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 她是想着通过贾珍, 逐渐掌控宁国府, 进而掌控贾家的大权。这一切一开始也很顺利。
可不知怎么的, 这事就让贾敬知道了。
贾敬也是个不敬尊长的,竟然直接就禁了贾珍的族,不让贾珍再到西府来。非但如此, 他还撺掇着贾赦忤逆于她。
什么三从四德,夫死从子。从前赦儿哪里会跟她说这些?
还有,贾敬还给贾赦出主意,一但贾母为难他,他就找借口教训贾政。
政儿可是她心头肉,她怎么忍心?
她原本还想着,等日后九皇子得势了,她念在同族的份上去,拉扯贾敬一把。如今看来,还是算了吧!
不错,贾母对贾珍说她支持的是三皇子。可实际上,她真正支持的,是九皇子。她之所以让贾珍接触三皇子的人,不过是为了分头下注罢了。
也幸亏贾敬不知道她具体打的什么主意,要不然,非得被她给笑死不可。
——就荣国府剩的这些家底儿,在那些皇子们眼中,和鸡肋差不了多少,狠狠心就能舍弃。就这样,贾史氏还敢坟头下注。
究竟是谁给她的勇气?
然后,没过几天,更让贾母恼怒的事来了。
——在金陵的族人来信,说是薛家新得了一门香皂的生意,给贾家的份子却交给了宁国府那一支负责。他们荣国府的人好声好气地到薛家询问,却被薛家的人给赶了出来。
这还了得?
薛家不过一介商户,有幸和贾”史、王三家并称金陵四大家,就已经是给他们脸了。如今,竟然连薛家都敢不把他们荣国府放在眼里了。
“我记得,老二家的庶妹,是嫁到了薛家吧?”
赖大家的连忙回话:“回老太太,正是呢。”
贾母道:“去,把老二媳妇给我叫来。”
“是。”赖大家的应了一声,给鸳鸯使了个眼色,鸳鸯垂着头,退了出去。
不多时,王夫人就跟着鸳鸯过来了。她腕上缠着佛珠,一脸的慈悲相,一看就是经常吃斋念佛的。
“给老太太请安。”
赖大家的暗暗感叹:这二太太,可真是越来越有佛性了。
王夫人在来的路上,已经向鸳鸯打探过了。是以,贾母不叫她起来,她也不慌。
过了片刻,贾母觉得给她的下马威到了,这才道:“你起来吧。“
“多谢老太太。”
王夫人脸上露出恰到好处的感激,让贾母心里顺畅不少。
“我听说,薛家的主母,是你的妹妹?”
王夫人道:“不过是个姨娘生的庶妹,关系并不亲近。”
贾母点了点头,深以为然地说:“这些个姨娘养的,一个个都不知道安分,就爱掐尖要强,和正经的嫡出别苗头。他们也不看看,自己是什么身份?”
“老太太说的很是。”王夫人露出些惆怅之色,“我母亲去的早,没人护持,我可没少在姨娘和庶妹手上吃亏。”
贾母怜惜道:“好孩子,真是苦了你了。”
王夫人捏着帕子擦了擦眼角,动情地说:“还好老太太慈悲,自媳妇嫁到了咱们家,时时处处地指点我,叫我受益匪浅。”
贾母被她一通奉承,只觉得心里舒畅不已,那点儿迁怒之意也慢慢散了。
“我今儿叫你来,是有件事,想让你写封信,问问你那庶妹。”
王夫人心下不愿,可又不敢驳了贾母,只得道:“请老太太示下。”
贾母朝赖大家的使了个眼色,赖大家的会意,就把事情给王夫人说了一遍。
王夫人听完,心头火热。
——那可是钱呐,很多很多的钱。妹子也真是的,怎么不事先和她商量商量?
“老太太放心,媳妇这就回去写信。”
这会儿,王夫人是半点儿不情愿都没有了。
——这种好事,让宁府牵头,这好处沦到他们家,还能剩多少?再沦到她手里,就更没有几个了。
这种事情,王夫人绝对不允许发生!
