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上去是个秀气温婉、脾性温和的。只是,许是家世较低不显的缘故,又或者因为是续弦的继福晋,而非原配,所以在一众福晋中,张佳氏虽为长媳长嫂,可整个人气势上却是要弱上几分。
“之前大哥大嫂成婚,也未能亲去道贺喝喜酒,还请大嫂莫怪。”
张佳氏听闻太子妃与她说话,忙抬眼回话,“太子妃客气。您才生下小阿哥,自当要以身体为重。”
虽说嫁入皇家已经一个多月,连面圣叩拜的大阵仗都有经历过。但张佳氏心里还是不免有些发慌,只是强忍着才不让外人轻易便看出来。
还在闺阁时,张佳氏就曾听闻过直郡王与皇太子之间不太和睦的消息。嫁人之前,家里父兄长辈也曾对她耳提面命,将京中一些往来厉害关系都一一说与她以作了解,以免她嫁进直郡王府后,却不知晓其中厉害,当不起皇子贤内助的大任。
虽然一直都有听说如今这位太子妃是个和善人,但张佳氏还是担心,就怕太子妃明面上和善,暗地却与她为难。
石悦瑟不知张佳氏所忧,她自个儿心里也有一番祈祷。
原大福晋伊尔根觉罗氏因为常年体弱多病,并没有太多精力与毓庆宫为难,如今这位新任大福晋年纪轻轻,身体健康,精力方面肯定不会差于伊尔根觉罗氏。只希望这位大嫂真如面上看着的那般,是个温婉娴静、不爱搞事的。
作者有话要说:
最终还是拍板让太子妃生了儿子,实在不舍得小姑娘去和亲,还是让她再多几个哥哥,以后做最小的最受宠的小公主。
第165章
继大阿哥胤褆之后, 九阿哥胤禟、十阿哥胤俄以及十二阿哥胤裪的婚礼也接踵而至,喜庆而盛大。皇家媳妇嫡福晋的队伍愈发壮大, 偶尔聚在一块儿也愈发热闹人气儿。
九福晋出身董鄂氏, 与三福晋原为堂姐妹, 如今又多了一层妯娌关系, 两人天然便很亲近。因此, 九福晋入门以来, 三福晋没少照顾帮衬, 让九福晋很快便适应皇家生活。
相比九福晋, 十福晋自蒙古而来,在宫里就不认识什么人,头上更没有亲婆婆提点帮衬。此外,语言交流方面也有些问题。
自从康熙帝给指婚,十福晋便被家里要求学习满语和汉语, 可到底时日不长, 在部落里也没有全满语全汉语的语言环境影响, 所以十福晋学到现在,也只能听说些简单的话语, 但凡长一些、复杂一些的语句, 或是说得快一些的,十福晋立马便能懵住。
如今远嫁京城,还是天家的皇室, 人生地不熟,十福晋心里说不忐忑是骗人的。
好在皇太后很喜欢她。同样满语汉语不算好的皇太后与十福晋很有共同语言, 让十福晋多少有些安心。
而且太子妃蒙语也不错,平日里对她没少帮衬,便是许多场合也很会调控气氛,不让她觉得尴尬冷落。十福晋心里温暖感激的同时,也很快便融入这个新的家庭。
十二福晋出身富察氏,虽没有亲近堂表姐妹做妯娌,也没有皇太后太多的另眼相待。但她为人沉稳,却不死板,没有八福晋的长袖善舞,却也有自己的圆滑处事,进退得宜,刚进门的新媳妇表现并不差。
对于刚娶进门的嫡福晋,几位阿哥无所谓喜欢不喜欢。才刚成家,互相从陌生人开始相处,感情当然不见得会有多深厚。不过,对嫡福晋该有的尊重,三人却都是心中有数。
而比起夫妻感情,他们最关心的事还是什么时候才能出宫开府。看着前面几位兄长都拥有各自府邸,不但当家做主,身上更是领了差事,别提多风光,令人眼馋。
心中充满了向往,说不出的期待。
于是,婚后不久,九阿哥和十阿哥便寻了胤礽打听,胤礽微微挑眉,“才刚完婚就想往外跑了?”
