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子的发家致富科举路(上)——九天飞流
时间:2019-11-15 08:53:46

第422章 边饷
  “你倒是会避重就轻,你那好徒弟说是与顾诚玉共同探讨的序目。可是,朕问了他关于些律法相关的问题,他却答不上来。事实到底如何,相信你心中已有定论。夏爱卿啊!你那弟子品性可不行啊!”
  皇上撇了夏清一眼,语重心长地说道。
  夏清连忙朝皇上磕头认错,“还请皇上恕罪!闵峰少不更事,初入官场,难免被影响了心性。还请皇上看在老臣的面上,宽恕于他。”
  皇上没叫起,夏清自然是不敢起的。再说闵峰的事,还需要他转圜。
  皇上见夏清服了软,也在心中感叹。夏清对闵峰倒是有几分真心,还能为了闵峰求情。
  他看着跪在下首的夏清,见着他两鬓边已有了银丝,不由得想起夏清在他还是太子之时,就追随了他。
  他登基之后,也算是勤勤恳恳。虽现在心大了,可到底也没和皇子们勾结。
  “夏爱卿,你是老臣了,这么多年来也算为朕分忧不少。可你更应该懂得,欺君之罪该如何处置。”
  皇上纵使已经心软,可他决不容许有人藐视皇权。
  虽然此事也没拿住什么把柄,但他是帝王,他说是欺君之罪,那就是欺君之罪,谁还敢有异议不成?
  夏清一听,就知道还得花了大代价才成。若皇上真想治闵峰一个欺君之罪,都用不着等他过来,直接就下了旨意了。
  夏清思索了一番,想起了前几日兵部尚书在朝上奏了一本。
  说是守边的将士银饷已经拖了四月有余,朝廷若是还不发饷银,那些将士连粮食都要绝了。
  皇上听了大发雷霆,质问户部为何不发饷银。可是户部说哪有饷银,一直在哭穷,皇上更是气得差点发了病。
  户部没银子,这是朝中上下都知道的事。可要说一点也没有,那肯定是不可能的。不说全部补上,先补上两个月,那还是够的。
  但守边的将士饷银不是小数目,需要数百万两之巨。
  户部作为朝廷的钱袋子,若是将银子都给了镇守边疆的将士,朝廷一旦出了什么事要银子,叫户部怎么拿得出来?
  此时正值五月,大兴也是草长莺飞之季,都有吃有喝,发生战事的可能性很小。
  因此,户部才一拖再拖,并不着急。
  夏清想了想,他若是能为皇上解决此事,皇上不但能饶了闵峰,还能为此龙颜大悦。
  不过,这事儿倒是有些难办。
  首先,国库空虚是需要解决的;其次,户部尚书沈仕康与他关系不睦,他若是去找沈仕康,不用说,肯定要败兴而归。
  他得好好琢磨琢磨,看看朝中谁能开得了这个口。
  若是能抓住沈仕康的把柄,此事自然能解决。可沈仕康此人老奸巨猾,他们同朝为官这么多年,还没谁能抓住沈仕康的把柄。
  二皇子又品性纯良,看似庸碌无为,却也没什么把柄能让人抓住的。
  那些无关紧要的小事,平日里捡着在皇上面前上上眼药就算了,在这儿可行不通。
  一时间,夏清突然觉得,他有些无从下手了。
  目前皇上最头疼的就是饷银,其他的都要靠边站。
  夏清狠了狠心,就算绞尽脑汁,也要为皇上解决此事。再说,皇上近来对他越发冷淡,也是时候拿出些功绩来了。
  想通了这些,夏清斟酌了一番,才道:“还请皇上开恩呐!是微臣教导无方,才让他做下此等错事,还请皇上给微臣一个将功赎罪的机会。”
  皇上深深看了夏清一眼,既然夏清已经俯首称臣,那就别怪他甩锅了。
  正好他在为边饷一事发愁,户部虽然在哭穷,可那也是事实,因此他也没逼着户部出银子。
  他不管夏清用什么法子,只要不去搜刮民脂民膏,想法子解决了边饷欠下的一个月银子。
  只需补上一个月,余下的银钱给戍边的将士们送些粮食,他就不再追究闵峰的过错。
  至于其他三个多月,只能再拖拖了。
  皇上在御案前坐下,只觉得身心俱疲。他这几日夜不能寐,都是为了此事发愁。
  边饷再这么拖下去,肯定会引发戍边士兵们的不满,此事已经迫在眉睫了。
  “如今国库空虚,你也晓得。户部拿不出银子,跑来和朕哭穷。那戍边的将士已是欠几个月的饷银了,你可有什么好法子?”
