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先生被缠得头疼,羲和听了大笑。
小丫头当年毕业为助教,多年后成了先生,还借用原池子村的张氏自称,“李大人聪慧,估摸很快就会转到院长这里来问了。”
“说来我好奇,王诩这回怎么这么听我话说绑人就绑人了?”
张先生笑,“咱们地方小,其实不用太费功夫,所以先生们都说找近的先生来帮忙就可。可是后来有一天,听闻秦王看重李大人之才就没了声响。”
“再后来,就是我说绑人?”
“嗯,不过这只是我自己所闻所见。”
王诩从来不会做有误会的事情,除非他想。针对秦国,无非是两地的蜜月期有些许变质罢了。在她去燕国之前,给她池子山地契的张仪与新秦王不合,出走魏国不久后离世人间。
算得上好聚好散,但架不住人家师傅不高兴。
世事本无常,羲和摆摆手,“你去带李冰父子看看山后情形,最好止住洪水又能引流入田。”
“是。”
张丫头不懂这些,但看羲和面色不佳便不多去问,领着李冰两父子爬入后山之中。
去往后山是有大路的,但深入小路崎岖,李冰父子走的慢慢吞吞还不如张丫头爽快灵活。半日的功夫,几人刚好将后山山路水口探寻一遍。
眼看着晌午赶不回吃饭,跟着的护卫忙活着找吃的。
张丫头站在一旁双臂环抱胸前,眼睛望向远处。
李二郎也不敢眼高手低,知道张丫头也是先生,只能低头坐在李冰身旁。
咕噜声响起。
李冰一怔,摸着肚子半晌忽然掏出两包兔腿,“来,你一个,我一个。”
“谢谢父亲!”
李二郎正要接过,顶上落下一道不可忽略的视线,“先生,你饿了?”
“这是你们准备的?”
“是风先生送的,张先生可要?”
李冰自问彬彬有礼,毕竟吃不吃这冷的烤肉后面也有其他吃的,不算什么稀罕的。
不想张先生的眼神活似要吞人,“院长给的你就吃!还送什么送!”
作者有话要说: 张小丫:送什么送!欺负我没有啊!
赵稷:我的人呢?我的人呢!
第99章 来到战国(五十五)
事实上, 池子山上田地本来就是靠着后山自然水流引入生活。只是对于被逐年依赖的后山水源依旧, 山口渐大,泥土流散引出天灾洪水等危险提前防范罢了。
这是王诩亲口所言,纵然择选时出了口恶气, 但他从不无的放矢。
李冰一心的满怀壮志,好不容易等来可以展现才华造福百姓的事情又怎能不答应?哪怕他还没有见到使者, 却不阻碍熟识之人对他的肯定。虽然看似是受了无妄之灾,但他不知内情,反而因为学院所学之故, 带着李二郎一同尽心尽责忙碌着。从地方考察、测量定策与建筑完成,风里来雨里去硬是在小半年里忙完。
还有学院与庄院中人, 大家都担得职责前去分工。
李冰父子尽职尽责的做出贡献,众人有眼目睹,依然是礼遇相待。尤其是每日里同进出的护卫等人, 其中当初因为办事不利送他们来时过于粗鲁的护卫也在。他们都是当初李家六兄弟的后人,再次土生土长, 早已经把根埋在池子山。
他笑呵呵的和兄弟们勾肩搭背, 对着李二郎道,“李大人和小李大人厉害, 你们父子才高劳苦。按照咱们村子习俗, 今天这样的好日子晚上都有篝火舞会。二位大人, 记得都要来!”
“是啊!只为庆贺!还有村里人送东西,到时候大人们走只怕要三车才能拉走。”
笑意还没扬起,两父子面色一僵。眼看着人都笑着离去, 李二郎抬头看李冰,“父亲,我们就要走了?”
这句话问的多余,但李冰很清楚儿子的意思。
他们来时突然,即便是他幼年向往也确实有着本能排斥。但这些日子以来,晨出日落不论是学院学习还是后山水坝,都过得如鱼得水快乐自在。不必在意官场人脉,只一心一意的做好一件事,与人畅快的学习畅谈恍若世外桃源。
尤其是李二郎,他发觉学院之中如数课一等都是对水利之事很有用处的学问。将水坝紧着忙完只是想着不要让学院的人看低,也想快些能安稳的在旁听课。至于事后他从未想过,但是通常来说不应该是看中他们才学,将他们挽留下来吗?
怎么是举行欢送会呢?
两父子被贵生村人塞满怀的谢礼,基于他们淳朴真诚的心意,二人不得不收着郁闷心思来笑颜相对。张小丫的脸色也好了许多,甚至笑着主动来对酒一壶。
张先生行事飒爽,如今径直的对酒一壶,李二郎生生的咽了口口水。
“喝啊!”
