驳当着其他人的面拆穿他的李泰,不疾不徐地回夸李元婴一句:“殿下不点朱砂也很有福相。”
李元婴小尾巴立刻翘了起来,说道:“我觉得我这四侄子最有福相,您看,我们这里哪个人能有他富态!”
涉及皇子的体态,主持笑笑没有接话。
李泰气得不行,却又不能当场发作,只能忍着。
午歇过后李二陛下便带着朝臣和李元婴等人去看伊阙石窟,这次行猎伊阙其实主要是为此而来。
伊阙沿岸有名山相峙,自魏文帝以来便陆陆续续选了不少石窟凿佛像供奉其中,近几年李泰以为长孙皇后积攒功德为由,掏了笔钱请人到伊阙这边开凿佛像,前前后后忙活了许久。
到今年把这件事办好了,李泰便涕泪横流地与李二陛下说起这事,言语之间满是对长孙皇后的眷恋之情,引得李二陛下心中也很是记挂,特地带着群臣过来看看李泰的至诚至孝之作。
作者有话要说:
小王爷:四侄子真坏(指指点点)
四侄子:是你先在背后挑事的!!!!!
第86章
李元婴这段时间沉迷学习和练字,没来得及到伊阙这边看石窟,是以,他也不晓得李泰遣人往这边雕佛像来了。虽说李元婴一直认为人应当在活着的时候多尽孝,听李泰说要给长孙皇后攒功德后倒也觉得这胖侄子还有点可取之处,乖乖跟在大队伍里没捣乱。
李元婴生来就长在天家富贵窝里,幼年出了吃喝玩乐就是吃喝玩乐,没做过什么正经事,没听过什么正经话。他生母柳宝林又出身寒微,没什么可教他的,他便自由自在地长成如今这样子。所以,便是佛祖神仙,在他看来也是虚无缥缈、遥不可及的,根本管不着他!
李元婴甚至还想,要是自己是神仙,哪有闲工夫听底下的人祷念这个祷念那个?人在神仙眼里,和花草树木、飞禽走兽有什么不同?既然没有不同,那神仙凭什么格外优待他们?
因此李元婴从不求神拜佛,与僧人们往来也只是上回为了卖茶才积极些。
李元婴安分地走了一段路,觉着有些累了,便拐带几个年纪小的小孩越走越慢。他带着一串小萝卜头在临江的树荫下席地而坐,给她们讲起长孙皇后的故事。在李治兄妹几人之中,兕子和衡山年纪最小,对长孙皇后的记忆最模糊,至于这段时间才偶尔加入小萝卜头队伍里的李小圆球,那更是根本没出生。
李元婴当时也还小,不过一年的相处已经足以让记忆力过人的他对长孙皇后印象深刻。那是个与世间许多女子都不一样的存在,只许挑拣些她生前的事和这群小的讲一讲,便听得她们沉浸其中,恨自己没有早生几年。
李治和城阳和李元婴差不多大,记忆却没李元婴好,此时听李元婴娓娓说来,往事便变得历历在目。听到情动处,城阳最先哭了出来,接着李治也默默地开始掉泪。几个小的被他们一带动,都扑到李元婴怀里哭成一团,连李小圆球都哭得小肩膀一耸一耸,抱着李元婴说:“想见,我也想见。”
与长孙皇后非亲非故的魏姝都听得红了眼眶,心中暗暗敬慕聪慧又宽容的先皇后。
谁都没察觉,李二陛下早已领着群臣折返了,静立在不远处听着李元婴细数长孙皇后生前诸事。
方才李二陛下走着走着才察觉一串小的不见了,知道可能是李元婴又带着她们野去了,便派人倒回来沿路找找看。
回来寻人的内侍和禁卫走近听了一段,都不忍打扰,悄然回去回禀李二陛下,说李元婴在给晋王他们说关于长孙皇后的事,连最小的皇孙都听得入神。
李二陛下本来正带着群臣赏看李泰为母亲所雕凿的佛像,感觉这儿子又有才华又有小心,准备叫岑文本写篇文章纪念一下,再让褚遂良书写出来刻在碑上。听人这么一说,李二陛下便把将要出口的话暂且收了回去,挥挥手,示意群臣跟在自己后面一起去听听李元婴这个“故事大王”是怎么和几个小辈讲长孙皇后之事的。
一听之下,李二陛下也觉得长孙皇后的音容笑貌宛在眼前,心中不免有些哀恸。只是君王须得喜怒不形于色,他脸上便没显出几分伤怀。直至看到几个年纪小的都扑进李元婴怀里哭,李二陛下才不得不承认李元婴这小子的一个优点:这小子重情义。
有些事,连李二陛下自己都有些模糊了,李元婴却把那一桩桩一件件大事小事都记在心里。若不是一直牢记在心,李元婴不会把关于长孙皇后的一切说得这般翔实生动,让从未见过长孙皇后的皇孙都想要一见。
李二陛下终究没忍住心中的慨然,转头和长孙无忌说:“无忌,我不如元婴,我记得没元婴清楚。”
长孙无忌正以袖拭泪,忽听李二陛下转过来说了这么一句,他把泪全都擦去才告罪说:“臣失仪了。臣也觉得,臣不如滕王殿下。”
长孙无忌方才听得入神,仿佛也看到那个从小与自己相依为命,从会和自己撒娇、会和自己嬉闹的妹妹到端庄贤淑、母仪天下的一国之母,若说中间什么都没改变过那是肯定不可能的。
可他们兄妹二人自幼失怙,除却舅舅高士廉之外最亲的人就是彼此。现在无论是那个小小的妹妹,还是那个能端坐着与自己分析利弊、衡量得失的皇后,都不在了啊!
李二陛下见长孙无忌如此,便知道李元婴同样勾起了长孙无忌的回忆。他看着哭得格外的儿女和皇孙们,静默片刻,叫岑文本上前把这事也记上一笔。
岑文本早前其实已经得了李二陛下的口谕,知道自己要为李泰开凿佛窟之事写文章,如今亲耳听李元婴讲了那么多关于长孙皇后之事,自然有心在原来构思好的文章上做些增减。
听李二陛下如此下令,岑文本喏然领命,并无抗拒。
其余随行的大臣虽觉得李元婴平日里太爱闹腾,这一刻却也不得不承认这孩子某些时候还是很不错的,至少他这一片赤子诚心值得许多人学习。
没有人觉得李元婴是在作态,毕竟李元婴本来掉了队,若不是李二陛下临时起意带着他们折返,除了几个小孩根本没有人会听到李元婴讲的这些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