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金手指[快穿]——传山
时间:2019-11-02 09:28:35

  离开的时候,两人身上头上都是树叶泥土,没有一处是干净的。
  下山的时候,不知道从哪儿蹦出来一只苯鸡。自己一通乱飞,撞到老树上,撞到头,头昏眼花的在地上乱转圈子。
  一只“醉鸡”就这么转晕自己倒在兄弟俩面前,兄弟俩捡起醉鸡,藏在野菜内。
  一路小跑回到家,沈母心疼的不行,就这么一个宝贝蛋,跑出去万一出事咋办。
  沈母拉着儿子,转着圈的瞅,“和儿,以后别乱跑,娘怕你出事。”颤抖着的哭音儿,让沈清和不知道说什么。
  他只能轻轻拍拍亲娘的背,安抚着 ,“娘,儿子以后一定不会乱跑。”
  “你说的,可要算数,别骗为娘。”沈母的眼泪哗哗的流,让沈清和有些招架不住。
  “不骗您,真的。”只差赌咒发誓,沈母才收住那如洪水一样奔腾的“洪流”。
  就这收放自如的哭功,看傻了沈清和。
  半跪在边上的沈清和:想哭。
  沈清和与沈父说了挖到人参的事情,只说人参他不能上交,他想自己留着,沈父没有在意,儿子要自己留着就留着吧。
  他只是借这人参的引子作文章而已,家中还缺粮食,必须弄回来一些粮食。
  三个月以后,粮食就是花费天价也不好买,官府倒是能高价买一些回来,可他们买也需要高价。
  都是一些背景人士在卖粮食,陈粮也是宝贝。
  趁如今还能用高价买到粮食,悄悄的弄回来一些粮食,至少要吃到明年秋收时的粮食。
  水井有水了,后院收拾一块地方,种上蔬菜,也不用担心没有菜吃。
  私塾早就停课,沈清和没啥事,在家里安静了几天,每日看会儿书,练会儿字。
  有时候会在巷子里溜达,家里的宅门敞开着,只要有危险,随时能跑进门。
  绞尽脑汁混出去办好事,找了一处隐秘的地方藏好粮食,然后找沈父和家里的下人一起悄悄的运回来,家里载人的马车,来回跑了几趟,才把粮食全部运回来。
  沈家的粮食问题得意解决,每日七分饱是可以的。
  后院不需要沈清和提起,已经种上不少的菜,沈保根每天都会来七叔家里挑水。
  他如今很忙,父子俩只要出去就会把家里的母女俩送到沈清和家,然后出去挖野菜,也有出去打短工,赚点粗食。
  转眼就是四个月,官府到处收保护费,魏捕头敲响沈清和家的门,“来了。”
  “魏官爷来了,里面请。”常宽微弯着腰,迎着魏捕头和后面几位进去。
  “你们家老爷在吗?”
  “在的。”
  沈父心不在焉的与魏捕头寒暄几句,然后送上银子 ,心疼的不行。
  官府大人们如今是肆无忌惮的敛财,连遮掩都不需要,驻扎在莱城外的官兵为了混肚子饱 ,也加入进来,当然普通士兵,肯定没啥油水,最多能吃个肚子饱。
  送走魏捕头,沈父捂着胸口,重重的喘了几口气。
  心疼死人,庄子上没有收成,铺子里也没有收益,家中只出不进,银子不经花。
  这样下去,银子会很快花光的。
  城门现在基本不怎么开,只有运水的时候才开。
  半夜三更,全城没有几个清醒的人时,沈清和悄然无声的溜了出去,一路寻到知府大人的府中,第一站就是知府家的库房。
  一个知府府中居然有几个库房,内外院的库房还有个小库房。
  沈清和手一挥,全部收走,包括书房内隐藏的密室也没有放过,密室有间现代普通人家的房间那么大。
  还有张书案,也有一个柜子,周围的箱子装的满满当当。
  沈清和全部扫荡一空,柜子里面有本账薄,不用翻也知道是分赃的账薄,对上对下的都有。
  离开廖知府府中,沈清和顺便做了好事,这种不义之财他可以收走,但是也想顺便做点好事。
  这些宝贝能换好些银钱或者去到现代时空也能换很多钱。
  他偷来的钱财,也要花出去,当晚,沈清和在贫民区转了一圈,家家扔进一袋大米,还有缸内注满水。
  贫民区转完,沈清和又在另外一区的普通百姓家中也送上一样的。
  遇到一家还有病人,一直咳嗽,沈清和顺便放下一瓶能治病的药丸。
 
 
第230章 小地主的崛起(03)
  第二天早起, 知府府中发出震天的怒吼, 可是再生气也无济于事。
  当天,知府廖大人和夫人朱氏双双病倒, 气的躺在床上□□。
  廖府的下人被吓的禁若寒蝉,气氛紧张到极点, 没人敢偷懒也没有人敢触主子的霉头。
  很长一段时间,廖知府很是小心,不敢敛财, 没办法那账薄被偷走, 他得小心。
  只是街面上巡查的更严, 只要是陌生人, 都会被再度盘查。
  从那天晚上开始, 隔上几天, 就有官员家里失窃。每次盗贼还给每家留点过日子的银钱,其余的全拿走。
  全城的官员恨的牙根痒痒,可又抓不到, 最后没有办法只能全城戒严。
  沈清和偷的都是贪官, 那些本来就穷的小吏, 还有不愿意同流合污的官员, 他从不去偷。
  他偷几次,就做一次好事,莱城外的百姓,也得到不少好处,沈清和奔波在黑夜中。
  虽然累, 却很高兴。能帮助到他们,内心愉悦的。
  在反复被偷中,莱城大部分官员,迎来了干旱后的第一场大雨。
  距离沈清和穿越而来已经一年多。
  坐在窗棂边,听着快速“滴滴答答”的雨声,耳边还传来不少人在雨中的欢吼。
  “下雨喽,下雨喽!”
