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名路[科举]——沈桑榆
时间:2020-05-26 10:17:15

  安安会走了之后,还是喜欢坐小推车,不爱自己走,沈陵为了让他动一动也是费尽心思。
  安安穿着简单的爬服,一屁股坐在毛毯上,大大的眼睛眨巴眨巴,多少人被他这幅可爱的模样给骗了,沈陵可知道他这儿子肚子里的墨水。
  “安安,为什么又不高兴动了?不听哥哥的话是吧,那以后的糕糕就没有了哦。”沈陵弯腰把这个小胖墩给揪起来。
  安安撅起嘴,不情愿道:“安安累了~要糕糕。”
  沈陵捏了捏他敦实的小屁股:“想吃糕糕就要跟着哥哥动一动知道吗?”
  安安知道自己撒娇的这一套在沈陵身上行不动,闷闷不乐地从沈陵身上滑下来。
  沈陵开始考查年年今天的功课,他今年六岁了,启蒙基本上结束了,沈陵有点想送年年进私塾,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正是要建立社交的时候,可惜淮南府没什么好老师,再加上沈陵的身份特殊。
  如果他经常外放,对孩子的教育其实不太好,不太稳定,明年他又不知道会调任到哪里,所以今年沈陵打定主意要回京城,也让岳家以及好友帮忙走一下关系,能把他调回来最好,降级回京都没事。
  沈陵在淮南府已经五年多了,对这个地方也是有感情的,但他不可能一直留在淮南府,连待两任已经非常难得了。
  在他的手下,淮南府的粮食产量逐年在增长,沈陵鼓励适度开荒,这些年淮河也没有再泛过水灾,引流灌溉保障了农田用水,这也是沈陵所骄傲的。
  但沈陵也是都短板的,他也并非全能的,选择回京城还有一个原因,处理地方复杂的人际关系太累了,而且有些时候有违内心的想法。地方的世家不好得罪,而世家子弟犯了罪,有时候却不能直接治罪。
  这是沈陵最难受的地方,司法是无法绝对公平的,他警告过各个世家约束好自家的子弟,也是后来府城百姓的拥护以及陈老将军给了他底气。
  如果再换一个地方做知府,他又将面临一个新的未知局面,从零开始。沈陵是很愿意做民生工程的,但他没办法只做这些事情。
  这就是行政、司法混在一起的弊端,再三权衡,还是回京城更好一些。
  就是不知圣上如何安排,如今圣上早已不是当初的太子,掌握了天下大权,把握了朝政之后,也逐渐树立了自己的威严,三皇子和四皇子的党羽杀的杀,贬的贬,如今应该叫三王爷四王爷,圣上遵从先皇,没有杀他们,把他们圈禁了起来。
  朝中皆夸赞圣上仁义,圣上的仁义却不会分给那些逆党。
  胡玮当初跟随三王爷,不可避免地卷入其中,还好曾跃给胡玮求了情,胡家最后只是被贬为庶民,三代内不得科考,还是有希望的。
  皇权斗争总是有胜利有失败的,谁也别嘲笑谁,毕竟谁都无法保证自己永远是笑的那个。曾跃的做法,沈陵还是很敬佩的,当年两个人可是水火不容,曾跃还能为胡玮求情,也算是同僚一场。
  曾跃如今便翻了身,官居三品,天子近臣,在他们同年当中算是领头羊了。不过沈陵没好意思走他的门道,毕竟当初曾跃受打压的时候,他也没帮什么忙,如何好意思在他发达之后蹭上去。
  *
  “……如今淮南府的煤矿主要供给了江南几个府城,若让信远大将军回来,这煤矿该由谁来接手?”
  圣上唔了一声,问道:“淮南府的知府,好似是叫沈陵吧?”
  圣上隐隐有些印象,他做太子的时候,这人还籍籍无名,曾跃倒是给他举荐过几回,当时他迫于形势无法招揽。下了地方,倒是给他办了件好事。
  圣上一瞥曾跃,曾跃立即上前道:“圣上还记得,沈陵是臣的同年,当初一起在中枢院亦是共过事,不过,沈陵明年任期也将满。”
  “爱卿觉得派谁去?”
  下属纷纷说了几个人,这监管煤矿的,更是镇守一方,圣上放其亲舅舅在那儿,安徽道和江南道就不用愁,如今局势稳定了,陈老将军年岁也大了,圣上怜惜舅舅,定是要召回。
  圣上最后拍板:“那边让柳将军接任安徽道巡抚。”
  曾跃道:“那可需再派人接管淮南府和庐州府?”
