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成小吏家千金——青云上
时间:2020-01-27 09:42:53

  赵世简自父母兄妹来了后,就忙着端茶倒水,好似他是主人似的。吴氏见儿子不像受委屈的样子,心里也放心了。
  两家人相互客气着、试探着,说了两箩筐的话。等夜深了,赵家夫妇留下厚礼,带着大儿子和小女儿回去了。
  过了两日,到了放榜的日子,李承祖一大早就出门了。李姝本来想跟着一起去,肖氏不让,“衙门口人挤人,又远,你一个小女娘还是不要去了。”
  李承祖到刑部大门口的时候,已经来了许多人,只见红榜张贴在大门左右两侧,左边是招衙役的,右边是招书吏的。
  李承祖挤到左边榜单下,他瞪大眼睛,一个个的看名字,越往后他的呼吸越重。榜单上共录取30人,名单分三列。等到看完第二列时,李承祖的心跳越来越快,他勉强镇定住自己的情绪,开始看第三列,好在第三列第一个名字就是他。
  李承祖仔细揉揉眼睛,再看一遍,果然是他,后面写着杨柳胡同呢。
  李承祖高兴地退出了人群,他跌跌撞撞地往回跑,鞋跟被人踩掉了都不知道。等他跑回家时,浑身尘土,拖着鞋,衣襟都跑乱了,只有双眼亮的发光。
  李家众女眷见他这样,忙过来问,“如何?”
  李承祖来不及整理自己,靠着门框喊道:“阿奶,阿娘,婶子,英娘,我考上了,第二十一名。”
  郑氏的眼泪当场就下来了,一边笑一边抹眼泪,“我儿争气,你阿爹在地下也能安心了。”
  张氏内心也是百味陈杂,大孙子的前程一直是她心里的结,衙役在豪门贵族眼里不算个什么,但对大孙子这样家境一般又失了父亲的孤儿来说,无异于是个好前程。
  英娘也高兴,丈夫有了衙门里的差事,她一辈子有依靠了。
  李姝姐妹们忙凑过来说吉祥话:“恭喜阿奶,恭喜大娘,恭喜大哥,恭喜大嫂!”
  连刘婆子和闵婆子也过来一同道喜。
  李家众人喜气洋洋,没过一会儿,胡同里各家各户都知道李大郎考上了刑部特招的衙役。李大郎全凭自己的本事考上的,不像往常的衙役,不是继承父辈的职业,就是托关系进去的。李承祖这一批的衙役,开了我朝第一次考试当衙役的先河。通过考试进去的,上官都不能随意罢免他们。
  陈氏听说后,心里更加忧虑。杨镇还在莫家附学,不知前程在哪里。
  过了两日,李家人请亲近亲朋们吃了酒席,庆贺李承祖有了正经差事。在听了李穆川一箩筐叮嘱的话后,李承祖正式去刑部报道了。
  恰好,分管他们的上官因与京兆衙门有公务往来,认识李穆川,日常比较照顾他,除了让他跟随大人们外出办事,还时常给他分派些文书类的工作。
  李承祖靠着自己的勤奋和忠厚,很快在衙门里有了自己的交际圈子。他又跟着外派,又干文书的活,渐渐开始多方向共同发展。
 
 
第28章 送绢花姑嫂说笑
  又过了一年春节,县试的时间快到了。
  刚过完年,李穆川亲自带着儿子去报名。因李家算京城人士,主支在外城,故要到畿县报名。
  与此同时,赵家接回了赵世简,也给他报了名,莫家一手操办了杨镇报名的事情。
  李姝对于古代考个童生试还要上报祖宗八代的行为很是吐槽了一番。查户籍祖宗也就罢了,还要五童联保,一人作弊,五人连坐。还要请有功名的人作保,若被保的童子作弊,保举的人也要连坐。这也太操蛋了,天知道谁会作弊啊。