  耳边的都是歇斯底里的欢吼,太渴望雨水了,两年来,所有人被逼的快活不下去。
  无数的老人妇人幼女在这场天灾中失去生病。这种事,沈清和没有办法制止,也无法一下子给普罗大众洗脑。
  历来重男轻女,老人为儿孙着想节省吃的给儿孙们,自愿饿死也是他们自己的选择。
  不用买水,因为知府大人有收敛,保护费订的也低了许多,沈家的家业算是保住了。
  全莱城百姓富商乡绅上交的保护费,大半都进了沈清和的空间,一小半给日夜巡逻维护次序的军士们。
  沈清和也没有赶尽杀绝,这些官员虽是敛财,但也做对了一件事,就是组织驻扎在城外的军士维护了莱城的稳定。
  最后两个月的保护费,他就放过了。功是功,过是过。
  少年在人前依然是憨憨的,有些孩子气。这不,从私塾回家,就带着堂妹梨花疯玩。小姑娘被他带着到处窜巷子,寻摸好吃的。
  “小哥,今儿要去吃什么?”沈梨花跟在身边,每天循例一问。
  “咱去街市口,有好些好吃的。”带着小厮常金,妹妹梨花,三人迈着整齐的步伐一致朝街市口出发。
  街市口是莱城买菜还有卖各种特产皮货的地方,这里也是百姓们以物易物的地方,是四条街交汇的地方。
  这里的小吃很多,各种平民美食都能在这里找到。
  “好叭,小哥,等我哥回来,知道你带着我到处跑,会不会说你啊?”沈梨花小姑娘还是很担心小堂哥。
  两家人的关系如今相处的更加紧密。
  “不会的,根哥除了你就最疼我,肯定不会说我。”沈清和信心满满,一点也不知道过几天回来的某人,狠狠教训了他。
  兄妹俩在玩的高兴,一个小吃摊吃一点,到处吃,很快就把小肚子吃的饱饱的。
  这样欢乐的时光,也就是小时候,少不更事时能有。
  五年后的十八岁的沈清和,听从家里的安排娶了前世的元配妻子汪氏。
  而沈保根早在三年前已经娶妻,那位嫂子关氏,也是后来的关皇后,一位贤良淑德的好女子。
  如今的沈保根已经走上艰辛但希望无限的大道。
  当朝皇帝昏庸,官员不作为疯狂敛财,各地百姓举旗造反。
  沈保根在几年前就成为一名军士,家里的父母妹妹还有妻儿全部托付给沈清和。
  沈家的家业有一半是沈清和在打理,世道乱了,考科举什么的。沈父已经不在唠叨。考上了又如何,还不知道以后能不能有命做官,到处烽烟四起,乱的不行。
  沈父可不敢让唯一的儿子出事,沈清和已经是举人。也算是圆了沈父改换门庭的一半梦想。
  如今沈三爷一家就住在沈清和家隔壁是一处四进的宅子,原来的宅子已经卖给别人,才买下的这处宅子。
  有沈清和给的做泡菜和卤菜的方子,沈三爷一家的家境日益好了起来。
  一早上关氏亲自到大卤房查看,她是举人之女,家里不是大富大贵但也不差,进沈家门三天后就开始接掌沈家的内务。
  “可以出锅了,小心一些 ,很烫。”
  “是。”卤房的几位,早已经掌握了秘方还有火候各种细节,做出来的卤味,味道极好。
  别的不敢说,至少在莱城还有附近几城是无人能超越的。
  一身浅蓝色衣裙的关氏,在卤房静静看着卤菜出锅 ,家中的下人一样样的运到铺子去售卖。手中的小本本已经记下每一样卤菜的斤两。
  每日一例的泡菜院也要查视,马上就要入冬,院里正在加紧做泡菜。
  家中琐事都是她操劳,婆婆多年前伤了身子,后来调养好了,可是公公和相公心疼婆婆,不让她操心管事。
  “少夫人,歇歇,大早上的就忙活着。”丫鬟春香端来一杯热茶,给刚回屋的关氏。
  “好,大宝醒了没有?”
