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这种奇毒真是郭昭训下的,倒真说得通。这种毒,要不了性命,但却能让中毒者只钟情于一人。郭昭训深爱着太子,求而不得,故而起了下这种毒的心思。当时太子身在边疆,她是有近水楼台先得月的条件的。若当时与太子行夫妻之实的是她,如今怕得太子独宠的人是她。
可她机关算尽,却没想到,太子失去记忆后竟然失踪了。
太子失踪,跑去榆桐,被她父亲带回去,安排入赘唐家……所以,她这算是捡了郭昭训的便宜了?
唐细一时心情复杂。
她道:“郭昭训这么做,的确有可能。她爱慕殿下多年,有动机,当时又随太子在塞外,有条件。只是,方才殿下说要拿她对付淑妃,难道,此事淑妃也知情?”
太子点头:“这么大的事情,若无淑妃在背后支持,她也不敢。”又说,“事出之后,她回了京入了宫,估计也是知道待孤回京她再没很好的机会入东宫,所以,姑侄二人便找了托词让父皇钦点她入东宫为妾。”
“若不是母后当时阻拦,或许父皇会许她以良娣之位。”
唐细道:“当时亏得有母后在,如今看来,母后才是洞察秋毫的那一个。”夸皇后英明,倒衬得贬了他这个太子,唐细意识到不对,忙又说,“淑妃心机深沉,从一开始便处心积虑,殿下当时还小,被骗也正常。”
小的时候不懂事的时候,太子对淑妃的确是真有感情的。尤其是每次去坤宁宫挨骂后再去长春宫时淑妃待他百般体贴温柔,两相对比,他更觉得淑妃是这世间最好的母亲。
他甚至想过,若他真是淑妃的亲儿子该多好。
后来渐渐长大,心中自有自己的看法。最开始疑心淑妃的时候,他是不愿意去承认的,后来渐渐的,倒也麻木了。
且长大后,他去后宫的日子也日渐少了,感情也不如小的时候那么浓烈。
只是他万没想到,淑妃的心有那么大,手腕也那么的厉害。虽说父皇母后是少年夫妻,可淑妃伴在他身边也有二十余年,温柔体贴善解人意的形象早已深入帝心,她在皇上心中地位早已扎得牢实。
这些年,父皇母后一直不和,却正好成就了淑妃。二十多年朝夕相处的感情啊,哪怕当初并非真心喜欢,可这么些年过去了,父皇待淑妃,怕是情根早已深种。
太子凝神暗忖,似是想事想得入神。唐细见状,倒也没再出声打搅。
当时太子告知真相的时候,唐细惊于郭昭训的恶毒行为,有些事倒没细想。但之后,再一个人坐着细细琢磨这件事情的时候,也就提炼出了当时被她忽略掉的重点。
比如说,太子倒非真的心甘情愿独宠她一个,而是因为他只能宠她一个。想到这个,她有伤心,有难过,同时也有些羞愧。
她当真以为过太子是一心一意待她的,如今想来,倒是叫人惭愧难当的。
太子是何人,当朝储君,未来天子。身份尊贵不说,又生得姿容俊雅,气质清华……这样的人,她怎么有脸敢奢望他的独一份的爱的?
