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氏放下哥窑瓷的小碗,叫了奶妈抱贾琏下去。贾琏五六岁的年纪,正是人嫌狗憎的时候,粘人的很,见母亲有事,死赖着不肯走。
宋氏素来是个严母,当即就板了脸:“琏儿,别闹!”
贾琏一下子便想起了娘亲的戒尺,不由缩了缩脖子,乖乖让奶妈抱着下去了。
确定贾琏已经走远了,宋氏才问:“可是确定吴新登去哪儿了?”
葛顺儿家的道:“我家那口子找人盯着呢,是去了城南。”
“很好!”宋氏露出冷笑,“继续让人盯着吴新登两口子,最好能拿住他们的大把柄。”
“是。”葛顺儿家的斗志昂扬地应了一声。
也不怪她如此。
这府里哪个主子得势,身边的奴才也跟着水涨船高。
他们这些大房的人被二房欺压已久,如今眼见着有机会让二房不能翻身,她怎能不兴奋?
第164章 林如海(四十三)
第二天一大早, 林如海一家用了早膳,便乘车到荣国府去拜访。
一家子马车都到了门口了,却见仪门紧闭,半点儿没有迎客的意思。
贾敏秀眉微蹙, 还以为娘家是不是出了什么事, 急忙吩咐徐干去敲门。
徐干敲了半晌, 里面才传来一个打着呵欠的, 懒洋洋的声音:“谁呀?这一大早的,扰人清梦!”
贾敏展开的眉毛又拧在了一起:她回娘家这么多回,还从来没有受过这种待遇呢。
林如海轻轻拍了拍她的手, 示意她稍安勿躁。
已经八岁, 初具风貌的林瑛也安抚道:“这其中肯定有什么误会, 母亲不要着急。”
贾敏觉得, 儿子说的有道理, 便静了静心绪, 等着看后续的发展。
“吱呀——”一声长响, 荣国府东侧的仪门开了一扇, 一个穿着暗蓝色短褐探出头来:“我说谁……哎呦,是徐小哥儿, 你怎么来了?可是姑太太那边有什么话要传?”
徐干脸色微变, 把身子让了让, 让门房看见林府的马车:“我们老爷、太太带着哥儿来给老太太请安了。”
门房脸上闪过一抹诧异, 急忙开了另一扇门, 小跑出来给林如海一家子请安。
然后, 又一脸为难地说:“姑爷和姑太太来的突然,府里也没个准备。还请三位先在门房这里歇息片刻,容小的进去通报。”
这门房一边说, 一边小心翼翼地观察贾敏的脸色,同时心里也嘀咕:这姑爷和姑太太平日里最是知礼,这回怎么冒冒然就来了?
这也不怪他不知道,昨日里不是他当值,王氏又勒令不许外传,他根本就不知道林家已经递了拜贴的事。
林如海夫妇对视一眼,贾敏压着怒气没有说话,林如海倒是面色如常,温文有礼地说:“那就有劳了。”
门房把他们一家三口迎进了他自己平日里休恬的地方,一边亲自沏茶,一边让他儿子往二门处跑腿儿通报。
“姑爷,姑太太,小的这里只有粗茶,不成敬意,不成敬意。”门房陪着笑,还特意给林瑛准备了一叠白糖糕。
贾敏从小到大,何曾吃过这种闷亏,丢过这么大的脸?
但她也知道,底下这些人不过是听上头主子的吩咐,而这个门房,怕是替人顶了雷,还什么都不知道呢!
她也犯不着和他计较,没什么意思。
林如海倒是好涵养,根本没因着这点儿事儿动怒。
他甚至已经开始在心里分析:这件事的幕后主使究竟是谁了。
根据他上辈子对荣国府各主子的了解,都不用多想,答案就已经在他心里了。
——除了二房太太王氏,他实在是想不出,还有谁会弄出这种损人不利己还会暴露自己智商的事儿?
他只觉得好笑:贾政这两口子,还真是天生的一对儿。凑到一块儿,也省得祸害别人了。
下人们一层一层地通报进去,大约过了有一刻钟,才有几个健壮的小厮抬了三顶软轿过来,请他们一家子上了轿。
等到了二门处,小厮换成了健壮的婆子,把他们抬到了老太太史氏居住的春熙堂外。
因着贾母事先根本就不知道女儿一家子要来,春熙堂什么准备也没有。幸好贾母年纪大了,觉少,这会儿已经用过早膳了。
要不然,就更显得他们一家子失礼了。
双方见过礼之后憋了一肚子火的贾敏便先发制人:“母亲,我昨儿特意派人递了帖子的,怎么门房却跟不知道似的?”
她只说门房失职,绝口不提主子的事。但贾母又不是真糊涂略一思索,就明白了是怎么回事。
在心里把王氏这个蠢货给骂了一通,但为着爱子贾政,她也不得不装糊涂为王氏周全:“这等奴大欺主的,怕是留不得了。敏儿放心,待会儿你嫂子来了,我让她给你出气!”