两人嘿嘿笑起。这些年下来,他们与太子关系不说多么亲密死忠,但也绝对不算差。就连原来看太子颇不顺眼的胤禟,也从原来成见到现在改观认可。
许多从宜妃那里还打听不到的消息,也会跑到太子这里试试。
“十三弟和十四弟还未大婚,你们现在便想这些未免太早。”以康熙帝的习惯,不论皇子大婚还是封爵建府,都喜欢成批成量着来。
这批同期一道指婚的皇子,应当也是会同批册封出宫。而如今胤祥还在孝期,婚礼已经安排在明年。身为弟弟的胤祯,其婚礼自然也要往后安排。
自是还有得等。
胤礽拍拍两人肩膀,“且慢慢等着吧。今年事忙,肯定是来不及的,这事最快也要等到明年。”
说明年还是最好情况,就算往后拖上几年也不是没可能。
毕竟一下子要封那么多皇子,可不是一件小事儿。不论分拨佐领和势力,都是要在原来基础上作出调整。本来就是定量的蛋糕,分给了你,旁人的势必会相应减少,怎样安排也是需要一番考量。
按胤礽心里想法,当然是更希望把兄弟们全都留在宫里,他发自内心觉得在宫里的弟弟们要比宫外的那些可爱许多。
……
“到了上书房,乐乐要听师傅的话,认真学习,跟叔伯家的兄弟们也要好好相处。”石悦瑟边帮着儿子整理小书包,边柔声叮嘱。
如今二儿子乐乐已经年满五岁,也到了该进学的年纪。在请示康熙帝后,便安排进了上书房上学。
上书房里面除了小皇子和小皇孙,一些宗室里小阿哥也有不少,乐乐过去也能和同龄人多些接触,多交几个朋友。
相比当年送安安去乾清宫时,乐乐这次上学,石悦瑟倒是没有太多不舍和担心,毕竟儿子每日下学都能回家。
石悦瑟唯一有些担心便是这孩子的性子。虽说聪慧机灵,记忆也好,可性子就比较疲懒,不太有定性。听说上书房里,有康熙帝早年便亲自定下的规矩,学生们学习文章,都是要背足一百二十遍才行,也不知她家乐乐能不能坚持得下来。
对此,太子殿下的回应是一脸的信心十足,“别担心,咱们儿子会做得很好。”
胤礽自小也是从一百二十遍的要求过来的,很能体会其中的艰苦枯燥。不过自己儿子自己了解,别看乐乐平日懒散,读书习字也不太认真,其实心里傲气可不少。等到了上书房里,看到别人都能做到,他自个儿就能很自觉要求自己。
果然,儿子上学后,除了刚开始几天不怎么适应,之后很快便融入集体。学习成绩上等,经常得到老师夸赞不说,与同学相处也不差,交到不少小朋友小伙伴。让胤礽和石悦瑟很是欣慰。
不过很快,胤礽便没有太多时间去关注儿子了。
自康熙帝大胜葛尔丹之后,大清已经太平了好些年,原以为今年也同样会是个平静喜乐的安稳年,没成想却是传来地方叛乱的坏消息。
先是有五月廉州府连山瑶人作乱,后又有六月贵州葛彝寨苗人为乱,令康熙帝一度震怒非常。当即连发几条谕令,调兵遣将,命官兵前往速速平乱。整个朝廷目光也都聚焦在这两桩叛乱上,高效有序运转。
索性叛乱规模不大,乱党战力也不高,叛乱很快便平定下来。
因此,秋七月时候,康熙帝也才会有心情奉皇太后前往热河避暑。
近几年夏季气候是愈发闷热了,目前也只有一个畅春园还算是清凉避暑的圣地。康熙帝打算明年在热河修建一个避暑山庄,这趟过去除了避暑,也有做最后考察的意思。