不过好在她明白过来得快,若是再迟些日子知道这些,等那时候深陷于太子的深情中,再想抽身,怕是难了。哪怕是现在,抽身出来,逼着自己不能再对太子动情,已是很艰难了。
太子对她的温柔体贴,呵护备至,她怕是一辈子都忘不了了。
想想都觉得难过。
不过有魏融的事情在前,如今再发生这样的事,虽难过,但也能接受。
唐细坐在窗户前发呆,秋意从外面进来,见主子似有心事的样子,忙问:“娘娘这是怎么了?这几日一直有些心神不宁,总时常望呆出神。”
太子与她说的淑妃姑侄的事,秋意并不知情,唐细也不能告诉她。所以,很多事儿,也就不能和秋意分享了。
她笑着摇头:“没事,就是觉得近来发生的事情实在太多,有些累着了。”
秋意闻声也道:“是啊,今年皇后娘娘特别倚重娘娘您,不但教了您许多打理后宫的本事,连过年前
需要准备的许多事情,都教与娘娘去做。这些日子来,娘娘的辛苦,奴婢也是瞧在眼里的。”
秋意到底疼主子,劝说:“娘娘,若是觉得累,要不要跟殿下说一声?殿下最是疼娘娘的,若娘娘说了,殿下肯定会去坤宁宫和皇后娘娘说。”
唐细摇头,拒绝:“太子诸多事情需要打理,怎能拿后宫的事情去叨扰他?本宫身为太子妃,既享了身份带来的好处,自也有需要付出的地方,哪能是觉得累了就不愿干活的。”
秋意也意识到是自己失言了,忙道:“奴婢多嘴了。”
唐细便趁机道:“太子待本宫好,这是太子厚德,也是本宫的福分。太子与本宫奉属君臣,这东宫也不是榆桐的唐宅,你日后行事万要小心谨慎些,莫要越了规矩。”
第068章
从前娘娘倒不会说这些话, 虽说娘娘一直敬重太子,可并没有严肃着说这样重的话来交代她。今儿也不知是怎么了, 娘娘倒认真起来。
秋意很想说一句“虽是君臣, 但更是夫妻”, 可当目光触及自家娘娘那张难得严肃起来的脸的时候,她把话又咽了回去。或许,是亲眼见着太子对郭昭训雷霆手腕,娘娘怕了?
太子平素瞧起来是温和可亲,可毕竟是东宫之主一国储君啊。他是有强硬的身份和手腕的,那郭昭训就是想趁娘娘不在的时候争宠,可太子却拿铁血手腕对付她。虽然这于她家娘娘来说是极大的好事, 可不免又会想,今儿能这样冷心冷肺的对郭昭训,明儿也能这样对太子妃。
念及此, 秋意忙应下说:“是, 娘娘,奴婢定牢记在心。”
唐细没再说别的, 只问是什么时辰了。然后让秋意伺候她梳头穿衣, 梳洗完毕,她又去了坤宁宫皇后娘娘那里。
北伐大军差不多十二月底到的西京城,大军驻扎于城外,只主帅与诸将领入宫面圣。北伐军入京的时候,正是年底,满京城里都是浓郁的年味儿。朝廷打了胜仗, 皇上高兴,百姓们也高兴,不少百姓听说北伐军进城了,纷纷跑去街上看,口中高呼“皇上万岁”。
进勤政殿,皇上论功行赏,一一论下来,倒是论了有大半天功夫。唐细最关心的就是赵眠觉得什么赏,所以,早早差了人去勤政殿外面候着打听看看。
勤政殿内皇上论功行赏完,群臣散了后,被打发出去的小太监回来禀告说:
“回娘娘的话,娘娘说的那位赵爷屡立奇功,得赏赐最高,也是受赏将领中唯一一个被皇上赏了爵位的。”
唐细闻声面含浅笑,心中高兴,她好奇如今赵大哥能得封什么爵位。
便又问:“父皇赏了他什么爵位?”
