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有些刁蛮却高傲的科尔沁公主短短两三年就成了歇斯底里的静妃,再看着新进宫的娇俏可爱的继后,石慧望着高立的宫墙不由有些发冷。
这位继后是废后既现在的静妃的侄女,算起来是皇太后的侄孙女了。可是对于这个亲生女儿都能毫不留情送去联姻的皇家,废掉一个侄女再拉来一个侄孙女也不过是如吃饭喝水一样寻常的事情。
外面的人总是想要进到墙内,而墙内的人要么变得不再自己要么又开始向往外面的世界了。
第188章 清宫奇缘(六)
皇帝的长子没有活过百日就夭折了,新入宫的宁妃董鄂氏和佟妃佟佳氏相继生下了皇次子福全和皇三子玄烨。皇次子的母亲董鄂氏自然不是已经嫁给安郡王为侧福晋的董鄂氏乌云珠,而是长史喀济海之女。
不到半年接连添了两个孙子,太后高兴之余,也总算有点领悟到皇帝的意思了。皇帝这是不愿意再有一个由蒙妃生的皇子出现了。
看似敏感幼稚的福临,却有着身为帝王的本能。他在继承祖辈父辈联蒙国策的同时,也在防备着蒙古。先帝后宫几乎被蒙妃包圆,福临一辈的皇子大多带着蒙古血统。如果下任皇帝依旧是蒙妃所出,谁又能说这那到底是蒙古人的天下还是满人的天下呢?
明白了皇帝的用意,皇太后依旧伤透了心。她一方面要维护博尔济吉特氏的利益,一方面也伤心于儿子的渐行渐远。或许已经屈服于现实,皇太后倒是没有继续逼着皇帝临幸蒙妃。
新皇后一入宫就过起了宛如守寡的日子,不同于废后的不甘,新皇后是个非常安静的人。宫务是皇太后一手把持,皇帝是属于各位嫔妃的,而她得到的唯有皇后之名和一座空落落的宫殿。
石慧有时候想,她真的不太适合这个地方。偶尔见到形如槁木的静妃和那个花样年华却仿佛将一生奉献给长生天的皇后,她的心中依旧会觉得不平。
漫长的人生似乎并没有让她变得冷血无情,石慧不知道该高兴还说难过。
皇十一女尼楚贺受封固伦端顺长公主出嫁,她虽然是大清的公主,自幼却读的汉学。除却裹小脚等陋习,她的生活起居几乎与汉人没什么区别。在石慧的强硬要求下,驸马并没有和公主别居。而公主府的奴婢也大多是石慧安排,而并非出自宗人府。
尼楚贺出嫁不久,石慧便带着博果尔搬到了宫外的贝勒府。皇帝后宫的嫔妃,就是那个刚为他生下皇三子的佟妃也不过十五岁,仅比博果尔大两岁,博果尔再住在宫内倒是多有不便。博果尔没有成年,石慧奏请出宫陪伴儿子合情合理。
皇太后倒是有心阻止,这些年她已经明白这个看起来安安静静的贵太妃并没有真的安静下来。相较于入关前的娜木钟,现在的太贵妃可是太难对付了。她就像滑不溜秋的泥鳅一样,哪怕你知道她不安分,却找不到任何证据。
如果能够找到证据,她做的那件事也定然是有利于皇帝和大清的。
对于皇太后来说,放贵太妃出宫无疑是放虎归山。可是想要阻止,理由似乎并不容易找。皇太后还没想出阻止的对策,石慧却提前预料到了皇太后必然会想办法阻止。
皇太后虽然控制着后宫,却忘了自己的儿子才是这座紫禁城的主人。石慧将在宫里的一些势力包括她在各府福晋那里得来的分成全部交给了皇帝。这些代表的不仅仅是钱财,还有它背后代表的势力。
正为了想要减免税赋却被各位大臣亲王反对的皇帝,因为石慧送上的这些,加上暗中派鳌拜等人带回了各地调查情况,得以顺利推行减税政策。
总是被皇太后“拖后腿”的皇帝,遇到总是雪中送炭的贵太妃和感情最好的弟弟,心中的天平自然倾斜了。在皇帝看来,贵太妃连宫中的势力都交给了自己,显然只是想要出宫颐养天年。这般识时务,又安分的太妃,他有什么理由将人扣在宫里?