“嗯,你去吧。”
这二儿媳这些年越发像个木头桩子,又爱端着一副慈悲相,贾母是个爱热闹的让,自然不喜欢留王夫人在这里。
如今,她的目的已经达到了,自然就巴不得王夫人快走,别耽误丫鬟们哄着她说笑。
殊不知,王夫人也不愿意杵在她这儿立规矩呢。
说起来,王夫人也是好几十的人了,转眼儿子都要娶媳妇儿了。按理说,贾母不该再教她天天立规矩。
可贾母的排场一向大,两个儿媳妇从嫁进贾家开始,就没一天断过晨昏定省,没一顿不站着捧羹布菜的。
是以,得了贾母的话,王夫人毫不留恋地走了,回到荣禧堂,就让人备了笔墨,给她妹妹薛王氏写了一封带着质问意味儿的信。
******
再说薛王氏收到了姐姐的信,不免有些惶然。
她这个姐姐,从小就被继母捧着,事事处处都要压她一头。
后来,两人及笄,姐姐嫁给荣国府嫡出的二公子,她却只能嫁给薛家的儿子。
好在,从小到大,她都习惯了好东西都先给姐姐,也没什么抵触的。无论嫁到哪家,好好过日子不就行了吗?
她嫁过来之后,发现夫婿对她十分体贴。她心里明白,这纵然有自己美貌温柔的缘故,也少不了王家势大的原因。
这个时候,她反而不羡慕姐姐嫁得好了。
荣国府的势头比王家更猛,想必姐姐在贾家的日子不怎么好过。
但她到底是被姐姐给欺压惯了,心里又念着几分姐妹情谊。就算嫁了人,王夫人也总是写信给她,让她节礼弄得贵重一点儿,给姐姐撑面子。
那些节礼什么的,对薛家来说,都不算什么,给了也就给了。可这生意上的事,她却是做不了主的。
“刘二家的,老爷回来后,请老爷来一趟。”
待到晚间,薛端从外面回来,听说太太找他,以为有什么急事,连手都没洗,就回了正房。
“太太可是有事。”
“老爷看看吧。”薛王氏不好说,就把王夫人的信给了自己丈夫。
薛端接过来一看,见那信上的语气颇为高高在上,登时就怒了:“你姐姐平日给你写信,都是这副口气?”
“怎么了?”薛王氏也是习惯了,竟然没觉得有什么不对。
看着自己太太一脸茫然的样子,薛端忍不住叹了口气,心想:这怎么被人给欺负都不知道?看来,这贾王氏从小就没少欺压我家这个傻瓜!
“我的好太太,你已经不是王家的庶女了,是我薛家的当家主母。她一个贾家二房的太太,怎么能这么跟你说话?”薛端一脸的恨铁不成钢。
薛王氏这才反应过来,神色有些讪讪的:“我……我这不是……从小习惯了嘛!”
薛端道:“你往后受了委屈,要和我说。对了,西院那个,最近没再给你添堵了吧?”
西院那个,是别人新送的瘦马。薛端新鲜了两天,发现那女子说话时总给薛王氏上眼药,就冷了她。
在他心里,自家太太给他生了一儿一女,又岂是妾室之流可以编排的?再者,自家太太最是心慈面软,从来不曾苛待这些妾室,她们却还不知足,真是万死不足惜!
见丈夫处处为自己考虑,薛王氏心里甜得很,不在意地笑道:“那还是个小丫头呢,不懂事也是有的,我哪能和她计较?”
薛端道:“也不能给她们脸,省得她们蹬鼻子上脸。”
薛王氏反而劝道:“到底是你生意场上的朋友送的,不看僧面看佛面,总不好苛待了去。”
“你呀,就是太心软。”
薛王氏不想和他说这个,便问道:“姐姐心里问的这个,是怎么回事?”
薛端不在意地说:“还能是怎么回事?宁国府才是贾家家主一脉。这种牵扯宗族的大事,和宁国府商量,不是理所当然的吗?”
“是这个理。”薛王氏点了点头,又为难道,“只是姐姐那里,我该怎么回?”
薛端没好气地说:“该怎么回就怎么回。”
这贾王氏,手伸得也太长了。看来下回再给贾敬写信,得念叨念叨。无论如何,总得让贾敬知道有人在惦记他的族长之位吧。
“这……不太好吧?”薛王氏从来没有正面刚过她姐姐,一时有些不敢。
“有什么不好的?”薛端笑道,“你只管照实话回她,就说这是我说的。她一个妇道人家,还能跑到金陵来质问我不成?”
薛王氏忧心忡忡道:“我不是这个意思,我是怕荣国府给咱们家使绊子。”
贾家的根基在金陵,这么多年,一直都是金陵一带的护官符,官面上的人,都要给贾家面子。
薛端却是笑了起来:“这个,就更不用担心了。”
第276章 史鼐(十五)
薛端笑道:“这个, 就更不用担心。”
他先前就从内务府的渠道了解到,如今的贾家,就是靠着宁国府的贾敬这根独木支撑。而贾敬和荣国府的老太太,关系可不怎么好。
前些日子, 他又特意拜访了保龄侯府的两位老爷, 为的是什么?