  皇上看着夏清,也不再拐弯抹角,直接说道。
  夏清没想到皇上竟然会直接提出此事,看来皇上也是心急如焚了。
  “启禀皇上,依微臣看,还是得从户部想法子。户部也不是没银子,只沈尚书不肯拿出来。微臣觉得当务之急,还是得先让户部拿出银子来,送往边疆,解决燃眉之急才是。”
  皇上皱了皱眉,夏清也不是不知道户部没银子。
  却还说让户部先拿出来应急,可若国库真空了,发生了什么大事,例如地方发大水,那岂不是只能干看着?
  “国库没银子,难道你不知晓?若是能让户部拿银子,那朕又何必忧心?”
  在还没有想到充盈国库的法子时,国库剩下的那点银子决不能动,皇上不由得对夏清失望起来。
  说来说去,也没有个稳妥的法子。
  “皇上!国库不充盈那是因为朝廷无多少进项,微臣以为不如提高那些商贾的税收。那些商贾都富得流油,也得为朝廷尽一份绵薄之力才是。”
  夏清对商贾的税收一事,早就颇有微词。商贾赚银钱容易,可朝廷收上来的税银却还不如田产的税收多。
  提高田产的赋税是绝对不成的,原本百姓的赋税就在五成左右,不经历荒年,还能勉强度日。
  所以到如今,田产税、人丁税和盐铁税成了本朝的主要税收。
  而那些商贾却一个个脑满肥肠,他早就想在这些商贾的身上咬下一块肥肉下来了。
  不过,想提高税收,难度也不小。那些大的商贾多半都有靠山,后头不知道站着哪位官员。
  再说,提高税收要有由头,若是在原先的基础上提高,那自然是搞得那些商贾哀声哉道。所以,必须得巧立名目才成。
  皇上闻言思索了一番,商贾自然有银子,可想从他们身上取银子,那就得有个名目。
  之前不是没想过,可五年前,各种商税比原先已经提高了一成,若是再提高,那就有些说不过去了。
  “此事,你可有章程?”满朝官员都束手无策,他倒要看看夏清能说出什么好法子来。
第423章 祸水东引
  夏清要是能想出法子,那肯定早就提出来了,还能等到今日?
  不过,他突然灵机一动,这不正是挖坑的好时机吗?
  “皇上!微臣是没什么好法子,可朝中官员肯定有能想出法子的。”
  他准备将这锅又踢出去,他是个文臣,只要出主意就是,施行自有其他人去做。
  皇上对夏清的推诿不禁恼火起来,朝中要是有官员能想出法子,他还用得着这般烦躁?
  这夏清自己没能耐,可祸水东引的本事倒是不小。
  “朕叫你想法子,你却想将这事儿推给他人?”皇上朝着夏清怒气冲冲地道。
  哼!那闵峰还在外头跪着,夏清却还想推诿此事,这怎么不叫他生气?
  如今边饷一事让他焦头烂额,内阁不想解决的办法,只会拿着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与他别苗头。
  他倒是不晓得他养了这么多闲人,都是光伸手拿俸禄,却诸事不理的官员。
  “朕瞧着你们每日都闲得很,不知内阁的官员都在干什么,朕养着你们难道都是吃闲饭的?”