  胳膊拧不过大腿,李姝只能在内心吐槽。
  李穆川亲自给儿子作保,杨镇有莫家人作保。赵书良备足了礼,亲自上门,请李穆川作保。李穆川见赵家心诚,点头答应了,礼品也毫不客气的收下了。
  到了阴历二月,京城的天还冷的很。李姝早晚还要穿棉袄,李承业等人就要去考试了。
  考前,张氏带着肖氏,仔细准备考篮。把李姝做的肉干切成小块,京城天冷,索性再做些米糕,切成小块,也不怕坏了。还有炭火,衣服,都要按规定准备,若有差池,坏了名声,终生受害。
  中间,吴氏还过来跟张氏婆媳取经,家有考生,没经验的家长心里焦虑呀。张氏和肖氏把给李承业准备的东西也送了一份给吴氏,让她带回去给赵世简用。吴氏感激万分地走了,过两天找个由头又过来送了些礼品。
  李承业等人去考试那几天,李姝心里乱糟糟的。她心里乱,就爱去纺线。纺线的时候,她心里也默默祈祷。祈求李承业和赵世简,哦,还有杨镇,都能有所收获。
  几天后,李穆川和李承祖都向上官请假,去考场接李承业回来。
  到了考场,考生们还未放排。叔侄二人在外等了许久,才等到大门大开。
  考生们如潮水一样往外涌,李承祖在人群里搜寻二弟,李承业也到处张望。一家人接头后,一起回来了。
  张氏和肖氏见到蓬头垢面的李承业,忙准备热水吃食。李承业洗过澡吃过饭,倒头就睡。赵世简回家后,吴氏带着费婆子,伺候他洗漱吃喝,罢了也是倒头就睡。
  二人都是睡到第二日日上三竿才起来。
  赵书良不懂科举,打发小儿子到李家来。
  赵世简晃晃悠悠往李家来,一路走街串巷,看到很多卖梳子、篦子和头绳的小摊位。他从兜里摸出一些钱,各色小玩意买了一大堆。又买了几条素帕子,还有两个小孩子玩的草蚂蚱。
  到了李家,除李穆川和李承祖,其余人都在。李承业正等着他呢,二人把各自写的答案默下来,相互看了看,都觉得对方和自己旗鼓相当。
  肖氏近来越发喜爱赵世简,觉得这孩子能一声不吭担下李姝给他安的罪名,是个有心胸的。在李家住的一段时间里,眼里有活,腿勤手勤眼勤,嘴也甜。听官人说读书也不错,又在家习武,以后定是个能过日子会疼人的。
  赵世简一进门,肖氏就把新炸的糕拿出给他吃,又让李姝给他上了碗大麦茶去油腻。
  李姝上茶时,赵世简一只眼睛看着李承业,仿佛在和他讨论文章,另一只眼睛偷偷看李姝。李姝今儿穿了件桃红色的小夹袄和鹅黄色绣着迎春花的裙子,头上戴了朵同色的绢花,耳朵上戴了吴氏给的耳钉,手腕上还有只镯子。裙摆下隐隐约约能看见两只绣花鞋。
  李姝上好茶,大大方方地坐在一边旁听。
  李承业问她:“三妹妹,你今儿不纺线吗?”
  李姝道:“二哥,你们难得考回试,我听两句,看看这科举里面都有哪些门道。”
  张氏笑话她:“你难道也想考状元不成?”
  李姝厚着脸皮,笑眯眯地看着两个少年郎:“我不考状元,我跟两位准状元郎沾沾文气。”
  说得李承业和赵世简都不好意思了起来。
  赵世简眼睛亮亮的,姝娘和梦里一样,不扭捏,大方。
  李姝问赵世简:“赵二哥,你咋没把慧娘妹妹带来?”
  赵世简回答她:“下回我雇个车,把慧娘带来一起玩。”说罢,他从怀里掏出一把小梳子、几根彩线、还有两朵绢花,问李姝:“我给慧娘妹妹买了些东西,妹妹帮我看看可行?”
