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从雪中来——过期白开水
时间:2019-07-17 11:07:33

  沈羡亦低头礼道,“宋太医。”
  “孟公公来太医院寻药,称沈女官有恙,下官便借了此由头前来一见,沈女官伤如何了?”
  沈羡低头瞧了一眼自己的手指,笑道,“无碍,劳烦宋太医了。”
  宋唯自药箱中取出了一些烫伤药膏,递与沈羡手中,便听得她问道,“原先听闻宋大夫在云州城开了医馆,如今怎会在宫中。”
  宋唯叹了口气道,“不过是宣王殿下的障眼法罢了。”
  “宋大夫何意?”
  宋唯便道,“先前在云州,因宋某一时得失心,拿了沈女官的安危试药,违逆了宣王殿下的心意,原本是要赶出云州,不过宣王殿下放了宋某一条生路,还许诺事成之后会以手中数十张千金方相赠,宋某这才斗胆来了宫中。”
  “为了何事?”
  宋唯见四下无人,仍是压低了声音说道,“先帝之死。”
  “宣王殿下疑心先帝之死有蹊跷,便要宋某在太医院中翻查脉案。”
  沈羡怔了片刻,赵绪一早便安了棋子。
  “宋太医可有查到线索?”
  宋唯摇了摇头,“脉案毫无问题。”
  沈羡低头思索了片刻,问道,“宣王可是疑心先帝之死与太医院首齐裕有关?”
  宋唯诧异道,“正是。”
  “既然脉案无迹可查,”沈羡低声道,“宋太医不如查一查药房的案册。”
  脉案作了遮掩,药房进出的药材流水却未必。
  宋唯一愣,复又点头道,“沈女官心思玲珑。”
  “宫中凶险,千金方固然难得,宋大夫为医者的执着之心更难得,沈羡敬佩宋大夫。”
  宋唯闻言神色复杂,他叹息道,“多谢沈女官宽慰。”
  沈羡温和地笑了笑,举过手中的药膏谢道,“多谢宋大夫你的药。”
  宋唯便拜别道,“乃是宣王殿下临行前的吩咐,照看好沈女官。”
  沈羡一时无言,宋唯已然背了药箱走远了。
  时局纷乱,乱世迷眼,一切有我。
  她将烫伤膏细细涂抹于发红的指尖,垂着头想道,赵绪如今一切可还顺遂。
  北境多黄土,常起风沙,大盛的兵马驻扎在灵川边防,前几日的一场大捷令所有人都感到精神振奋,北方势弱多年,如今终于有了曙光。
  赵绪独自坐在帐中,望着沙盘布防出神。晏十一自外头进来,说是重芳宫来了信,是玉拂的信鸟。
  赵绪接过了信笺,展开来不过寥寥二字,“防七。”
  “主上,”晏十一皱眉道,“沈姑娘何意?”
  赵绪淡淡笑道,“悯园一事,她想提醒我老七的春风酿。”
  “主上早知旭王殿下有异,为何还留他在灵川。”
  “老七在灵川盯着我,赵缨在帝京便不会动沈羡。”
  晏十一神色凝重,“七殿下从前与主上交好,如今倒戈相向,不得不防。”
  “李镛甘为赵缨臣子,如今李氏无人,李太妃被质于宫中,老七不过是自保。”赵绪负手而立,“悯园之局,他若有心杀我,便不会邀裴世子与郡主一同入局,不过是想要给我留一线生机罢了。”
  晏十一应过了,又道,“初七传了消息过来。”
  “如何。”
  “如主上所料,果然在那里。”
  赵绪略略点了点头,“若宫里没有动静,便不必去了。”
  晏十一应了声是,便低头退出了主帐。
  赵绪默然立了片刻,将信笺翻过来,见反面画着一枝写意的迎春花,不由一笑,眼底有灵犀。
  “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赵绪低声念道。
  想来她如今过的平安。
  “平安便好。”赵绪淡淡笑道。
  他温柔摩挲过信笺上每一寸笔墨,盯着那迎春花半晌,方才将它折叠起来,置于贴身处收藏妥帖。
  赵绪走出帐外,见北境无春,风卷黄沙,眼过处皆是寂寥,却不觉冷清。
  赵绎向来纨绔,来了北境也未曾改变,不着戎装而衣锦绣,独自躺在营地旁的巨石之上,以臂为枕,闭目而眠,似是不曾发觉一旁来了人。
  赵绪站定了片刻,便听得他正轻声哼着一些轻轻的小调,温柔旖旎,恰似江南。