这次康熙帝倒是没再带着太子同往。瑶人和苗人的叛乱才平定,后续还有许多需要处理和善后事宜,交给旁人总领康熙帝总是不太放心。还是太子比较靠谱。
不过,康熙帝依旧体贴宝贝儿子,离京前还曾对胤礽道,“宫里太热,你可带着太子妃他们去畅春园小住一段时日。在那边办公也比在宫里清静宁心。”效率也更高,这是康熙帝切身经验。
得了康熙帝的话,胤礽自是没有推拒的道理。自家太子妃和儿子们对畅春园可都是喜爱得很。知晓可以去畅春园避暑,定然会十分欢喜。
秋七月的天,还没有迎来秋的凉爽,反而在秋老虎的肆虐下,天气愈发闷热,令人不适。
才出嫁两年的温宪公主很得康熙帝挂念和喜爱,因此得以陪同皇太后一同出游。
这原是天大的颜面圣宠,可温宪公主途中却是中暑病倒了。
康熙帝命御医前去医治,原也不甚在意,以为只是寻常中暑,应是无有大碍,没成想却是病势凶险,刚到热河便一病呜呼!
康熙帝痛心不已,皇太后也是伤心得直抹眼泪,饭也吃不下。
温宪公主可是从小就抱养在宁寿宫,祖孙两人相依为伴,感情非比寻常。如今温宪公主才出嫁两年,连个一儿半女的后代都没留下,年纪轻轻的人便没了,皇太后越想越觉得难受。
温宪公主可是从小就抱养在宁寿宫,祖孙两人相依为伴,感情非比寻常。如今温宪公主才出嫁两年,连个一儿半女的后代都没留下,年纪轻轻的人便没了,皇太后越想越觉得难受。谁来安慰都停不住伤心。
噩耗传回京城,德妃悲痛交加,直接承受不住的昏倒过去,永和宫顿时里一阵忙乱。四福晋连忙安排好府里事宜,匆匆便进宫给婆婆侍疾。
石悦瑟听闻消息,心里也很是惋惜,温宪公主去的实在太过突然了。不过,也没有将太多时间用来伤感,与胤礽商量后,一家人很快便自畅春园赶回宫。
回到毓庆宫,石悦瑟命人将素服找出来,然后全体上下都给换上,又交代安排好家里和孩子,也抬步前往永和宫安慰探望。
第166章
永和宫里德妃已经醒过来, 石悦瑟到的时候,永和宫里已经坐了一屋子人, 不但佟妃等妃嫔们都在, 众皇子福晋们也是早早过来。
石悦瑟刚进门就听见德妃断断续续泣诉的声音, 哀哀切切, “……她还那么年轻……竟让我白发人送黑发人……怎么忍心……”
殿内哀伤哭泣声起伏, 众人不论真伤心还是假意思, 如今全都跟着德妃一起哭。
四福晋坐在德妃身边也抹着眼泪, 并不时劝慰婆婆德妃。自家爷和十四弟都跟着康熙帝去了热河, 如今俱不在京城,还不知什么时候才回来。十四弟也还未娶媳妇,德妃就只她一个儿媳妇,四福晋自然要用心劝慰安抚,仔细伺候在旁。
别看平日四阿哥与德妃母子俩相处比较平淡, 瞧着生份, 不像十四弟与德妃相处时那般亲密撒娇, 可作为四阿哥的枕边人,四福晋自是知晓胤禛心里对生母的在意与挂念。
所以, 可不能让德妃太过伤心, 有个好歹。不然她可没法向自家爷交代。
看到太子妃进来,大家收住哭泣,转头看向石悦瑟, 然后互相微微点头算是打招呼。
石悦瑟上前走近几步到德妃身旁,安慰道, “德妃母还请节哀。五公主在天之灵,想必也不会希望见到您这样伤心难过……”说着眼里也开始泛起泪花。
都说为人父母者最大悲痛莫过于白发人送黑发人,看着憔悴仿佛老了几岁的德妃,石悦瑟心中也莫名沉重几分。犹记得那个端庄贤淑,笑容温婉的女子,如今却是不幸香消玉殒,实在太过可惜。