  夏清闻言浑身一颤,他倒是忘了如今的处境了,只是习惯地将麻烦事推出去。
  他将身子伏地更低了,根本不敢抬头看皇上震怒的神情。
  “请皇上息怒!微臣也是为了找到解决的法子,俗话说三个臭皮匠抵一个诸葛亮,人多自然法子也多。请皇上容微臣回去好好想想,等明儿下朝后给皇上答复。”
  夏青打算回去好好琢磨一番,府里好歹还有几个幕僚商议,一人计短二人计长,总比现在被逼着给答复得要强吧!
  皇上努力将心头涌上来的火气压了下去,其实他也知道朝野上下都不能解决的事,又怎么能靠一人解决呢?
  他点了下点头,说道:“那就给你一日,等明儿下朝后,来给朕答复。”
  夏清见皇上开了口,不由得松了一口气。
  皇上也没说要多少银子,这就看夏清的本事了。
  国库不是不可以动,只要想到了法子,还愁国库出去的银子回不来?
  “皇上,那闵峰的事?”夏清说到这儿,小心地看了一眼皇上。
  皇上冷然一笑,“怎么?你倒是对这徒弟爱护有加,可他欺瞒于朕,朕总要给他惩罚。不然,怎么堵住朝堂上的悠悠众口?就让他这么跪着吧!明儿开始在家中歇息几日,在翰林院的差事,找别人接手。”
  皇上说完,对着外头喊了一声。德安听见喊声,连忙进了御书房。
  “皇上!您有事吩咐奴才?”德安看了眼跪在御案前的夏清,心中想着,这师徒二人倒是有难同当啊!
  还都跪着呢!距首辅进来已经有一个时辰了,难道一直跪到了现在?
  皇上将刚才对闵峰的处置,告诉了德安,让他去和张亥知会一声。
  夏清纵使心有不甘,也是无可奈何。闵峰什么时候来翰林院当值,那就要看他什么时候解决边饷的事了。
  要不是因为夏清,皇上肯定要给闵峰好一顿教训,官降一级也很有可能。只是皇上想让夏清为他办事,自然就要放闵峰一码。
  “你说的那人是谁?”停顿了半晌,皇上的声音突然响起。
  夏清一愣,他还以为皇上不会问了。
  他在犹豫,刚才的话已经让皇上十分不满了,那要是说了那人,皇上会不会以为他在伺机报复?对他的隔阂又深了一层,那可如何是好?
  要说他没有私心,肯定不能够。不过,他也听到了传闻,说顾诚玉敛财的手段十分高明。
  顾氏原先只是一家农户,却被顾诚玉带着发家致富了起来,可见是有几分能耐的。
  “朕问你呢!那人是谁?朝中有谁能想到好法子?”
  皇上心中隐隐有个猜想,夏清很有可能说出那人。两人相处了数十年,要说脾气秉性,都还算了解。
  夏清睚眦必报,说不得就想要报复顾诚玉。他打算等夏清说出顾诚玉,就将他狠狠地训斥一番。
  可随即,他又想到上次老二说起顾诚玉能挣银子的事儿。
  皇上思索了一番,那顾诚玉说不定还真能有法子解决边饷一事。更甚至,或许还能解决国库空虚一事。
  皇上这么一想,竟觉得十分可行。
  “皇上!其实微臣要举荐的人,那就是顾诚玉。他的能耐皇上也是清楚的,又或许他有好法子呢?再说,听说他家还有一个香皂方子,每年的盈利可不少。”
  夏清对顾诚玉手上的香皂方子盈利大也早有耳闻,他自然是眼热的
  。只可惜,人家身后也有靠山,那就是顾诚玉的大师兄尹坤。
  尹坤隶属督查院,虽然是正三品的官职,可督查院职权特殊,朝堂上下官员最忌惮的就是督查院,最害怕的莫过于大理寺。
  督查院的职责是专属纠察、弹劾百官,是天子耳目风纪的衙门。
  那些御史整日里都在找文武百官的错处,逮着一点,就像疯狗似的咬着不放。
  朝廷官员一般不会去得罪他们,不然他能将你府上内院那点鸡毛蒜皮的小事儿都给挖出来,好好参你一本。
  所以,夏清早就打听清楚了,虽然眼热,却还是不敢动的。
  若是顾诚玉知晓此事,一定会庆幸自己来了京城,就将香皂的盈利给了师兄一成,不然那些官员早就对香皂方子下手了。
  皇上一听,冷笑一声。夏清到这会儿也不忘在顾诚玉身上踩上一脚,只可惜他身为帝王,怎好去夺臣子家中的营生,这不是让天下人耻笑吗?
