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好借着这个机会带着孩子们来给太后问安?
“你去传话,就说朕……半个时辰之后过去。”康熙还是这么吩咐道。
等到皇帝过去的时候,就只剩下季兰同胤禔带着孩子在太后跟前了,直王福晋告退去了延禧宫探望婆母惠妃,太子妃也回了毓庆宫,顺便把弘晋与四阿哥带走。
此刻留下的四个年级相仿,就比较能玩到一起,但这会都规规矩矩的排好队等着给汗阿玛问安。就连康熙瞧见他们就马上自然的流露出笑意,谁不喜欢满堂平安、儿孙遍地呢。
等四个孩子见了祖父,挨个得了垂问,又给了赏赐,等他们退下的时候,康熙才看向了一双儿女。
“你们能陪着太后,朕很欣慰。”康熙微笑的看着一儿一女,一边对太后道:“也省着母后在宫中闷得慌。”
仁宪太后赶着叫人给皇帝儿子端芝麻糊来:“冬天要保养,喝这个。”然后才道,“咱们季兰不说,太子妃、保清他媳妇,还有几个小孙媳都是常来的,我在宫里也不少人说话。瞧瞧你们汗阿玛,还得操心这些。”
这就是操心的命,胤禔和季兰碰一下眼神,都是偷笑。康熙笑道:“怎么也不能让母后常日无聊,诶,老九、老十也到了择妻的年纪了,明年有博尔济吉特氏的格格入宫参选,母后要不要仔细瞧瞧?”
哟,这就是提示了,太后先是楞了一下,季兰此刻就道:“恭喜妈妈又要娶孙媳了!”老太后这才连连点头,这是皇帝对蒙古的态度放松了?太后来不及想这些,那边胤禔也来凑趣:“妈妈,九弟、十弟也娶了媳妇,您可不能疼小的,把,譬如大姐姐忘在脑后。”
气的季兰用手帕要砸他,胤禔佯装躲开,殿内一片祥和。等笑声渐落,才听康熙问道:“对了,方才梁九功说毓庆宫三阿哥、四阿哥都在,怎么,跟着太子妃回毓庆宫了?”
“……”原本热闹的笑声戛然而止,胤禔看了眼季兰,不得不硬着头皮解释:“禀汗阿玛,是这样的,四阿哥摔了一下,太子妃这才将他带走。”
时间退回到一个时辰以前,苏日格姐弟与弘晰兄弟俩说的兴高采烈,还约好了改日一起去景山跑马。但四阿哥被冷落的不太高兴了,就抓着弘晋想和三哥说话,不想弘晋一门心思听兄姐叙话,弟弟一抓他,给他吓了一跳。
就那么一甩手,四阿哥也吓了一跳,不由自主的退后一步,左脚绊右脚的摔了一跤。
其实这不是什么大事,小孩子之间的意外而已,但四阿哥摔了一下之后大哭,弘晋吓得不知如何是好,得寿与弘晰的表情当时就变了。
几个小主子们说话的时候,乳母太监都不敢太靠前,这里毕竟是宁寿宫,不是旁的地方。小主子们在院子里玩耍,他们都远远看着,免得碍事。
所以当四阿哥绊倒的时候,太监乳母迟了一步拥上来,这个时候得寿已经把四阿哥扶起来了,而且高声道:“没事儿,四弟绊了一下,没受伤,你们去禀告额娘,我送四弟回去!”
临走的时候,得寿拉了一下苏日格的袖子,眼睛里都是恳求。
他们毓庆宫怎么个情况啊?弘晗也看向了姐姐,这点猫腻被看在眼里,得寿摆明了担心弘晋吃挂落,所以只说四阿哥绊了一下,又让他们姐弟给打掩护。
苏日格很快就做出了决定,在太子妃询问的看向他们的时候,苏日格与弘晗异口同声“就看见堂弟绊了一下!”
小孩子的记忆很容易被篡改,在大家众口一词的情况下,四阿哥自己也蒙了,对太子妃道:“额娘,是我自己绊倒的。”这事才算告一段落,最后太子妃将弘晋同四阿哥带走,得寿与弘晰还担心的望着他们。
苏日格就悄悄对弘晗道:“他们不同母,简单的小事也那么复杂……”
弘晗却摇摇头,他并不深沉,还带着几分孩子气低声道:“如果四阿哥不是太子妃所出,一定没这么麻烦。”
第141章 :发大水
苏日格有个习惯和普通女儿家不太一样, 她心里有事不会事无巨细的和额娘讲,因为之前母亲躺在床上奄奄一息给了她很大的刺激,等闲她不与额娘谈一些带有沉重感的话题。
所以这些话题,苏日格会选择和阿玛聊聊, 就像宁寿宫里发生的事情, 胤禔在回府的途中就知道了, 包括弘晗最后的点评。
“咱们儿子不笨……”胤禔语气复杂的对着道琴叹道, “还真是挺会想事的, 我还以为他不太爱说话, 这段时间又忙, 没空多问问他。。”
那可真是“早熟儿童”。
道琴自然高兴儿子聪敏过人, 只是他们夫妻恩爱, 道琴那种“儿子聪明,日后有靠”的心态并不强烈,所以她马上就发现丈夫的态度不大对头。
“弘晗聪明, 你叹气做甚么。”道琴坐在胤禔旁边,“他自己会想事情比什么都难得, 你不是也说过么?”