德妃勉强收住眼泪,声音有气无力的沙哑,“有劳太子妃大老远过来看我。”
德妃是知晓太子一家子都住在宫外畅春园里的,对于太子妃是众福晋里最晚一个到来,并没有什么不满。现在她满心满眼全都是自己可怜的女儿,许多事情都提不起精神来。
石悦瑟又安慰了几句,见德妃情不自禁又开始哭,其他人也跟着掉眼泪,便也随波逐流同众人一道陪着抹眼泪。
女人们聚在永和宫里,其他在京的皇子阿哥们则跑去太子处。他们的亲姐妹去世,不管能不能帮上忙,总要亲自过来问一问以示关心,不能因为与五公主不太熟便事不关己,冷眼旁观。否则等康熙帝回来,没准会落下一个冷漠无情,不关心血脉亲人的坏印象。
要知道五公主可是由皇太后抚养长大,一直很得康熙帝喜爱,不然也不会幸运嫁在京中佟家,去热河避暑还记挂着将人带上。只可惜这五公主是个福浅命薄的,年纪轻轻便……
五公主生母德妃那里他们这些阿哥不好亲去慰问,便全跑太子这里来。谁让他康熙帝不在京城,太子便是最大,许多事都需要他拿主意安排,不找他找谁。
胤礽已经接到康熙帝的书信,知晓五公主灵柩回京的时间。热河距离京城三百多里远,说近不近,说远也不算远,一路不停很快就能回到京城。
于是,胤礽立刻便安排礼部操办准备起来,而在京的九阿哥、十阿哥以及十二阿哥则协助督办。
既然兄弟们都跑来关心,胤礽也无意阻拦不让人表现。
三阿哥和八阿哥已经入朝听政多年,康熙帝离京前也给安排了事情,他不便再作安排。而刚成婚的这几个弟弟,虽然已经享受到听政的权利,却还没有封爵也没有建府,平日里接的差事也都是打打杂,不太紧要的事务。
如今五公主的丧事,也算得上大事,倒是可以交给他们来办。
胤礽也不怕康熙帝会有不满,他认得清自己的位置。以胤礽对康熙帝了解,他心目中的储君太子,不止个人能力要优秀能担得起大任,胸怀也要足够宽广,能容得下兄弟们出息。
康熙帝知晓后,也只会认为他这个太子是友爱兄弟,是能给兄弟们出头机会的。
“公主丧仪都有定制,你们跟着礼部的人按着规制来,再用心仔细一些,基本不会出错。”要不是因为这事儿重要却又不容易出错,胤礽也不会这样安排,否则就不是给兄弟们机会,而是不怀好意了。
“是。”九阿哥几人欣然领命。虽然五公主去世不是件令人开心的事儿,但能有领差办事,他们心里还是忍不住高兴的情绪。
倘若表现得好,差事办得漂亮,也能让汗阿玛看到他们自身能力,以后有什么事情也能考虑考虑启用他们。同时,对于爵位分封方面应该也会有所帮助。
当然,因为三阿哥曾经在敏妃丧礼期间的‘一鸣惊人’,他们这些皇子们都很引以为戒。这次五公主丧礼,不但一丝不苟严格按照品级规制来办,自身的言行举止方面也十分注重谨慎。
等五公主灵柩回京,丧事便开始操办起来。哭灵,吊唁,该去的人都一一前去。因着九阿哥等人的仔细用心,丧事有条不紊,圆满结束。
期间,胤礽也没忘了给康熙帝写信,将京中五公主丧礼的安排以及九阿哥等人协办的情况,一一告知。之后又写了自己对五公主离世的惋惜和哀恸,并安慰康熙帝和皇太后节哀,勿保重身体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