两父子硬着头皮喝了一觥,他们也是看出张先生对院长的诚心追捧,但凡是院长的喜爱,张先生都相对擅长。李冰不敢大口饮酒,张小丫也不勉强这个。只是走开前说了一句,“对了,鬼谷先生寻你们,说是晚些有事与你们商谈。”
所谓篝火晚会,都是日子富足之后众人寻着机会一同吃喝玩乐而已。此处依山靠水,但家家户户生存的人都是靠着手脚勤快才赚到些许。羲和本人就爱好钱财,但不觉得将其享受有何不对,适当的及时行乐也是人生中应该有的。
但这都是只限于某处,少有说一村子人热闹的。
羲和有心纵容,还特意在学院里说了一通,算是给学生们放假去。学院里外,大街小巷,来来往往都是笑脸相迎的熟悉面孔。尤其是几家摊子,张罗着吃食做起了优惠折扣活动来。
身为院长,羲和自然是受到了热烈欢迎。还未等到天黑,她只是走了几步就被塞满吃的,耳畔还都是他们的好话。
行走江湖多少年,还是自家最好。
羲和欢喜的眉眼弯弯,抱着吃食恍若是过冬的松鼠,吃的满口流油。待到肚子垫了底,旁观伙房里忙碌的人进进出出。天色朦朦暗下来时,篝火点燃。
其中间清理好的牲口也都架上去,张小丫走了过来。
两人对饮,眼角才扫到与先生们同来的王诩。不等羲和举手招呼他过来,今日的二位主角也从身后走过去。
无事不登三宝殿,更何况是高兴庆贺的时候。
三人都是客气说笑,因着太远听不见声音,来往人影也不能看清嘴唇蠕动。羲和认真的看着三人神情,很快就显出其中的差异来。
李冰有些许愕然,李二郎却是性情大些说了什么。王诩一副思虑神色,嘴下缓缓解释一通后三人很快便散去。但分别时不如打招呼时的自然急切,显得有几分郁闷。
唯独王诩笑得如沐春风,径直走到羲和面前来。
不用身旁人说,羲和便了然于心,“痛快了?”
“水坝一事解决,自然就痛快了。”王诩点头,笑着坐在身旁,“再等秦王派人来接李氏父子,咱们这贵生村又该清净了。”
清净,谈何容易。
羲和呵笑,“真的清净,你估计都不高兴了。”
贵生学院只是羲和期望要有人传学历史文化的烽火台而已,并不打算掺和历史或者改变悲剧。人有多大本事就做多大的事情,羲和自认为此行任重而道远。俗话说得好,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羲和不做传授的那个,只要掐着学识的苗头根源也一样不耽误诸夏的历史文化。
不好人师星罗棋布,自然就没有王诩心中对学生们的殷勤盼望和熊熊野心。
世上有喜欢操弄人心的,自然也有得过且过的。两师徒对视一笑,都没有职责有何不妥。虽然羲和是院长,但是站在她身后辛勤劳作的王诩更是名声大噪,不再是拘泥于鬼谷之中。按照情形,应该还有些年风光高调的时候。
届时有人一统天下,世间局面又是大变。
晚会越发热闹,羲和坐在原地便听到了王诩与李冰父子的谈话。左不过就是学院之中有心留他们,可惜秦王急召,诚心请他们前去湔堋上任蜀郡太守。按照常理,应该是先去面见秦王才定夺才对。但是秦王早已得知父子本事,又听到池子山中的事情,心中越发肯定的叫人驱赶车马接送。
这是很多人都享受不了的肯定和待遇。
王诩也是一五一十的转诉的过来,偏偏听到李冰父子的耳朵里又成了另外一层意思。反而觉得这秦国势大,虽然与学院有着亲近关系,但行事霸道见才心切而非是真心的早有盘算请他们前去。学院开门只为教学,自然不敢相对因而才在事成之后匆匆忙忙的要商谈前去秦国走马上任的喜事。
总而言之,学院受了委屈。
羲和就等着听听王诩这位真正的舌灿莲花师祖,让来人再细细的将他们的话都一一转诉过来。来人记性好,将话语几乎说的像是当时情形,甚至能对上所见的神色变化。羲和听得津津有味,而后动身前去李冰跟前说笑去。
既然王诩这样有心,她身为院长又怎能只拖后腿毫无作为呢?