“戍远伯,乃是一等伯爵的封号。”
其实在外征战的武将,或许立功的时候威风,但一旦战事结束入了京城,向皇上交了兵,没仗打了,就什么都不是。好点的,会于京城内谋个一官半职,但大多数其实都是赋闲在家的。
皇上能赏赵大哥伯爵的爵位,想来是极大的嘉奖了。有了爵位,必然被赐封府邸,赵大哥从小无父无母吃尽苦头,若能因此在京中安家立业,是天大的好事。
北疆战事大捷,又赶上过年,皇上高兴,举国欢庆,这个年过得十分热闹。除夕夜这日,宫中摆酒庆贺,亲王皇子们聚在一起吃酒看歌舞表演。按例,今儿除夕夜,是需要守岁的。
宫宴散去后,太子夫妇和齐王妃夫妇都去了皇后坤宁宫守着,陪皇后一起守岁。如今太子和皇后母子二人和好,皇上总觉得他们母子关系越好,他就越对二十多年前的那件事记忆深刻。
所以,太子去坤宁宫,他倒是不太想去。他也颇有自知之明,怕他去了皇后那儿,会影响他们母子兄弟妯娌叙话。
不想去皇后的坤宁宫,也不能去淑妃的长春宫,毕竟虽然郭昭训一事没波及到淑妃,但郭昭训毕竟是淑妃的亲侄女,若他不冷着淑妃一段时日,怕太子心中会有怨怼。
宫里妃嫔不多,想来想去,忽而见魏王家的两个孩子十分可爱,想着一会儿怕是魏王一家会去贵妃的咸福宫守岁,他便立即有了决定。
“贵妃且先回去准备准备,朕今儿歇在咸福宫。”皇上笑望着贵妃说。
相比于皇后和淑妃来,李贵妃不得宠。她虽然是皇上的第一个女人,但皇上似乎并不喜欢她,若不是当年她诞下了皇长子,怕位份也不能这么高。
这些年,皇上不是去皇后那儿,就是去淑妃那儿。去她咸福宫的次数,屈指可数。
所以,当听到皇上说今儿要去她那里守岁的时候,贵妃觉得自己像是在做梦。
生怕皇上会立马反嘴就后悔一样,贵妃立马应下:“是,臣妾这就回去准备。”
太子妃和齐王妃同时扭头朝皇后看去,却见皇后神色如常,并不在意。二人平静收回目光来,心中倒也都猜得到了。
宫宴散去后,因要去坤宁宫守岁,唐细索性没与太子同行,倒是朝齐王妃走去,要求与她共乘一个肩舆。
对于唐细这个皇嫂的无理要求,齐王立马投去能杀人的眼刀子,意图拿眼神将人吓退。岂料,人家压根都没看他一眼。
齐王妃欣然接受,笑着同唐细说:“正好我也是这样想的,我有许多话想与皇嫂说。”
女人间的悄悄话是说不完的,齐王不懂。眼见着自己妻子跟着别的女人走了,他拦不住,只好把满腔怒火对向太子。
“皇兄怎么不拦着皇嫂?你也太宠着皇嫂了,由着她抢本王的婉沁。”一脸的幽怨,说罢,一甩袖袍,摆出十分不满的样子来。
他生气?太子心中还不舒爽呢。齐王想与齐王妃同乘,他难道就不想与太子妃同乘吗?只是既然她们二人有话说,不过是分开须臾时间,又何必把不满挂在脸上。
太子蹙眉道:“三弟既然舍不得弟妹,那方才为何不拦着弟妹?自己不作为,倒是挑起了孤的不是。”当然太子也明白,凭着齐王对齐王妃的喜欢,他断然是会时刻捧着王妃,不会阻拦她的任何决定和选择,就怕王妃生气。
他怕王妃生气,自己倒是生了一肚子气。偏又心中不平,这才跑来怪他这个皇兄的。
近来皇后和太子母子关系大有缓和,齐王自然也不会再针对这个皇兄。虽然从小和他做惯了死对头,一时也做不到与他相亲相爱兄弟情深,但,至少如今对太子,还是敬重的。
太子说了他几句,他倒也不回嘴了,只一个人呆在一旁生闷气。
太子望了他一眼,说:“去母后宫里。”
二人正欲离开,转身却看到赵王朝二人走来。淑妃称病,向皇后告了假,今儿没来除夕宫宴,所以,只赵王一个人在。