不就是为了试探他们对荣国府的态度吗?
保龄侯府的老侯爷虽然去了, 侯府的势力注定要下降。但侯府孝期未过, 前程究竟如何,谁也不敢肯定。
最重要的是,薛端相信自己的眼光。史鼎怎么样不好说, 史鼐绝对不会泯然众人。
也是因此, 他心里顾忌这保龄侯府, 这才想知道他们对贾家, 对贾家老太太的看法。
但很显然, 那位老太太在两个侄子这里, 并没有留下什么好印象。
和宁国府不亲近, 史侯府未来的当家人又不待见, 如今的荣国府,除了军中残留的那些力量, 那就是个纸老虎。
而军中的力量, 是伸不到江南来的。
薛王氏不懂这些, 但她相信自己的丈夫, 听薛端说没关系, 她就松了一口气:“只要老爷心里有数就好。”
这时, 大丫鬟鸽子进来了,笑着禀报道:“老爷,太太, 大姑娘醒了,正闹着要爹妈呢。”
“快,快抱进来。”薛端立时便笑开了花。
他这个女儿,从小就生得玉雪可爱,又聪明灵性,如今不过才三岁,已经识得上千个字了。
大姑娘宝钗还小,如今就住在正房的西厢。这边传了话过去,那边奶妈子得了消息不多时就把姑娘包好,给抱了过来。
“来,叫我抱抱。”薛端直接上前接了过来,看着女儿睡得晕红的脸颊,不由喜爱地亲了亲。
“咦?”薛端脸色一变,“怎么这么烫?”
薛王氏一听,急忙凑了过来,一边问着“怎么了”,一边伸手去摸女儿的额头。
这一模不要紧,宝钗不但是额头,就连脸颊都是滚烫的。
薛王氏急了,回身质问奶妈:“你是怎么照顾大姐儿的?姑娘发烧了都不知道吗?”
奶妈早已吓得哆嗦了起来,被她这么一呵斥,腿一软,“噗通”一声,就跪了下来,结结巴巴地说:“老爷,太…………太太,先前……先前还好好的呢。”
薛端怒道:“还敢狡辩!看来,平日里果然是太太对你们太过仁慈了!来人,把她带下去。”
“老爷饶命,老爷饶命啊!”奶妈赶紧磕头求饶,见薛端不为所动,又去求薛王氏,“太太,太太,看在我对姐儿尽心尽力的份上,饶了我这一回吧。太太……”
薛王氏急得直哭,哪里还顾得上奶妈?
奶妈很快被带了下去,刘二家的也打发了自家那口子去请大夫了。整个薛家一时之间兵荒马乱的。
原本他们以为小孩子就只是发烧,只要找个好大夫,很快就好了。
可是,薛家把金陵城的几个名医都请便了,宝钗的烧也不见退。而且,慢慢的,还开始上吐下泻起来了。
那些大夫来了一个又一个,竟是没有一个能看出具体的病根儿的。到最后,还是薛家的一个合作伙伴,推荐了一个杭州的,专门看儿科的大夫,才看出患处来。
“小姑娘这并不是发烧,而是胎里带来的一股热毒。你们当成发烧来治,自然是不成的。”
薛王氏一听,“哇”地一声就哭了出来:“那群庸医!我可怜的女儿呀!”
还是薛端稳得住,急忙问道:好那老先生看,该怎么治?”
那老大夫为难地叹了口气:“这股热毒,若是一早就发现了,老夫倒也有几分把握。可是,它潜藏在体内引而不发,到如今才发作出来,老夫也无能为力了。”
这话听着就不详,薛王氏再也承受不住,身子一软,就晕了过去。
“诶,太太!”刘二家的急忙扶住,“大夫,快来看看太太。”
老大夫上前把了脉,对薛端道:“尊夫人并无大碍,只是劳累多日,又损了心神。待老夫开两贴药煎服过几天就好了。只是,万不可再劳神了。”
“是、是、是。”薛端急忙应了,让刘二家的带人将薛王氏抬回了正院。
待送走了薛王氏,薛端郑重地朝老大夫行礼:“老先生,我们夫妻成婚多年,也只有这一子一女。若是小女有个三长两短,那就是要了我们夫妻半条命了。请老先生发发慈心,救救小女吧。”
医者父母心,这么个小姑家,老大夫也颇不忍心。
只是……
“老夫的医术有限,只能尽力而为。薛老爷还是要再寻名医的好。”
见他肯治,薛端大喜:“多谢老先生,多谢老先生。”然后,又保证道,“老先生只管放手施为。若是小女当真……当真命薄……”