大家有眼目睹,对着李冰父子也愈发热情,以至于到了离别那日二人都依依不舍恨不得就此留下来才好。秦国而来的使者常常来往学院,不说真心实意的友好但是表面的和谐是有的。他迎着父子上车半天不行,偏偏没人说个不是,心头登时觉得有些不妥。
使者微微抬头,正好与只闻其名不见其人的院长对视。
羲和眼神微冷,面上毫无神色。
料不准是哪里出错引得心中有了不满,使者哪怕心头有些想法也不敢吭声。只是后来知道李冰二人身在曹营心在汉也不敢抱怨,再来人时送的反而更多,甚至有许多都指名是送给羲和的。
送上门的东西不必客气,羲和一点都不讲究清廉名声,只要不说为的什么她都照单全收。事后办事,王诩只说一句他没收到东西就是。
等到事情尘埃落定,羲和留在书院后的小院子和藏书馆三楼两处辗转,除非是课堂会议之外几乎都在里面。秦缓离世,当年书写的几卷医术都只是偏向某一医科的。按照他平生所学,不论是儿科妇科还是其他,他都是其中圣手。要将秦缓毕生所学积累并梳理记下,这都是需要一些日子和功夫的。
有几次落笔的时候弄错了,把自己与路上所闻所见穿插进去,因而又毁了一卷不得不重新再来。
好在这种事情羲和早已习惯,倒不至于会心烦气躁坐不住。相反,这种需要细心的事情真心实意的做下来后反而有平静人心的作用。
如此春去秋来,日升日落,羲和勉强书简确定下来誊抄干净一整套放好准备继续捣鼓丹药。王诩却上来三楼说要拜学医术,才翻开第一卷 便说道,“韩国大败于秦,无奈将上党郡献给秦国以求息兵。”
“然后?”
“郡守不愿,不日前将上党郡十七城池反献于赵国。”
“赵国答应了?”
“自然。”
“足足十七座城池啊……”
羲和不痛不痒的叹息下有些许羡慕,王诩听得莞尔一笑。
作者有话要说: 湔堋,也就是都江堰
说实话长平之战中,所谓的坑杀一词的理解方式我个人觉得有点奇怪。
就像是孙膑的膑一样,史记说是挖去了膝盖,但实际上那是后来刑罚名称,对应时代其实是断足。所以好好的斩杀,到了史记里就成了活埋实在不能理解,秦国的兵是多一些,但赵国也有几十万,活生生的埋下去他们真的毫无反应?就算不当兵,正常人都会想办法反抗活下来!
但不得不说,长平之战最开始的那个韩国,那个郡守冯亭太牛了,就这么简单的让秦赵两国打成那个鬼样。
第100章 来到战国(五十六)
逆水行舟, 不进则退。
学院之中日子看似有序却极有空子, 也无人敢管制她。羲和习惯性的在奔波忙碌之后安排了一段日子的小假,待到差不多后才背着竹篓有往山里跑去。
等到跑的差不多了,再回来将成品拿来实验测试起来。
一如既往地在小院子里捣着草药, 玉颜膏早在当初邹忌追捧之下已经得到了她许多的增进。再且自己面容白净不变, 自然就将此搁置下去。
但是内外救治的伤药不能疏忽。
这些年山中风里来雨里去, 熟识的未知的草药也都有所增进。再加上之前和秦缓聊过一些,虽然是垂垂老矣的老者记性不好,但是经验之谈下偶尔总能说些让人有一时灵感而来。
张小丫见她如此忙碌,一心扑在此事上无暇顾及, 便主动说负责送她的一日三餐。羲和见此高兴,虽然只是一件小事却也投桃报李送了她一盒玉颜膏。
不论如何, 女人总是天□□美的。张小丫接过之后美滋滋的, 每日晨起睡前都按着叮嘱说法给自己涂抹推匀。不过月余, 身为武科先生风吹雨晒的她面容明显变白, 肤质也细腻好看许多。
张小丫催着伙房多做了些肉, 等她用篮子装着挑过去时顺手将院门上小箱子里书信拿起。小院子后几个炉子烟火袅绕, 炉前羲和薄裙短袖, 在仙气腾腾的景色下专心的研磨草药给细粉。
“姐姐吃饭了,今天还有信。”
私底下的时候张小丫才会这么亲切的喊着, 哪怕表面上看羲和比她年轻许多更似晚辈。
闻听有信, 羲和嗯了一声,半晌后再给炉子添了炭火这才阅览书信。信是从秦国而来的,秦国在变法与纵横后国力逐年大增, 兵强马壮更不怕战事。如今与赵国开战,更是摩拳擦掌战意十足。今年初赵国接受了上党郡百姓,而后廉颇领着大军固守。
初战赵军不利,廉颇坚壁不出久拖不决,力所能及的将平原君所托发挥得淋漓尽致。赵王为此愤怒不已,但好歹止住不必要的伤亡,此战暂时来看是秦军占了优势。
“好消息?”
张小丫将肉饭摆出来,羲和点头,“算是。”
秦赵之战无数,每每相对的羲和免不得想起后世世人皆知的长平之战。可惜这么多年,不是地点不对就是领兵者不对,羲和常常在侧打听,若是有机会则在旁路过观望。数次失望之后,也越发肯定了这一回。
张小丫不是好奇的人,她更喜欢将知道的事情不动声色的传达递送给羲和。虽然也有许多消息来源,羲和却没有说任何不用的话,毕竟她是少有的绝对院长派。就算是王诩的话,她也是照说不误丝毫不怕。
羲和让她把自己的食盒带上,两人同吃说说话,偶尔问一声她的家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