赵王笑着道:“如今见二皇兄三皇兄兄弟情深,臣弟还真是羡慕。方才见二皇兄训三皇兄的样子,臣弟倒想起了小时候来。臣弟调皮顽劣,从小就不安分,亏得时常得二皇兄教诲,这才没能长歪。可如今二皇兄再见臣弟,却是只有客气疏远了。”
太子负手立在二人中间,端的是君子端方。尤其是与一副武人长相的赵王比,更显得太子清贵矜华,犹若清风雅月。
他面容清冷,闻声抬眸扫向赵王道:“四弟能成如今这般大才,乃是淑妃娘娘的功劳,孤不敢居功。”倒不想于此和赵王打口舌之争,只打发他说,“宫宴散了,四弟且去长春宫给淑妃请安吧。”
赵王却偏要多说几句的样子,闻声点头:“二皇兄教训得是,臣弟是得去探望母妃。母妃病了,连这样的家宴都告了假。母妃就臣弟一个儿子,臣弟若再不在母妃身边陪着,母妃当真可怜。”
齐王觉得赵王说话阴阳怪气寓意颇深,当即就想怼他。不过,却太子拦住了。
赵王大剌剌离去,赵王妃匆匆朝太子齐王福身行礼,而后也紧紧跟了上去。望着赵王妃的身影,太子倒将眉心越发蹙得紧起来。
若说母后做错了什么事,一时赌气把鲁家之女婚配赵王,乃是她做的最大的一桩错事。
这个赵王妃,瞧着憨厚老实,怕不是淑妃母子的对手。
过了子时,太子夫妇起身道别,皇后没留他们,只叮嘱他们二人回去早早歇着。东宫离坤宁宫不远,皇后不必留太子太子妃,但齐王府在宫外,皇后就把齐王夫妇留了下来。
齐王以为一起守完岁后他就可以与王妃独处了,却没想到,好不易熬到了子夜,王妃却又被母后抢走了。
打从齐王齐王妃成亲后,王妃再没和皇后这个姑母一起睡过。皇后喜欢她,既然今儿留宿在了坤宁宫,自然就让她和自己睡。
而齐王,则被打发去了偏殿呆着。
太子夫妇回去后,宫人们伺候洗漱宽衣。待得宽了衣洗漱完后,太子倒没有立即歇下的意思,只招手让太子妃坐到他身边去。
然后问:“太子妃近来倒是有些不一样,若有心事,倒可与孤说一说。”
第069章
唐细近来倒也没有什么别的不一样的, 就是对太子比从前更恭敬了些。从前只要太子回后院来,有事没事总喜欢黏在他身边, 也很有心情与他说说笑笑斗斗嘴。可现在, 她收敛了许多。
可能也是怕改变得太多他会发现什么吧, 所以,收敛得倒也懂得拿捏分寸。可太子心细,即便是这样,太子还是察觉出了蛛丝马迹。
比如说今天晚上宫宴结束后,很明白的,她就是不想与自己同乘去坤宁宫。与齐王妃有话说,到了坤宁宫后, 那么长时间,什么时候说不行?平时几乎日日都要见面的人,又有什么秘密是非得挤在今儿说的?
唐细自以为改变得还算隐蔽, 面对太子突如其来的发问, 她一时倒是难住了。
但她没承认,只答非所问说:“臣妾还是担心母后, 总觉得, 淑妃不好对付。”她故意把话题扯开,但却不是说谎的,她心中的确也是担心这个的,“母后性子要强,光明磊落,淑妃心机深沉, 能忍,且淑妃在父皇心中的地位未必比母后在父皇心中的地位低,日后,怕母后这般耿直的性子会斗不过淑妃。”
倒不是说皇后愚笨,不如淑妃聪明。只是,行事磊落之人向来不屑背地里耍阴招,皇后素来清高,她不是没有手腕,很多时候,她只是不屑去使那些手腕。但淑妃不一样,淑妃心中没底线,只要于她有益,她怕是会耍尽心机。
唐细是真情实感的替自己婆婆担心,可太子却并没有跟着她的节奏走。
“母后的事,你也不必过于烦扰。淑妃再厉害,再得宠,她不过也只是一个二品妃而已,父皇再喜欢她,也得顾及尊卑,无碍。”宽慰几句,又说,“你也不必打岔,孤方才在说你的事,你不必拐到母后身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