一听这话,贾敏便明白了母亲的打算。
虽然知道她在贾母的心目中一直比不上贾政,贾敏还是心里一抽,觉得有些委屈。
但她也不是什么都露在脸上的小姑娘了,不管心里如何作响,面上却是若无其事,让人看不出想法来。
“那就多谢母亲和嫂子了。”
贾母笑眯眯地拍拍她的手:“一家人,何必说两家话?”
贾敏也笑了:“母亲说的是。”
——只到底,贾家和林家,是两家子呢。
这么一想,贾敏心里就好受多了。
——贾母向着贾家,就跟她向着林家似的,那是天经地义的,便是谁也不能说错。
不多时,贾政夫妇和元春先到了。王氏虽然尽力遮掩了,但脸上的幸灾乐祸,还是能让人一眼看出来。
贾敏突然觉得,跟她这样“天真烂漫”的傻子计较,真是跌份儿!
偏王氏不知收敛,劈头盖脸便问道:“妹妹与妹夫怎么突然就来了?家里上下也没个准备,真是怠慢了。还望妹妹与没有莫要见怪才是。”
林如海夫妇倒还罢了,林瑛到底年纪小,平日里身边围着的人不是疼爱他,就是奉承他的。
今日他忍了这么久,心里早就憋屈坏了,此时又听见王氏这么刺耳的话,当即便忍不住怼了回去:“贵府也不知是哪个舅母当的家?下面人把客人的拜贴都弄丢了,可见是日理万机,忙不过来了。”
他起身朝贾母一拜,笑嘻嘻地说:“外祖母最是仁慈,还请疼疼当家的舅母,找个人,帮她分担一二,免得日后再弄丢了贵人家的帖子,不好收场。”
他一个半大不大的小子,嬉皮笑脸的说了这么一通,便是贾政脸色胀得通红,也不好和他计较。
王氏弄了个没脸,幸灾乐祸的神色一下子就僵住了。
林瑛扫了她一眼,暗地里撇了撇嘴,大概已经猜到是怎么回事了。
贾母虽有意给王氏个教训,但林瑛当王氏没脸,她心里也不舒坦。
在贾母心里,林瑛虽占了个名头,但到底不是她的亲外孙,身上没流她的血。跟王氏比起来,林瑛更是一个外人。
但到底这事儿是王氏做的不厚道,如今被人说到脸上,她纵有心回护,也不好表现得太过。
幸而此时,宋氏也带着贾琏到了,算是暂时解了尴尬的氛围。
宋氏也不知是有子万事足了,还是突然想通了,和贾敏说话的时候,自在亲和了许多。
至少,贾敏是感觉不到以往面对宋氏时的那种隐隐针对不满的感觉了。
虽然不知道为什么,但这样的变化,贾敏也是乐见其成的。
毕竟是娘家嫂子,总是针对她,也是一个麻烦。
只是,一群人说了半天,却始终不见贾赦,贾敏忍不住问道:“大哥不在家吗?”
这一句话出口,仿佛是触到了什么忌讳,贾母和贾政夫妇的脸色突然就不好了。
唯有宋氏笑吟吟地答话:“圣人不是发兵北疆了嘛,你大哥好歹有个一等将军的爵位,就走关系弄了个职位,也跟着去了。”
虽然不知道她娘家兄长对贾赦说了什么,见贾赦终于一该往日的得过且过,变得主动上进了,身为妻子,宋氏自然只有高兴的。
但这对贾母和贾政夫妇来说,却绝对算不上什么好事。
——原本他们想把贾赦的爵位谋划走就已经是千难万难了,如今贾赦突然上进了,如果在这次北征中立了功,贾政岂不是更没有机会了?
至于已经十二岁,算是立住了的贾瑚,已经被贾母选择性的忽视了。
这也不怪她,谁让她娘家大侄子的爵位,就是兄终弟及了呢?
但贾母忽视了贾瑚,王氏可不会忽视。
若是贾政真的能谋夺了贾赦的爵位,她是绝对不会让贾赦的两个儿子活着碍眼的!
贾敏的目光在母亲、二哥和二嫂的脸上迅速掠过,笑着说:“这可是好事。也是我回来的晚了,竟不能为大哥践行。”
宋氏笑道:“都是一家子骨肉,哪里就计较这些虚礼了?”
仿佛从前因着贾敏给贾瑚、贾珠的礼物差不多而耿耿于怀的人,根本就不是她一样。
贾敏自然不会跟她计较这些,两人又相互恭维了一番,竟是显得其乐融融了。
这时候,贾政邀请林如海到书房去叙话,已经八岁的林瑛自然是要跟着一起出去的。贾母心里不喜欢他,自然也不会出言挽留。
男人们一出去,娘几个说话就自在多了。就连方才一直不开口的元春,也开始奉承着祖母了。
贾敏冷眼看着,元春虽然才七岁,但一举一动,竟是跟拿尺子量出来的一般。
也幸而元春年纪虽小,已自有一番气度,竟然不显得过分刻板。
只到底小小的年纪,却没有该有的朝气,贾敏看在眼里,是又别扭又心疼。
想想自己年少的时候,自家母亲的打算,再看看如今的元春,贾敏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自家母亲想做皇亲国戚的心一直都没死呢!