“我是说过,可……小时了了、大未必佳, 我这不是有点担心嘛。”
这会胤禔可终于找到了老父亲担心受怕的感觉, 过去他总担心把孩子给养坏了、教坏了, 现在他成功进入了第二个阶段“怕孩子长坏了”,小时候聪明、大了是个笨蛋的例子比比皆是, 这么一想, 对于一个“胸有大志”的男人来说, 太吓人了。
“王爷当年也是少年老成,当初人人都说大阿哥稳重, 汗阿玛不也很信重你。”道琴哑然失笑:“有其父必有其子,你怕什么!”
我这是……
胤禔试图反驳,张着嘴又发现无话可说,他总不能突然和老婆说“我有前世!”这种话。直郡王抓抓头发,最后只能在爱妻一脸“真拿你没办法”的表情里,干巴巴的表示“咱还是先睡罢。”
府中孩子平安归来,直郡王府又恢复了往日的恬淡平静,除了旗下佐领们赶着贺小主子们平安,险些踏破了门槛。
虽然本主直王爷不喜欢不务正业的旗下人逢迎拍马,可因着是小主子们痊愈,王爷倒也没有拒人于千里之外。何况敢上门的几位如阿林佐领,那都是身上有差事,等着同直郡王回事的。
“关于查明旗下男丁事宜,奴才等俱已办好。”阿林说道,“这次办差,萨宾图、苏鲁等也出力不少,多赖王爷您多年照拂教导,这差事方能办的顺利。”
胤禔点点头,视线却没有从手里的文书上挪开,阿林嘴上会说,但更会做事。这份文书罗列详细,旗下各佐领,不只是胤禔门下,而是整个镶蓝旗范围内的数字都很精确。
“的确没少下功夫。”直郡王满意的笑道:“此番你辛苦了,你弟弟阿山也办差得力,本王打算晋升他,有功要赏么。至于你,这两年若是火器营有空缺,你愿不愿意补上去。”
当然是愿意的,如今眼看着火器营增增日上,最得皇上的看重,傻子才不想往前填补。直郡王说的当然不是那种简单的战时编队,听王爷的意思,许是让他真正的在镶蓝旗,亦或是其他地方补个实缺。
阿林还在高兴,旁边的苏鲁也不甘落后,说道:“主子,旗下人丁繁衍,原本以为皇上征讨噶尔丹以至旗下死伤不少,不想这……”
死的不如生的多,胤禔明白他的意思,镶蓝旗的几位大旗主,翻翻人口册子估摸着也在犯愁:旗下人叫主子不是白叫的,他们巴结本主不假,可要是活不下去了,旗主也得负责给他们找口饭吃。
胤禔突然明白了为什么康熙逐渐收回八旗权力却没有引发大的反弹,除了皇帝的统治技术大幅上升之外,旗主们大约也认识到了“光凭自己养不活那么多人”,毕竟不是战乱的时候了,打草谷都没地方,难道旗主们会割肉给奴才?
呵呵。
“如今许多人家生计都有问题。”苏鲁继续道:“不是亲眼所见,奴才都不敢相信,旗下已经有近乎赤贫的人家了。吃喝都成问题,可恨男人居然还整日不务正业,没有差事也没有例银,就靠到处打秋风过活。”
“这样的人家很多?”胤禔道:“若是真的有家中次子、三子等补不上缺、家道败落的,若是肯上进,不妨列个名单给我……若是那种市井浪荡之徒作死的,哼!”
“嗻,王爷说的是,那种浪荡子就该拉到战场上当炮灰去!”旁边的萨宾图也道:“不过旗下人想要出头还是容易的,便如鄂尔泰,考上了举人不说,如今正打算袭佐领去做侍卫呢!眼看着主子门下又多一俊彦。”
考中了举人打算去做侍卫?
“哦。”胤禔不置可否,“他这样打算么?本王还没接到他要袭佐领的文书,且再说罢。”
看上去直郡王似乎对鄂尔泰的职业规划有意见,苏鲁同萨宾图对视一眼,其实他们也对此十二万分的不解,以鄂尔泰的才学,应该好好读书,考个进士,然后走成德大人那条路,像现在这样,反而是吃亏的。
过年过节对于直王府而言都是轻车熟路,而且因为今年苏日格同弘晗种痘,康熙在年末并没有给直王分配许多任务,其他差事也陆续办好了等着年后再说,这个年前胤禔难得清闲。
于是胤禔很直接的将鄂尔泰叫来了府中,打算关心一下这个年轻人的前途问题,毕竟这是个在数十年之后,很出名的能臣干吏,不是么?
鄂尔泰明年开春就要成婚,脸上却没有多少新郎官的喜悦,面对旗主直郡王虽然应对得体,但看上去有些落寞。年纪轻轻怎么就这样了,胤禔心中嘀咕,作为上位者,他倒也没耍花枪,直截了当的提出了问题。
“富尔敦与富格常说你的才学好,本王看过你顺天府中举的墨卷,写的也不错,怎么就想着要去做侍卫?”胤禔问道:“你阿玛说的,还是你自己有甚么想法?”