  到底是担忧两年前那件事情,淮南府又有煤矿,淮南府和庐州府需得加强戒备。
  宋奇看了看曾跃,道:“现任淮南府知府政绩颇为不错,淮南府交上来的赋税年年增长,淮河在淮南府六年未泛过水灾,听闻沈陵在当地也颇得民意,不过沈陵先是淮南府通判,又是淮南府知府,该调离淮南府。”
  曾跃窥圣颜,有些犹豫要不要替他再说几句,毕竟当年沈陵是为数不多待他如常的。
  圣上沉吟,不知在思索什么,道:“命其护送舅舅一道归京,任工部郎中。”
 
 
第124章 
  年底, 沈陵的任书下来了, 居然是平调回京城, 真是意外之喜。往往地方官回京城,如果不是那么出众,极有可能会降一级。
  可能是圣上看在他平叛有功的份上, 让他平调了。他年后交代一下淮南府的事务, 然后把公文档案都准备好,差不多就可以启程了,通判还是留任淮南府,这样也不会群龙无首。
  今年新年,大郎二郎三郎携家眷来淮南府陪他们过年, 他们如今在淮南府还能见一见, 等回了京城又不知何年才能再相见, 齐子俊齐字平一家也来了。
  沈全方氏整个新年嘴巴就没合拢过, 年纪愈大就愈发爱热闹,家里头小孩子一多,就热闹。
  世敏成了童生后,走了些关系,进了县学, 如今潜心学习。
  大郎本想给他议亲,沈陵劝他晚一些, 如今的心思还是在科考上, 这个年纪本就是心性不定, 容易分心, 想想自己当年读中学的时候还一度沉迷网络游戏,想要在科举上有所作为,肯定是要专心的,靠小聪明走不远的。
  世敏也会经常到淮南府来向沈陵请教,每年都会来个两趟,这两年下面的世骏他们也大了,来得也多了,沈陵对家里的孩子了解更多一些,有资质比较好的,也有资质平庸的,资质可能决定一个孩子的上限,但努力达到一定程度是可以突破的。
  只不过绝大多数人,连自己的上限也达不到。最重要的还是努力。被动学习和主动学习还是有很大差别的,世敏现在已经会主动学习了,他的进步就非常大,小的那几个还属于被动学习的状态。
  知道自己要读书,也不得不读书,但是局限于老师讲的内容,并不主动去学习。沈陵也不愿意逼太紧,他也是从这个年纪过来的,知道外界的诱惑,还是得自己想通才行。
  齐子俊这些年也下场考了几回秋闱,都没能中,不过他这些年豁达了,一边搭理家里的事务,一边读书,他小儿子都开始启蒙了。
  齐老爷已经完全退居幕后了,偶尔给齐子俊提提意见,他这两年身体不是很好,主要还是高血压,时不时有些喘不上气。
  沈陵三番五次叮嘱一定不能让他吃太多肥肉,平时要清淡饮食,要减点肉,年纪大了胖不是好事情。
  齐子俊无奈地说道:“不让他吃也不成,我不在下人看不住他,爹就说他这般年纪了,想吃点什么还不能随心,这么一说,我们做晚辈的也真是于心不忍。阿陵,爹最听你的,你写封信给他说一说他。”
  沈陵定是要说的,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尤其齐老爷这样见识广博的,齐家全是靠他发的家,齐子俊如今还只是秀才,至少中了举人才能真正立得住,现在还是得靠齐老爷。
  再想想当年齐老爷待他如亲子,俊哥儿有的,还会给他一份,沈陵如何能忘这份恩情。
  看看面前比年轻时胖了不少的齐子俊,应该也有家族遗传的问题,齐家人爱吃大鱼大肉,又容易胖,齐老爷是这样,齐子俊肯定也是这样,所以也勿怪齐老爷受不住。
  沈陵道:“干爹我肯定要说一说的,你们也得注意,你们也少吃些大鱼大肉,定是你们也经常吃得油腻,干爹忍不住,这习惯得改,对身体不好。俊哥儿你瞧瞧你如今这肚腩,咱们都是父母生的,日后也都会像父母,孩子也会像我们,你若这样,日后老了,可能也会像干爹一样,所以要改变的不仅仅是干爹,还有你们。”
  齐子俊脸一红,下意识收一收肚子,再瞥了眼沈陵比年轻时还结实一些的身材,痛定思痛。
  齐子平和三妞的长子也开始启蒙了,他们两个人为人平和,教出来的孩子也比较宽容大气,沈陵还挺喜欢小外甥的。
  三妞如今是掌家娘子了,娘家给力有底气,又有丈夫的敬爱,日子越来越好,脸也圆润了不少,整个人的精气神就不一样。
  他们又得回京,三妞实在是不舍,娘家就是她的靠山和底气,离得近定是最好的,京城一去就不知何年,母女俩说起这个,就对着哭。
  沈陵决定走的时候去建康府绕一下,拜别一下爷爷奶奶,他同陈老将军请示了一下。
  陈老将军爽快地说道:“我们总归是要走水路,去建康府也顺路。你有这份孝心就是极好的。”
  相处这三年下来,陈老将军对文官也是少有的改善了,没想到这做地方官还挺辛苦,不似那些吃饱了没事做只会参来参去的文官,沈陵真真实实为淮南府做了不少事情,陈老将军也是见证了这三年淮南府的繁荣,三年前淮南府比不上庐州府,现如今,淮南府可不比庐州府差。
  沈陵为人做事也很妥帖,有事请示他,有事说事,陈老将军就爱这种爽快人,文邹邹的一堆话他听着就啰里八嗦的。
  年后,沈陵就开始处理手头的事务,该交接的交接掉,他这些年的公文档案都保存得很好,继任者只需要看他整理好的文书,就可以上手了。
  待新任巡抚到了淮南府,接管了煤矿,他们就可以启程回京了。
  淮南府的百姓听闻他要走,年后时常有人在府衙外跪地求请他不要走,待走的当日,淮南府的百姓都站在道路的两边,马车都是缓慢行驶的。
  “大人!您别走啊,您走了咱们淮南府的百姓怎么办!”