相较于贵太妃没有将这些交给儿子却给了他这个皇帝,死抓着手上权利不肯放的皇太后就越发歹看面了。
对于石慧来说,交出去的不过是已经出现在明面上的势力。相较于朝中那些老谋深算的老狐狸,博果尔实在是有些单纯。这些势力留给博果尔是祸不是福。
小皇帝的许多想法虽然是出于巩固大清统治的目的,却是有利于天下的汉人,比如说他反对圈地,主张轻徭薄役。这些事皇帝做是理所应当,却也阻力不少,就更不要说石慧了。故而皇帝有这样的想法,石慧就不介意暗中帮一把。
因为石慧的暗中相助,皇帝逐步掌握朝政变得顺利不少,然而与皇太后的冲突也越来越大。天下汉人远多过蒙古人和满人,皇帝想要施恩汉人巩固自己的统治并没有错,可将蒙满利益放在首位的皇太后显然不会这么想。
朝堂上总是被大臣们为难,回到后宫还要被皇太后教育,皇帝的苦闷几乎无处述说。就在这个时候,皇帝遇到了进宫请安的安郡王侧福晋。
颁金节相当于大清的国庆日,比春节都要热闹。安郡王福晋病了,便由侧福晋代表安郡王府入宫请安。安郡王是皇帝的堂兄,侧福晋是上了宗室玉蝶的,故而董鄂氏也有资格入宫请安。
缘分是奇妙的东西,本不该碰面的人能够碰面,本不该遇到人偏偏就遇到了。
皇帝与各府女眷本不该那么容易碰面,可就这么巧,烦闷之下喝退了随从只带着一个吴良辅的皇帝就遇到了迷路的安郡王侧福晋。
有些人只需一眼,似乎就能够认定对方一样。董鄂氏入父母所愿嫁给了温柔多才的师兄,哪怕是侧福晋,她也觉得自己过得很幸福。然而当她第一眼看到皇帝的时候,她仿佛才明白自己一直以来想要的是什么。
当石慧知道皇帝在宫里宠幸了进宫请安的安郡王侧福晋,竟许久没有反应过来。或许有些人天生就该在一次的,不过至少这一次她的任务目标没有成为炮灰。除却这些,她竟然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
若放在大清入关前,皇帝宠幸了一个郡王侧福晋真算不得什么,先帝当初也没少抢别人的妻子,接收别人的遗孀,他自己也曾经将自己的嫔妃下嫁给臣子。
然而偏偏现在大清已经入关了,不是还在盛京时那般怎么做都可以了。
为了不被汉人当做茹毛饮血的蛮子,满人不屑于汉人的同时,也在努力学习着汉人的礼仪和人伦。哪怕他们不愿意承认,可实际上满人就是在被汉人一点点同化。
子继父妾,弟娶兄妻不在明目张胆,侧福晋的地位也渐渐与大福晋拉开了距离,嫡庶之分渐渐分明……
皇太后竭力将此事压了下去,可是耐不住皇帝根本不满足于露水情缘。皇帝甚至借着皇太后和皇后的名义将董鄂氏传召入宫。久而久之,这件事竟然成了宫里和宗室心知肚明的秘密。
太后无奈之下将乌云珠的族妹,容貌肖似乌云珠的小董鄂氏弄到了宫里,想要取代乌云珠在皇帝心中的地位。可是皇帝却仿佛真的爱上了乌云珠一样,如何也不肯放手。
太后担心安郡王心生不满,只得在朝堂上弹压安郡王,以免安郡王得势报复。安郡王一面仕途被阻,一面还要眼睁睁看着董鄂氏进出皇宫,其中滋味外人无法猜测了。
不久之后,乌云珠突然有孕,月份却是在皇帝宠幸乌云珠之前。因为肚子开始显怀,皇帝终于不在频频召乌云珠入宫。就在太后松了一口气的时候,董鄂氏却小产了。
谁也不知道董鄂氏为何小产,但是紧随而来的就算安郡王侧福晋病逝的消息。
就在石慧都忍不住猜想是不是岳乐不愿意戴这顶绿帽子趁机弄死乌云珠的时候,半个月后宫里却突然出现了一个与董鄂氏长得一模一样的美人,据说是贞妃董鄂氏的庶姐。
这个美人的出现,让昔日得宠的宁妃董鄂氏和佟妃佟佳氏迅速失宠,不过相较于后宫那一串博尔济吉特氏宫妃,二妃的运气也算不错了。她们至少有儿子,将来还能有个盼头,再不济也能和贵太妃一样和儿子出宫颐养天年。
这等掩人耳目的手法也只能骗骗普通百姓,宗室和朝廷文武却是心知肚明。然而事情到了这个地步,连安郡王都不说话,又有谁愿意去触这个霉头呢?