  李姝看了一眼,都是小女孩用的东西,红红绿绿的,她老人家也喜欢呢。
  肖氏忽然在外面喊:“二郎,你去看看镇哥儿回来了没。若回来了,叫他来,你们三个一起讨论学问。把新炸的糕给你婶婶和芙娘妹妹带些去。”
  李承业出去了。
  张氏笑眯眯地看着李姝和赵世简头抵头,一起讨论梳子的齿密不密,绢花的样式是不是最时兴的。她心里想着,若二人能逢凶化吉,有这样好的感情,以后何愁不能夫妻和睦。
  赵世简看了眼张氏,见张氏并不反对他单独和姝娘在一起。他期期艾艾又从怀里掏出几朵花,还有一些其余的东西。自从他回家后,再也没机会给姝娘买花戴了。
  他红着脸跟张氏说:“李阿奶,我给慧娘买东西的时候。老板说今儿价钱特便宜,我就多买了一些。我只有一个妹妹,她也使不完,不若给豆娘姐姐和两位妹妹吧。”
  张氏仍旧笑眯眯的,“难得你有心,记着她们。姝娘,收下吧,给你两个姐姐一起分一分。把那颜色最嫩的留给慧娘,她最小呢。”
  赵世简搓搓手,又掏出两个草蚂蚱,“这个是给三郎的。”
  三郎正在院子里玩呢,听见有人叫他,赶紧进来,看到两个草蚂蚱,撇撇嘴,“赵二哥,草蚂蚱我有好几个了,下次给我带别的吧。”
  张氏笑骂他:“快些住嘴,你赵二哥想着你呢,你还挑拣。简哥儿以后不给这个坏小子带东西了。”
  三郎拿起两只草蚂蚱又去院子里玩去了。
  李姝把赵世简买的东西分成四份,一人一朵花,一把小梳子,一把篦子,两张素帕子,外加几根彩线。李姝一看就是知道赵世简特意买的四份,心想你个死老头子,重活一辈子倒长心眼了。
  李姝拿起自己的那朵花,把头上的摘掉了,让张氏给她戴新的。张氏笑眯眯给她戴上了。
  李姝戴上新花,靠在张氏身上问她:“阿奶,我好不好看。”
  张氏最喜欢小孙女这样和她赖皮,忙回答她:“好看,姝娘最好看。”
  赵世简在一边眼睛亮晶晶看着李姝,他没说话,心里也觉得姝娘好看。
  三人正说着,李承业把杨镇带来了,连墨竹也跟着来了。
  李姝赶紧把一堆东西收起来了,快速去了西屋。
  赵世简和杨镇相互见了礼,杨镇在莫家住了大半年,居移体、养移气,渐渐有了些富贵公子的气度,但赵李二人也并不因此生疏他。
  杨镇又给张氏行了礼,肖氏进来后,又给岳母行李。他眼睛四处搜寻,没看到豆娘,也没问。
  三人坐下,墨竹在院子里陪三郎玩。他知道这是公子的小舅子,把自己在庄子上玩耍的本领都拿出来逗三郎。
  李姝把花花朵朵的都放好,又把慧娘的那一份用个荷包装好,出来后给了赵世简。
  杨镇疑惑地看着二人,张氏解围,“简哥儿给她妹妹买东西,大小伙子没经验,全揣在怀里,把花儿都压坏了,我让姝娘给他用荷包装起来带回去。”
  李承业看了看妹妹头上那新换的绢花,没有说话。刚才明明是桃红色的,这会儿变成了粉色的。他看了看赵世简,见赵世简的耳朵尖儿都是红的,他满肚子疑惑。
  李姝见他二人都看赵世简,再见赵世简从头到脸都是红的。她老人家可不怕羞,直接挑明:“赵二哥,卖你东西的老板定是欺负你不懂行。哪有让你一下子买那么多的,慧娘妹妹只有一个脑袋,哪里戴的完,我们姐妹三跟着慧娘妹妹一起沾光了。”
  说罢,她摸摸头上的绢花,问李承业:“二哥,好不好看。”
  李承业不咸不淡地回答:“比阿娘给你买的差些。”他跟阿爹一个看法,赵世简这小子太贼了,什么买多了慧娘戴不完,都是借口,哄骗姝娘年幼不懂事。