  再说香皂也不是生活的必需品,只有那些家中有余财的家眷会买。
  买上一块都要用好久,赚的银子对于国库来说,只是杯水车薪。他朝着夏清面上看去,怕是他自个儿动了心思吧?
  皇上当然知道香皂,内务府曾经还采买过,确实好用。
  只不过顾家算是耕读人家,不可能成为皇商,他也就没再上头费什么心思。
  “顾氏香皂那点利润怕是你看上了吧?朕身为一国之君,若是夺了臣子的家计,岂不是要让天下人耻笑?”
  皇上早就知道夏清爱好银钱,这是夏清的一大软肋,只要不是太过分,他自然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没有软肋的臣子,他也不敢用,那些人通常都所图更多。
第424章 疑心
  夏清不愧是脸皮厚到了家,被皇上拆穿也没有脸红,只接着说道:“这当然是积少成多的,只一个顾氏香皂利润当然少,倘若再加上别家,凑凑还是够得上的。”
  夏清见皇上的面上并无异色,就更放心大胆地说了出来。
  按照他的意思,那就是找上几个商贾,寻了错处,狠狠地盘剥一番,先解决了边饷的问题再说。
  只可惜之前不管他如何暗示,皇上都不接他这茬。皇上如今年事渐高,行事愈发仁慈,手段太过温和,竟有些优柔寡断起来。
  皇上觑了夏清一眼,这是又旧事重提了。
  天下的商贾数不胜数,家中堆金积玉的也不少。可他若是真这么做了,那些商贾必然人人自危,说不得就会引发不可估量的后果。
  更何况这次解决了边饷的问题,可户部没有进项,国库依然不充盈。
  下次还需要银钱,难道再去那些商贾身上掏?那大衍朝岂不是要乱了。
  皇上认为此法不到万不得已,决不能做。一旦开了先河,日后那些朝臣就会肆无忌惮起来。
  “此事容后再议!朕就将此事交付与你,等明日你就得给朕答复。记住,不得私自加重赋税,商贾一事也暂不可行。你若违背,就休怪朕不留情面!”
  皇上说到后头,语气凌厉了不少。那些地方的官员觉得庙堂甚远,若是私自加重赋税,欺上瞒下,他又如何得知?
  夏清心中一凛,皇上说不能加重赋税,却又要他解决边饷问题,难道他还会造银子不成?
  皇上这是在逼他啊!他没法子只能从户部下手,户部的银子不是不能动,可在动之前必须得想到能开源的法子。
  否则,他就是说动户部给了银子,皇上怕是也不会同意。
  夏清此时是一筹莫展,这次的事若是不办妥,皇上准保能借着由头狠狠地发落他。
  “臣遵旨!微臣一定竭尽所能,为皇上分忧解难。只是,这边饷已欠下四月有余,微臣就是想全部还上,那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啊!”
  夏清紧皱眉头,一脸为难。全部还上,那绝无可能,沈仕康肯定是打死也不肯拿出来的。
  若都还上,那国库还真就空了,估计半点也不剩。
  才刚开年几个月,朝廷收的税银也不过才几百万两,估计也就刚好能填补上边饷的窟窿。
  皇上闻言不禁想翻个白眼,他就知道夏清是个奸滑的,将才没问,他也就乐得不说。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