  他垂了垂眼,那是他母亲从前在宫里喜爱弹奏的江南曲调,细指拢弦,如惊鸿春来,如杏雨沾衣。
  少年时的记忆里,李妃清贵自矜,待其子十分严厉,偏偏赵绎纨绔成性,未袭淮河李氏半点门风。皇后小秦氏温和,待赵绎亲近,他便经常与赵绪一道,承欢小秦氏膝下,时澜婧皇后善奏琵琶,常弹江南之音。
  后来赵绪出征,小秦氏越发安静,哑了琴未再有音,赵绎便少有真正的欢乐之时。
  赵绪听他哼了许久,眼底渐有感怀之色,也未曾出声打断他,不过是缓缓转过身,悄然离开而去。
  赵绎仰面躺在巨石之上,北境寒冷,他也不曾觉出寒意,只是兀自沉浸在过去的一点温暖之中。
  待赵绪走的远了一些,赵绎便停了哼唱之音,倏而睁开了眼睛。
  他静静望着灵川苍茫宽阔的天空,心想他与三哥年少相交,到了如今,竟已无话了。
  从前光景如新,人还是旧人,心境却早已是不复从前了。
  他笑了笑,心想若是从此不回帝京,也没什么不好。
  作者有话要说:  昨天心情真的跌宕起伏,可能因为断更了一下,没涨幅还掉收了TOT,但是看见好几个小天使给我的留言,菜鸡作者一把老泪纵横,感人TOT
  不管有一个人在看文还是有十个人在看文,菜鸡作者都会把它好好完结的。
  希望我温柔的小天使们,事事顺遂,天天开心~
  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小鱼 10个;浮生岂似风中雪 2个;姒蓁、汨汨、是秋秋吖!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22章 佳儿
  “沈女官去过了重芳宫?”
  赵缨负手立在案前,向着孟砚问道。
  “是,沈女官初一清晨去重芳宫见了长公主。”
  孟砚躬身回道,“后来沈女官还去了一趟崇文馆。”
  赵缨垂眼瞧着袖边的天子纹饰片刻,“她给宣王送了信?”
  孟砚应了声是。
  赵缨淡淡笑了笑,“孟砚,你跟随孤多久了。”
  “禀陛下,已有三年多了。”
  三年了。
  赵缨轻轻叩过手边的红釉杯盏,缓缓道,“从前跟在父皇身边的孟千,是你义父。”
  孟砚一愣,跪地回道,“是。”
  “与孤说说,孟千公公是个什么样的人。”
  孟砚跪在地上,见新帝面色平淡,无有悲喜,只是静静打量着手边的红釉茶盏,便犹豫着开口道,
  “初先帝好酒,澜庭元皇后心忧先帝身体,不欲其多饮,便命义父每日于承明殿奉茶以备,每每先帝欲饮酒,便以热茶奉之,时日长久,义父便成了承明殿的总管。”
  孟砚小心觑了一眼新帝的脸色,继续说道,“义父为人忠义……”
  “忠义。”赵缨淡淡接道。
  “陛下!”
  孟砚伏地而拜,不敢起身。
  大殿之内寂静万分,赵缨抬头瞧着伏跪在地的孟砚,自登位之日,便跟随于自己的身边,他似乎也不曾仔细打量过孟砚的模样,在他眼中,内侍都是长得差不多的,都是面白又虚弱的模样。
  “说下去。”
  孟砚不敢应,只伏地不起,“陛下!”
  “孤叫你说下去。”
  孟砚声音有些发抖,“义父为人忠义,又是元后旧人,很得先帝看重,在下人面前很有些脸面。那时候奴才,奴才因为瘦弱,常被人欺侮,多亏了义父心善,将奴才带在身边,一道在承明殿当差。”
  “崇武二十四年,你与孟千一道在承明殿当差。”赵缨神色淡漠,“先帝已经病重。”
  孟砚深深一拜,“是。”
  “孟千公公在先帝崩后便自尽殉主了。”
  孟砚低声道,“义父与先帝主仆情谊深厚,殉主乃全了忠义。”
  “孟砚。”
  赵缨缄默了片刻,抬头盯着他问道,“崇武二十四年,先帝驾崩前,立了遗诏。”
  孟砚浑身一颤,猛然拜伏在地,不敢再抬起头,犹能看见他的手指在剧烈的颤抖。
  “孟千公公随侍先帝身前二十余载,那遗诏中写了什么,他可知情。”
  孟砚不敢抬头,颤抖着回道,“奴才不知。”
  “孟砚公公身为孟千义子,又一道在承明殿服侍,可知情那遗诏中写了什么。”
  “陛下!”孟砚叩首道,“奴才不知!”