从前父亲还在,有父亲压制着她,不容她行事出格。
可如今父亲已经不在了,二哥与二嫂看样子也是求之不得。她这个侄女,怕是逃不掉入宫的命运了。
对此,贾敏暗暗叹息了一声,到底是不忍心,言语间暗暗提醒母亲,皇宫不是什么好待的地方。
但每一次,贾母都能轻描淡写地岔开话题,贾敏也不好再多管闲事。
而一旁的王氏,已经是恨不得冲上去堵住贾敏的嘴了。
在王氏看来,贾敏是自己嫁了一个穷酸书生,就见不得自己的女儿飞上枝头做娘娘,心思何其恶毒?
而宋氏则是暗暗叹息:她这个小姑子,果然还是心软。岂不知,这世上有些人,就像被农夫救了的蛇一样,非但不会感激你,反而会反过来咬你一口。
贾敏见气氛有些僵冷,连忙转移了话题,奉承着母亲说起了笑话。
贾母对贾敏到底也是疼爱的,也不欲和女儿闹僵了,见女儿递了□□,便顺着下来了。
于是,在你有心,我有意的情况下,不多时,氛围又重新热烈起来。
第165章 林如海(四十四)
这一回, 贾敏并没有留多久,尽管贾母苦苦挽留,她还是坚持告辞了。
贾母也知道,今日之事, 是老二媳妇儿做的太过。
但眼见着女婿虽不得圣人待见, 却入了王阁老的法眼, 她心里还是指望女婿能帮衬贾政的, 自然不想要儿子和女儿之间有隔阂。
但王氏干的膈应人的事又不是一件两件了,贾敏心里芥蒂已深。从前为着母亲少动怒,她忍了一次又一次。
可这一回, 贾敏却发现:原来, 王氏干的事, 母亲都知道。既然知道, 又为什么不曾制止过?
这年头, 婆婆对上儿媳, 是有绝对的优势的, 特别是像他们这样的官宦人家。
别的不说, 只一条“忤逆不孝”,便能断了贾政所有的前程。王氏便是和贾政感情再不好, 也不会不顾他的前程。
毕竟, 丈夫官职的高低, 不但关系着她自己地位的高低, 更是决定了她的儿女日后前程起点的高低。
那王氏又为什么会一犯再犯?
说白了, 不过是有恃无恐, 知道贾母绝对不会为了贾敏,耽误了爱子贾政的前程!
贾敏自嘲地笑了笑,心里再不对母亲抱什么希望了, 自然也不会再顾忌王氏的颜面。
至于怕母亲动怒什么的,反正母亲都知道,动不动怒,根本不是她能左右的。
******
贾母本来只是有些恼怒王氏总是干这些没脑子的事情的,但她觉得,贾敏不会因此迁怒了贾政,自然也就不太当回事。
——她也是从小姑娘过来的,在娘家的时候也和娘家嫂子们起过摩擦,又怎么会不明白姑嫂之间的那些事?
只不过,在儿子和女儿之间,她选择了委屈女儿罢了。
可是,她却没想到,一向都是忍过去的女儿,今日突然不想忍了,而她竟也拿女儿毫无办法。
这怎能不让贾母又惊又怒?
可是,贾敏已经带着一家子都走了,宋氏见势不妙,在贾敏告辞之后,便也带着贾琏告退了。
贾母的一腔怒火,全都冲着王氏撒了出去。
“王氏,你给我跪下!”
王氏脸色一白,一边暗暗咒骂贾敏,一边颤巍巍地跪下了。
一旁的贾政不明所以,看了看母亲,又看了看妻子,问道:“母亲,可是这蠢妇又做了什么蠢事?母亲不要动怒,只管罚她便是了。”
贾母有些失望地看了这个儿子一眼。
做母亲的心理是很奇怪的:儿子如果一味袒护儿媳妇儿,她会不高兴;可像贾政这样的,遇事只会拿妻子顶缸,从来也不会护着半分的,贾母又觉得,这个儿子太没有担当。
只是,婆媳之间,儿子向着自己,像贾母这样喜欢被人奉承的人,自然是欣慰的居多。
说起来,贾母为什么能一直偏心贾政呢?
除了贾敏是女儿,注定是要嫁出去的;而贾赦不是她养大的总是隔着一层之外,就是因为贾政无论何时,都是把她这个母亲放在第一位的。
她觉得,这个儿子虽然官运不好,也欠缺了些担当,但若论孝顺,那是谁也比不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