于是在这种诡异的默契下,新入宫的董鄂氏就这么一路高升了。虽然董鄂氏每次位份的提升都少不得小皇帝和皇太后的一番较量,不过小皇帝显然非常醉心于此。
董鄂氏入宫次年,顺治十四年,生下了皇四子,被皇帝成为“朕之第一子”。因为皇帝这句话,后宫不知多少人寒透了心,董鄂氏和四皇子也成了众矢之的。
乌云珠是不是皇帝的挚爱,石慧不是很确定,毕竟皇四子出生前一天,皇六女刚降世,次月,庶妃陈氏就生了皇五子。
然而皇帝定然是很相信乌云珠是他的挚爱的。人有时候为了欺骗别人会把自己也欺骗了。
被寄予厚望的皇四子自出生以后,身体却不是很好。虽然有许多太医围绕左右,可还是没有出正月就夭折了。皇帝和董鄂氏为此都是伤心不已,相继病倒。
第189章 清宫奇缘(七)
年幼的二阿哥福全和三阿哥玄烨被下令从他们母亲的身边抱走,说不允许生母抚养是大清后宫的规矩。
第一次听到这个规矩的石慧不由笑了。
大清入关才不过十多年,就是满洲建立也不到三十载,所谓的规矩不过是皇太后和皇帝的规矩罢了。不过那都是天家母子的事情,她和博果尔已经离开那座紫禁城了不是吗?
博果尔或许不是很聪明,然而到底是个听话的孩子。这些年也很能够听从母亲的教导,或许在文才武略上比不得她抚养的其他孩子,然而他的身份本就不需要他才出色。
相较于叛逆、敏感、多思的皇帝,博果尔简直是个小天使。当然这也可能因为石慧和博果尔母子与皇太后母子所处位子不同的缘故。
世上之人都有各自的缘法,却也说不得谁幸福谁不幸,每个人的路都不一样,每个人的选择也不尽相同。哪怕已经预知了母子反目的一日,再重来一次,石慧相信皇太后已经会选择这条路。
石慧将宫中明面上的势力都给了皇帝,却多少了留了暗线。就像皇太后不放心他们母子的存在,一力打压一样,石慧对于这位皇太后也不是那么放心。
本是为了防备皇太后的后招,石慧却不知不觉中知晓了许多后宫的隐私。
比如说董鄂氏夭折的四皇子或许根本不是自然死亡,比如说佟妃为了见儿子,求教吴良辅,吴良辅却借机占尽了佟妃的便宜。说来也是可笑,佟佳氏原也是佟家贵女,天子妃嫔,可是竟然沦落到见一见儿子都要被一个宦官占便宜。
看到丧子之后便缠绵病榻的董鄂氏和为了儿子委曲求全的佟妃,石慧突然有些明白鄂硕为什么宁愿将女儿嫁给安郡王做侧福晋都不愿意她进宫。
进了后宫,不管是科尔沁的公主还是八旗贵女,也只能是笼中鸟。何况鄂硕的地位尚不及科尔沁和佟家,更是无法庇护女儿了。安郡王侧福晋比不得天子嫔妃体面,可是相较于后宫,显然生活容易多了。只可惜,乌云珠显然没有领悟父母的一片苦心。
这世上总有些人会为了爱情奋不顾身,或许不是所有爱情都那么合时宜。然人最可怕的不是为了爱情奋不顾身,而是连最初的那份悸动都消失不见了。
石慧不赞同乌云珠的做法,却也羡慕她为了爱情的那份奋不顾身。她也曾为了爱奋不顾身,然后后来却领悟在对的时候遇到对的人才是最大的幸福。
顺治十六年,已经长大成人的博果尔也终于开始办差。早在两年前,就有大臣按照旧例提议让博果尔参政,却一直被皇太后阻止。皇太后一直以为贵太妃会跳出来,事实上无论石慧还是博果尔对此都没有发表过意见。
博果尔年轻识浅,就算进了议政会也是两眼一抹黑,什么也做不了。既然如此,不如安安分分从小差事开始做,至少不怕眼高手低。皇太后能够阻止博果尔进议政会,却决不能阻止博果尔开始参政。