  “大人,我们不想你走啊!”
  沈陵都不敢探出去看,闭上眼睛,这是他第一个治理的地方,付出了这么多的心血,沈陵也是舍不得,可他不可能一直待在淮南府。
  淮南府的百姓亦是如此的赤忱,听着马车外一声声的呼喊,心中备受煎熬。
  淮南府的百姓一直送他到码头边上,上了船,岸边还有那么多的百姓,陈老将军感慨道:“淮南府的百姓对你是真心的拥戴,也不枉费你这些年费了这么多心血。”
  沈陵看着那群质朴的人,道:“我是知府,本就该对淮南府和淮南府的百姓们负责,不应是他们对我爱戴我才费心思,我该感谢他们对我的爱戴。”
  官船渐渐远离了码头,沈陵远远地还能瞧见淮南府城内的一些屋宇,直至再也瞧不见与……
  *
  同陈老将军一道回京,待遇是极好的,这艘官船除了他们便没有其他人了,他们想走哪条水域就走哪条。
  陈老将军如今年岁已高,归京后估计会卸甲,不过陈家后辈多数都是从军的,老将军也是后继有人。
  沈陵在船上和陈老将军学几招功夫,怕他无聊,把年年和安安也给他练一练,陈老将军对两个孩子还是很好的,老将军一个人在这儿,到底是寂寞的,来他府中经常会看一看两个孩子。
  他们顺着淮河在建康府停了一下,沈陵拜别了爷爷奶奶,沈老头和崔氏行动愈来愈迟缓,这回是他回建业县拜别的。
  沈全听闻沈老头年后生了一场病,哭得差点不想跟他一起回京城了,还好最后被沈陵劝回来了,都是做儿子的,沈陵也理解他爹。
  沈全看着他爹这样子很难受,对沈陵道:“你爷爷一辈子要强,我们小的时候,都觉得他就是我们的天,可渐渐的,我们大了,有本事了,他的背也顶不住这个天了……”
  他们是二月份出发的,不怎么着急赶路,中途会停几个地方休息几日,沈陵也怕陈老将军经不住旅途的劳累。
  起先陈老将军是不服气的:“老夫我行军打仗这么多年,走过多少路,你这小身板还来担心老夫!”
  从建康府出发后,就得日夜兼程,而且遇到水流湍急的时候,船摇晃得厉害,陈老将军没打过水仗,都是骑在马上,而且天天在船上,实在是无趣,站起来吧,船慌得厉害的时候难受,坐着躺着吧,老腰骨都不行了,自此再也不说不用停歇了。
  对于两个小孩子来说,确实一段新奇的旅程,年年坐船坐得多一些,对安安来说是头一回,难得他乐意出去走动。在船上由于伙食欠缺,加上运动量大,安安竟然瘦了一些。
  想到来的时候年年还是在船上过得周岁,如今回京城已经七岁了,沈陵想想自己也快三十了,也不禁慨叹时间之快。
  他在船上整理了一下自己在淮南府得出的一些治理经验,水利方面的主要是给严清辉,严清辉这回升调了,不过调任的地方容易犯水灾,恰好他对这方面很有经验,沈陵总结自己治理淮河的一些经验和做法。
  这书沈陵还打算送给一些同僚,希望能对他们有帮助,毕竟治好了水,一是功绩,二是百姓之福。
  由于在船上不好整日对着书本,实在是会恶心的慌,沈陵教两个孩子算术,古人不重算术,年年小时候沈陵只教过乘法口诀,如今他想想教一下心算,没想到安安在算术上的天赋更高,教他一些简单的算术,安安算得还挺快。
  说明他的思维比较活跃的,安安也挺喜欢算术的,每天缠着他出题考他。
  沈陵都可惜他生在古代,注定是要学文科的。
  方氏笑着说道:“安安和阿陵小时候一样,算术特别好,还非要我们考他。”
  沈陵微微有些窘迫,他那个时候完全是为了展示自己的聪明才智,好让他们送他去读书。
  走走停停,他们用了将近两个月才到京城,下了码头,几位皇子亲自接陈老将军回京,以示圣上对舅舅的重视。
  便没有沈陵什么事了,如今天色有些晚,圣上准许他第二日进宫述职。
  看到熟悉的牌匾和门口,除了两个孩子,一家人都激动不已,六福来码头接他们的时候就泪流满面了。
  文平昌和江氏也都在门口等着他们。
  见着亲人,文以苓忍不住快步上前,眼泪决堤:“爹!娘!”
  大家在门口哭作一团,可把两个孩子给吓懵了,文平昌瞧见两个小外孙就挪不开眼,手里抱一个,手上牵一个,可算是喜了。
 
 
第125章 
  回到京城的第一夜,喜相逢。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