  赵缨面上不见喜怒,只平静地瞧着地上叩首不已的孟砚,他的眼底翻滚过一些不明的情绪,沉声问道,
  “孤在问你,先帝遗诏中写了什么。”
  孟砚磕的额前已然见了血,犹不敢停,在大殿之内愈发显得声声悲切。
  “孟砚。”赵缨冷淡道,“你要知道,如今在问你的,是大盛天子,孤,如今是大盛的天。”
  孟砚停下了动作,任凭鲜血自额头缓缓流下,他阖上双目,心情似是平复了一些,不再抖得那样厉害。
  他将双手高举额前,缓缓一拜,行了大礼,方才低声道,“陛下,孟砚当真不知,求陛下不要再问了。”
  赵缨目光沉沉,打量了他片刻,将案边的红釉杯盏握在手中,自台阶而下,缓缓走到他的面前。
  他将手中的红釉杯盏轻轻一抛,便见那脆弱的杯盏如同一道命运的推手,抛洒了一地沉默的碎片。
  “四年元月,宫人孟砚毁新帝心上红釉杯盏,愧而不能自抑,自尽而亡。”
  赵缨抬头不再瞧着孟砚,又道,“新帝感其情真,赐忠义二字。”
  孟砚再次深深一叩,颤声道,“孟砚谢陛下。”
  他缓慢地自地上爬起身,比平常稍稍站直了一些,又躬下身向赵缨行了个礼,才低着头,迈着细碎的步伐退出了这座已然待了很多年的承明殿,神情间俱是麻木与平静。
  “还请陛下保重。”
  赵缨看着他的背影渐渐消失在回廊之下,忽然于刹那间感觉到千百种孤寂向他涌来。
  孟砚死了,因为失手打碎了新帝最爱的杯盏,沈羡听得消息传来的时候,正在承明殿后头的小馆整理先帝从前的书卷典籍。
  她呆愣了许久,方才问来报的小内侍,“陛下可有说什么?”
  那小内侍年纪尚幼,懵懂道,“陛下赐了忠义二字。”
  沈羡沉默了片刻,温和笑道,“多谢。”
  “沈女官客气。”
  那小内侍行过礼便退下了,沈羡重新翻开了手中的先帝手抄。
  “孟千得澜庭谕,常备热茶,以红釉盏奉之,谓之曰同为杯中物,聊以消渴,其义子孟砚年幼伶俐,常以美酒换之,孟千得佳儿,孤亦得佳儿,乃人生乐事。”
  孟砚原来也是从前先帝的旧人。
  沈羡翻看了手抄的年月,见是崇武五年,乃是二皇子赵缨出生那一年。
  她合卷而叹,不知为何,竟有悲从中来之感。
  红釉盏已然碎了,沈羡便用了寻常的白瓷茶盏奉了茶,同往常一样轻轻摆在了赵缨的案头。
  赵缨批阅奏章的手微微顿住,也不曾言语,沈羡便退到了一旁的小案,拟写日常的文书。
  替代孟砚的是一个年轻许多的内侍,叫杜义,新帝看中了他的名字,便将他调遣到了身边,瞧着为人很和善,见沈羡过来,便笑着招呼了一声沈女官。
  沈羡颔首而礼,“杜内侍。”
  赵缨抬头问道,“孟砚的身后事如何了?”
  杜义为人稳重,做事也爽利,便回道,“元月白事不吉,宫里头不能敛葬,奴才在宫外头寻了一处好地,按照陛下的吩咐,厚葬了孟公公。”
  “他可还有亲人?”
  “不曾。”
  “退下罢,孤与沈女官说说话。”
  杜义恭敬地应了声是,一样低着头,迈着细碎的步伐退出了大殿,令大殿有了一瞬间的沉默。
  赵缨起身走到靠窗的小几,捡起棋盒中的白子向沈羡淡淡道,“沈女官可会下棋?”
  沈羡便从小案边一路行至窗下,垂首道,“臣不善棋,只会一二。”
  “无妨。”赵缨淡淡笑了笑,“坐罢。”
  沈羡静静坐于另一头窗下,执起一颗黑子,轻轻按在棋盘之上,笑道,“是臣献丑了。”
  赵缨接着跟了一颗白子,二人接连落了几子,也未曾有人说话。
  二人于静谧之中对弈了片刻,沈羡便显出了败迹,她笑了笑,也未曾弃子,仍是竭力走好剩余的棋局,“陛下要胜了。”
  赵缨低声笑道,“既如此沈女官为何不放弃。”
  “棋如人生,好与不好都是要走到最后的。”
  “那沈女官觉得,棋局如何才能圆满呢?”
  沈羡低头思索了片刻,轻声道,“大约是到最后仍能有所选择罢。”
  “选择?”赵缨低声重复道。
  “臣无才,不过是觉得既然棋局已经行至此处,此时放弃便是满盘皆输,若是继续走下去,便是少输一子,也是好的。”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