于是,博果尔很快就谋了一份外差,一份在众位亲王知道了都忍不住要为博果尔鸣不平的小差事。皇帝对此也颇为歉意,在博果尔出京之前,将郡王的爵位给了博果尔。
博果尔是先帝之子,后宫母以子贵,子以母贵,就是一个亲王也封的。然而能不能得到,却还要看皇帝的意思。依着皇太后的意思自然是想要再压一压,可是这件事各位议政大臣也站在皇帝这边,皇太后却有些无奈。
这些年博果尔虽然没有参政,但是石慧已经时常让他去办事情。这次博果尔第一次出远门,石慧又给他安排了得力的手下。虽然是小差事,博果尔并不敢放松,事情办得很稳当。
回京之后,有郑亲王等大臣为博果尔说话,加上皇帝对这个弟弟也颇为信重,博果尔终于开始一点点参与到政事之中。他的每一步都稳扎稳打,稳当的让皇太后想要反对都无从反对。
顺治十七年,缠绵病榻多时的皇贵妃终于病逝,皇帝为此哀伤不止,竟至病倒。
皇贵妃董鄂氏死后,皇帝就一直沉溺于悲伤之中,愈发笃行佛法,甚至想要出家。皇帝有没有超脱石慧不知道,然而不在与太后对着干的皇帝也并没有让皇太后和大臣们满意。
早在四皇子夭折时,皇太后似乎就对儿子死心了,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三皇子玄烨身上。甚至,皇帝成了皇太后教导孙子的反面案例。
皇帝其实也是个可怜人,他一生都在与命运抗争,却一生都被束缚着。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皇帝该有的样子,唯独容不下皇帝心中一个皇帝该有的样子。
董鄂氏死后不足半年,顺治十八年,这位大清入关后的第一位帝王的生命也终于走到了尽头。因为顺治死于天花,他越过了二皇子,选择了已经出过痘的三皇子玄烨为继承人。又或者是玄烨乃是皇太后一手教导的缘故,而这是他能为皇太后做的最后一件事情。
在他的生命尽头,他或许已经彻底放下了过往的恩怨,不在怨恨他的母亲。由爱生恨,当放下怨恨的那一刻,无论爱与恨想必也一起放下了。
年仅八岁的玄烨继承帝位,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四大臣辅政。就在这一年博果尔受封襄亲王,却又得了一场重病,几乎死去。不过,好在最后还是活了下来。
康熙二年,不知不觉中,石慧才忆起原来她竟然已经在这里呆了二十年了,也该是离开的时候了。
当石慧在皇太后宫中遇到那个小小的却已经初具威严的年轻帝王从太后宫中走出去的时候,也一瞬间的恍惚。年轻的帝王,权倾朝野的辅政大臣,这一切仿佛就是一个新的轮回。
“太妃今日怎么有空进宫?”皇太后看到石慧的时候有些意外。
自从带着儿子搬出紫禁城,除非三节两寿,贵太妃几乎从不进宫。如今日这般非年非节进宫,实在是少见。
“倒也没有什么事,不过许久没有进宫,就来给太后请安罢了。”石慧笑道。在离开之前,她竟然会想要见一见这位曾经最为忌惮的老冤家,也真是有趣。不过既然有了这个想法,她就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