  “没有,估计还得睡会儿,听秋香说,小公子昨晚起夜了,还闹了一会儿才睡。”
  “这孩子,估计是做梦了。”说到儿子,关氏的脸上扬起温柔的笑容。
  “少夫人,外面现在那么乱,咱和隔壁七老爷家真的不搬走吗?”
  “不搬,相公来了信件,说家里有什么事,多听听和弟的意见。只要他不搬,咱家就不搬。”
  “咱公子爷怎么那么相信隔壁七老爷家和公子。”
  “你不懂,记住隔壁七老爷一家是值得咱家相信的人。”
  关氏知道内情,但是懒得和丫鬟多解释什么。
  如今府中的下人看着多,其实有一半都是为家里的生意忙活着。
  所幸自家主子就那么几个,不需要多少人照顾。
  沈家都没有伺候婆婆用饭的破规矩,早起也不用儿媳妇去请安。
  只需要儿媳妇管好宅院的大小事就好,还有家中的生意。
  唯一的就是不需要避讳,全家必须坐在一起用三餐。
  在两家中间开了一道门,每天早上在固定的时间,双方会同时打开自己那面的锁。
  一直到晚上才同一时间再关。
  早饭过后,沈三爷家来了一位全城都知晓的人。
  赵三姑的到来,沈三爷夫妻亲自接待。
  “恭喜沈三爷,恭喜沈三爷……”赵三姑有张能把死人说活的巧嘴,还没有坐好就开始先恭喜沈三爷。
  坐在上座的人都明白赵三姑为啥来,只是不知道是为哪家来的。
  “不知三姑道的哪门子喜,何喜之有。”
  “哎呦喂,天大的喜事,西城于家老夫人托我上门提亲,您说是不是大喜事?咯咯咯……”
  脸颊红的像红纸的赵三姑站着就像没骨头一样,摇摇摆摆个不停。一块素色手绢捂着大红嘴唇,笑个不停。
  沈三爷真是不愿意看眼前的媒婆赵三姑,那形象辣眼睛,他很不明白:为什么无论民间媒婆还是官媒都喜欢吧自己弄的像个鬼。
  “粮商于家?”沈三爷心中一惊。
  “对呀,大粮商于家。”赵三姑笑的得意,心中想到,妥妥的。
  相信沈三一家小门小户的,一定会答应,能把闺女嫁进于家,是多少小户人家的梦寐以求的事情。
  什么朝代粮食都是根本,于家可是周围五六百里范围最大的粮商。
  “三姑,可否告知是于家哪位公子?”
  “哟,沈三爷是同意了。”
  “不是同意,是问询。”
  “于家大公子。”
  “于大?赵三姑你怎么好意思前来说媒?”门外响起沈清和那冷厉不带任何感情的声音。
  “沈举人,于家大公子有什么不好?”赵三姑稳住心神,尖利中带着心虚的问道。
  “赵三姑,做人要有底线有道德,可不能做缺德的事。
  做媒本来是一件善事,可做缺德的媒,是要下十八层地狱的。
  于大什么事,你以为能骗过我不成。我看你这官媒是不想做了吧?”
  “沈举人,这种事都是一个愿打愿挨,不存在什么缺德不缺德,可别危言耸听。”
  赵三姑也不是一般人,随便几下唬不住她。可她还是有点怵眼前忽然变的冷漠的沈举人。
  满城人都知道沈举人是有名的孝子还是有名的好人。
  突然变成这样,她有些不适应。
  “很好,一个愿打愿挨,那我代表我三伯三伯母告诉你,这门婚事他们不同意,你请回吧?
  最后忠告你一句,人丑没关系,但是跑出来吓人就是你不对,没事别满城乱窜,吓到孩子们怎么办?”
  “举人老爷,你说话别太过分,不同意,你们这样的小门小户还不同意,还想找什么样的人。
  我再说一次,过了这村就没有这店。
  拒绝于家,以后想在莱城找个好人家,可不容易。”
  又是威胁又是施压,就是想找回面子。
  “好走,不送。”沈清和可不怕一个媒婆的威胁,就是于家的威胁他也不会怕。
  “好,很好,我看你一个小小的举人得罪于家会有什么好果子吃?”
  “不劳你费心,滚!”
  穿的花花绿绿的赵三姑狼狈的从沈家出去,一路直奔于家。
  其实世道乱成这样,官媒啥的都是关系户或者塞银钱托关系才成的。素质奇差,赵三姑这人一向是见钱眼开。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