  张氏打圆场:“你阿娘眼光定要比简哥儿强些,简哥儿大小伙子,哪里懂这些。”
  杨镇何其聪明,一眼就看出来了。他想起来自己在莫家住了大半年,中间好几次收到过豆娘给他做的鞋袜,他都没回过礼,下回他定要给李家姐妹们带些东西来。好在他和豆娘定了亲,他送东西,名正言顺。想到这里,他同情地看了眼赵世简,送朵花还要兜这么大一圈子,真是可怜。
  一时,肖氏带着李姝姐妹去厨下准备午饭,她适当松一松口,但不能放任李姝和赵世简在一起,赵家还没来提亲呢。看李穆川的意思,要看赵家哥儿这次考试的成绩了。
  三位少年郎说罢各自的文章,就开始闲聊。杨镇心不在焉的,他来了这会了,还没看见豆娘呢,也不知她最近怎么样了。
  等午饭做好了,肖氏让英娘带着豆娘三姐妹到堂屋摆饭。正好,李泗新出门溜达回来了,他和张氏带着李承业、三郎,在正堂陪赵世简和杨镇一起吃,肖氏郑氏留下伺候公婆,刘婆子在一边打下手。英娘带着三个妹妹,另外在东耳房开了一小桌,闵婆子照看着。肖氏让墨竹进屋吃饭,他坚决不从,杨镇发话,让刘婆子给他另外盛饭,打发他一个人在厨下吃。
  杨镇只在豆娘端菜进来时看到了她。十四岁的豆娘,容貌出众,身姿婀娜,袅袅婷婷,如同刚打苞的荷花,浑身都散发着幽香。豆娘的美,清新中带着艳丽,艳丽中又有一股浑然天成的傲气,像即将盛开的牡丹花,颇有些此花一开百花杀的意思。
  这大半年来豆娘闭门不出,也是张氏和肖氏见她越长越好看,怕别人看见,因此把她藏在家里。
  杨镇心里想着,定要早日在科举上有所斩获,把豆娘迎娶回去。
  豆娘目不斜视,随英娘一起,把菜摆好,茶果上好。李泗新还吩咐李姝给三位少年郎一人准备了个小酒杯,“你们眼下都参加科举了,以后出门也要应酬,岂能滴酒不沾。今儿跟我喝第一杯,以后再来,咱们爷孙四个,换大碗喝酒。”
  张氏嗔他:“他们还小呢,都跟你个老酒鬼似的海量不成。”
  李泗新哈哈大笑,“慢慢来慢慢来,我9岁时头一回喝酒,睡了一天,还是你给我熬的醒酒汤呢。”
  众人都笑。三郎看着哥哥姐夫可以喝酒,也馋的不行。张氏只许他用筷子沾一点尝尝味道,三郎辣的直灌茶水。
  李姝三姐妹和英娘在东厢房吃饭颇为自在,英娘才15呢,虽说成亲了,也还带着些稚气。她圆圆的脸庞上面带着新婚的喜气,如同清晨薄雾中刚开的花朵,颤颤巍巍,看着就能让人感觉生活是如此的美丽。
  三姐妹在英娘面前也不用讲那多规矩。
  李姝问她,“大嫂,大哥最近当差还受得住吗?”
  说起丈夫,英娘红了脸,“听他说,一切都还好呢。有阿叔的情面,上官门都颇肯照顾他。”
  豆娘莞尔一笑,“姝娘小小年纪,却爱关心外头的事。”
  丽娘也笑:“姝娘以后定是个好管家婆。”
  李姝笑话她们:“哎哟,我还还小呢,哪里能当管家婆。倒是你们,得赶紧跟大嫂学学管家,明儿都当个好管家婆。”
  英娘吃吃的笑,豆娘和丽娘都来拧李姝的嘴,“这张嘴跟刀子似的,以后谁能受得了。”
  英娘眼明心亮,赵世简来过几回,她看着不像李承业寻常同窗,再听李承祖一说,她心里明镜儿似的:“三妹妹以后不用操心,定能说个贴心的好夫郎,连花儿都不用自己买。”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