还不满二十岁的鄂尔泰眼睛一下子亮了,他最近都要愁死了,没想到旗主居然以皇子郡王之尊来关心他的前途问题……也就是说他有希望可以不去做侍卫了!
鄂尔泰原原本本给胤禔交代了一遍,事情很简单,他阿玛希望儿子走一条大家都去走的路,无功无过。旗人要么做侍卫、要么做笔帖式,有几个老老实实去考进士的。谁能保证去考试就能考上?
如果考不上,与其耽误时间,不如早点入仕。横竖没人挑剔旗人读书好不好,为什么放着捷径不走,偏要去走崎岖小径?再说你就是考上进士,到时候皇上一高兴把人扔进翰林院,再熬三年?
何况如今笔帖式火爆的一塌糊涂,以他们家的背景,考笔帖式未必有什么好缺儿,还听说皇上要对旗下子弟考笔帖式严管,既然如此那就按规矩做侍卫去嘛。
鄂尔泰一肚子苦水,他想考进士,哪怕是个同进士也是他踏踏实实考来的。他就是不想走一条别人都走的路,反正旗人做官容易,既然那么容易,他为什么不能挑战一下,做点更意义的事情。
或许鄂尔泰没有想得这么……现代,但胤禔结合他的话思考一下,年轻人大抵就是这个意思:想要反抗父亲的安排,想要展现自己的想法,想要换一种活法。至于这里头关于科举那部分,有没有什么不服气,这点待考证。
既然知道问题出在哪里,胤禔也不管内情,他只道:“本王会和你阿玛说的,你只管预备着明年考试就是了,别忘了你自己的话,哪怕考了同进士,也是你自己考的,万事落子无悔!”
“多谢王爷!”如今还远未有日后“持重有大臣体”的鄂尔泰乐颠颠的拜谢道。
直郡王处理这种事不需要自己出面,叫人给鄂拜带句话就是了,就说纳兰家几个孩子明年一起考试,让鄂尔泰与他们一道读书。这种安排,鄂拜总不能拂了直郡王的好意,何况儿子也愿意,老祭酒只好认了。
或许年纪越大越不喜欢过年,如今胤禔过年的乐趣也就是看着自己的孩子们,外甥们、侄儿们乱跑,外加给孩子们压岁钱。其他节目对于他来说有些乏善可陈,这种心态让胤禔有点心惊,是不是他的心已经老了?
有着同样厌倦感的还有皇太子,二十多年了,胤礽都是先在毓庆宫接受宗室大臣拜贺,然后率领众人前往乾清宫拜见皇帝。如今他的儿子们都能满地跑了,他还要和多年前一样,做小孩子都会做的事情。
这就是礼制,这就是储君必须做的事情,储君的所作所为依然以天子为核心,要为天子服务。
眼看着到而立之年的皇太子跪在地上,目光无法控制的看向前往几丈处的龙椅,他的父亲还没有出现,皇帝总是最后出现,配合着最庄重的鼓乐,而臣子们就这样跪在地上迎接他。
今天那把龙椅似乎格外的诱人,胤礽垂着头,目光却好似被黏在了那把椅子上。直到侍卫高声宣告,众人垂首,皇帝已经来了。
第142章 :欺骗
绵延数里的天子车驾才走了一半, 不过留守在京的诸位已经在太子的带领下从地上爬起来,开始“目送”皇帝。
胤禔带着留京的阿哥们站在皇太子身后,康熙原说要带着胤礽一起走,但过了年突然又改了主意:皇太子继续留京监国, 直郡王去治水修堤, 诚郡王在京编书, 老爷子带着老四、老五、老八、十二、十三奉太后去了南边。
或许是想要换个口味炫耀一下小儿子们?
虽然此举出人意表, 但并未引起太多猜测, 本来嘛, 皇储就该坐镇京师以安天下、统领全局。更何况这次皇帝将直郡王、诚郡王都留在京中, 无非是让他们辅助太子, 如此安排, 至少大多数朝臣是心安的。
“太子,无事的话,弟弟就告退。”胤祉率先道:“不瞒二位兄长, 小弟近来受不得热,正打算搬到园子里住。”
胤禔含笑点头而已, 这种场合自然是以皇太子为主导,胤礽也没有多话:“那好, 编书耗精神, 你也多保重, 得闲时不妨来毓庆宫走走,你侄儿们正好可以向你讨教学问。”
多么兄友弟恭的场面, 胤禔含笑, 而胤礽忽然转头道:“大哥也早些回去罢, 汗阿玛交代大哥修堤,有关旗下安排等一应事务, 大哥有腹稿再来毓庆宫不迟。”
胤禔没忍住挑了下眉毛,听听,真是当家做主的口吻。他笑道:“自然要请太子斧正。”
康熙这次南巡之后,皇太子在京中的存在感超出了胤禔的想象,监国太子这一回非常积极,简而言之就是方方面面都要过问,各种各样的事情都要插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